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增锋
- 作品数:17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连云港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教育责任担当被引量:1
- 2019年
-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自我的责任担当是新时代矛盾变化的外在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信仰责任的内在追求和教育者教育责任的社会需求,也是教育者个体自我价值的展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开展责任担当教育的路径是:强化新时代意识,呼唤高职大学生直面问题的责任担当;弘扬新时代榜样,引领高职大学生树立责任担当的正确价值取向;重塑社会责任主体意识,以劳动尊严观教育引领高职生成为未来社会合格劳动者;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高职生在积极政治认同中乐于为社会奉献;以文化人,使大学生在文化自信教育中形成新时代合格人格。
- 李传义丁增锋
-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责任担当
- 社会批判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探微
- 2014年
- 在马克思的整个学说中,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规定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作为整个学说的基本前提,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相应地发生变革,正在从社会批判视阈深入地探究,并提供了新的哲学理论形态。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性贯穿于马克思哲学观的建构过程中,其中蕴含的马克思批判性逻辑的转换过程,并打破了传统哲学的表象,以哲学观变革的形式呈现出来。本论文着重探究社会批判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
- 丁增锋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 论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的本体论意蕴被引量:1
- 2006年
- 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部分,其丰富内容充分体现了马克思本体论革命的内在意蕴。通过深切领悟立足于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之上的本体论根基,深切地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本真地把握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的真实内涵。
- 丁增锋史翠婷
- 关键词:共产主义学说本体论哲学革命
- “雷锋车”精神的内涵实质、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视角的剖析被引量:1
- 2012年
- "雷锋车"精神,是196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汽车总站长途服务组创造的精神文明成果,不但传承了雷锋精神,而且不断对雷锋精神进行创新,赋予了丰富的时代内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弘扬"雷锋车"精神的相容一致性。今天,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连云港的跨越发展,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雷锋车"精神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 丁增锋
-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农村征地拆迁中的利益诉求与矛盾化解——以云南大理卷烟厂征用文献村土地为例
- 2014年
- 农村征地拆迁中的利益冲突是当前我国社会矛盾的一个突出表现,在这一冲突过程中各方利益诉求既有合理的一面,也有过于强化自身利益的一面。政府在利益冲突中充当了利益参与者的角色,注定其无法成为公正的仲裁者,导致矛盾进一步复杂化。因此,需要建立社会第三方的利益协调和裁决机制,使政府与社会成员之间的矛盾冲突有缓冲余地。
- 丁增锋
- 关键词:征地拆迁农民
- 论按劳分配思想的历史演进、逻辑依据与理论价值
- 2016年
- 按劳分配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按劳分配与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关系必须从其思想的历史演进中去找寻,从逻辑角度加以分析,才能对按劳分配思想的理论价值做出全面的认识。劳动价值论是按劳分配思想的逻辑起点,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逻辑归属,社会主义理想是按劳分配思想的逻辑目标。
- 丁增锋
- 关键词:逻辑社会主义原则
- 论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当代启示被引量:2
- 2006年
- 葛兰西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始人之一,其“市民社会”概念既不同于黑格尔的市民社会,也不同于马克思具有经济基础意义的市民社会,而是归入了上层建筑范畴。葛兰西在对“市民社会”作独特理解的基础上,阐释了无产阶级必须掌握意识形态文化领导权、关于“阵地战”的设想以及“有机知识分子”思想。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对当前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普遍有效的法治秩序和全球治理思想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
- 丁增锋史翠婷
- 关键词:市民社会文化领导权有机知识分子
- 新媒体背景下高职大学生政治认同状况调查与分析——以连云港地区高职院校为例
- 2017年
- 当代社会,公民利益分化,财富出现分层,中西文化激荡,国家、社会冲突日益凸显,年轻大学生政治认同容易被瓦解。新媒体技术背景下,信息海量,价值取向复杂,冲击着传统的高校政治认同教育模式,以高职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问卷调查为切入点,分析了当前高职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探究新媒体给高职大学生政治认同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李传义丁增锋戴云宋文赫
- 关键词:大学生新媒体政治认同高等职业教育
- 列宁《哲学笔记》中的认识辩证法思想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列宁《哲学笔记》中的认识辩证法思想不仅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因素,捍卫和阐发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认识的辩证法思想,而且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原理,更加深刻地、具体地揭示了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和思维的辩证规律和方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认识辩证法原理,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认真学习、研究和运用列宁的认识辩证法思想,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丁增锋许恒兵
- 关键词:《哲学笔记》逻辑学辩证法认识论对立统一规律
- 论马克思哲学的生成论思维方式被引量:1
- 2006年
- 近代哲学立足于既成论的思维方式,将终极性的实体作为哲学追求的对象,通过思辨理性建构起了包罗万象的形而上学体系,从根本上遮蔽了人的现实生活世界。马克思立足于生成论的哲学思维方式,确立了生成性的“实践”本体论地位,使哲学对象由“既成”转变为“生成”,最终使哲学回归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立足于生成论的哲学思维方式,能深刻把握马克思哲学本体论革命的伟大意义,避免任何理论上的退却。
- 许恒兵丁增锋
- 关键词:生成论马克思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