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冬燕

作品数:59 被引量:351H指数:11
供职机构:安徽省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区域气象中心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6篇天文地球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4篇气候
  • 10篇降水
  • 7篇气溶胶
  • 6篇灾害
  • 6篇海冰
  • 6篇海域
  • 6篇风暴轴
  • 6篇北太平洋
  • 6篇北太平洋风暴...
  • 5篇地表
  • 5篇中国海
  • 5篇中国海域
  • 5篇台风
  • 5篇气候变化
  • 4篇遥感
  • 4篇气象
  • 4篇青藏
  • 4篇青藏高原
  • 4篇卫星遥感
  • 4篇淮河流域

机构

  • 42篇安徽省气候中...
  • 19篇安徽省气象局
  • 16篇南京信息工程...
  • 14篇广西气象局
  • 7篇国家海洋局第...
  • 4篇中国气象局
  • 3篇安徽省气象科...
  • 3篇安徽省公共气...
  • 2篇教育部
  • 2篇中国气象局国...
  • 2篇合肥市气象局
  • 1篇广西气象减灾...
  • 1篇安徽省基础测...
  • 1篇国家海洋局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安徽省芜湖市...
  • 1篇宝鸡市气象局

作者

  • 59篇何冬燕
  • 14篇邓汗青
  • 13篇卢燕宇
  • 13篇田红
  • 10篇邓学良
  • 7篇潘德炉
  • 6篇陈业国
  • 6篇孙照渤
  • 5篇邓伟涛
  • 4篇戴娟
  • 3篇吴蓉
  • 3篇王胜
  • 3篇罗连升
  • 3篇陈见
  • 3篇唐为安
  • 3篇赵勇
  • 3篇鲁俊
  • 3篇徐敏
  • 2篇农孟松
  • 2篇吴必文

传媒

  • 7篇大气科学学报
  • 3篇高原气象
  • 3篇气象研究与应...
  • 2篇灾害学
  • 2篇海洋预报
  • 2篇气候变化研究...
  • 2篇暴雨灾害
  • 2篇气象科技进展
  • 2篇第33届中国...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海洋学报
  • 1篇南京气象学院...
  • 1篇遥感学报
  • 1篇气象学报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Marine...
  • 1篇生态环境
  • 1篇干旱气象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9篇2007
  • 1篇2006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GIS的安徽省太阳辐射模拟研究及其时空变化分析
卢燕宇吴必文鲁俊何冬燕戴娟
"基于GIS的安徽省太阳辐射模拟研究及其时空变化分析"为安徽省气象科研项目( KM201106Z),该成果从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出发,利用天文因子、地理因子对太阳辐射影响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日射观测资料为基础,充分考虑地...
关键词:
关键词:太阳辐射太阳能资源气候学空间插值方法
测风塔资料质量控制与订正技术及其应用
何冬燕鲁俊卢燕宇戴娟
在风能资源评价工作中,测风塔资料质量的保障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国家风能办已统一下发了相关软件,但有部分问题尚未解决,包括:(1)从安徽省风能资源观测网测风塔数据问题主要表现在长时段或短时段频繁出现基本恒定的数值,但...
关键词:
关键词:测风塔可视化软件风能资源
夏季淮河流域大气环流型在降水趋势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5年
采用NCEP/NCAR逐日海平面气压场资料,利用Lamb-Jenkinson大气环流分型方法对淮河流域夏季环流进行分型,并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淮河流域夏季降水趋势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影响夏季淮河流域的主要环流型有南风型、西南风型、东南风型及气旋性环流,这些环流型都具有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利用大气环流型建立的夏季淮河流域降水趋势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邓伟涛段雯瑜何冬燕杨琼
关键词:淮河流域夏季降水
冬季鄂霍次克海海冰对北太平洋风暴轴年际变化的影响(英文)被引量:2
2009年
利用北极海冰密集度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运用统计方法讨论了冬季鄂霍次克海及其邻近海区海冰异常与同期北太平洋风暴轴的联系。结果发现,冬季鄂霍次克海西南部海区海冰面积异常与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共同作用对北太平洋风暴轴在西北-东南方向的伸缩及强度的年际变化有重要影响,而在海温异常的共同作用下,鄂霍次克海东北部及舍列霍夫海海区海冰面积异常则主要影响风暴轴的南北位移和强弱。
何冬燕邓学良朱伟军
关键词:风暴轴海冰SVD分析鄂霍次克海
基于种植结构的安徽省气候生产潜力估算及粮食安全气候承载力分析
2022年
面向气候变化下的粮食安全问题,揭示不同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探讨在特定种植结构下气候条件对粮食安全的承载能力,可为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农业生产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逐级订正法和作物生长发育动态参数建立了小麦(Triticum aestivum)、玉米(Zea mays)和水稻(Oryza sativa)等粮食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估算方法,基于作物种植结构和粮食供需关系分析了安徽省气候条件对粮食安全的承载能力。结果表明,安徽省不同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特征与种植结构格局总体匹配度较好,能够较好发挥各地气候资源优势。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潜力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导致玉米、一季稻、双季晚稻的气候生产潜力显著下降,线性倾向率分别为每10年减少576、231、167 kg·hm^(-2),并且近年来小麦、玉米和一季稻主产区的气候生产潜力不稳定性增强。安徽省粮食潜在生产总量呈北高南低的特征,受种植结构和气候生产潜力的综合作用,不同作物对粮食潜在生产总量的贡献不一,从全省来看,小麦、一季稻、玉米和双季稻的贡献依次为42%、32%、18%和8%。小麦贡献了沿淮淮北地区粮食潜在生产总量的主要部分,占比超过50%,沿江西部则以双季稻为主,而江淮之间和江南地区一季稻的贡献可达60%以上。综合气候生产潜力、粮食供需结构和人口数量等因素,安徽省不同地区气候条件所能承载的人口规模大多超过了现有人口数,相对剩余率总体可达50%以上,但其地域分异显著,空间分布总体呈东北向西南递减的格局。为充分保障粮食安全,在部分超载地区需进一步调整优化粮食供需关系。
卢燕宇孙维方砚秋唐为安邓汗青何冬燕
关键词:粮食安全人口规模自给率
中国天山区域云量的变化及其与降水的关系被引量:15
2013年
基于1961—2008年天山区域24站云量的逐日资料,使用相关和M原K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中国天山区域云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1)春季、秋季和冬季,伊犁河谷以北总云量最多,夏季则在中天山和东天山的部分区域最多,低云量在夏季占总云量的比重最大;(2)区域平均总云量在春季和秋季呈减少趋势;低云量在各季节均呈增加趋势,尤其在冬季和夏季;(3)总云量的年代际变化不明显,而低云量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都处在高值期。(4)低云量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均在20世纪90年代,而冬季在2000年左右发生了由少到多的气候突变;总云量未发生明显的气候突变。(5)总云量和低云量均和同期降水有较好的相关性。春季低云量和夏季降水,相关系数可达0.52。
赵勇崔彩霞贾丽红何冬燕
关键词:总云量低云量降水气候变化
区域气候模式RegCM4.0结果在安徽的适用性及应用
利用气象站数据对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4.0模拟结果在安徽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发现:RegCM4.0模拟结果对安徽省平均温度的拟合效果较好:模式值与观测值接近;模式与观测平均温度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模式平均...
何冬燕卢燕宇田红邓学良
关键词:降水天气区域气候模式
文献传递
卫星遥感中国海域人为和沙尘气溶胶时空分布的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利用MODIS气溶胶产品中550 nm气溶胶光学厚度和小颗粒比例两个参数的关系,直接计算得到我国海域人为和沙尘气溶胶光学厚度,并对人为和沙尘气溶胶的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海域,利用550 nm气溶胶光学厚度和小颗粒比例的关系直接计算人为和沙尘气溶胶光学厚度是可行的;我国海域的人为和沙尘气溶胶光学厚度有明显的时空变化。人为气溶胶在春夏季最大,而在秋冬季最小;沙尘气溶胶在冬春季最大,而在夏秋季最小。在该海域人为和沙尘气溶胶光学厚度有显著的空间变化,在纬向上,人为气溶胶光学厚度在30°-45°N达到最大值,向南北递减;沙尘气溶胶光学厚度在33°-40°N最大,在其他纬度都很小。在经向上,人为气溶胶光学厚度与离岸距离有关,在沿海120°E处最大,随着经度增加而减小。沙尘作为大颗粒气溶胶,传输距离小,所以它只是在120°-123°E出现最大值,在其他经度处都很小。
邓学良潘德炉何冬燕毛志华陈正华
关键词:MODIS中国海域沙尘气溶胶
南宁城区“7·18”灾害性强降雨分析
暴雨和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多年来,气象工作者对暴雨的预测和研究给予足够的重视,取得不少有意义的成果。但是由于其发生发展机制的复杂性,目前对于暴雨特别是局地突发性暴雨的预报在落区和时效上都还难以满...
陈业国何冬燕
关键词:强降雨气象灾害暴雨预报
安徽沿长江东部春季一次大范围雾天气过程诊断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利用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高空探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芜湖市边界层风廓线雷达资料和高速公路气象观测站资料,分析了2012年3月6日安徽省沿长江东部大范围雾天气过程形成的环流背景及雾生消的物理条件。结果表明:安徽沿长江东部地区此次春季大范围雾的性质为辐射雾,雾发生时雾区上空以西到西南风为主,无明显冷空气影响,地面为高压控制的均压场,有利于雾的生成和维持。由雾生消的物理条件可知,近地面水汽条件较好和长波辐射降温造成的水汽凝结是此次大范围雾形成的重要原因。地面辐射降温形成的近地面逆温层有利于雾的维持,且随着近地面逆温层的抬升,雾层变厚并发展。低空的逆温层则形成稳定的层结,阻止水汽向上传输。近地面风速大小合适,风垂直切变小,低层有湍流,中层无明显上升运动,构成雾形成的有利动力条件;使湿层变厚的同时也阻止了水汽向高层交换,有利于雾的生成和维持。日出后,太阳辐射增强,有利于雾发生和维持的地面辐射降温、逆温和动力条件逐渐消失,雾逐渐消散。
付伟何冬燕朱琦朱芙蓉杜文荣李鸾
关键词:辐射雾逆温动力条件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