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邬祥惠

作品数:101 被引量:780H指数:16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4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2篇肝炎
  • 45篇乙型
  • 41篇乙型肝炎
  • 35篇慢性
  • 30篇病毒
  • 24篇慢性乙型
  • 21篇慢性乙型肝炎
  • 17篇毒性肝炎
  • 17篇病毒性
  • 17篇病毒性肝炎
  • 14篇苦参
  • 14篇干扰素
  • 13篇疗效
  • 11篇纤维化
  • 10篇治疗慢性乙型...
  • 10篇基因
  • 10篇肝炎病毒
  • 9篇肝炎患者
  • 8篇乙型肝炎病毒
  • 7篇注射液

机构

  • 64篇复旦大学
  • 32篇上海医科大学...
  • 8篇上海医科大学
  • 8篇上海市第七人...
  • 7篇上海医科大学...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北京地坛医院
  • 4篇上海市传染病...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上海铁道大学
  • 3篇上海市静安区...
  • 2篇川北医学院附...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上海市第一人...
  • 2篇浙江省台州医...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市传染病...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99篇邬祥惠
  • 49篇张清波
  • 29篇尹有宽
  • 27篇翁心华
  • 22篇张继明
  • 15篇卢清
  • 11篇章婉琴
  • 9篇成扬
  • 8篇佘会元
  • 7篇徐道振
  • 6篇胡德昌
  • 6篇张觉民
  • 6篇冯正宗
  • 6篇黄玉仙
  • 5篇张占卿
  • 5篇姚光弼
  • 4篇秦艳丽
  • 4篇张定凤
  • 4篇陆志檬
  • 4篇赵耀基

传媒

  • 18篇中华传染病杂...
  • 16篇肝脏
  • 7篇第五次全国病...
  • 5篇上海医学
  • 4篇中西医结合肝...
  • 4篇中华肝脏病杂...
  • 3篇中华消化杂志
  • 3篇现代实用医学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胃肠病学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川北医学院学...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中国抗感染化...
  • 2篇世界感染杂志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上海医药
  • 1篇临床荟萃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7
  • 2篇2006
  • 9篇2005
  • 5篇2004
  • 7篇2003
  • 7篇2002
  • 18篇2001
  • 3篇2000
  • 7篇1999
  • 6篇1998
  • 5篇1997
  • 1篇1996
  • 6篇1995
  • 3篇1993
  • 1篇1991
  • 1篇1990
  • 2篇1989
1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隐匿性乙型肝炎:免疫组织化学和S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16
2002年
目的 了解不明原因慢性肝病中隐匿性乙型肝炎所占比例 ,隐匿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给予 2 0例不明原因慢性肝病患者肝穿刺病理检查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组织内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核心抗原 (HBcAg) ,丙型肝炎病毒NS3、NS4抗原。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血清HBVDNA进行定量 ,用套式PCR方法扩增HBVS基因 ,对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 ,比较S基因的核苷酸和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的差异。结果  5例患者经肝脏病理检查表现为慢性炎症 ,3例在肝组织内HBsAg、HBcAg同时阳性 ,2例仅HBcAg阳性。S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 ,1例患者S基因的 74位密码子发生终止变异 ,另 1例在HBsAg的“a”决定簇内有 2个氨基酸发生变异 (T13 1N ,M 13 3S) ,其他 3例患者HBsAg的“a”决定簇内未发现变异。 结论 在我国隐匿性乙型肝炎是不明原因肝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低水平的血清HBVDNA可以引起慢性肝炎。部分隐匿性乙型肝炎HBsAg阴性的原因是S基因变异引起的 ,而有些患者则可能因为血清HBsAg水平过低 ,导致HBsAg检测阴性。
张继明尹有宽卢清张清波邬祥惠翁心华
关键词:隐匿性乙型肝炎免疫组织化学发病机制病理特点
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被引量:8
2005年
佘会元邬祥惠张觉民冯正宗
关键词:苦参素注射液抗肝纤维化治疗综合治疗措施肝纤维化患者护肝治疗
肝豆状核变性并发急性溶血及暴发性肝衰竭1例被引量:1
2003年
患者,女性,18岁,学生,因反复肝功能异常3年于2001年8月13日入院,否认肝病家族史。体检:巩膜轻度黄染,角膜KF环(+)。未见肝掌、蜘蛛痣、心肺无特殊、肝肋下0.5cm,质中,脾肋下未扪及,腹水征(-),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32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78U/L、碱性磷酸酶(ALP)65U/L、血清胆红素(SB)26μmol/L、白蛋白(ALB)37g/L,各项嗜肝病毒标志阴性,血清铜蓝蛋白60mg/L。入院第5天,尚未开始治疗时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寒战、高热,次日出现黄疸,全身皮肤见瘀点瘀斑及中等量腹水,肝脏明显缩小,并有肝性脑病表现,血红蛋白降至56g/L,外周血网织红细胞8%。
尹有宽王军伟章婉琴张继明张清波邬祥惠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急性溶血暴发性肝衰竭并发症
慢性乙型肝炎HBIG-HBsAg复合物诱导的γ-干扰素反应
2001年
目的 :探讨 HBIG-HBVac复合物消除慢性乙型肝炎免疫耐受和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可能机理。方法 :采用EL ISA法检测 1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HBIG-H Bs Ag复合物和 HBs Ag诱导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γ-干扰素反应。结果 :H BIG-HBs Ag复合物和 HBs Ag刺激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清液中仅 1例可测出 γ-干扰素 ;以 P/N≥ 2 .0为标准 ,HBIG-HBs Ag复合物和 HBs A g刺激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清液中各仅 1例阳性。结论 :HBIG-H Bs Ag复合物不能更有效地诱导细胞免疫反应。
张占卿邬祥惠张清波
关键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Γ-干扰素
氧化苦参碱对小鼠免疫性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被引量:21
2001年
目的 研究氧化苦参碱对小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BABL/c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氧化苦参碱小剂量、大剂量治疗组 ,阳性对照组和氧化苦参碱治疗组每周静脉注射 1次刀豆蛋白A ,共 2 0周。氧化苦参碱治疗组分别腹腔注射氧化苦参碱 3 0mg/kg、60mg/kg。共 2 0周。分别于注射刀豆蛋白A后 5、1 2和 2 0周取血低温保存 ;并每次处死一批小鼠取肝脏组织液氮低温保存 ,常规HE染色、VanGieson胶原纤维染色 ,冰冻切片CD4 + 、CD8+ T淋巴细胞染色。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肝内纤维组织含量。结果 氧化苦参碱治疗组血清ALT含量及肝组织内炎症活动度、纤维含量均低于阳性对照组 ,而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氧化苦参碱有减轻小鼠肝脏炎症活动度及抗小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作用。
成扬张旻李华邬祥惠张清波
关键词:氧化苦参碱刀豆蛋白A免疫性肝纤维化免疫组化染色
乙型肝炎的治疗
2002年
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制剂,主要包括抗病毒药物、免疫调节剂和改善肝功能的药物等.
邬祥惠
关键词:抗病毒药物乙型肝炎
三种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0
1997年
为进一步验证猪苓多糖合用乙型肝炎疫苗(乙肝疫苗)、LAK细胞回输治疗和潘生丁合用卡介苗三种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探讨其疗效机制,将1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3组,分别用上述三种方法治疗,另选12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干扰素治疗和10%葡萄糖液静脉点滴分别作为对照组。并用垂直传播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麻鸭,分别注射猪苓多糖合用乙肝疫苗、猪苓多糖,以注射生理盐水作对照,观察鸭血清DHBV及鸭肝脏病变。结果发现,猪苓多糖合用乙肝疫苗、LAK细胞治疗和潘生丁合用卡介苗使ALT复常率分别为64%、35%和57%。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病毒(HBV)DNA阴转率,近期疗效分别为43%和44%、34%和30%、57%和61%。远期疗效分别为59%和58%、61%和55%及70%和60%。猪苓多糖合用乙肝疫苗和单用猪苓多糖均可使鸭血清DHBV阴转及肝脏病变改善,尤以前者为优。提示三种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可使ALT复常,抑制HBV复制。与干扰素的疗效相似。猪苓多糖合用乙肝疫苗及单用猪苓多糖均可使垂直传播DHBV的麻鸭血清DHBV阴转及改善肝脏病变,以前者的疗效更好。
斯崇文田庚善巫善明苏盛苏盛林秀玉林秀玉徐道振周霞秋张定凤王兆荃邬祥惠朱理珉
关键词:乙型肝炎慢性
血卟淋病误诊分析一例被引量:2
2001年
孔丽卢洪洲尹有宽张清波邬祥惠
关键词:皮肤损害误诊症状肝细胞损害
^13C苯丙氨酸呼气试验评价肝功能研究初探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探讨^13C标记的苯丙氨酸(L-[1-^13Carbon isotope]phenylalanine,^13C-Phe)呼气试验在评价肝脏功能中的价值。方法:口服^13C-phe 100mg后,收集6h内23份气样,用同位素比值质谱仪测定^13CO2含量;实验组8人同时进行肝脏穿刺组织活检,健康对照组10人只进行呼气试验。结果采用^13C累计排除率和^13C排除半减期两种指标反映。结果:肝病患者^13C累计排除率和^13C排除半减期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13C-Phe呼气试验是一种简单、无创、灵敏的用于评价肝功能的方法。
卢洪洲孙大裕严唯力许希海蒋义斌林祥通邬祥惠翁心华
关键词:呼气试验肝功能肝脏功能肝脏细胞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CA—50免疫放射分析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1993年
采用CA-50IRMA试剂盒对63例乙型肝炎患者的CA-50水平进行观察,并与正常献血员109例及原发性肝癌11例进行比较研究;109例献血员CA-5O均值为4.4±6.2U/ml,63例乙型肝炎患者中血清CA-50水平高于17U/ml者占76%,其中CAH-LC组阳性率高达96.7%,1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CA-50均高于临界值(17U/ml)。
邓守真张锦明程伟林祥通张清波邬祥惠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变免疫放射测定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