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国栋
- 作品数:13 被引量:80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3
- 2010年
- 目的评价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2007年1月~2010年6月收治入院的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及治疗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起始剂量3.125mg,2次/d,直至目标剂量25mg,2次/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加用美托洛尔,起始剂量6.25mg,2次/d,每2周逐步递增至最大剂量50mg。共双盲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组心功能NYHA改善总有效率(92.9%)优于对照组的(77.5%)(P<0.05)。两组治疗后LVEDD、LVES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LVEF较治疗前提高(P<0.05或P<0.01),但治疗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满意,并在减少LVEDd和提高LVEF方面优于同类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
- 曾涛高国栋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卡维地洛美托洛尔Β受体阻滞剂
- SPECT诊断腔隙性脑梗塞30例分析
- 1997年
- 高国栋林萍乔穗宪
- 关键词:腔隙性脑梗塞脑梗塞SPECT病例分析
-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6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分析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方法对63例SAE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AE组危险因素以高血压为主,均有神经局灶体征,较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多缓慢起病,临床症状呈阶梯样进展。58例CT扫描在双侧侧脑室周围白质区及半卵圆中心可见不同程度大致对称的低密度影,均合并腔隙性梗死。44例做MRI检查,T2加权像均表现为环绕侧脑室周围对称、大片融合的长T1、长T2异常信号,腔隙性梗死灶数目明显多于CT,呈点条状高信号影。结论SAE以高血压、较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常见卒中样发作为主要临床特征,CT及MRI表现为侧脑室周围广泛融合成片的脑白质病变,并有脑室周围白质的明显萎缩及双侧脑室对称性扩大。
- 高国栋莫建伟徐书雯
- 关键词: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磁共振成像
- 老年脑白质疏松症和Binswanger病认知功能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在老年人脑白质疏松症(LA)和B inswanger病(BD)认知功能障碍程度、特征。方法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LA、BD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进行评分,比较各组认知功能障碍者的比例。结果(1)BD组MMSE评分明显低于LA组(P<0.05)。(2)LA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26例(72.2%);BD组中度认知功能障碍8例(25.8%),痴呆23例(74.2%)。结论LA多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而BD多表现为中度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认知功能障碍的程度可作为临床诊断LA、BD的参考指标。
- 高国栋莫建伟何池忠
- 关键词:脑白质疏松症BINSWANGER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 金纳多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分析
- 2003年
- 目的:观察金纳多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符合DSM—IV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的23例轻中度AD患者(MMSE评分在10—26分之间)。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周及12周,用MMSE和B1essed—Roth痴呆量表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社会活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金纳多治疗6周时,与治疗前比较,MMSE评分显著提高(P<0.01,B1essed—Roth评分显著降低(P<0.01)。继续治疗12周后,病情改善更趋明显,MMSE增分及B1essed—Roth减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用药过程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金纳多能有效地改善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社会活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 莫建伟高国栋陈伟平
- 关键词:金纳多血管性痴呆疗效分析
- 老年脑梗死并发假性球麻痹诊治体会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分析老年脑梗死患者并发假性球麻痹的临床表现、转归、影像学特征及预后。方法:对48例因脑梗死并假性球麻痹的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患者中20例为完全性假性球麻痹,28例为不完全性假性球麻痹;主要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构音障碍等;脑梗死部位多见于双侧基底节、放射冠、内囊以及脑桥等处;有10例患者既往无脑梗死病史,其中4例以肺部感染为首发症状入院。结论:老年脑梗死并发假性球麻痹常见,假性球麻痹咽反射可正常或亢进,亦可表现为减弱或消失,不完全性假性球麻痹预后较好,完全假性球麻痹预后较差且更易发生吸入性肺炎。
- 高国栋徐书雯莫建伟
- 关键词:眼肌麻痹假性球麻痹老年脑梗死诊治体会并发主要临床表现
- 腔隙梗塞的临床CT与SPECT分析
- 1994年
- CT诊断技术问世以来,对腔隙梗塞的CT诊断已有大量报道,随着核医学的深入研究,SPECT(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增添了新内容。本文对22例腔隙梗塞患者临床CT、SPECT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 林萍高国栋莫建伟张奇新
- 关键词:单光子发射梗塞灶放射冠腔隙性梗塞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及成因分析被引量:21
- 2007年
-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并对高Hcy血症成因作初步分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检查18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Hcy,并分别与同龄健康组比较,同时将不同年龄缺血性卒中组高Hcy血症构成因素列表分析。结果老年及非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组中高Hcy血症比例分别为50.8%和41.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高Hcy血症者分别有62.9%和68.0%伴叶酸及或VitB12浓度下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叶酸及VitB12浓度均下降者非老年组占44.0%,明显高于老年组(16.1%)(P<0.01);老年组VitB12浓度下降者达38.7%,明显高于非老年组(16.0%)(P<0.01)。结论高Hcy血症与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叶酸和VitB12缺乏是导致高Hcy血症的重要原因,其中VitB12缺乏可能是老年高Hcy血症的主要原因。
- 高国栋林凯黎映兰
-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缺血性脑卒中叶酸VITB12
- 老年假性延髓麻痹患者胃造瘘与反流关系探讨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老年假性延髓麻痹患者胃造瘘与胃食管反流的关系。方法 30例老年假性延髓麻痹患者,经皮内镜胃造瘘术前及术后1周以上,行^(99m)锝-喷替酸盐示踪剂液体胃食管动态显像,24h食管下段pH监测。结果 核素扫描胃食管反流发生率术前10.0%,术后13.3%,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胃液体半排空时间术前(36.25±17.68)min,术后(35.25±2.14)min,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前后pH<4发生次数(t值0.77)、pH<4持续大于5min次数(t值0.89)、pH<4持续最长时问(t值0.55)、pH<4总时间(t值0.37)、pH<4时间百分数(t值0.37)、Demeester评分(t值0.49)等主要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胃造瘘术对原有疾病稳定期的老年假性延髓麻痹患者不会加重也不会减轻胃食管反流的发生。
- 张瑛华王缉玲高国栋黄凌
- 关键词:假性延髓麻痹胃造瘘反流老年人胃造口术
- 氟西汀对早期脑卒中后抑郁及总体康复的影响被引量:8
- 2003年
- 目的探讨氟西汀对缓解早期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及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改善的疗效。方法 42例首次发病 2周内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 ,随机分为氟西汀治疗组和对照组 (不使用抗抑郁药 )。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 4周及 6周 ,用Hamilton抑郁量表 (HAMD)及Barthel指数 (BI)量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的HAMD及BI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治疗 4周及 6周后 ,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组HAMD评分极显著减低 (P <0 0 0 1) ,BI指数评分显著提高 (P <0 0 1)。结论氟西汀对缓解早期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症状 ,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均具有较好疗效。
- 莫建伟高国栋叶瑞繁
- 关键词:康复脑卒中抑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氟西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