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海啸

作品数:79 被引量:184H指数:8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8篇基因
  • 39篇凝血
  • 32篇家系
  • 31篇突变
  • 29篇缺陷症
  • 27篇凝血因子
  • 18篇基因突变
  • 15篇遗传性
  • 15篇基因分
  • 15篇基因分析
  • 14篇抗凝
  • 11篇血栓
  • 11篇抗凝血酶
  • 10篇多态
  • 10篇多态性
  • 10篇凝血酶
  • 10篇表型
  • 9篇血栓形成
  • 9篇血液凝固
  • 9篇纤溶

机构

  • 46篇温州医学院附...
  • 33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济南市中心医...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温州市人民医...

作者

  • 79篇谢海啸
  • 71篇王明山
  • 41篇金艳慧
  • 39篇杨丽红
  • 29篇谢耀盛
  • 20篇朱丽青
  • 11篇郑芳秀
  • 10篇牛真珍
  • 8篇徐鹏飞
  • 7篇王瑜敏
  • 7篇杨小丽
  • 6篇徐琦煜
  • 6篇周武
  • 5篇刘媚娜
  • 5篇潘景业
  • 4篇潘荣杰
  • 4篇郝秀萍
  • 4篇李小龙
  • 4篇王欢欢
  • 4篇周星星

传媒

  • 14篇中华医学遗传...
  • 5篇中华血液学杂...
  • 5篇温州医学院学...
  • 4篇中国卫生检验...
  • 4篇中华检验医学...
  • 3篇中国优生与遗...
  • 3篇临床检验杂志
  • 3篇检验医学
  • 3篇温州医科大学...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浙江检验医学
  • 2篇2015浙江...
  • 2篇2004年浙...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江西医学检验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年份

  • 3篇2023
  • 6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9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12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1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脂异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和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将77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即糖尿病无肾病组(单纯DM)47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早期DN)30例,另选3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正常对照组。观测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早期DN组TC、TG、HDL-C、LDL-C、PLT、FIB水平均明显升高,单纯DM组LDL-C、PLT、FIB水平也显著升高,PDW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早期DN组TC、TG、FIB、PLT、PCT水平明显高于单纯DM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TG与PLT、PDW变化呈正相关(r=0.3273及0.2823,P<0.05);UAER与PLT变化也呈正相关(r=0.2266,P<0.05)。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存在血脂、血小板参数及凝血异常,且血脂异常与血小板参数存有一定的关联性。
徐春泉朱丽青谢海啸杨丽红
关键词:血脂血小板参数
低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中发现一种新的γ链Asp316His突变
目的对一例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进行表型和基因型分析。方法用血凝仪检测先证者和父母3人外周血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活性和抗原分别用Clauss法和免疫...
徐鹏飞王明山谢海啸金艳慧牛真珍郑芳秀朱丽青
关键词: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基因分析
文献传递
一个遗传性凝血因子Ⅻ缺陷症家系凝血因子Ⅻ基因分析
凝血因子Ⅻ(coagulation factorⅫ,FⅫ)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主要由肝脏合成。血浆中FⅫ是以酶原形式存在,当血液与带负电荷的异物表面接触时,FⅫ活化为具有酶解活性的FⅫa。FⅫa启动了内源凝血途径,同时也...
谢海啸王明山谢耀盛周武杨丽红金艳慧潘荣杰
文献传递
前列腺癌抗原3基因启动子短片段重复序列多态性与前列腺癌发生风险的关系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抗原3( PCA3)基因启动子序列的多态性改变,及其与前列腺癌(PCa)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提取186例PCa患者、141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和135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DNA,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PCA3基因的启动子片段后进行克隆测序分析。结果 PCA3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因插入TAAA重复次数不同而形成短片段重复序列( STR)多态性。除了检测到GenBank公布的PCA3基因启动子序列含TAAA的5次重复外,还检测到4种新的启动子序列,分别含TAAA的重复次数为4、6、7、8,共组成TAAA 4/5型、TAAA 4/6型、TAAA 5/5型、TAAA 5/6型、TAAA 5/7型、TAAA 5/8型、TAAA 6/6型和TAAA 6/7型等8种类型。根据PCA3基因启动子等位基因上 TAAA总重复次数的不同,将8种组合类型分成≤10TAAA、11TAAA 和≥12TAAA等3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性别和年龄因素后,随着PCA3基因启动子上TAAA总重复次数的增加,相对于≤10TAAA组,11TAAA组( ORadj =1.74,95%CI为1.06~2.87, P<0.05)和≥12TAAA组(ORadj =5.63,95% CI为1.85~17.19, P<0.05)的PCa发生风险有增高趋势,而发生BPH的风险不变(均P>0.05)。在186例PCa患者中,共有62.4%的PCA3等位基因在启动子的18~19 bp处发现存在AG/CA突变。结论 PCa患者PCA3基因的启动子存在STR多态性改变,TAAA重复序列的增加使患者发生PCa的相对危险度大大增加,而这种STR的发生可能与其上游位点突变有关。
周武陶志华王忠永陈占国沈默徐琦煜谢海啸余志贤陈国荣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前列腺增生
Phe139Val纯合突变所致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近亲婚配家系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1个姨表近亲结婚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家系的分子发病机制。方法对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共3代8人)进行血浆蛋白C活性(PC:A)、蛋白C抗原(PC:Ag)含量及其他凝血指标检测;PCR扩增先证者蛋白C基因的9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发现突变位点,再对其家系成员进行该位点的突变检测。结果先证者及其弟弟PC:A分别为20%和31%,PC:Ag分别为13.2%和18.9%,均明显降低;先证者及其弟弟蛋白C基因测序检出第7号外显子g.6128T〉G纯合错义突变导致Phe139Val,其他家系成员均为Phe139Val杂合突变。结论Phe139Val纯合突变是该家系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的分子发病机制,可能与先证者父母近亲婚配有关。
杨丽红朱丽青王莹宇谢海啸谢耀盛金艳慧王明山陈必成杨小丽
关键词:突变系谱近亲
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溶栓治疗时血小板参数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肺血栓栓塞症 (PE)患者溶栓治疗时血小板参数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 2 0例肺栓塞患者在溶栓治疗前 ,溶栓治疗后 2 4h、7d、14d的血小板计数(PLT) ,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及血小板平均体积 (MPV) ,并与 180例健康成人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PE患者溶栓治疗前血小板各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溶栓治疗后 2 4h ,PLT低于溶栓治疗前 (P <0 0 5 ) ,而MPV、PDW高于溶栓治疗前 (P <0 0 5或P <0 0 1) ;溶栓治疗后 7~ 14d ,PLT逐渐高于溶栓治疗前 (P <0 0 1) ,MPV逐渐下降 (P <0 0 1) ;而PDW无统计意义。结论 :溶栓治疗时可影响血小板的变化 。
杨丽红王明山谢海啸谢于鹏王良兴
关键词:肺血栓栓塞症溶栓治疗血小板参数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一个遗传性抗凝血酶缺陷症家系的表型与基因突变分析
2022年
目的:对一例遗传性抗凝血酶(AT)缺陷症患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凝血指标和基因表型分析,初步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在Stago仪器上检测家系各成员外周血的血浆AT活性(AT:A)、AT抗原(AT:Ag)等凝血指标;提取外周血DNA并测序,定位基因突变位点;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突变对蛋白功能的影响。结果:先证者及其外祖母、父亲、母亲和弟弟的AT:A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AT:Ag同步下降,所有家系成员蛋白S活性(PS:A)和蛋白C活性(PC:A)指标均无明显异常,表现为I型AT缺陷症。基因分析显示:先证者SERPINC1基因存在第1号外显子c.1A>G杂合错义突变(p.Tyr2stop)以及第5号外显子c.1005G>A杂合同义突变;其父亲携带c.1A>G杂合错义突变,其外婆、母亲和弟弟携带c.1005G>A杂合同义突变。保守性分析显示,Tyr2在同源物种间高度保守;MutationTaster、PolyPhen-2和LRT三个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均显示p.Tyr2stop突变为“致病的、有害的”;蛋白模型分析显示,p.Tyr2stop突变会引起AT基因翻译过程提前终止,产生截短蛋白。结论:该先证者及家系成员AT:A和AT:Ag不同程度降低与SERPINC1基因上存在的c.1A>G杂合错义突变和c.1005G>A杂合同义突变有关。
周星星谢耀盛谢海啸王明山
关键词:遗传性基因突变血栓形成
失血性休克模型中纤溶功能和抗凝血酶活性的变化研究
2007年
目的探讨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中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纤溶功能)和抗凝血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40只成年Sprague Daw ley(SD)大鼠,通过快速放血使其处于休克状态,随机分为8组:休克前组、休克1 h组、休克2 h组、休克4 h组、休克6 h组、休克8 h组、休克12 h组和休克24 h组,每组各5只。观察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抗原(tPA:Ag)、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抗原(PAI-1:Ag)、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含量、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纤溶酶原活性(PLG:A)及血浆抗凝血酶活性(AT:A)的动态变化。结果与休克前比较,各休克组PLG:A、AT:A逐渐降低,于休克后2 h均显著降低(P<0.01)。休克后血浆tPA:Ag和PAI-1:Ag、FDP、DD增加(P<0.01),分别于休克后2~8 h达到峰值,随后tPA:Ag随休克的时间延长逐渐降低。血浆FIB于休克1 h明显增加(P<0.01),随着休克的发展,于休克2 h开始下降,休克12 h降至最低值。结论在失血性休克过程中早期纤溶功能亢进,而后趋向受抑状态,抗凝血酶呈消耗性下降,纤溶和抗凝系统失衡在休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谢海啸王明山潘景业张艳杰
关键词:抗凝血酶失血性休克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凝血指标动态观察及意义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凝血实验室指标在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中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6例在分娩前后出现DIC的产妇,于确诊DIC时,对症治疗后2 h、24 h、7 d常规凝血试验及凝血因子Ⅷ促凝活性(Ⅷ∶C)、血浆D-二聚体(DD)、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凝血酶活性(AT∶A)、纤溶酶原活性(PLG∶A)、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和组织因子(TF)含量,同时检测31名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结果发生DIC的产妇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常规凝血试验均发生明显变化,治疗后各参数逐渐恢复正常,至第7天大部分参数在正常参考范围内;治疗前血浆DD、Ⅷ∶C、VWF、TF、TA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T∶A、PLG∶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各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第7天时,除DD、VWF、TF、PLG∶A有轻度异常外,其余参数基本正常。结论常规凝血指标及凝血分子标志物不仅可用于诊断产妇DIC,也是产妇DIC治疗过程中很好的监测指标。
池胜英王明山谢海啸陈凤娣
关键词:妊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凝血试验
静脉血栓形成患者FⅫ基因多态性对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凝血因子Ⅻ(FⅫ)基因多态性对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一期凝固法、免疫比浊法及发色底物法检测75例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及60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浆凝血因子Ⅻ活性(FⅫ∶C)、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凝血因子Ⅷ活性(FⅧ∶C)、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纤溶酶原活性(PLG∶A)、抗凝血酶活性(AT∶A)、蛋白C活性(PC∶A)等指标。采用直接测序法测定上述研究对象的FⅫ基因启动区第46位碱基多态性。结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46TT多态性较正常对照组比例增高,46TT型患者FⅫ∶C明显低于46CT、46CC型及正常对照组(P均<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4,6TT型的AT∶A活性明显减低,而FIB、D-D、FⅧ∶C和VWF含量明显升高(P均<0.05);但静脉血栓形成患者FⅫ多态性各型之间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Ⅻ多态性各型患者及对照组之间的PLG和PC活性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静脉血栓形成患者FⅫ基因46TT多态性明显增多而导致FⅫ活性明显下降;FⅫ基因多态性各组之间凝血和纤溶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谢耀盛谢海啸王明山牛真珍金艳慧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凝血纤溶功能静脉血栓形成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