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岩
- 作品数:8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 稀土精炼紫杂铜组织和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0
- 2016年
- 采用自制的稀土中间合金,利用直读光谱仪、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工作站,研究了稀土La,Ce对紫杂铜精炼前后的化学成分、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稀土除杂的热力学机制与稀土精炼提高耐腐蚀性能的机制。实验结果表明,稀土La,Ce精炼后,紫杂铜中的Pb,Sn,S含量明显降低,Bi,Al等杂质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加入0.15%稀土La,Ce精炼后,紫杂铜的铸态组织明显细化;稀土La,Ce与铜基体形成了球状的Cu6RE第二相粒子,弥散分布于铜基体中;适量稀土La精炼后,紫杂铜的力学性能有较大改善;加0.10%La和0.15%Ce精炼后的紫杂铜在3.5%的Na Cl溶液中的耐蚀性能有较大改善,自腐蚀电流由精炼前的8.58μA·cm^(-2)分别下降到4.59和6.20μA·cm^(-2)。
- 李海红张士宏陈岩程明宋鸿武刘劲松
- 关键词:稀土精炼
- 稀土La微合金化纯铜组织性能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利用微合金化原理将稀土La添加到纯铜中,通过真空熔炼炉熔炼出不同稀土La含量的微合金化铜合金,探究不同稀土La含量对铸态纯铜组织及性能的影响。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稀土La添加可以显著去除纯铜中Si、Pb等杂质元素,且在实验添加量范围内,稀土含量越高净化作用越明显;组织观测的结果表明,稀土La添加可以有效细化纯铜的晶粒,稀土含量越高晶粒越细小;力学性能测试的结果表明,稀土La添加可以显著提高纯铜的抗拉强度与硬度,但其延伸率随着稀土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且均低于原始纯铜。总的来看,La含量为0.089%的微合金化纯铜试样的综合性能最佳。
- 孟凡硕陈立鹏刘劲松陈岩
- 关键词:微合金化LA力学性能
- 桥塞中金属密封套筒的有限元分析与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针对目前深层开采石油导致的井下工况越来越恶劣的难题,为了替代原有的橡胶密封组件,设计了一种新颖的金属密封套筒结构。简要介绍了该密封工具的主要结构及密封原理。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密封组件在外层套管约束下的变形和受力情况,得出了套筒径向变形、接触应力和外加载荷之间的关系。根据所设计的套筒结构进行了坐封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外加载荷与下压位移的关系与仿真结果大致吻合,验证了模拟参数的准确性,初步验证了该结构的可行性。
- 尚晓峰金平王志坚陈岩
- 关键词:桥塞有限元分析接触应力
- 异种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累积叠轧工艺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4
- 2011年
- 综述了异种材料累积叠轧技术,介绍了累积叠轧的工艺原理及异种材料累积叠轧试样的宏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进展,分析了层状复合材料累积叠轧工艺的复合机理和强化机制,最后展望了异种材料累积叠轧工艺的应用和发展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 宋鸿武陈岩程明张士宏包春玲
- 关键词:累积叠轧层状复合材料
- 圆角结构对新型金属桥塞密封件液压成形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针对新型金属桥塞密封件的成形工艺开展研究,探究圆角结构对密封件液压成形性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模拟(MSC.Marc软件)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选取零件的形状和中间薄壁弧形段壁厚作为调控对象。通过比较不同圆角半径对零件等效塑性应变分布和大小以及对液压成形力的影响作用,得出合理的圆角结构尺寸。结果表明,随着圆角半径增大,零件中间弧形薄壁段等效塑性应变更加均匀,数值也逐渐减小,液压成形力逐渐增大。模拟和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圆角半径为2.5 mm时,对密封件的成形效果最佳,圆角部位不仅未开裂,且外形尺寸满足要求,因此,利用液压成形工艺加工该类金属桥塞密封件可行且高效。
- 陈大勇徐勇张士宏陈岩马震尚晓峰
- 关键词:桥塞圆角半径
- 紫杂铜的稀土除杂及微合金化热力学研究及实践被引量:11
- 2017年
- 紫杂铜中多种微量杂质元素并存,其中的杂质元素会恶化铜材的加工性能和物理力学性能,进而缩短铜材的使用寿命。稀土元素在紫杂铜中可以起到除杂、微合金化、细化组织、改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等多种作用。分别从稀土元素镧、铈在铜中除杂的热力学原理、除杂顺序、稀土相的存在形式、微合金化机制、稀土诱导铜微观组织转变的判据及工业化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阐述。结果表明,稀土的净化作用、晶粒细化及第二相强化作用可以改善紫杂铜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稀土Ce除杂的热力学顺序为:O>S>Bi>Sn>Pb>Si>Al>Ag>Fe。稀土微合金化可以使铜的凝固组织发生柱状晶向等轴晶的转变(CET),稀土的净化效应和成分过冷共同作用导致了纯铜中CET的转变,建立了基于稀土含量为判据的CET预测模型,并确定了铜凝固组织发生CET转变的临界稀土La含量为0.14%。未来,紫杂铜的稀土除杂直接再利用技术有望得到实际工业应用。
- 张士宏陈岩李海红吴金虎刘劲松
- 关键词:稀土除杂热力学微合金化
- 桥塞中金属密封套筒裂纹分析与优化被引量:1
- 2017年
- 基于一种金属对金属密封套筒结构内侧翻转直角槽和薄壁圆弧内缘根部的裂纹缺陷,采用试验和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分析裂纹产生的原因。以翻转直角槽过渡圆角和薄壁圆弧内缘根部过渡圆角的大小为设计变量,通过构建数学优化模型,得出最佳数值,并对优化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翻转直角槽过渡圆角取1.5 mm、薄壁圆弧内缘根部过渡圆角取3.0 mm时,翻转直角槽的最大等效塑性应变为0.31142、薄壁圆弧内缘根部的最大等效塑性应变为0.105129、薄壁圆弧处接触应力最大值可以达到1401.61 MPa,坐封后金属密封件密封性能稳定良好,没有出现裂纹缺陷。
- 王志坚马震张士宏陈岩徐勇陈大勇尚晓峰
- 关键词:桥塞
- 超薄铜铝复合电缆带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针对电缆带以铝节铜的市场需求和超薄铜铝复合板带制备技术缺乏的现状,提出了包含叠轧的多道次累积轧制复合工艺,同时采用快速在线退火工艺成功制备了厚度为0.12 mm的超薄铜铝复合电缆带,并对其不同道次和不同退火工艺下的拉伸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采用高温短时在线热处理可以达到低温长时退火处理的效果;超薄铜铝复合带的力学性能对厚度特别敏感;改变初始坯料状态和降低中间退火温度可以改善最终复合带的力学性能.
- 于洋宋鸿武陈岩徐勇张士宏王守东
- 关键词: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