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哲坦

作品数:288 被引量:693H指数:14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9篇期刊文章
  • 72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2篇心病
  • 61篇冠心病
  • 56篇动脉
  • 43篇心肌
  • 40篇冠状
  • 40篇冠状动脉
  • 32篇心绞痛
  • 32篇衰竭
  • 32篇绞痛
  • 31篇血管
  • 31篇病患
  • 27篇心力衰竭
  • 26篇血压
  • 25篇高血压
  • 21篇左室
  • 20篇血栓
  • 20篇综合征
  • 19篇心脏
  • 17篇型心
  • 16篇蛋白

机构

  • 242篇海南省人民医...
  • 45篇大连医学院
  • 14篇华中科技大学
  • 6篇徐州医学院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海口市人民医...
  • 2篇藤田保健卫生...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大连海事大学
  • 1篇白求恩医科大...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临沂市人民医...
  • 1篇湖南省人民医...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镇江医学院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市中心医...
  • 1篇解放军第21...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287篇苏哲坦
  • 107篇马建林
  • 103篇李斌
  • 91篇李新明
  • 91篇林劲
  • 88篇陈关良
  • 86篇王圣
  • 65篇张敬文
  • 63篇吴明
  • 56篇王卫
  • 52篇吴忠
  • 35篇王天松
  • 29篇王青
  • 17篇马立宁
  • 15篇张家明
  • 14篇廖旺
  • 12篇刘时武
  • 11篇乔平
  • 10篇黄白丽
  • 9篇黄雪茹

传媒

  • 29篇心血管病学进...
  • 21篇海南医学
  • 14篇临床心血管病...
  • 10篇中华心血管病...
  • 9篇心脏杂志
  • 9篇医师进修杂志
  • 7篇临床荟萃
  • 7篇中国医药
  • 6篇中国心血管杂...
  • 6篇心功能杂志
  • 5篇中国介入心脏...
  • 5篇辽宁医学杂志
  • 5篇中国热带医学
  • 5篇第16届中国...
  • 4篇中国医师进修...
  • 4篇江苏实用心电...
  • 3篇中国基层医药
  • 3篇海南医学院学...
  • 3篇国外医学(老...
  • 3篇中国综合临床

年份

  • 1篇2015
  • 16篇2014
  • 2篇2013
  • 12篇2012
  • 11篇2011
  • 6篇2010
  • 10篇2009
  • 7篇2008
  • 28篇2007
  • 14篇2006
  • 14篇2005
  • 11篇2004
  • 13篇2003
  • 13篇2002
  • 14篇2001
  • 6篇2000
  • 8篇1999
  • 7篇1998
  • 8篇1997
  • 13篇1996
2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室肌致密化不全1例报告
<正>心室肌致密化不全(noncompaction of ventricular myocardium,NVM),又称海绵状心肌、蜂窝状心肌或心室血窦存留。发病机制为胚胎心脏发育过程中,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病变区心肌致密化过...
王圣吴小波陈关良苏哲坦
文献传递
血小板膜糖蛋白、血小板聚集率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中的意义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GP)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T)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16例冠心病分为稳定性心绞痛(SAP组,3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38例),UAP并高血压病(UH组,42例),并选取48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按心绞痛发作情况将冠心病患者再分成有事件组(56例)和无事件组(60例)。测定各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LDL-C)、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GP、及PAgT水平,并对有事件组患者PAgT水平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四组间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MDA、GP、及PAg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事件组GP、PAgT及MDA水平均较无事件组明显升高(P均<0.05),且有事件组患者PAgT水平与GP及MDA水平相关性分析发现均呈明显正相关(P均<0.05)。结论 GP、PagT升高以及脂质过氧化损伤在冠心病患者心绞痛事件发生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且高血压病可以加重这一病理过程。
马建林马立宁张银环张家明李大主林劲张敬文王圣苏哲坦李斌陈关良王卫
关键词:冠心病高血压血小板膜糖蛋白类血小板聚集
风湿性心脏病左房血栓治疗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观察以华法林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左心房血栓的疗效。方法28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左心房血栓的患者均使用华法林口服,治疗剂量个体化,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在2.0~3.0。分别于服药后第1、3、6个月末及1年后经胸超声心动图和(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复查,观察左心房血栓消退情况。结果28例应用华法林治疗1年后,血栓消失22例,缩小4例,无变化2例。结论华法林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并左心房血栓安全有效,可使绝大部分血栓溶解。治疗剂量需按个体化调整。
吴忠王圣王卫林劲张敬文吴明苏哲坦李新明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左房血栓
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止凝血分子标记物的测定及意义
2006年
马建林王圣李新明苏哲坦李斌王卫陈关良吴忠林劲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老年冠心病血栓形成前状态血栓性并发症NIDDM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心肌桥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心肌桥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选择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心肌桥的患者,其收缩期狭窄≥75~90%,狭窄长度8~18mm。3例置入BX支架,2例置入AVE支架,1例置入R-stent。结果 支架置入后即刻冠脉造影显示心肌桥压迫影像消失,术后无胸闷、胸痛发作,随诊6~18个月症状未复发。结论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心肌桥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对治疗小血管性心肌桥依然有效。
李斌李新明陈关良王圣王天松王卫马建林苏哲坦
关键词: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心肌桥疗效冠状动脉造影
不稳定性心绞痛合并高血压病患者体内脂蛋白(a)与纤溶系统的相关性研究
<正>目的观察不稳定性心绞痛(UAP)合并高血压病(HBP)患者体内脂蛋白(a)[Lp(a)]和纤溶系统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择心绞痛(AP)116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36例,UAP患者38例,UAP...
马建林廖旺李斌马立宁林劲张敬文王圣苏哲坦陈关良王卫
文献传递
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与血清SOD、丙二醛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检测冠心病(CHD)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探讨CHD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CHD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20例和稳定性心绞痛(SA)患...
马建林王圣李新明苏哲坦李斌陈关良吴忠王卫林劲张敬文
关键词:冠心病血管内皮功能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
文献传递
中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痛性心肌缺血及预后的研究被引量:8
1991年
我们应用动态心电图(DCG)对中老年冠心病(CHD)患者进行无痛性心肌缺血(SMI)及总缺血负荷定量分析的研究,以探讨SMI发生的规律及其预后。临床资料按全国CHD诊断标准(1979),将100例受试者分为三组:Ⅰ组为心肌梗塞后组(30例),Ⅱ组为心绞痛组(35例),Ⅲ组为非CHD组(35例)。三组年龄46~76岁,平均年龄60.5岁。采用英国MEDILOG4500型双道盒式磁带记录器及分析仪,
杨伟光吕国良孔繁丽陈晶黄文伟苏哲坦
关键词: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预后
频率适应性起搏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伴变时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应用
目的通过自身前后对照研究,观察老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mp-tom,SSS)伴变时功能不全患者在不同起搏模式下(DDD与DDDR)的生活质量、运动能力以及心功能是否有显著差异,探讨频率适应性起搏此...
吴明张敬文林劲王青王瑜苏哲坦
文献传递
QRS记分与急性心肌梗塞后左室重建和功能的关系被引量:1
1996年
QRS记分与急性心肌梗塞后左室重建和功能的关系陆士娟,苏哲坦,张敬文,李斌,吴忠急性心肌梗塞(AMI)后,左室的重建过程是左室功能进行性降低的过程,寻找简易而可靠的方法判断AMI后左室是否发生重建过程及其左室心功能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分析QRS记分...
陆士娟苏哲坦张敬文李斌吴忠
关键词:心肌梗塞急性QRS记分
共2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