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婕

作品数:26 被引量:105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病理
  • 8篇肿瘤
  • 7篇超声
  • 6篇细胞
  • 4篇文献复习
  • 4篇腺肿瘤
  • 4篇内镜
  • 4篇复习
  • 4篇病理学
  • 3篇免疫
  • 3篇内镜超声
  • 3篇甲状腺
  • 3篇间叶瘤
  • 3篇病理诊断
  • 3篇超声检查
  • 2篇真核
  • 2篇真核细胞
  • 2篇症状
  • 2篇乳头
  • 2篇乳头状

机构

  • 23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华医学会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作者

  • 26篇万婕
  • 4篇张超
  • 4篇柯昌庶
  • 4篇吴时敏
  • 3篇周晟
  • 3篇邓又斌
  • 3篇邓仲端
  • 3篇程斌
  • 2篇吴人亮
  • 2篇雷霆
  • 2篇余杨
  • 2篇许三鹏
  • 2篇刘梅
  • 2篇杨玉珍
  • 2篇刘继红
  • 2篇陈云超
  • 2篇张青萍
  • 1篇梁智勇
  • 1篇蓝儒竹
  • 1篇刘健

传媒

  • 3篇中华超声影像...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放射学实践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The Ch...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手术治疗异位甲状腺癌1例被引量:1
2006年
冯亮吴高松万婕
关键词:病例报告
髓母肌母细胞瘤:一例成人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报告1例临床少见的髓母肌母细胞瘤病例,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例成人小脑髓母肌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进行回顾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头痛,呈阵发性加重。MRI检查显示,病变位于右侧小脑半球及蚓部,呈混杂信号影,病灶边界欠清晰,有水肿改变,第四脑室明显受压,合并幕上脑室扩张、积水。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形态学观察显示肿瘤细胞紧密排列,呈弥漫片状,密度较高,可见两种细胞成分,一种为卵圆形或短梭形小细胞,异型性明显,细胞核深染,几无细胞质;另一种为胞体较大的圆形或卵圆形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细胞核部分呈空泡状,有丰富的嗜伊红颗粒状细胞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肿瘤细胞突触素、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结蛋白、肌调节蛋白1、波形蛋白及神经元核抗原表达阳性,神经微丝和上皮膜抗原呈局灶性表达,而平滑肌肌动蛋白和白细胞共同抗原表达阴性;其中结蛋白和肌调节蛋白1表达阳性的肿瘤细胞,经证实为横纹肌分化。结论髓母肌母细胞瘤为髓母细胞瘤中极为少见的临床亚型,主要由髓母细胞瘤和横纹肌成分共同组成,好发于儿童,成人偶有发生,患者预后差。
柯昌庶邓仲端雷霆曾令成吴时敏万婕
关键词:小脑肿瘤髓母细胞瘤横纹肌瘤病理学
上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的内镜超声与病理诊断的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上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GIMTs)的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对照研究其与内镜超声诊断及其声像图特征间的关系,评价内镜超声在上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55例上消化道GIMTs病理标本,其中手术标本29例,内...
程斌丁芳谢华平杨玉珍王南下赵秋万婕
文献传递
幼年型黄色肉芽肿表现为儿童实体气管肿块: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英文)被引量:2
2006年
幼年型黄色肉芽肿是不常见的良性疾病,常发生在头领区的皮肤,表现为单个或多个结节病变。幼年型黄色肉芽肿很少累及气管,文献只报道几例。本文报道1例,并讨论其处理方法。
李军刘立刚Alfred Omo管汉雄万婕陈涛潘铁成
关键词:黄色肉芽肿气管疾病病理机制
会厌多形性腺瘤一例被引量:2
2007年
多形性腺瘤,又称混合瘤,主要发生在腮腺等大涎腺以及口腔、上呼吸道等处的小涎腺,也可见于皮肤。但发生于会厌喉面的较少见,现报道一例。
彭利艳甄宏韬崔永华刘争万婕黄凌寒王恒
关键词:多形性腺瘤会厌上呼吸道小涎腺混合瘤
系统化护理干预模式对脑梗死患者身体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2023年
研究给予脑梗死患者系统化护理对于促进其身体功能恢复的作用价值,为后续临床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本次选取的样本对象为80例需要接受康复治疗的脑梗死患者,样本选取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按照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则接受系统化护理,对比两组的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生活能力、运动功能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 对于脑梗死患者而言,在康复治疗开展时融入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康复效果,值得推荐使用。
万婕
关键词:脑梗死康复护理系统化护理护理满意度
下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CT仿真内镜与病理的对照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 观察下消化道问叶源性肿瘤(GIMTs)的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对照研究其与CT仿真内镜(CTVE)诊断之间的关系,评价CTVE在下消化道GIMT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74例下消化道GIMTs患者的手术病理标本,采用光镜观察其病理特点及良恶性状况,免疫组化法检测其CD117、CD34、α-平滑肌抗体(SMA)及S-100蛋白的表达,并与术前CTVE判定的病变部位及良恶性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经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40例(54.1%)诊断为胃肠道间质瘤(GIST),其中恶性间质瘤16例(40%);33例(44.6%)诊断为平滑肌瘤;1例(1.4%)诊断为神经鞘瘤.发病部位位于空肠33例,回肠21例,大肠20例.免疫组化:CD117阳性38例,占51.4%;CD34阳性27例,占36.5%;SMA阳性46例,占62.2%,S-100阳性1例(1.4%).CTVE对病变部位准确定位69例(93.2%).其中大肠准确定位18例,符合率90.0%;空回肠准确定位51例,符合率94.4%.CTVE判断良恶性GIST的敏感性为84.2%,特异性为85.7%.结论 GIST是下消化道最常见的GIMTs,发病部位以小肠居多.CTVE能准确显示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可术前准确定位GIMTs,对其良恶性判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为术前制定合理手术方案和治疗策略提供重要依据.
石珍廖家智程斌胡道予童宜欣万婕
关键词:间叶瘤免疫组织化学胃肠道间质瘤下消化道CT仿真内镜
黑色素性室管膜瘤1例被引量:3
2003年
易伟Golwa FH万婕陈劲草牛洪泉王煜雷霆薛德麟
关键词:病例分析临床症状病理切片
间断腹痛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的超声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明确超声检测间断腹痛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的临床意义。方法把196名因不同原因接受腹部超声检查的患儿分为间断腹痛组和无腹痛组,记录肠系膜淋巴结的位置、大小、数量。结果无腹痛组不同年龄段肠系膜淋巴结的长径均值有差异(P=0.005),短径/长径比值有差异(P=0.015),短径无显著差异(P=0.773);无腹痛组中不同性别间淋巴结各径线均值无显著差异;两组间短径≥6mm的淋巴结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02);两组间长径≥14mm的淋巴结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07)。结论超声检查可以把短径大于6mm视为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但不应作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肿大淋巴结在无症状儿童中很常见,更多的相关患儿有待于进一步明确病因。
张超万婕
关键词:超声肠系膜淋巴结儿童
eIF4E与磷酸化eIF4E结合蛋白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观察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及磷酸化eIF4E结合蛋白1(p-4EBP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侵袭、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nsion法检测66例乳头状癌(经典型乳头状癌37例,滤泡型乳头状癌29例)、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及上述病例的肿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eIF4E与p-4EBP1的表达。结果在肿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及乳头状癌中,eIF4E的阳性率分别为11.6%(10/86)、50.0%(10/20)和84.8%(56/66)(P<0.01);p-4EBP1的阳性率分别为8.1%(7/86)、40.0%(8/20)和66.7%(44/66)(P<0.01),并且p-4EBP1在滤泡型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在经典型乳头状癌中的表达(P<0.01)。eIF4E在有腺外侵袭和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6.7%(29/30)和100.0%(29/29),分别高于无腺外侵袭和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后者阳性率分别为75.0%(27/36)和73.0%(27/37)(P<0.05)。而p-4EBP1在这两组病例中的表达差异则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和正常甲状腺及甲状腺良性病变相比,eIF4E和p-4EBP1在乳头状癌中存在过表达;eIF4E的过表达与乳头状癌的侵袭与转移关系密切,在乳头状癌的进展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万婕吴人亮周晟
关键词: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