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苇菁

作品数:55 被引量:222H指数:9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创新百项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3篇中医
  • 12篇慢性
  • 10篇结肠
  • 9篇胃肠
  • 7篇生理学
  • 7篇结肠炎
  • 6篇证候
  • 6篇脾胃
  • 6篇溃疡
  • 5篇电生理
  • 5篇电生理学
  • 5篇动力障碍
  • 5篇中医证
  • 5篇细胞
  • 5篇溃疡性
  • 5篇溃疡性结肠炎
  • 4篇动物
  • 4篇咽炎
  • 4篇运脾
  • 4篇湿热

机构

  • 55篇广州中医药大...
  • 9篇广州中医药大...
  • 5篇广东药学院
  • 4篇广州医学院第...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厦门市医药研...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广...
  • 1篇广东省中医研...
  • 1篇北京市中西医...
  • 1篇科技公司

作者

  • 55篇陈苇菁
  • 31篇连至诚
  • 21篇胡玲
  • 16篇劳绍贤
  • 12篇梁雪芬
  • 9篇张万方
  • 8篇邹移海
  • 7篇曾强
  • 7篇陈昫
  • 7篇龚琳
  • 6篇钟毅
  • 6篇杨巧红
  • 6篇陈万群
  • 6篇潘正
  • 5篇赵自明
  • 5篇钟廷机
  • 4篇张婷
  • 4篇张永斌
  • 4篇连帆
  • 4篇刘晓秋

传媒

  • 9篇广州中医药大...
  • 8篇医疗保健器具
  • 5篇新中医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中医杂志
  • 3篇广东医学
  • 3篇医疗保健器具...
  • 2篇实验动物科学...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中医研究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医药学刊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华人消化杂志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6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的用药特点被引量:2
2009年
《小儿药证直诀》是宋代著名医家钱乙关于儿科疾病辨证论治的专著(以下简称《直诀》)。总分三卷。卷上论述脉证治法,提出小儿疾病五脏辨证的纲领。卷中列举23个病案,并讨论了系列儿科方剂的临床应用。
赵喆侯俊林陈苇菁连至诚
关键词:用药特点小儿外感小儿药证直诀五脏辨证导赤散
对中医药防治抗生素相关苔腻症的思考被引量:5
2012年
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临床抗生素相关苔腻症的发生逐年增加。文章通过对抗生素进行剖析,认为其作用类似于中药苦寒、祛邪之品易损伤脾胃,致湿浊内生而引起苔腻相关症状;初步提出其治疗当以芳香运脾化浊为先,辅以调理气机为法,并注重"治未病"和"既病防变"的原则。
苏玲玲胡玲陈万群陈苇菁劳绍贤
关键词:治未病既病防变
慢性疲劳综合征病因病机和治疗特点初探
基于中医对疲劳独特的认识,结合当今社会饮食结构、生活习惯和环境等的改变,对CFS病因病机和治疗特点进行初步探讨,最后指出,基于CFS脾胃损伤、湿浊内生、阻滞气机经络的发病特点以及因虚致实、因实致虚之本虚标实的病机转化规律...
胡玲苏玲玲陈苇菁劳绍贤
关键词:慢性疲劳综合征发病机制中医治疗疗效评价
顽固性湿热便秘治验1则被引量:3
2014年
便秘在临床上十分常见,通常有热秘、气秘、虚秘和冷秘等,治疗分别以润肠通便、导气行滞、益气养血和温阳通便取效。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改变和气候的逐渐变暖,湿热所致的便秘逐渐增多,且往往病情缠绵,顽固难愈。笔者在临床中采用清热芳化、运脾理气之法为主治疗,时获奇效。现将诊治典型顽固性湿热便秘患者1例过程示与同道,不正之处,敬谙斧正。
陈苇菁胡玲鄢雪辉劳绍贤
关键词:顽固性便秘湿热
人类寿命的历史变化与百岁老人被引量:2
2008年
自古以来,健康长寿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古代中国的老庄,在健康益寿上提倡“道法自然”。而后世诸多道教中人,则欲通过修炼和服食丹药,以羽化登仙,与天地同寿。更有两千多年前一统天下的秦始皇,曾派遣童男童女东渡蓬莱,以寻找长生不老药。三国时的曹操,在《龟虽寿》诗中有“养怡之福,可得永年”之句,期望通过养生,获得健康长寿。
侯俊林喻良文陈苇菁连至诚连帆王于庞伟黎永雄潘正夏晓明谭诚王柯森高卓琳马志能钟伟智
关键词:老人健康长寿道法自然不老药
糖尿病大鼠胃电异常、胃动力基本功能单位病理损害及“糖胃康”的防治作用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观察研究糖尿病胃动力障碍 (DGMD)发生的电生理机制及细胞病理学基础。方法 清洁级雄性SD大鼠胃窦部埋植银电极 ,以成都泰盟BL -4 10型生理实验系统记录胃电。除对照组大鼠外 ,其余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以制作糖尿病模型 (DM组 ) ,并随机抽取约一半造模大鼠灌服中药复方“糖胃康”(DM -TCM组 )。实验电生理观察 2个月后 ,3组大鼠的胃组织作纵肌 -神经丛铺片 ,并综合应用NDP组化染色、ZIO组化染色、c -kit及nNOS免疫组化法 ,以光镜及电镜观察DM组大鼠胃动力基本功能单位 (BFUGM) ,即壁内神经 (ENS) -Cajal间质细胞 (ICC) -平滑肌(SMC)的病理改变 ,并观察“糖胃康”的防治作用。结果 DM组大鼠的胃电明显异常 ,主要表现为胃电基本电节律的频率、波幅及峰电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其波幅尚随造模时间推移而下降。而DM -TCM组大鼠胃电波幅随造模时间推移的下降则较轻微 ,其峰电发生率亦高于DM组。DM组大鼠胃动力基本功能单位有明显的病理改变 ,其SMC排列紊乱 ,SMC内有较多胞质溶解性空泡 ,线粒体肿胀 ;肌间丛ENS神经元胞质部分溶解 ,线粒体肿胀 ,嵴溶解 ,神经轴突有较多空泡性变 ;ICC分布不均 ,数量减少 ,线粒体肿胀 ,核周细胞浆减少等。DM -TCM组大鼠胃ENS、ICC及SMC的病理改变明显轻于DM组。
连至诚李卫东张书征张万方陈苇菁钟廷机张玲梅曾强陈云陆英杰钟毅赵自明雷娓娓黄真炎杨冬娣吴玲霓黄伟文熊玉冰刘冬年宫雅南胡惠娟董莲萍李万根邹移海杨小琼陈嘉
关键词:糖尿病糖胃康胃动力障碍细胞病理学
COPD及肺心病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胃肠动力障碍-胃电图改变及与血气异常的关系被引量:12
2003年
目的 研究不同中医证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及肺心病患者胃肠动力障碍的表现及与血气异常的关系。方法 对 41例COPD及肺心病患者作中医辨证 ,检测胃电图并作血气分析。另检测 64例普通人的胃电图 ,为对照组。结果 ①多数COPD患者有纳差 ( 87 5 %)和大便改变 ( 5 0 %) ,而肺心病尤其失代偿期患者除纳差 ( 10 0 %)和大便改变 ( 10 0 %)外 ,出现恶心呕吐 ( 3 6 8%)及食后腹胀 ( 73 7%)等胃动力障碍症状 ,显示随肺部疾病累及心脏 ,下消化道动力障碍向上消化道发展的过程。②肾气虚和脾肾两虚组患者的胃电图频率偏高 ,且变异系数增大 ;脾肾两虚组的胃电图幅值 [空腹 ( 4 9± 15 ) μV、餐后 ( 3 8± 3 ) μV]明显低于健康人 [空腹 ( 174± 12 ) μV、餐后 ( 4 2 6± 2 8) μV]、肺气虚组 [空腹( 10 7± 2 8) μV、餐后 ( 5 49± 75 ) μV]和肾气虚组 [空腹 ( 99± 2 5 ) μV、餐后 ( 5 3 8± 162 ) μV]。可部分解释脾肾两虚患者恶心呕吐和食后腹胀等胃动力异常与排空障碍症状的电生理机制。③肺心病属中医肾虚组 ( 4 9 6± 8 6)mmHg及脾肾两虚证患者的血氧分压 ( 5 3 0± 4 4)mmHg低于正常 ,其血二氧化碳分压 ( 5 5 9± 6 3 )mmHg及 ( 5 5 0± 4 2 )mmHg则高于正常。结论 COPD及肺心病 ,尤其中?
胡惠娟董莲萍连至诚陈苇菁张万方曾强钟毅
关键词:COPD中医证型胃肠动力障碍胃电图肺源性心脏病
不同证候舌苔HSP70、IL-8 mRNA表达与胃黏膜HP感染和病理改变的关联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胃病不同证候胃黏膜HP感染、病理改变与舌苔热休克蛋白70(HSP70)、白细胞介素-8(IL-8)mRNA表达的关联。方法收集2010年3~11月就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HP相关胃病患者96例(慢性胃炎72例、消化性溃疡24例;脾胃湿热证68例、脾气虚证28例),招募健康志愿者14名作为正常对照;分别采用快速尿素酶、美蓝及HE染色进行胃黏膜HP感染和病理检测;荧光定量PCR检测舌苔HSP70、IL-8 mRNA表达。结果脾胃湿热证HP感染率较脾气虚证高,感染程度则以脾气虚证较为明显;脾气虚证炎症程度、活动性重于脾胃湿热证;同一证候HP感染者炎症程度、活动性明显高于非感染者(P〈0.01);脾胃湿热和脾气虚证HP感染者胃黏膜淋巴滤泡、萎缩伴肠化生和/或异型增生病理改变明显高于非HP感染者。HP感染者舌苔HSP70、IL-8 mRNA表达高于非感染者,HP感染越重IL-8表达越明显;脾胃湿热证HSP70表达低于脾气虚证,但IL-8表达高于脾气虚证;HP感染脾气虚证HSP70表达较非HP感染脾胃湿热、脾气虚证明显增高(P〈0.05)。结论舌苔HSP70、IL-8 mRNA表达与胃黏膜HP感染及炎症、萎缩伴肠化生和/或异型增生病理改变相关,呈现不同证候差异表达特征,研究结果为HP相关胃病客观辨证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胡玲程明李培武罗琦陈苇菁劳绍贤
关键词:证候舌苔热休克蛋白70白细胞介素-8
中老年人上消化道症状与胃电退行性改变
2003年
目的 观察胃动力随年龄增长的退行性改变。方法 对普通成年人 80例作上消化道症状的流行病学调查 ,胃电图检测与频谱分析。将全部对象分为 5 0岁以上和 5 0岁以下两组 ,作上消化道症状出现率组间差异的统计比较。结果  5 0岁以上组腹胀、反酸、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的出现率较 5 0岁以下组显著或倾向增高。胃电频谱与年龄的相关分析则显示 ,普通成年人随年龄增高 ,其空腹和餐后胃电的主频频率及活动量呈逐渐降低的退行性改变。该结果可从电生理和病理生理角度解释中老年人消化不良症状出现率增多的部分机制。结论 中老年人上消化道动力障碍症状的出现率不同程度增高 ,胃电图检测显示其胃动力呈退行性改变。
连至诚邓海和杨巧红陈苇菁梁雪芬张万方曾强钟毅
关键词:中老年人上消化道症状
脾胃创新理论研究钩玄被引量:4
2014年
中医脾胃学说是中医脏腑学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不断发展。基于中医脾胃学说的经典理论,文章对国内著名中医大家在脾胃学说方面提出的创新理论及学术思想——"五脏相关""运脾调胃""瘀毒相关"和"浊毒"进行剖析与解读,分别指出了"治他脏兼顾脾胃""调理脾胃并非一味补泻""脾胃得健则瘀毒自消"及"健脾化浊治疗脾胃疑难疾病",力图进一步提示处于人体核心地位之脾胃在各种疾病发生发展以及防治中的重要性,对临床内科疾病的治疗及预防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陈昫胡玲龚琳陈万群陈苇菁劳绍贤
关键词:脾胃理论名中医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