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岩

作品数:37 被引量:160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3篇天文地球
  • 10篇文化科学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电气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8篇氨基酸
  • 7篇教学
  • 5篇溶解态
  • 5篇降解
  • 5篇高校
  • 4篇实验教学
  • 4篇实验室
  • 4篇秋季
  • 4篇化学实验
  • 4篇教学改革
  • 3篇液相色谱
  • 3篇仪器分析
  • 3篇仪器分析实验
  • 3篇有机碳
  • 3篇有机物
  • 3篇色谱
  • 3篇气相
  • 3篇相色谱
  • 3篇海域
  • 3篇DFAA

机构

  • 37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青岛酒店管理...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中国科学院烟...

作者

  • 37篇陈岩
  • 22篇杨桂朋
  • 11篇高先池
  • 7篇周立敏
  • 3篇张洪海
  • 3篇陆小兰
  • 2篇李雁宾
  • 2篇刘鹏
  • 2篇张晓燕
  • 2篇郭贵荣
  • 2篇陈路锋
  • 1篇刘春颖
  • 1篇宰学荣
  • 1篇时迪
  • 1篇陈容
  • 1篇夏清艳
  • 1篇张怀静
  • 1篇何真
  • 1篇庞博
  • 1篇李培峰

传媒

  • 7篇海洋环境科学
  • 4篇实验科学与技...
  • 3篇广东化工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3篇实验室科学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山东化工
  • 2篇海洋科学
  • 2篇海洋学报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6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海北部海水中氨基酸的分布及其对溶解有机物降解行为的指示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于2015年6月对南海北部海区5个断面共26个站位海水中溶解态氨基酸(THAA)、溶解有机碳(DOC)和叶绿素a(Chl a)的浓度进行了科学调查。结果表明:夏季南海北部海水中THAA的浓度范围为0.40~1.95μmol/L,平均值为(0.80±0.40)μmol/L,THAA的水平分布总体上体现出近岸高、远海低的特点,表明陆源输入对南海北部海域表层THAA分布有重要影响。THAA在断面上的垂直分布呈现出由近岸至远岸、由表层至底层逐渐降低的趋势。THAA浓度与两种D型氨基酸(D-谷氨酸:D-Glu和D-丙氨酸:D-Ala)含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性,与天门冬氨酸/β-丙氨酸(Asp/β-Ala)和谷氨酸/γ-氨基丁酸(Glu/γ-Aba)比值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表明细菌的消耗是影响南海海水中THAA浓度的重要因素。D-Ala作为细菌肽聚糖中相对稳定的氨基酸,根据其占DOC的含量估算南海海水中的细菌源有机碳对DOC的贡献率为(29.32±14.32)%,其水平分布显示出近岸低、远岸高的特点;而其垂直分布则呈现出从表层至底层逐渐增加的趋势。THAA占DOC百分比(THAAC%)的变化范围为1.02%~5.49%,平均值为(2.97±1.38)%。THAA-C%、活性因子和降解因子的高值均出现在珠江口外围区域。随着海水深度增加3种降解因子的数值均显著降低,这表明底层海水中有机物比表层海水中的有机物降解程度更大。
陈岩杨桂朋纪崇霄杨程
关键词:溶解有机碳细菌降解
冬季黄东海一氧化碳的分布和海-气通量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为探究海洋中一氧化碳(CO)的排放对全球碳循环的意义,于2019年冬季采用顶空法对黄海和东海CO的分布和海-气通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大气中CO的体积分数为239×10^(-9)~941×10^(-9),平均值为(588±155)×10^(-9).大气中CO体积分数最高值出现在北黄海近岸站位,最低值出现在东海南部,整体呈现黄海高、东海低的特点,且表现出明显的由近岸向外海降低趋势.表层海水CO浓度为0.39~2.80 nmol·L^(-1),平均值为(1.23±0.45) nmol·L^(-1).表层海水CO浓度高值区出现在东海东部,低值区出现在东海南部,受太阳光辐射和水团影响较大.CO的垂直分布上,浓度最大值一般出现在表层,随深度增加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表层海水中过饱和系数α为0.99~8.67,平均值为2.61±1.42. CO海-气通量的变化范围为-0.05~41.38 nmol·m^(-2)·h^(-1),平均值为(9.80±9.70) nmol·m^(-2)·h^(-1).表层海水中CO浓度大多是过饱和的,表明冬季黄海和东海是其上方大气的源.这些数据对于估算全球碳排放具有重要作用.
巩春燕杨圣文陈岩杨桂朋
关键词:一氧化碳海气通量
一种基于苯基化衍生有机汞热解析-气相分离-热裂解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苯基化衍生有机汞热解析‑气相分离‑热裂解系统,包括柱箱和调压控温开关箱盒,调压控温开关箱盒设于柱箱的一侧,在柱箱和调压控温开关箱盒上设有热解析组件、气相分离组件、热裂解组件和辅助组件;所述热解析组件包...
李雁宾陈岩陈路锋张晓燕刘鹏
文献传递
秋季长江口海域海水和大气中BTEX的分布及环境效应
2023年
以苯、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和邻二甲苯为代表(简称BTEX)的单环芳烃是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重要组分,它们对臭氧(O3)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生成具有重要作用.于2020年10月分析了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海水和大气中BTEX的分布特征,并评估了其海-气通量及大气环境效应.结果表明,研究海域表层海水中苯、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和邻二甲苯的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7.4±21.9)、(91.2±64.0)、(25.9±16.9)、(52.9±34.9)和(26.7±19.3)ng·L^(-1).BTEX浓度总体呈现近岸高、外海低的分布趋势,底层海水浓度略高于表层.大气中苯、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和邻二甲苯的平均浓度分别为(90.4±46.6)×10^(-12)、(255±284)×10^(-12)、(139±115)×10^(-12)、(196±202)×10^(-12)和(131±116)×10^(-12),在舟山群岛附近海域浓度较高.大气中乙苯和二甲苯浓度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表明它们具有相似的来源.长江口海域BTEX海-气通量为22.7~3737 g·km^(-2)·d^(-1),表明调查海域是上方大气中BTEX重要的源.通过O3和SOA生成潜势的计算,发现间/对二甲苯和甲苯是大气BTEX的关键活性组分,它们对环境效应的影响最为显著.
李云飞乔浩王健陈岩张洪海
关键词:海-气通量环境效应长江口秋季
湿式微波杀菌技术及杀菌装置性能研究
传统的杀菌方式需要将包装食品长期置于高温蒸汽或热水中,容易导致营养物质的降解和破坏,而微波杀菌作为一种近年来兴起的新型杀菌技术,因其加热时间短、杀菌能力强、营养成分和风味破坏少、无杀菌制剂的残留等特点得到了广泛关注。  ...
陈岩
关键词:杀菌装置温度分布有限元模型
文献传递
改进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的思考被引量:20
2012年
针对仪器分析实验课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中国海洋化学专业的实际情况对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着重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成绩评定等方面进行改革,有效提高了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陈岩高先池杨桂朋
关键词:仪器分析实验海洋化学教学改革教学质量
春季北黄海表层海水中溶解游离氨基酸的分布与组成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于2007年4月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北黄海42个站位表层海水中溶解游离氨基酸(DFAA)浓度的分布特征及组成。本次调查还分析了Chl a的浓度分布以及DFAA与Chl a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北黄海表层海水中DFAA浓度的变化范围为0.19~1.15μmol·L^(-1),平均浓度为(0.52±0.24)μmol·L^(-1);Chl a的浓度变化范围为0.24~4.76μg·L^(-1),平均值为(1.02±0.81)μg·L^(-1)。总体看来含量最多的个体氨基酸分别为丝氨酸、天门冬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它们占DFAA含量的70.7%;而在高Chl a浓度与低Chl a浓度站位间DFAA的组成存在较大差异。本次调查发现DFAA与Chl a浓度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0.344,n=42,P<0.05)。
陈岩杨桂朋
关键词:CHL北黄海
打造高校“五型”实验技术队伍的思考被引量:4
2017年
实验技术队伍是高校开展实验教学、科研的一支重要力量。结合多年的一线工作经验,提出了新形势下应加快打造创新型、服务型、教学型、科研型、管理型等"五型"实验技术队伍,并对"五型"实验技术队伍的内涵、意义进行了分析阐述,明确了打造"五型"实验技术队伍的具体举措,为提高高校实验技术队伍能力水平,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借鉴。
周立敏陈岩杨桂朋高先池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实验教学
积极应变重构有机化学实验确保教学质量被引量:1
2021年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在校学生学习的整个节奏,春季学期无法在线上完成的实验课程,需要在夏季学期合理弥补。通过对实验课程内容进行整合,采用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教学手段,有效解决学生修课时间上的冲突,成功重构了有机化学实验,很好地保证了教学质量。
陈容陈岩孟春霞
关键词:疫情有机化学实验教学
加强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措施被引量:16
2018年
近年来随着高校化学实验室数量的逐渐增加和全面开放,火灾、爆炸以及剧毒品流失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实验室安全问题日益凸现并引发广泛社会关注。根据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基础实验中心在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深入分析了现阶段高校化学实验室普遍存在各种安全隐患,着重从实验室安全制度完善、技术保障、人员培训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加强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陈岩郭贵荣高先池
关键词: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安全隐患安全措施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