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关良

作品数:194 被引量:257H指数:8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2篇会议论文
  • 77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6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5篇动脉
  • 64篇介入
  • 49篇心病
  • 49篇冠心病
  • 45篇介入治疗
  • 43篇冠状
  • 43篇冠状动脉
  • 38篇缺损
  • 38篇间隔缺损
  • 28篇心绞痛
  • 28篇绞痛
  • 26篇病患
  • 25篇疗效
  • 23篇室间隔
  • 23篇室间隔缺损
  • 18篇病变
  • 17篇蛋白
  • 17篇封堵
  • 16篇血管
  • 15篇封堵器

机构

  • 192篇海南省人民医...
  • 11篇华中科技大学
  • 6篇徐州医学院
  • 4篇同济大学附属...
  • 3篇广东省人民医...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临沂市人民医...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海南省疾病预...
  • 1篇上海市东方医...

作者

  • 194篇陈关良
  • 154篇李斌
  • 131篇王圣
  • 120篇王卫
  • 93篇李新明
  • 88篇苏哲坦
  • 86篇马建林
  • 64篇王青
  • 58篇林劲
  • 42篇张敬文
  • 33篇王天松
  • 32篇吴忠
  • 24篇黄雪汝
  • 24篇吴明
  • 23篇王瑜
  • 20篇黄雪茹
  • 19篇赵军
  • 17篇马立宁
  • 13篇杨炳昂
  • 11篇张家明

传媒

  • 22篇海南医学
  • 8篇THE 22...
  • 6篇中国介入心脏...
  • 6篇中国医药
  • 5篇中华心血管病...
  • 5篇心脏杂志
  • 5篇中华医学会心...
  • 5篇第16届中国...
  • 4篇岭南心血管病...
  • 4篇临床心血管病...
  • 3篇医学争鸣
  • 2篇医学新知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医学研究通讯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中国循证心血...
  • 2篇中华危重症医...
  • 2篇THE 23...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6篇2014
  • 3篇2013
  • 8篇2012
  • 19篇2011
  • 11篇2010
  • 25篇2009
  • 8篇2008
  • 29篇2007
  • 8篇2006
  • 19篇2005
  • 11篇2004
  • 11篇2003
  • 12篇2002
  • 3篇2001
1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多孔的房间隔缺损及其初步疗效评价
<正>目的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多孔的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并对其疗效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7例多孔ASD患者,男性3例,女性4例,年龄12~36(16.6±7.3)岁,体重38~65(40.1±9.5)...
陈关良李新明王卫李斌王圣杨炳昂王青黄雪茹赵军
文献传递
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者封堵术后心脏形态学变化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间隔缺损(ASD),尤其是合并肺动脉高压者介入封堵术后心脏结构及功能改变的价值。方法经超声心动图确诊为ASD并成功施行封堵术的患者109例,肺动脉压力正常者55例,轻度肺动脉高压者(PASP,35~50 mmHg)25例,中度肺动脉高压者(PASP,50~70 mmHg)17例,重度肺动脉高压(PASP〉70 mmHg)者12例。分别于封堵术前3 d,术后3 d、1个月、3个月、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心脏结构及心功能。结果肺动脉压力正常者及轻度肺动脉高压者,与术前相比,术后3d右心房、右心室和肺动脉内径减小(P〈0.05),肺动脉瓣口血流速度降低,左心室内径增大,左心房和主动脉内径在术后1个月增大(P〈0.05),在后期随访中上述变化逐渐趋于稳定;中度肺动脉高压者与术前相比,右心房和右心室内径在术后3个月时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和左心房分别在术后3个月、6个月时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肺动脉高压者与术前相比,左心房和左心室内径在6个月时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右心房、右心室、主动脉及肺动脉内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重度肺动脉高压ASD患者,通过封堵术可增加患者手术机会,但其心脏结构恢复时间长且效果差。
张洁杨炳昂陈关良钟文津唐海霞莫泽来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超声心动图封堵术肺动脉高压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2011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死亡的各种影响因素,阐明其相关性。方法66例AMI患者分为死亡组(16例)与非死亡组(50例),针对临床上常见的与AMI死亡相关的22项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心力衰竭、糖尿病、血清心肌酶峰值、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肾功能不全等7项因素在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心力衰竭、糖尿病、血清心肌酶峰值、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肾功能不全等是AMI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
马建林董小莉林劲刘时武方小丽周菲陈关良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小板功能与血脂水平相关
目的观察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小板功能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住院诊断为冠心病患者68例,按采血前后有无心绞痛发作分为有冠脉事件组(n=31)和无冠脉事件组(n=37)。另有20例排除器质性疾病的健康人做为对照
马建林李斌陈关良苏哲坦李新明王圣吴忠
文献传递
5例嵴内型室间隔缺损伴右冠瓣轻度脱垂的介入治疗
目的观察伴右冠瓣轻度脱垂的嵴内型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07年9月在本院收治5例伴右冠瓣轻度脱垂的嵴内型室间隔缺损的患者。其中男3,女2例,平均年龄8.3±2.9岁,室间隔缺损平均大小3.7...
王卫陈关良
文献传递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体内纤溶系统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心绞痛患者体内纤溶系统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10例CHD心绞痛患者体内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进行检测,并与2...
马建林林劲苏哲坦王圣吴明李斌王卫陈关良
文献传递
不稳定性心绞痛合并高血压病患者体内脂蛋白(a)与纤溶系统的相关性研究
马建林陈关良廖旺李斌马立宁林劲王圣王卫苏哲坦张敬文
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脱垂及关闭不全的临床研究
2011年
目的本研究分析近几年来海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脱垂及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系统比较了各项检查指标,提出介入治疗的指征,为介入治疗合并主动脉脱垂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室间隔缺损的可行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共22例为2006年10月至2008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VSD患者。其中男15例,女7例,年龄(6.01±3.05)岁。术前均经常规体检、ECG、TTE、心脏正侧位X线摄片等检查,确诊VSD伴主动脉瓣脱垂及主动脉瓣轻度返流。均行超声检查及左室、升主动脉造影检查,比较超声检查及左室造影检查在测量VSD大小、分流口大小、主动脉瓣脱垂程度的异同,比较在介入治疗前后主动脉瓣脱垂、主动脉返流程度的异同,比较根据超声测量与造影测量在选择封堵器大小方面的异同。观察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应用SPSS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超声测量与造影测量VSD直径、分流口大小、VSD与主动脉瓣的距离时均值无显著差异(P>0.05)。(2)超声测量与造影测量在判断主动脉瓣脱垂程度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3)超声测量与造影测量在判断主动脉瓣反流程度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4)超声测量与造影测量在选择封堵器大小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5)手术成功率为91%。(6)封堵后主动脉瓣反流程度减轻(0.01
陈关良王卫
关键词:主动脉瓣脱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超声测量主动脉瓣反流
经胸超声指导非动脉穿刺的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治疗
目的评价经胸超声指导非动脉穿刺的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一般资料:自2008年4月至2008年9月入住我院心内科的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8例,其中男4例,女4例,年龄6.4±4.7岁(2~17岁),经心脏彩...
王卫陈关良李斌王圣
文献传递
儿童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冠状动脉瘘介入治疗的指征、方法学和并发症的预防等。方法2002年12月至2006年6月,6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患儿接受了经导管应用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的介入治疗。6例中男2例,女4例;年龄...
陈关良王卫李新明李斌王圣王青王瑜黄雪茹赵军
文献传递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