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华先

作品数:22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肉毒
  • 9篇肉毒毒素
  • 9篇细胞
  • 8篇星形
  • 8篇星形胶质
  • 8篇星形胶质细胞
  • 8篇胶质
  • 8篇胶质细胞
  • 8篇A型肉毒毒素
  • 7篇缺血
  • 6篇周期
  • 6篇细胞周期
  • 4篇神经痛
  • 4篇经痛
  • 3篇星形胶质细胞...
  • 3篇增殖
  • 3篇肉毒毒素注射
  • 3篇注射
  • 3篇细胞增殖
  • 3篇疗效

机构

  • 12篇湖北医药学院...
  • 10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22篇陈华先
  • 10篇宋金辉
  • 9篇丁旭东
  • 9篇王伟
  • 8篇张贵斌
  • 7篇洪艳
  • 7篇黄瓅
  • 6篇朱舟
  • 4篇徐逸
  • 4篇王汉
  • 3篇王守安
  • 3篇喻志源
  • 3篇潘邓记
  • 3篇王普清
  • 3篇王安平
  • 3篇朱丽霞
  • 3篇周佩洋
  • 3篇汪伟
  • 3篇王萍
  • 2篇王芳

传媒

  • 4篇神经损伤与功...
  • 3篇中华物理医学...
  • 3篇中国康复
  • 3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的缺血事件复发及其危险因素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的缺血事件复发和危险因素。方法连续登记神经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或TIA患者,CTA检查发现颅内动脉主干狭窄患者入组;对入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按有无脑血管事件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主要观察指标:(1)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2)责任动脉供血区新的卒中;(3)服药依从性。结果符合入选标准的颅内动脉狭窄患者142例,121例(85.2%)完成随访,1年内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16例(13.2%),其中12例(75%)复发位于病变血管同侧。单因素分析显示:未规律服用他汀类药(P=0.017)、糖尿病(P=0.017)和动脉重度狭窄(P=0.030)在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未规律服用他汀类药物(OR=3.719,P=0.005)、糖尿病(OR=1.842,P=0.029)和动脉重度狭窄(OR=1.503,P=0.045)与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脑卒中复发明显相关。结论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脑卒中复发率较高;有糖尿病、动脉重度狭窄和未规律服用他汀类药的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有更高的卒中复发风险。
王普清王安平曹治华王璞陈华先宋金辉黄瓅周佩洋王守安王勇
关键词: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预后
A型肉毒毒素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8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应用A型肉毒毒素进行疼痛点皮下注射治疗,调查每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治疗前3月、治疗后2周、治疗后1月、治疗后3月、治疗后6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作情况,并行神经病理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分,比较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发作严重程度、使用止痛药物情况及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恢复状况,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使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发作严重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止痛药物的使用较治疗前减少(P<0.01),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A型肉毒毒素疼痛点皮下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
宋金辉丁旭东洪艳陈华先吴冬云张贵斌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A型肉毒毒素
A型肉毒毒素联合红外偏振光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联合红外偏振光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7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红外偏振光治疗组(A组)运用红外偏振光治疗仪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肉毒素治疗组(B组)应用A型肉毒毒素进行疼痛点皮下注射治疗疱疹后神经痛,联合治疗组(C组)同时应用红外偏振光治疗仪照射患部和肉毒素疼痛点皮下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调查每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治疗前3个月、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作情况,并行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表及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分,比较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作严重程度及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恢复状况,观察不良反应。结果A组、B组与C组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表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评分(P〈0.01),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评分(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组在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SF-MPQ及SF-36评分分别与A组、B组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相应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A型肉毒毒素疼痛点皮下注射联合红外偏振光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作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
宋金辉丁旭东洪艳陈华先王汉吴冬云张贵斌
Olomoucine对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及活化分泌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细胞周期抑制剂olomoucine对培养星形胶质细胞机械损伤后增殖和活化分泌的影响。方法建立体外培养大鼠纯化的AS物理损伤模型(划痕损伤模型),分为对照组、划痕组和olomoucine干预组。利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方法观察损伤后GFAP表达;利用RT-PCR观察细胞因子IL-6和TNF-a的表达情况。结果划痕损伤刺激能使培养AS反应性增生活化。损伤早期出现IL-6、TNF-α表达水平增高,从损伤后12h开始出现损伤边缘区AS胞体肥大,数目增加;给予olomoucine干预后,细胞数目减少、体积明显减小,损伤后IL-6和TNF-α表达也显著下降。结论损伤刺激可促使AS活化,并发生反应性胶质增生;CDK选择性细胞周期抑制剂olomoucine可以通过调控细胞周期,有效抑制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性增生,并能对AS的活化起到抑制作用。
潘邓记朱舟陈华先徐逸夏友华王伟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周期OLOMOUCINE增殖活化
颅内外动脉并发狭窄导致的脑梗死模式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颅内外动脉并发狭窄导致的脑梗死的模式。方法用CT血管成像(CTA)检测1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颅内外动脉的狭窄情况;MR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确定患者的脑梗死模式:单发或多发性脑梗死,穿动脉梗死(PAI)、皮质支梗死(PI)、分水岭梗死(BZI)、大面积脑梗死。比较并发狭窄与非并发狭窄患者的脑梗死模式。结果 CTA示颅内外动脉并发狭窄69例,其中串联狭窄49例、非串联狭窄20例;非并发狭窄99例;无狭窄17例。颅内外动脉并发狭窄组的多发性脑梗死、PAI+PI+BZI的比率(55.1%,20.3%)显著高于非并发狭窄组(34.3%,5.1%)(均P<0.01);而单发小PAI的比率(24.6%)显著低于非并发狭窄组(48.5%)(P<0.01)。并发狭窄组中串联狭窄亚组的多发性脑梗死(65.3%)及PAI+PI+BZI(26.5%)的比率显著高于非串联狭窄亚组(30%,5%)(P<0.05~0.01);而单发小PAI的比率(14.3%)显著低于非串联狭窄亚组(50.0%)(P<0.01)。结论颅内外动脉并发狭窄导致的脑梗死以多发性梗死及PAI+PI+BZI的模式多见。
王普清王安平曹志华陈华先宋金辉黄栎周佩洋王守安李小龙
关键词:颅内外动脉脑梗死
彩超引导下局部注射BTX—A联合支具矫形治疗颈部肌张力障碍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彩超引导下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联合矫形器治疗颈部肌张力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105例颈部肌张力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口服药物治疗组(采用口服药物进行治疗)、BTX-A治疗组(采用BTX—A注射进行治疗)和联合治疗组(采用BTX.A注射联合矫形器进行治疗)。BTX—A治疗在彩超引导下进行局部肌肉注射。所有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3和6个月,应用Tsui量表及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评分进行痉挛和生活质量状况评分。结果1:3服药物治疗组在治疗前、后的Tsui量表和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TX—A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分别在BTX—A局部注射和BTX—A局部注射联合矫形器治疗前、后的Tsui量表及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与BTX—A治疗组在治疗后3和6个月的Tsui量表、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引导下局部注射BTX—A联合矫形器治疗能显著降低肌张力,提高生活质量。
黄瓅肖红琼陈华先丁旭东汪伟宋金辉洪艳张贵斌
关键词:A型肉毒毒素颈部肌张力障碍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Cyclin D1及Cyclin E的表达
2010年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及Cyclin E的表达差异及变化。方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双光源流式细胞术检测假手术组及缺血再灌注后1d、3d、7d、15d组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Cyclin D1及Cyclin E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表达Cyclin D1及Cyc-lin E,Cyclin E的表达高于Cyclin D1(P<0.05);局灶性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Cyclin D1的表达逐渐增加,7d及15d时高于假手术组(P<0.05);局灶性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Cyclin E的表达无明显变化,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Cyclin D1表达增强,提示Cyclin D1可能参与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增殖。
席青松朱丽霞王萍王晶陈华先王芳张琼王伟
关键词:CYCLIND1CYCLIN脑缺血星形胶质细胞
X射线对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X射线照射对培养星形胶质细胞(AS)增殖的影响,为X射线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体外培养80%汇合的AS,在AS无血清培养基继续培养48h后分为对照组和放疗组,对照组更换含10%FBS的DMEM-F12培养基,放疗组更换含10%FBS的DMEM-F12培养基,并同时给与X射线照射,利用western印迹分析各组PCNA、p53、cyclinE的表达。结果:X射线照射后能降低S期细胞比率,呈剂量依赖性,但并不增加AS的凋亡率。通过对AS无血清培养48h后,大部分细胞周期同步于G0期,对照组更换培养基后12h出现PCNA、cyclinE表达水平增高;放疗组p53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CNA、cyclinE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X射线照射可以通过调控细胞周期有效抑制AS的增生。
朱舟徐逸陈华先潘邓记陈晨王伟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周期X射线增殖
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CDKI表达的差异研究
【研究目的】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是脑中数量最多的细胞群,最近有证据提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在缺血性脑损伤后存在细胞周期的异常激活,但二者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剂/(CDKI/)的表达差异迄今还不清楚,我们比较分析...
陈华先
关键词:脑缺血细胞周期流式细胞术
文献传递
NSE启动子调控的pNSE-IRES2-EGFP-p27双顺反子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构建并鉴定带NSE启动子的Flag-p27和EGFP双顺反子真核表达载体pNSE-IRES2-EGFP-p27,转染原代培养的神经元,观察其表达。方法:通过质粒抽提,电泳、酶切、连接、转化等多种基因工程技术,经多步亚克隆后完成能同时表达p27和EGFP基因的神经元特异性表达载体pNSE-IRES2-EGFP-p27;转染体外培养的神经元观察EG-FP的表达及通过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观察p27的表达。结果: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NSE-IRES2-EGFP-p27;转染pNSE-IRES2-EGFP-p27后神经元中可见EGFP的表达,且EGFP阳性细胞中p27表达水平明显增高。结论:NSE启动子能启动目的基因p27和EGFP在神经元的表达,连于Flag-p27的下游EGFP可作为报告基因,指示p27的表达情况。带启动子NSE的Flag-p27和EGFP双顺反子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为进一步研究神经元细胞周期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并为寻找神经系统疾病的有效基因治疗途径奠定基础。
朱舟陈华先徐逸张强陈晨王伟
关键词:启动子靶向性真核表达载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