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才
- 作品数:16 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防灾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政治法律交通运输工程社会学更多>>
- 辽宁浑河断裂带及其邻近地区水系格局构造节理与构造应力场的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本文根据浑河断裂带及其邻近地区的水系格局、构造节理和地震震源机制解等资料研究该区新构造时期以来的构造应力场。本区在同一地质构造作用下,构造应力场相同,为NEE向。浑河断裂以抚顺市石门岭煤矿区为界,断裂的东南段最新活动时期为261.95±26.05ka.B.P,为中更新世活动断裂,而东北段断裂的最新活动时期为44.7±3.6ka.B.P,表明晚更新世以来仍有活动。在NEE向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北东向的浑河断裂反映为右旋逆冲的运动性质。
- 侯治华钟南才侯逾昆赵建荣
- 关键词:新构造应力场现代构造应力场
- 马边-永善地震带及邻区新构造应力场和现代构造应力场的探讨被引量:3
- 2004年
- 本文用数学统计方法对马边-永善地震带及邻近地区水系格局的优势方向进行了计算,结合断层滑动参数、原地应力测量、地震震源机制解和三角测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认为:构造应力分区与活动的深大断裂围限的褶断隆起区和凹陷区有关,如马边凹陷区构造应力方向为NW向,而雷波-永善褶断隆起区和五莲峰褶断隆起区构造应力方向为NWW-NEE向。该区构造应力场有右旋渐变的特点,自南而北主压应力轴右旋转动约30~40°,并且,全新世以来的现代构造应力场继承了新构造时期构造应力场的特点。
- 侯治华钟南才赵建荣
- 关键词:震源右旋应力场地震带
- 三分向台阵数据的偏振分析被引量:5
- 2002年
- 给出了一种三分向地震台阵数据偏振分析的技术,并应用于挪威南部NORESS台阵三分向拾震器记录到的一大组区域事件。仔细分析了区域震相P_n、S_n和乙的偏振性质。该技术基于Flinn(1965)最先提出的一种时域算法,通过解协方差矩阵的本征值问题,在滑动时间窗内计算偏振椭圓,由运动椭圆导出表征质点运动的各种属性。通过对不同拾震器的协方差矩阵求平均,把上述方法扩展到了由多个三分向拾震器组成的台阵情况,这样,当噪声和地方散射效应不相关时,可使方差估计减小1/M(M为拾震器数)。此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穿过台阵相干波前的相速度不需要有很高精度。数据分析的重要结果为:在整个短周期频带内,很好地确定了P_n和S_n的偏振;由P_n和L_g波动获得了源方位的估计及S_n和L_g波独特的偏振属性使得在多数情形下能把这些震相区别出来。
- A.Jurkevics贺冬梅钟南才张伯明
- 关键词:震相
- 华北地区地震活动的月相效应及其预测意义被引量:6
- 1998年
- 对华北地区1970年以来ML4.0以上地震的月相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华北地区Ms5.0以上地震活动的月相效应并不明显,而是呈现较强的随机性。但在7级以上强震发生前,中等地震的发生具有较为明显的月相效应,这对7级以上强震的发生具有中期(1~3年)预测意义。未来强震可能发生在“朔望地震”分布的地区。目前,华北地区中等地震发生没有显示明显的月相效应,因此未来1~2年内华北地区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较小。
- 陈学忠钟南才丁鉴海
- 关键词:地震活动地震预报
- 全球浅源强震的成对现象被引量:1
- 2000年
- 分析了哈佛大学CMT目录中矩心距小于100 km的全球所有M_W≥7.5的浅源地震对,发现多数这些地震对的震源机制都相似。由于这些地震的震源区直径一般应超过100km,因而其破裂带明显相交。由于所有地震对的时间间隔较短,因而板块无法累积到再次发生运动所需的应变量。这些观测结果与准周期复发模型非常矛盾,而准周期复发模型正是地震空区假设的基础。复发周期呈幂律分布的模型与这些地震的观测结果更接近。
- Y.Y.KaganD.D.Jackson钟南才
- 关键词:地震预测地震对震源机制
- 地壳变形过程和古登堡-里克特关系的稳定性
- 2000年
- 全球和区域地震研究表明:用经验方法确定的古登堡-里克特分布中的b值相当稳定,一般限于-1±0.2。这里我用加利福尼亚、新西兰和日本的观测数据说明b值的稳定性是某一物理过程的表现,具体地讲,是地壳应变沿相对离散区组织的趋势的反映。若地壳某部分受位移场作用,位移就受遵从幂律分布的断层系调节。连续位移时,较长的而不是较短的断层开始发展,且承载越来越多的位移总量。区域位移方向的改变会逆转这个分布趋势。某区域长断层数与短断层数比值的变化会伴以断层长度和断层滑动率关系的变化。因为断层上地震的复发是断层长度和断层滑动率的函数,因而变形过程可能会产生一个反馈系统,使b值不受断层总量改变的影响。该想法的一个推论是,地震震级-频度统计关系可能归因于与控制板块构造边界发育和全球地震大致空间分布的同样的物理过程。
- S.G.Wesnousky钟南才
- 关键词:小地震危险性分析地壳变形
- 云南曲靖——昭通断裂带北段晚第四纪以来的古地震被引量:2
- 1999年
- 根据对曲靖-昭通断裂带北段的野外调查和槽探揭露,发现了多处古地震遗迹。本文根据1216年、1884年和1974年的三次7级以上地震的地面破坏现象,结合古地震的地貌标志,对该区域的古地震进行了初步探讨,对于该地区古地震规模与时空分布、这一地区强震活动特征、重复间隔及其与曲靖-昭通断裂带的关系取得了几点认识,对评价该断裂带北段的地震危险性和研究近期地震运动的规律有重要意义。
- 侯治华韩德润李发祥钟南才
- 应用高密度电法探测北京南口-孙河隐伏断裂被引量:24
- 2011年
- 举例说明了高密度电法在北京南口-孙河活隐伏活动断层勘测中的应用,展现高密度电法在断层定位中的广阔应用前景。简单介绍了高密度电法的基本原理。视电阻率异常剖面揭示南口-孙河断裂为正断层,北东盘上升,南西盘下降,推测断裂倾角60°~68°。视电阻率异常剖面与钻孔资料对应较好,并与钻探资料分析的断裂活动特性基本吻合。
- 侯治华钟南才郝彦军何仲太任俊杰刘旭东卢海峰毛昌伟
- 关键词:第四纪地层地层结构高密度电法电阻率异常
- 大毛滩活动断裂晚第四纪活以来的古地强震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根据对云南曲靖—昭通断裂带北段的大毛滩断裂上多次野外地震地质调查和探槽揭露,发现有较多的古地震遗迹,如地震断层陡坎、崩塌体、地震沟槽、堰塞塘和断裂崩积楔等。主要分布于大毛滩断裂的纸厂坝、苏田坝、大毛滩和六马场地区和木杆河断裂的手扒岩、马家坪一带。 该区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以前,曾发生过四次古地震事件,地震时间间隔为 4000—7000 年;距今5000--10000 年,发生过两次古地震,时间间隔为1500—2000 年,从5000 年至有历史记载的公元 1216马湖地震,古地震的时间间隔可能是 1000—1600年(不计田坝、丁木、李子湾事件);自公元 1216 年到现今的 782 年间,共发生了四次强烈地震,平均时间间隔为 195年,但从1844年以后,地震的时间间隔为 73—57年。可以看出自公元1216年以来,该区的地震时间间隔在大大地缩短。
- 钟南才侯治华
- 关键词:古地震
- 安丘—莒县断裂莒县盆地段晚第四纪以来的活动特征被引量:3
- 2005年
- 野外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安丘—莒县断裂莒县盆地段是一条晚第四纪以来强烈活动的断层。根据断层走向、活动时代及活动性质的变化,可分为两段。董家坡—武家曲坊段和武家曲坊—太湖段,总长度约30km。从滑动速率的分布来看,董家坡—武家曲坊段全新世早期右旋水平滑动速率为1.83mm/a,垂直滑动速率大约为0.37mm/a;全新世晚期右旋水平滑动速率为0.86mm/a,垂直滑动速率大约为0.17mm/a。武家曲坊—太湖段晚更新世早期断裂右旋水平滑动速率为2.78mm/a,垂直滑动速率为0.65mm/a。全新世晚期右旋水平滑动速率为1.37mm/a。垂直滑动速率为0.18mm/a。上述资料表明,安丘~莒县断裂带盆地段的断裂活动无论是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有差异,晚更新世以来断裂的活动性有减弱的趋势,全新世时期断裂的活动北段比南段强。
- 钟南才侯治华
- 关键词:活动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