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柔性桩荷载传递机理研究被引量:34
- 1997年
- 运用弹性半空间无限体的明德林解答和浅基础中的分层总和法,桩土间滑动采用刚塑性模型,分析了柔性桩的荷载传递规律,提出了柔性极有效长度的概念.计算结果经与实测资料对比,证明是正确的.
- 马海龙费勤发洪毓康
- 关键词:荷载地基柔性桩分层总和法
- 承台与短桩共同作用的试验研究被引量:9
- 1992年
- 本文通过上海软土地基中进行的单桩、承台与单(短)桩的五组对比静载试验,实测了桩身轴力、承台底板反力及桩顶、桩端沉降。根据试验实测结果,分析了承台与短桩共同作用机理,提出了建议,可供设计参考。
- 陈强华张雁洪毓康
- 关键词:承台单桩
- 桩与筏基的荷载分担作用研究
- 1991年
- 本文通过实测结果研究了桩-筏分担荷载规律、筏基的接触应力、短桩受力传递规律及沉降特征。
- 陈强华洪毓康陈冠发
- 关键词:筏基短桩桩端阻力桩侧摩阻力基底压力
- 上海地区成层土的单桩承载力研究被引量:4
- 1995年
- 本文报道了上海地区由粘土和粉砂组成的不均匀地基中的打入桩和压入桩的研究工作。讨论了穿过上复砂质粉土进入粉砂层的单桩承载力,以及穿过粉砂层进入下卧软粘土的桩的情况。通过桩身轴力量测,发现粉砂层的极限端阻力σu及极限侧摩阻力平均值随进入粉砂层的深度呈线性增加,获得了σu及各自的临界深度的参考值;当桩端接近粉砂一粘土分界面时,桩可能会因冲穿粉砂层进入下卧粘土层而发生破坏,获得了σu及的临界厚度的参考值。由于粉砂层的剪缩性,使得同一桩端处的打入桩与用千斤顶逐步贯人的桩的承载力Pu、σu及值均有较大的差别。
- 陈强华陈冠发洪毓康
- 关键词:粘土单桩承载力砂质粉土
- 群桩基础地基中的竖向附加应力性状研究被引量:40
- 1996年
- 根据我国4幢高层建筑桩基础的共同作用分析成果,对群桩基础中桩的荷载传递特性,桩间土、下卧层土中的竖向附加应力分布特性作了研究。结果表明,群桩的荷载传递特性与单桩不同,群桩基础在下卧层地基中的竖向附加应力分布特性也明显地区别于等代深基础。按本文方法得到的群桩基础地基中的竖向附加应力,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变形。
- 楼晓明洪毓康陈强华
- 关键词:群桩竖向应力
- 静力触探估算打入桩竖向承载力参数被引量:13
- 1992年
- 本文通过对全国十省两市的275根入土深度H=4.09~60.05m的钢筋混凝土打入桩的静载试验资料与相应的201个静力触探孔的对比、分析后,提出了桩端阻力与桩侧摩阻力的估算方法。发现单桩极限承载力的估算值与实测值比较接近。
- 陈强华洪毓康高大钊樊有维
- 关键词:桩基承载力静力触探
- 分层总和法在有承台单桩非线性分析中的应用—变形总和法被引量:8
- 1995年
- 本文运用弹性半空间无限体的明德林理论和浅基础中的分层总和法,对桩土间滑动采用刚塑性模型,分析了桩-台-土相互作用的机理,并对带台单桩的工作性态作了较详尽的对比及分析。通过与某实际工程试桩资料比较,理论计算p-s曲线与试桩p-s曲线基本吻合,证明了本文计算方法的正确性,计算及分析结果对桩基的设计和研究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 费勤发马海龙洪毓康
- 关键词:单桩桩基非线性
- 两个相邻高层建筑桩箱基础的共同作用分析被引量:11
- 2002年
- 根据分层地基上相邻刚性基础共同作用的分析方法 ,进一步提出了相邻桩箱基础共同作用的分析方法。计算中可考虑荷载偏心、基础埋深以及建筑物荷载重心高度对桩箱基础倾斜的影响。着重对某工程两个相邻桩箱基础共同作用产生的整体对倾和周围地基土中的竖向附加应力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根据对倾实测结果推算 ,密集群桩的影响范围大致相当于L +rg (L、rg 分别为桩长和群桩基础等效圆面积的半径 ) ;受主楼附加应力扩散作用的影响 ,主楼与裙房之间的沉降差较小。
- 楼晓明刘建航洪毓康
- 分层总和法应用于带台单桩分析的验证
- 1995年
- 本文依据浅基础中的分层总和法理论导出桩-台-土共同作用方程,结合上海某高层往筏基础现场测试资料,验证了分层总和法可应用于带台单桩的共同作用分析。
- 费勤发马海龙洪毓康
- 关键词:浅基础单桩分层总和法相互作用
- 成层土的单桩承载力研究被引量:1
- 1992年
- 本文报道了上海地区粘土与粉砂组成的不均匀地基中的单桩承载力的研究工作。通过桩身轴力量测,获得粉砂层的σ_u及τ_u值各自的临界深度及临界厚度的参考值。
- 陈强华陈冠发洪毓康
- 关键词:单桩承载力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