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炳芹

作品数:13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潍坊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乙型
  • 6篇肝炎
  • 6篇病毒
  • 5篇乙型肝炎
  • 5篇乙型肝炎病毒
  • 5篇肝炎病毒
  • 3篇突变
  • 2篇实验性大鼠
  • 2篇转化生长因子...
  • 2篇纤维化
  • 2篇疗效
  • 2篇基因
  • 2篇疾病进展
  • 2篇肝纤维化
  • 2篇X基因
  • 1篇带状疱疹
  • 1篇胆红素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 1篇血浆

机构

  • 8篇山东大学
  • 5篇潍坊市人民医...
  • 2篇济南市传染病...
  • 2篇青岛市疾病预...

作者

  • 13篇谭炳芹
  • 9篇王昌源
  • 9篇杜磊
  • 6篇张立华
  • 3篇张晓慧
  • 2篇张洪花
  • 2篇董格峰
  • 2篇李程
  • 2篇肖婷
  • 1篇王万鹏
  • 1篇闫振武
  • 1篇朱宝焕
  • 1篇王振华
  • 1篇陈建红
  • 1篇王永康
  • 1篇司爱华
  • 1篇田清华

传媒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新医学
  • 1篇病毒学报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地方病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中双突变X抗原/抗体的检测及意义
2013年
目的探讨HBV慢性感染者血清中野生型及A1762T/G1764A双突变型HBVX抗原/抗体(HBxAg-w、HBxAb-w和HBxAg-m、HBxAb-m)与HBV慢性感染者疾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重组抗原创建检测HBxAb的直接ELISA法,应用单克隆抗体和特异性兔多克隆抗体创建检测HBxAg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不同临床分期HBV慢性感染者血清中的x抗原/抗体进行检测和比较。数据比较采用y。检验。结果HBxAg-w和HBxAg-m在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组血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2%(2/32)、10.7%(3/28)、28.6%(6/21)、43.6%(17/39)和3.1%(1/32)、10.7%(3/28)、33.3%(7/21)、48.7%(19/39),HBxAb-w和HBxAb-m在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组血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2%(2/32)、21.4%(6/28)、38.i%(8/21)、53.8%(21/39)和6.2%(2/32)、25.0%(7/28)、42.9%(9/21)、61.5%(24/39),每组患者HBxAg-w与HBxAg-m阳性率的差异(χ2值分别为0.871、0.780、0.565、0.317)以及HBxAb-w与HBxAb-m阳性率的差异(χ2值分别为0.780、0.709、0.580、0.210)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病毒载量组(HBVDNA〈1×10^4拷贝/mL)HBxAg-w、HBxAb-w、HBxAg-m、HBxAb-m阳性率分别为36.5%(23/63)、44.4%(28/63)、42.9%(27/63)、54.0%(34/63),高病毒载量组(HBVDNA≥1×10。拷贝/mL)HBxAg-w、HBxAb-w、HBxAg-m、HBxAb-m阳性率分别为8.8%(5/57)、15.8%(9/57)、5.3%(3/57)、14.0%(8/57),低病毒载量组HBxAg-w、HBxAb-w、HBxAg-m、HBxAb-m阳性率显著高于高病毒载量组(χ2值分别为12.869、11.522、22.556、20.976,均P〈0.05);HBeAg阳性组HBxAg-w、HBxAb-w、HBxAg-rn、HBxAb-m阳性率�
张晓慧王永康杜磊谭炳芹李程王昌源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肝炎肝炎抗原肝炎抗体突变病毒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乙型/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450例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比较乙型/丙型肝炎病毒(HBV/HCV)相关性肝细胞癌(HCC)的特点,探讨HCC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09年7月济南市传染病医院450例确诊的HCC住院患者病史及血清学资料,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50例HCC患者HBV、HCV、HBV合并HCV感染分别为422、17例和11例。422例HBV感染者平均年龄(53.85±10.00)岁,高发年龄为50~59岁,男女比例为7.79∶1;17例HCV感染者平均年龄(60.18±5.47)岁,高发年龄为60~69岁,男女比例为2.40∶1。HCV相关性HCC(C-HCC)患者的发病年龄高于HBV相关性HCC(B-HCC)患者;B-HCC男性患者比例高于C-HCC;高病毒载量及长期肝炎发作是HCC形成的相关因素;C-HCC患者中2型糖尿病比例高于B-HCC患者。结论HBV感染所致的肝炎较HCV所致的肝炎更容易发生HCC。年龄大、男性、肝炎史长、肝硬化是HBV/HCV相关性HCC的主要相关因素。
谭炳芹王昌源杜磊张立华董格峰
关键词:肝细胞癌
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突变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11年
HBV基因组负链碱基序列至少包含4个开放读码框(ORF):S、P、C和X。其中,HBV X基因位于第1374-1838位核苷酸(nt),长约465个碱基,是HBV基因组内结构和功能重叠最明显的区域,包含增强子2、C基因启动子、直接重复序列1(DR1)和直接重复序列2(DR2),这些区段在HBV基因的复制、转录调节及表达中具有重要作用。
谭炳芹王昌源杜磊张晓慧王永康张洪花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疾病进展HBV基因C基因启动子碱基序列
肝功指标判断汉坦病毒所致肝损害的临床价值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常用肝功能指标判断汉坦病毒所致肝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7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肝功能指标、病情及治疗结局的关系。结果HFRS患者ALT、AST、TBIL及白蛋白异常分别占73.84%(271/367)、79.84%(293/367)、13.35%(49/367)和44.41%(163/367)。HFRS不同临床型间ALT、AST和TBI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白蛋白各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汉坦病毒易于引起肝脏损害,肝损害程度与病情、预后有关;ALT、AST及TBIL是反映肝脏损害程度的重要指标;而白蛋白不能作为汉坦病毒肝损害程度的判断指标。
杜磊王昌源张立华谭炳芹司爱华
关键词:汉坦病毒肝功能损伤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清总胆红素
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突变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研究
研究背景及目的:全球约20亿人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其中有3.5亿人为HBV慢性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慢性感染者死亡。HBV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HBV基因...
谭炳芹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突变疾病进展
文献传递
以2个神经节段带状疱疹为首发表现的艾滋病患者1例被引量:1
2017年
患者男,36岁。因左侧胸背部、会阴部簇集性水疱伴疼痛、发热4 d于2015年8月28日于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患者4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胸肋部、
田清华谭炳芹肖婷王振华
关键词:带状疱疹HIV感染艾滋病
吡非尼酮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研究吡非尼酮(PFD)对实验性大鼠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4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模型组腹腔注射1%二甲基亚硝胺(DMN)10 mg/(kg.d),每周连续3d,共4周,制作肝纤维化模型;干预组除应用DMN外,同时给予PFD500 mg/(kg.d)灌胃,1次/d,共4周;模型组及正常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作对照。4周试验结束时进行组织学检查、电镜观察、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检测。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干预组大鼠体质量下降较少(P<0.05)、肝脾肿大较轻(P<0.05),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和Ⅳ型胶原浓度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干预组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及TGF-β1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P<0.001);MASSON染色显示,干预组肝脏纤维化及炎症反应明显减轻,无明显假小叶;透射电镜观察证实干预组大鼠肝细胞损伤明显减轻,肝窦及Disse腔内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减少。结论PFD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的产生有关,PFD有可能用于肝脏疾病的抗纤维化治疗。
杜磊王昌源张立华谭炳芹
关键词:吡非尼酮纤维化WISTAR转化生长因子-Β1
1996-2008年1731例麻疹住院病人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分析
2009年
目的:分析近1996-2004年济南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麻疹住院病人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为进一步制定防治策略及改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731例确诊麻疹住院病人的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资料,对资料进行数理分析。结果与结论:1996-2004年麻疹患者住院病例数在低水平波动[(11~38例)/年]。自2005年麻疹住院病例数开始增加,2008年最多,达811例。1731例麻疹病人的发病年龄有2个高峰,分别为8月龄~9岁(54·59%)和20~29岁(15·02%)。此外,计划免疫接种前婴儿(8月龄内)发病人数占11·84%。全年均有发病,高峰为2-6月份(62·68%)。均有发热及皮疹,多有卡他症状,眼结膜充血等发生并发症711例(41·07%)。死亡4例,均合并严重的肺部感染。麻疹仍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出生于强化免疫(1999年)后的8月龄~9岁儿童所占比例较高,必须加强该年龄段的儿童麻疹计划免疫,减少漏种;鉴于8月龄内患儿占相当比例,建议麻疹计划免疫时间适当提前至6月龄;有必要对成年人群进行麻疹疫苗强化或补种,以降低其发病率;重视并发症的治疗,以降低病死率。
谭炳芹王昌源杜磊张立华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并发症
美他环素联合利福平治疗难治性布鲁菌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分析美他环素联合利福平治疗难治性布鲁菌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就诊患者中,以诊断为难治性布鲁菌病的6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治疗组33例,给予美他环素联合利福平治疗;对照组32例,给予多西环素、利福平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6周为治疗终点。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97%,32/33)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24/32,x2=4.86,P〈0.05)。对照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37.50%,12/32)明显高于治疗组(15.15%,5/33,x2=4.20,P〈0.05),2组患者肝功能损害、皮疹和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x2=0.49、0.00、1.62,P均〉0.05)。结论美他环素联合利福平治疗难治性布鲁菌病安全性好,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王万鹏谭炳芹闫振武肖婷陈建红
关键词:美他环素利福平布鲁菌病临床疗效
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疗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104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PE+药物(治疗组)与60例单纯药物治疗(对照组)治疗前后病情变化和疗效影响因素。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67.31%,明显高于对照组41.67%(P<0.05)。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早、中、晚期患者PE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86.21%、47.06%和33.33%(P<0.01);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在30%~40%的患者疗效明显高于PTA低于20%和20%~30%的患者(P均<0.01);年龄<50岁患者PE治疗的有效率为78.78%(52/66)明显高于年龄≥50岁患者的有效率47.37%(18/38)(P<0.01);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治疗有效率(36.36%)明显低于非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有效率(81.69%),两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血浆置换是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年龄≥50岁、低凝血酶原活动度和肝硬化基础是PE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疗效的阴性预测因子。此外,PE治疗早晚和次数也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影响因素。
杜磊王昌源张立华谭炳芹朱宝焕
关键词: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血浆置换疗效评价影响因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