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广平

作品数:21 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东台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动脉
  • 5篇栓塞
  • 5篇体层摄影
  • 5篇体层摄影术
  • 5篇肝癌
  • 5篇X线
  • 5篇X线计算
  • 5篇X线计算机
  • 4篇化疗
  • 4篇肝动脉
  • 3篇动脉化疗
  • 3篇动脉化疗栓塞
  • 3篇动脉疾病
  • 3篇原发性
  • 3篇原发性肝癌
  • 3篇术后
  • 3篇介入
  • 3篇化疗栓塞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机构

  • 18篇宁波市第二医...
  • 3篇东台市人民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丽水市中心医...

作者

  • 21篇邱广平
  • 11篇范华
  • 8篇刘杰
  • 4篇张宏彬
  • 4篇项敏
  • 3篇胡碧波
  • 2篇毛定飙
  • 2篇汪建华
  • 2篇陈飞宇
  • 1篇毛定飚
  • 1篇魏建功
  • 1篇沈立
  • 1篇涂朝勇
  • 1篇周一波
  • 1篇张祖懿
  • 1篇张顺
  • 1篇许俊福
  • 1篇王莹
  • 1篇罗群
  • 1篇顾浩

传媒

  • 5篇现代实用医学
  • 2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广东医学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健康之路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全科护理
  • 1篇2015年浙...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2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层螺旋CT仿真胃镜诊断早期胃癌的评价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仿真胃镜(CTVE)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35例早期胃癌患者行多层螺旋CT仿真胃镜和胃镜检查,比较两者诊断结果,计算出多层螺旋CT仿真胃镜显示病变的敏感度。结果多层螺旋CT仿真胃镜和胃镜分别检出早期胃癌22例和35例。多层螺旋CT仿真胃镜显示I型、Ⅱ型和Ⅲ型早期胃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21.0%和88.8%。结论多层螺旋CT仿真胃镜对Ⅱ型早期胃癌的检出有一定局限性。
邱广平毛定飙张宏彬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胃镜
16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疾病筛选价值评估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于冠状动脉疾病的筛选价值。方法对70例(包括61例拟诊冠心病患者,9例PTCA术后患者)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16SCTCA)检查,对16SCTCA显示的冠状动脉情况进行评估,其中18例冠状动脉有病变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对比分析,评估16SCTCA对于冠状动脉疾病的检出情况。结果每例对冠状动脉的18段血管进行分析,70例患者共显示可用于诊断的图像1083段,占应显示血管86.0%;其中显示钙化27例70段血管,检出冠状动脉发育异常17例,其中检出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7例,检出冠状动脉有临床意义狭窄18例30段。16SCTCA诊断≥50%狭窄敏感度为93.8%,特异度为98.3%,阳性预测值为86.7%,阴性预测值为99.3%。结论16SCTCA对于冠状动脉疾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评价病变程度较可靠,可发现冠状动脉发育异常,是适合于筛选冠状动脉疾病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刘杰张宏彬范华胡碧波周一波沈立邱广平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冠状血管造影术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评价 16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准确性及局限性。方法 :2 5例患者进行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 (回顾性心电门控、0 .4 2s螺旋扫描 ) ,并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结果 :在 2 5例患者的 186节段 (血管直径≥ 2mm)中 ,CT图像能满足诊断要求的有 16 1节段 (86 .5 % )。对于CT图像能满足诊断要求的冠状动脉节段 ,MSCT显示中度和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 83.8% (2 6 /31)和 95 .3% (12 4 /130 )。若将不能满足诊断要求的 2 5节段包括内 ,则MSCT显示中度和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度为 76 .4 % (2 6 /34)。结论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可用于无创性诊断冠状动脉中高度狭窄 ,局限性伪影的影响不可避免。
项敏毛定飚邱广平魏建功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心血管造影术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肝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肝海绵状血管瘤
2002年
项敏邱广平范华王莹
关键词:肝动脉栓塞治疗CHL碘油乳剂
DEEP球囊在糖尿病患者胫腓血管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估应用DEEP球囊在糖尿病患者胫腓血管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15例糖尿病患者Fortanie分类Ⅲ级(静息痛伴足部皮肤苍白)6例,Ⅳ级(足部溃疡和/或坏疽形成)9例胫腓血管行DEEP球囊扩张术,观察血管...
邱广平
文献传递
多层螺旋CT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临床价值
2007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例MB-MCA行16层螺旋CT(16SCT)检查,并用容积重建(VRT)、多平面重建(N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技术作图像后处理,显示心肌桥厚度及壁冠状动脉发生部位、长度、管腔狭窄及邻近血管、心肌情况。结果MB-MCA位于前降支中段6例,近中段1例,前降支中段及回旋支近段1例。壁冠状动脉长度5~28mm,心肌桥厚度2~6mm。显示心肌缺血梗死2例,室壁瘤1例,MB-MCA远端冠状动脉变细狭窄1例。结论16SCT可准确显示壁冠状动脉发生的部位、长度及覆盖于冠状动脉表面的心肌厚度,并可判断管壁有无斑块、管腔狭窄程度及心肌桥邻近血管情况,而且安全、经济、简便,可作为诊断MB-MCA的首选方法。
张宏彬刘杰胡碧波邱广平范华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冠状动脉疾病
三维路径图引导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探讨平板旋转血管造影结合三维路径图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进程中的价值。方法将40例确诊颅内动脉瘤并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分成两组,二维组(在二维路径图引导下行弹簧圈填塞)20例,三维组(在三维路径图引导下行弹簧圈填塞)20例。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X线辐射剂量、透视时间上的差异。结果三维组手术时间(39.15±9.96)min明显少于二维组[(54.40±7.70)min],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15,P=0.000);三维组X射线辐射剂量(184 902.4±53 479.4)mGy.cm2明显少于二维组[(239 734.5±48 555.2)mGy.cm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95,P=0.002);三维组透视时间(840.35±381.7)s明显少于二维组[(1 161.45±503.25)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3,P=0.029)。结论应用三维路径图引导进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有助于减少手术时间、透视时间、X射线辐射剂量。
范华汪建华张顺邱广平陈飞宇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路径图
经动脉导管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观察中晚期肝癌患者经动脉导管介入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宁波市第二医院收治的53例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肿瘤大小分为小肝癌组(直径≤5 cm)和大肝癌组(直径>5 cm)。所有患者均给予经动脉导管介入治疗,选择经皮股动脉穿刺,超声引导下将插管插到肝固有动脉或肝左右动脉,注入顺铂+丝裂霉素+5-氟尿嘧啶,间隔1个月再行灌注,方法同前,以此重复3~4次。评估介入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疗效评价、卡氏评分及生存率。结果治疗后,53例中晚期肝癌中,食欲改善者30例,腹痛减轻者28例,体重增加者23例,且小肝癌组以上人数多于大肝癌组(P<0.05);AFP降低者共23例,其中小肝癌组AFP降低者比例高于大肝癌组(P<0.05);治疗后,53例中晚期肝癌中,CR+PR为36例,达67.9%,其中小肝癌组有效率(83.3%)高于大肝癌组有效率(55.2%),P<0.05;与治疗前相比,53例患者ALT、AST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治疗后,大肝癌组ALT、AST、TBIL均高于小肝癌组(P<0.05);53例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0.4%、47.2%、24.5%,小肝癌组1、2年生存率高于大肝癌组(P<0.05),2组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肝癌组治疗后卡氏评分高于大肝癌组(P<0.05)。结论经动脉导管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可有效改善患者近期疗效,提高患者半年生存率,且其对近期疗效的影响与肿瘤大小有关。
刘杰邱广平涂朝勇
关键词:中晚期肝癌近期疗效
HBV、HCV感染与肝癌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复发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HBV、HCV感染对肝癌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TACE)后早期复发转移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医院肝脏外科2009年12月-2013年1月病理证实为肝癌并行TACE治疗的患者102例,对患者进行HBV和HCV血清学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4组:1组无感染13例、2组单纯HBV感染62例、3组单纯HCV感染12例和4组HBV合并HCV感染15例;比较不同组间HBV和HCV感染的肝癌TACE治疗后早期复发转移率,探讨HBV、HCV感染对肝癌TACE治疗后早期复发转移潜在的影响因素。结果随访102例患者中有29例复发,复发率28.43%,其中1、2、3、4组7例,复发率分别为7.69%、29.03%、25.00%和46.67%;2、3、4组TACE治疗后早期累积复发率均较1组高,且4组术后早期累积复发率较2、3组高(P<0.05),2、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BV、HCV感染的肝癌TACE治疗后患者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率较无肝炎病毒感染者高;HBV(包括合并HCV感染)的肝癌TACE治疗后患者肝硬化程度重,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率较无肝炎病毒感染者高。
邱广平刘杰范华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早期复发
多层螺旋CT在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临床怀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下肢动脉成像检查,利用最大密度重建(MIP)、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VRT)及曲面重建(CPR)技术作图像处理来显示下肢动脉血管全貌、血管壁钙化、血管狭窄及血栓的情况,判断下肢动脉硬化及狭窄发生部位与长度,狭窄、闭塞的程度及有无侧枝循环。结果32例患者共检测736段血管,发现管壁钙化218段,附壁血栓形成179段,管腔狭窄≥51%74段,闭塞14段。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是可靠的。
张宏彬范华刘杰邱广平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动脉硬化闭塞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