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强华
- 作品数:16 被引量:211H指数:7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 成层土的单桩承载力研究被引量:1
- 1992年
- 本文报道了上海地区粘土与粉砂组成的不均匀地基中的单桩承载力的研究工作。通过桩身轴力量测,获得粉砂层的σ_u及τ_u值各自的临界深度及临界厚度的参考值。
- 陈强华陈冠发洪毓康
- 关键词:单桩承载力粘土
- 上海地区成层土的单桩承载力研究被引量:4
- 1995年
- 本文报道了上海地区由粘土和粉砂组成的不均匀地基中的打入桩和压入桩的研究工作。讨论了穿过上复砂质粉土进入粉砂层的单桩承载力,以及穿过粉砂层进入下卧软粘土的桩的情况。通过桩身轴力量测,发现粉砂层的极限端阻力σu及极限侧摩阻力平均值随进入粉砂层的深度呈线性增加,获得了σu及各自的临界深度的参考值;当桩端接近粉砂一粘土分界面时,桩可能会因冲穿粉砂层进入下卧粘土层而发生破坏,获得了σu及的临界厚度的参考值。由于粉砂层的剪缩性,使得同一桩端处的打入桩与用千斤顶逐步贯人的桩的承载力Pu、σu及值均有较大的差别。
- 陈强华陈冠发洪毓康
- 关键词:粘土单桩承载力砂质粉土
- 群桩基础地基中的竖向附加应力性状研究被引量:40
- 1996年
- 根据我国4幢高层建筑桩基础的共同作用分析成果,对群桩基础中桩的荷载传递特性,桩间土、下卧层土中的竖向附加应力分布特性作了研究。结果表明,群桩的荷载传递特性与单桩不同,群桩基础在下卧层地基中的竖向附加应力分布特性也明显地区别于等代深基础。按本文方法得到的群桩基础地基中的竖向附加应力,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变形。
- 楼晓明洪毓康陈强华
- 关键词:群桩竖向应力
- 静力触探在我国的发展被引量:26
- 1991年
- 一、前言 本文试阐述贯入试验在我国的发展,着重介绍静力触探的应用,特别是估算打入桩承载力的经验。 早在30年代,已经有手工操作的静力触探仪(图1),它具有圆锥形的锥头、探杆、探管(摩擦筒),类似于老式的荷兰静力触探仪。这是当时在上海的外国工程师组织“中国工程协会”的“基础工程委员会”研制的。前浚浦局的工程师用这个静力触探仪查勘了上海复兴岛(当时叫周家咀岛)吹填土的稠度,但在抗日战争期间停顿下来了,现在未能找到详细的档案资料。
- 陈强华俞调梅
- 关键词:土工
- 高层建筑下桩-箱基础共同作用研究被引量:17
- 1997年
- 为了研究在上海软土地区上高层建筑桩-箱基础共同作用机理,本文对一高层建筑桩-箱基础进行了原位测试及共同作用分析。原位测试从基坑开挖开始到建筑物结构封顶后3个月,历时2年零3个月,取得了有关建筑物沉降特征、基底反力分布和桩顶作用力分布规律的实测资料。文中还按弹性理论方法对建筑物的群桩基础作了共同作用分析。
- 洪毓康楼晓明陈强华
- 关键词:原位测试高层建筑
- 静力触探估算钻孔灌注桩单桩极限承载力
- 陈强华鲁智明
-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极限承载力静力触探桩承载力
- 承台与短桩共同作用的试验研究被引量:9
- 1992年
- 本文通过上海软土地基中进行的单桩、承台与单(短)桩的五组对比静载试验,实测了桩身轴力、承台底板反力及桩顶、桩端沉降。根据试验实测结果,分析了承台与短桩共同作用机理,提出了建议,可供设计参考。
- 陈强华张雁洪毓康
- 关键词:承台单桩
- 桩与筏基的荷载分担作用研究
- 1991年
- 本文通过实测结果研究了桩-筏分担荷载规律、筏基的接触应力、短桩受力传递规律及沉降特征。
- 陈强华洪毓康陈冠发
- 关键词:筏基短桩桩端阻力桩侧摩阻力基底压力
- 静力触探估算打入桩竖向承载力参数被引量:13
- 1992年
- 本文通过对全国十省两市的275根入土深度H=4.09~60.05m的钢筋混凝土打入桩的静载试验资料与相应的201个静力触探孔的对比、分析后,提出了桩端阻力与桩侧摩阻力的估算方法。发现单桩极限承载力的估算值与实测值比较接近。
- 陈强华洪毓康高大钊樊有维
- 关键词:桩基承载力静力触探
- 静力触探估算钻孔灌注桩单桩极限承载力
- 本文通过上海及东南沿海软土地区的46根钻孔灌注桩资料的统计分析,利用软土地区有桩身轴力量测资料的20根试桩,推导出初步估算公式,并将其运用到其余所有的桩进行调整,得出估算公式。
- 陈强华鲁智明张鹏飞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