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动脉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血分
  • 1篇血功能
  • 1篇血栓
  • 1篇预后
  • 1篇置换术
  • 1篇置换术后
  • 1篇射血分数
  • 1篇深静脉
  • 1篇深静脉栓塞
  • 1篇深静脉血栓
  • 1篇室性
  • 1篇室性心律
  • 1篇室性心律失常
  • 1篇术后
  • 1篇栓塞
  • 1篇凝血

机构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广东医学院

作者

  • 3篇于娜
  • 2篇麦永东
  • 2篇张宜雅
  • 2篇喻学刚
  • 2篇王军昌
  • 1篇邓梦华
  • 1篇邱华耀
  • 1篇陈家鑫
  • 1篇白秋生
  • 1篇戚振红
  • 1篇马天威

传媒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强化降脂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比较40~60 mg阿托伐他汀的强化降脂与2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相比,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MMP)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ACS患者46例,随机分为较大剂量(40~60 mg)组和常规剂量(20 mg)组,观察服药前、服药后1 w、4 w时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hs-CRP、MMP-2、MMP-9水平的变化。结果:1.强化治疗组1 w时就出现TC、LDL-C水平的下降(P<0.05),4 w时下降更明显(P<0.01),且降脂效果较常规治疗组更显著(P<0.05);2.强化治疗组1 w时hs-CRP、MMP-2及MMP-9水平开始下降,4 w时下降更显著,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3.强化降脂治疗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肝、肾功能,肌酸激酶(CK)均无明显改变。结论:对于ACS患者,早期的强化降脂治疗能更显著的降低血脂、hs-CRP及MMP水平,能更好的发挥他汀的抗炎及稳定斑块的作用。
喻学刚王军昌于娜麦永东张宜雅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降脂药高敏C-反应蛋白
不同剂量参附注射液对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的治疗评价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参附注射液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评价。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参附注射液50 m L治疗组及参附注射液100 m L治疗组,各40例。检测两组自术前3 d开始至术后4 d的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及D-二聚体(D-D)的水平,并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共计7 d。结果术前3 d各组凝血功能指标TT、PT、APTT、Fbg及D-D水平比较均差别不大(均P>0.05)。术后当天各组Fbg与术前3 d比较均降低(P<0.01),PT延长(P<0.05)。各组术后当天D-D水平较术前3 d均显著提高(P<0.01)。随着时间推移,各组术后第4日D-二聚体水平均较术后当天显著降低(P<0.05),且参附注射液100 m L组降低幅度最大(P<0.01)。术后第4日的Fbg与术后当天比较逐渐增加(P<0.05),对照组回升最快(P<0.01)。术后第5日两组参附注射液治疗组DVT发病率20.00%和7.50%均低于对照组的32.50%(P<0.01)。结论大剂量参附注射液对于改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明显。
戚振红邱华耀陈家鑫马天威于娜邓梦华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凝血功能深静脉血栓参附注射液
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心衰患者LVEF、BNP及HRV的变化及对近期预后的预测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观察伴或不伴室性心律失常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LVEF)、B型利钠肽(BNP)及心率变异(HRV)的改变,探讨其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将132例心力衰竭患者按伴或不伴室性心律失常分为两组,通过体表12导联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分析,比较58例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与74例无室性心律失常的心衰患者LVEF、BNP及HRV的改变,观察住院期间和出院6月时死亡率,研究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入院时伴和不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LVEF无显著差别(33.66±7.48vs38.25±8.47,P>0.05)。两组BNP有显著差别(769.72±75.36vs1326.98±96.42,P<0.05)。无室性心律失常组HRV部分指标(SDNN、LF、HF)较优(P<0.05)。两组住院期间死亡率分别为6.35%和10.34%(P>0.05)。出院6月时的死亡率为12.16%和20.18%(P<0.05)。结论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心衰患者死亡率明显增加。BNP对两组的死亡率均有较好的预测作用,HRV与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死亡率相关,LVEF不能预测两组的死亡率。
喻学刚王军昌白秋生于娜麦永东张宜雅
关键词:室性心律失常B型利钠肽左室射血分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