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昱

作品数:4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环境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点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有机废水
  • 2篇污泥
  • 2篇污泥颗粒
  • 2篇污泥颗粒化
  • 2篇硝基
  • 2篇硝基芳烃
  • 2篇连接性指数
  • 2篇零价铁
  • 2篇氯苯
  • 2篇氯苯胺
  • 2篇颗粒化
  • 2篇好氧
  • 2篇好氧污泥
  • 2篇好氧污泥颗粒...
  • 2篇芳烃
  • 2篇废水
  • 2篇分子
  • 2篇分子连接性指...
  • 2篇苯胺
  • 2篇QSAR

机构

  • 4篇浙江大学

作者

  • 4篇郑昱
  • 3篇徐向阳
  • 3篇朱亮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第八次全国环...

年份

  • 1篇2006
  • 3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含氯含硝基芳烃类污染物ZVI还原转化及QSAR的研究
本论文在厌氧条件下,研究ZVI还原转化4-氯硝基苯(4-CNB)、2-氯硝基苯(2-CNB)、3,4-二氯硝基苯(3,4-DCN)、硝基苯(NB)、4-硝基苯酚(4-NP)和4-硝基苯胺(4-NA)的特性,重点分析ZVI...
郑昱
关键词:零价铁对氯硝基苯硝基芳烃分子连接性指数QSAR
文献传递
序批式气提生物反应器(SABR)处理氯苯胺类有机废水好氧污泥颗粒化研究被引量:21
2005年
研究了序批式气提生物反应器(SABR)处理氯苯胺类(CAs)有机废水过程中好氧污泥的颗粒化.SABR运行15d后,反应器内出现细小污泥颗粒,通过缩短循环时间与污泥沉降时间,并逐步提高COD与CAs进水负荷,SABR运行48 d后污泥颗粒化明显;反应器在循环时间为12 h、污泥沉降时间为6 min、表面气速为2 4 cm·s-1、COD负荷为1.0~3.6 kg·m-3·d-1、CAs负荷逐步提升至800 g·m-3·d-1的条件下继续运行50d,SABR污泥颗粒化趋于成熟,COD、CAs去除率稳定在90%、99.9%以上.根据污泥形态、最小沉降速率、SVI和目标污染物降解性能的变化,好氧污泥颗粒化过程可分为启动期、颗粒污泥形成期、生长期和成熟期.成熟好氧颗粒污泥粒径为0.9~2.5 mm,平均颗粒密度为64 g·L-1(以MLVSS计),污泥最小沉降速率为68.4 m·h-1,SOUR为167 mg·g-1·h-1;颗粒污泥外形为圆形或椭圆形,呈橙黄色,结构较致密,颗粒内外分布有丰富的类球菌、类短杆菌,与胞外多聚物交织共存.
朱亮徐向阳郑昱
关键词:氯苯胺有机废水好氧污泥颗粒化
高效降解苯胺和氯苯胺有机废水好氧污泥颗粒化
研究了序批式气提生物反应器(SABR)高效降解苯胺和氯苯胺有机废水过程好氧污泥的颗粒化.以苯胺(AN)和四种氯苯胺(CAs)为目标污染物的SABR运行15d开始出现细小污泥颗粒,通过缩短循环时间(12h)与污泥沉降时间(...
徐向阳朱亮郑昱
关键词:苯胺氯苯胺好氧污泥颗粒化有机废水微生物降解
文献传递
ZVI还原转化硝基芳烃特性及QSAR的研究被引量:11
2006年
研究了零价铁(ZVI)还原转化硝基芳烃(NAC)的特性以及还原速率与分子连接性指数(MCI)的关系.结果表明:厌氧乙酸/碳酸氢钠缓冲体系(pH 5.0)中,ZVI还原转化硝基芳烃形成氨基芳烃,转化过程遵循准一级反应动力学;ZVI还原转化目标污染物活性受苯环上取代基种类、数目和位置影响,活性大小顺序为3,4-二氯硝基苯(3,4-DCN)>邻氯硝基苯(2-CNB)>对硝基苯胺(4-NA)>对硝基苯酚(4-NP)>对氯硝基苯(4-CNB)>硝基苯(NB);目标污染物一阶分子连接性指数1XV、四阶分子连接性指数4XpVc和非色散力因子Δx与其还原转化速率具有良好的定量的结构-活性关系(QSAR).
郑昱徐向阳蔡文祥朱亮
关键词:零价铁硝基芳烃化合物分子连接性指数QSA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