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黎炯

作品数:8 被引量:244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罗非鱼
  • 4篇乳链球菌
  • 4篇无乳
  • 4篇无乳链球菌
  • 4篇链球菌
  • 3篇敏感性
  • 2篇养殖
  • 2篇药敏
  • 2篇药物
  • 2篇双重PCR
  • 2篇免疫
  • 2篇鉴定和药敏
  • 2篇SIP
  • 1篇单胞菌
  • 1篇养殖草鱼
  • 1篇养殖罗非鱼
  • 1篇药物敏感
  • 1篇药物敏感性
  • 1篇原核表达
  • 1篇生理生化

机构

  • 8篇上海海洋大学
  • 7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8篇黎炯
  • 7篇叶星
  • 6篇卢迈新
  • 5篇邓国成
  • 4篇田园园
  • 3篇迟妍妍
  • 3篇可小丽
  • 3篇黄樟翰
  • 2篇江小燕
  • 2篇朱华平
  • 2篇高风英
  • 1篇王杭军
  • 1篇赖翠玲

传媒

  • 2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病毒学报
  • 1篇水生态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广东与海南养殖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的分离、鉴定与特性分析被引量:109
2010年
从中国广东、海南罗非鱼主养区发生爆发性疾病的多个养殖场的罗非鱼病鱼体上,分离到多株致病菌株。人工感染试验显示分离菌株具有较强的致病力,有多株经腹部注射分离细菌浓度为1×106CFU/mL时可使100%的受感染鱼死亡,选择其中7株强毒株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与鉴定。不同菌株对药物敏感性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与菌株来源无相关性,29种抗生素中对13种敏感、7种不敏感、9种存在菌株的差异。各分离菌株均为革兰氏阳性菌,呈β溶血。采用链球菌快速鉴定系统ID32STREP、Lancefield分析及多项补充生理生化鉴定结果,初步判断为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PCR扩增16S rRNA基因和GBS-specific gene cfb(CAMP factor)基因的全长序列,BLAST分析显示所有菌株的16S rRNA基因与GenBank上登录的无乳链球菌的相应序列高度同源(>99.8%),各分离菌株间的16S rRNA基因序列也高度同源(≥99.9%?100%)。各菌株cfb基因序列高度同源(100%),BLAST显示与已知无乳链球菌的相应序列也具有高度同源性(≥99.0%)。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可判定广东与海南罗非鱼主养区2009年夏季发生的罗非鱼爆发性疾病的病原菌为无乳链球菌。
卢迈新黎炯叶星邓国成江小燕田园园赖翠玲
关键词: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生理生化药物敏感性
罗非鱼无乳链球菌Sip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被引量:26
2012年
表面免疫原性蛋白(Surface Immunogenic Protein,Sip)是B群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的一种表面蛋白,在GBS多种血清型的菌株中均有表达。研究从实验室分离到的罗非鱼无乳链球菌广东株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出Sip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ColdII-Sip,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菌株。经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检测显示重组蛋白主要以可溶形式表达。重组蛋白用亲和层析的方法纯化,蛋白纯度达98%。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免疫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GIFT strain)以分析其免疫原性。受免鱼免疫14d后进行人工攻毒试验,免疫组的相对保护率为70%—87%。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显示受免鱼对重组蛋白产生了较好的免疫应答,免疫剂量为3μg/g和5μg/g时受免鱼血清抗体滴度可达1:128000。研究结果显示重组蛋白Sip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和保护作用,Sip基因可作为罗非鱼链球菌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候选基因。
黎炯叶星可小丽卢迈新迟妍妍田园园
关键词:罗非鱼无乳链球菌原核表达免疫原性
南方养殖草鱼呼肠孤病毒的分子特性比较及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8
2011年
本实验室2009年从广东省患典型出血病的养殖草鱼中分离到一株具强致病性的水生呼肠孤病毒GCRV-GD108株,该毒株具有11个节段双链RNA。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显示与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及水生呼肠孤病毒属其它已知种存在较大的分子差异。本研究进一步检测了广东、福建、湖南等地草鱼出血病流行毒株的分子特性。根据已克隆到的GCRV-GD108株11个节段序列分别设计合成特异引物,从各地收集患出血病草鱼,提取组织总RNA,RT-PCR检测。结果表明各检测样品均可扩增到特异性条带,而GCRV标准株则无特异条带;同时根据GCRV标准株序列合成的特异引物进行扩增,GCRV标准株有特异性条带,而各检测样品则均无带。测序结果显示各样品间相应片段序列的同源性很高(95.2%~99.4%),与GCRV-GD108的相应序列也具高同源性(95.0%~99.8%),说明检测样品与GCRV-GD108株具有相似的分子特性,均与GCRV及水生呼肠孤病毒属的其它种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结果提示我国养殖草鱼出血病病毒存在着不同的分子类型,GCRV-GD108株在南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病害防控上尤其是疫苗研制与使用上应予关注。此外,从上述引物中筛选出适合于双重PCR的引物对,建立了双重PCR检测方法,可在一次PCR反应中鉴别所感染的病毒属于GCRV或GCRV-GD108株。
迟妍妍田园园叶星邓国成黎炯王杭军
关键词:草鱼呼肠孤病毒组织特异性双重PCR
罗非鱼绿色气球菌的鉴定及致病性研究被引量:15
2011年
研究首次报道了从广东茂名市茂南区患病罗非鱼体内分离的两特殊细菌菌株Mnlv1和Mnlv2,通过细菌形态学、培养条件比较、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基因检测等鉴定了该病原,采用三种不同的感染方式对罗非鱼实施人工感染以期探讨该菌对罗非鱼的致病强度及致病条件,同时也比较了两菌株对29种不同的抗生素的敏感性差异。结果表明:两菌株均为绿色气球菌(Aerococcus viridans),革兰氏染色阳性(G+),α溶血性。感染实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对罗非鱼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并且随着环境胁迫作用的加强,鱼体发病死亡率增高。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两菌株为对头孢曲松、米诺四环素、诺氟沙星等15种药物高度敏感,对麦迪霉素、壮观霉素和新霉素3种药物中度敏感,对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苯唑青霉素等10种药物不敏感。研究将为罗非鱼绿色气球菌病原的诊断及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可小丽卢迈新黎炯叶星高风英朱华平黄樟翰
关键词:罗非鱼绿色气球菌
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重组表面免疫原性蛋白His-Sip的免疫效果初步研究
罗非鱼(Tilapia)隶属于鲈形目、鲈形亚目、丽鱼科(Cichlidae)、罗非鱼属(亦称丽鲷科,丽鲷属)。由于罗非鱼具有杂食性、生长快、繁殖力强、适应性广等优点,目前己成为世界性主要养殖鱼类,中国罗非鱼养殖产量占世界...
黎炯
关键词:罗非鱼无乳链球菌
双重PCR快速鉴别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被引量:24
2010年
根据无乳链球菌的cfb基因和海豚链球菌16SrRNA基因序列,设计、合成2对引物,优化扩增条件,建立了快速鉴别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的双重PCR方法.用该方法扩增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可分别获得474、296bp的特异性片段,扩增嗜水气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其他常见鱼病原菌无特异性片段.该方法可实现对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的快速鉴别,具较高的灵敏度,可检测到基因组含量分别为3.2×10-3ng/μL的无乳链球菌和3.0×10-2ng/μL的海豚链球菌.对采集自广东与海南两省养殖罗非鱼病鱼的11份病原样品进行检测,均可获得474bp片段,测序与BLAST分析结果表明,扩增到的序列均为无乳链球菌cfb基因序列,可从分子水平上确定这些样品为无乳链球菌,与生化鉴定结果一致.
黎炯叶星卢迈新邓国成田园园江小燕黎坚平
关键词:双重PCR无乳链球菌海豚链球菌
罗非鱼创伤弧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被引量:17
2011年
2010年春季广东、海南的养殖罗非鱼苗种出现较大范围的死亡现象,在广东珠海某罗非鱼养殖场的发病罗非鱼体上分离到一株病原菌ZH1。人工感染试验显示该分离菌株具有较强毒力,该病原菌经ATB 32E细菌鉴定系统鉴定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为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对诺氟沙星、头孢克洛、氧氟沙星和壮观霉素等19种试验药物敏感。本研究病原的鉴定与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为罗非鱼病害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黎炯叶星卢迈新邓国成高风英可小丽朱华平黄樟翰
关键词:罗非鱼创伤弧菌药物敏感性
罗非鱼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被引量:52
2011年
从患病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鱼苗的病灶处分离到1株细菌GDZ1,人工感染试验显示,该分离株具有较强毒力。经ATB 32E细菌鉴定系统鉴定、补充生化鉴定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该病原菌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药敏实验结果显示,29种药物中,米诺环素等15种化学试剂对该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黎炯叶星卢迈新邓国成迟妍妍黄樟翰
关键词:罗非鱼维氏气单胞菌药物敏感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