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鲁瑶

作品数:15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艺术

主题

  • 8篇音乐
  • 4篇交响曲
  • 3篇诗乐
  • 3篇荷尔德林
  • 2篇当代音乐
  • 2篇声乐
  • 2篇生命
  • 2篇诗乐关系
  • 2篇西方音乐
  • 2篇乐剧
  • 2篇乐团
  • 2篇白居易
  • 2篇变奏
  • 1篇第七交响曲
  • 1篇电离
  • 1篇动机
  • 1篇悬停
  • 1篇学科
  • 1篇学生论文
  • 1篇学术

机构

  • 15篇上海音乐学院
  • 1篇加利福尼亚大...
  • 1篇星海音乐学院
  • 1篇美国加州大学
  • 1篇加州大学

作者

  • 15篇鲁瑶
  • 1篇张乐韵
  • 1篇李晓囡
  • 1篇韩锺恩
  • 1篇李明月
  • 1篇郭一涟
  • 1篇王骏星
  • 1篇周凌霄

传媒

  • 4篇人民音乐
  • 2篇天津音乐学院...
  • 2篇音乐艺术(上...
  • 2篇南京艺术学院...
  • 1篇中国音乐
  • 1篇中央音乐学院...
  • 1篇黄钟(武汉音...
  • 1篇星海音乐学院...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回声是带着羽翼的声音--沉思周文中《谷应》及其与瓦雷兹《电离》的深刻联结
2023年
瓦雷兹《电离》和周文中《谷应》是20世纪重要的打击乐作品,亦为两位作曲家创作生涯的转折之作,作品间的传承呼应其音乐创作的联结及师友之情。享有世界声誉的打击乐演奏家史蒂芬·希克(Steven Schick)曾多次公开演奏这两部作品,且与周文中交往颇深。文章以细腻温暖、敏锐洞彻的笔法,书写了作者史蒂芬·希克对《谷应》之音乐结构、线条特质、空间布局以及周文中音乐及精神遗产之当代意义的理解,其间披露了许多有关表演、历史文脉、文化归属的珍贵细节和对周先生的真挚回忆。
鲁瑶
关键词:电离书法
两极相通的新生命体--朱世瑞《声乐室内交响曲--和夏尔、荷尔德林与白居易的对话》中的诗乐关系
2014年
2000年,中国当代作曲家朱世瑞,在长期对音乐、诗歌、语言、文化之间关系的思索之下,而恰逢德国斯图加特市"百年乐会"委约,开始创作《声乐室内交响曲——和夏尔、荷尔德林与白居易的对话》,首演后赢得好评并获"百年乐会"创作委约奖。作品在跨形式、跨时空、跨语言的复杂网状关系中展开,三个乐章对应三首不同诗歌并从不同出发点深入探索诗乐关系的可能性,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在分别对三个乐章的诗歌、音乐、及两者关系进行原创性分析的基础之上,尝试用比较的方法对其特殊性进行归纳、总结及阐发。
鲁瑶
关键词:诗乐关系
在德奥民族主义中矗立并超越--从塔鲁斯金对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慢乐章的叙述展开被引量:2
2018年
塔鲁斯金《牛津西方音乐史·十九世纪音乐》沿袭其一贯的治学方法——将音乐研究放置在更广阔的社会历史语境中,以鞭辟入里的文字勾勒出十九世纪纷繁的历史—音乐文脉,并从中激发出惊人的洞见。本文从塔鲁斯金对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慢乐章引人瞩目的重点叙述入手,继而追问他将布鲁克纳放置在第十四章"交响曲走向(超越)民族化"[The Symphony Goes (Inter) National]的用意为何,布鲁克纳又在哪些层次上与民族性有所勾连。随后扩大视角至塔鲁斯金在整卷《十九世纪音乐》中对于十九世纪"民族主义"及相关概念的多次阐述,考察并梳理其中提及的民族性、种族主义、德奥民族身份认同等话题。最后结合其他史料及文献,推测并论证塔鲁斯金仅以章节标题暗示、但行文中未详细阐述的话题:布鲁克纳矗立于德奥民族主义之中,但呈现出超越性姿态。
鲁瑶
关键词:布鲁克纳
J.S.巴赫《哥德堡变奏曲》:落入、猜想及神学意义证明被引量:4
2016年
《哥德堡变奏曲》是J.S.巴赫创作晚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18世纪最宏大的单首键盘乐作品,有着炉火纯青的作曲技巧、严密的逻辑结构、丰富而神秘的象征内涵,以及强烈而动人的情感诉求,被誉为"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自巴赫音乐复兴以来,吸引着大批演奏家及研究者的目光。本文缘起于聆听,深入对乐谱的探究,行文以逻辑推理方式逐步深入:从Var.25开始,由点及面进入《哥德堡变奏曲》的戏剧结构,对戏剧中心进行提问,再经由《哥德堡变奏曲》建筑结构及卡农系统中的神学内涵,从而猜想并证明《哥德堡变奏曲》中戏剧结构存在着非线性神学叙事。
鲁瑶
关键词:《哥德堡变奏曲》戏剧结构
音乐是我的生命——音乐学家钱亦平教授的学术人生
2019年
一间朝北的书房里,总有乐谱铺展于书桌或钢琴谱架上,正待钱亦平教授演奏、分析;桌旁常有一摞学生论文高高垒起,不日之后,其上将留下她用红笔逐字逐句的勾划与修改;占据整面墙的书柜,某处正摆着厚厚一沓完善后便要付梓的书稿……73岁的钱教授,每天的日程从清晨开始,包括校内大课、论文小课、修改学生论文、行政会议、教授二十余名社区老人演奏钢琴、安顿患有眼疾的老伴的曰常起居……多年来,她还在繁忙中见缝插针,完成了十余部学术研究著作与教材,为中国音乐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做出深远贡献。
鲁瑶
关键词:音乐学家生命学生论文教育事业
“必须做出选择”——第八届上海音乐学院当代音乐周述评
2015年
"面对如此之多的可能性,我们必须做出选择。"这是第八届当代音乐周驻节作曲家贝艾特·福瑞(Beat Furrer,1954-)的一句话。9月25日"国际学生作品大师班音乐会"上,面对一部素材繁多、尚待取舍的习作,他这样诚恳地建议。毫无疑问,选择对所有人都是永恒重大的命题,它亮出比言说更加掷地有声的立场与姿态。走过八年历程的当代音乐周,也在无数慎重选择中成就自身,并一直秉持着"非商业化、推广真正当代音乐"的珍贵初心,许多建制走向成熟与专业。
鲁瑶
关键词:当代音乐
西方音乐中的鸟歌:描摹·联想·符号·外化被引量:1
2019年
人类与鸟儿间始终存在奇妙关系。在音乐作品中,鸟儿的歌声占有独特地位。文章以西方音乐中的鸟歌素材及其运用方式为研究对象,涉及从中世纪到20世纪漫长历史时期的作品20余部,进行分类,并作有选择的重点论述。文章共四部分:一、描摹——从库普兰到贝多芬;二、联想——斯特拉文斯基的《夜莺》;三、符号——巴托克的鸟与大自然;四、外化——梅西安在虚实之间飞翔。每部分均从素材、真实性、运用方式与意义三个视角进行考察,尝试勾勒其最与众不同之处。
鲁瑶
关键词:库普兰斯特拉文斯基巴托克梅西安
两极相通话诗乐——评朱世瑞《声乐室内交响曲——和夏尔、荷尔德林与白居易的对话》被引量:1
2014年
有些艺术直接以唤起情感为目的,有些艺术则通过理智的途径而诉诸情感。正如有些音乐作品以音响的表层效果为首要考量因素,有些则偏重于将作品视为冷静、审慎、事无巨细之思考的呈现。后者,因其高度抽象常容易令人望而生畏,中国当代作曲家朱世瑞倾向于这一阵营。
鲁瑶
关键词:荷尔德林交响曲白居易声乐诗乐音乐作品
聆听梁雷《温彻斯特》--一个枪支暴力的音乐记忆宫殿被引量:1
2020年
梁雷的歌剧《温彻斯特》透过极不寻常的视角--温彻斯特枪支家族制造产业及其对继承者造成的悲剧性创伤--探讨了枪支暴力的骇人本质及其社会影响。歌剧通过10个场景,逐渐展现女主人公莎拉因枪支暴力而愧疚、错乱的精神世界。其结构灵感源于莎拉迷宫般的居所--约有160个小房间且一直建造、永不完工,音乐素材借由对比、连续、变异与重复,令人信服地表达了一系列主题:执迷与焦虑、失落感和赎罪的需要,以及莎拉对逝去女儿的疯狂思念并极度渴望记住死于枪支的人们。
简恩·帕斯勒鲁瑶
时间悬停之处——从瓦格纳乐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的“渴望动机”说起被引量:2
2013年
本文从聆听《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感性体验切入,以"时间悬停"为关注核心。文章共分七个部分,以同心圆的结构,从聚焦前奏曲核心的"渴望动机"开始,逐步放宽视角至前奏曲的单一动机单元、多个动机之间的关系、整首前奏曲、乐剧中五个具有"时间悬停"特质的段落、直至整部乐剧。考察"渴望动机"这一细小的元素如何带来"时间悬停"并在一系列的连锁转化中"自我实现"般构建起整部乐剧。同时指出,这种音响状态以及构建音乐的方式直指戏剧的核心内涵,从而尝试对《特》中音乐与戏剧关系作出阐释。篇幅所限,仅节选原文的第一至第四部分。
鲁瑶
关键词:《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自我实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