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玉梅

作品数:9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异常综合征
  • 7篇增生
  • 7篇增生异常综合...
  • 7篇综合征
  • 7篇骨髓
  • 7篇骨髓增生
  • 7篇骨髓增生异常
  • 7篇骨髓增生异常...
  • 3篇综合征患者
  • 3篇细胞
  • 2篇蛋白
  • 2篇端粒
  • 2篇端粒保护蛋白
  • 2篇髓系
  • 2篇髓系白血病
  • 2篇髓样
  • 2篇基因
  • 2篇急性
  • 2篇急性髓系
  • 2篇急性髓系白血...

机构

  • 9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叶芳
  • 9篇何玉梅
  • 8篇王丽娜
  • 8篇贾宁
  • 7篇马瑞霞
  • 6篇李国霞
  • 4篇马艳萍
  • 3篇王宏伟
  • 3篇乔振华
  • 2篇杨林花
  • 2篇任方刚
  • 1篇魏百合
  • 1篇张丽
  • 1篇甄祯
  • 1篇周文峰

传媒

  • 3篇中国药物与临...
  • 2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RIZ1基因表达与其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RIZ1基因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的表达与该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该基因的表达和甲基化状态与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例初发MDS患者和10名健康成人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时...
叶芳王丽娜李国霞贾宁何玉梅马瑞霞
关键词:RIZ1基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
文献传递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特征分析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检测和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 D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评估M DS患者免疫功能状态。方法:采用FC 500流式细胞仪对35例M DS患者和1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标本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M DS组的辅助性细胞T细胞(T h),辅助性细胞T细胞/抑制性T细胞(T h/T s)和自然杀伤细胞(NK)的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T s细胞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随着M DS疾病的进展,抑制性T细胞(T s)的表达是逐渐增加的,其中只有RA/RA S组与RAEB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27);M DS患者各组间T h,T h/T s比值和NK细胞的表达均无差异性。结论:T h,T s和NK细胞参与人体重要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失调,则导致细胞免疫功能紊乱,T h,T s和T h/T s比值成为监测人体免疫功能、反映机体免疫状态的重要指标。
贾宁叶芳张丽任方刚王宏伟何玉梅王丽娜乔振华杨林花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T细胞亚群流式细胞仪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中端粒保护蛋白TIN2和POT1的mRNA表达被引量:1
2013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端粒保护蛋白TIN2、POT1的mRNA表达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发病的关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51例初发MDS患者和10例正常人端粒保护蛋白TIN2和POT1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表明,WHO分组中RA/RARS/RCMD/MDS-U、RAEB-1及RAEB-2组TIN2 mRNA的表达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RA/RARS/RCMD/MDS-U、RAEB-1及RAEB-2组POT1 mRNA的表达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IPSS分组中,TIN2 mRNA的表达量在高危组、中危-2及中危-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低危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没有显著性;POT1 mRNA的表达量在高危组、中危-2及中危-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低危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没有显著性。MDS中正常染色体核型患者TIN2 mRAN的表达量低于异常染色体核型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没有显著性;MDS中正常染色体核型患者POT1 mRAN的表达量高于异常染色体核型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TIN2、POT1 mRNA的表达异常可能参与MDS患者端粒动力学的调节,引起MDS患者端粒长度的改变,进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叶芳何玉梅李国霞王丽娜贾宁马瑞霞马艳萍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端粒保护蛋白
1741例血液病患者中721株病原菌感染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感染的好发部位、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方法:用KB纸片扩散法对1741例血液病患者中分离的721株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统计分析。结果:从1741例标本中,分离得到致病菌721株,阳性率为41.4%,其中革兰阳性菌216株,占病原菌的30.0%,革兰阴性菌218株,占病原菌30.2%,白色念珠菌113株,占病原菌15.7%,其他病原菌174株,占病原菌的24.1%。其中白色念珠菌、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为常见菌。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应加强治疗过程的环境保护,及时使用恰当的支持治疗,合理有效应用抗生素,减少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
叶芳贾宁何玉梅王丽娜马瑞霞乔振华杨林花马艳萍
关键词:血液病病原菌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76例的细胞形态学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学特点。方法用吉姆萨染色法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进行骨髓细胞形态染色,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分析。结果通过对76例MDS患者骨髓细胞形态的观察分析发现,68例MDS患者骨髓增生程度在活跃和明显活跃之间,MDS粒系异常以P-H细胞(21例,28%)和中粒以下部分细胞质内颗粒减少(20例,26%)最常见;红系异常以老核幼质(34例,45%)、嗜多染(34例,45%)和中空区偏大(29例,38%)最常见;巨核系异常主要以小巨核(14例,18%)改变为主。结论 MDS的诊断主要依靠骨髓的病态造血,但是有病态造血不一定就是MDS,还需结合细胞遗传学、骨髓活检等实验室检查。此外,还要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病态造血,要注意鉴别诊断。
何玉梅叶芳王丽娜马瑞霞贾宁马艳萍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病态造血骨髓细胞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端粒保护蛋白TIN2、POT1mRNA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讨端粒保护蛋白TIN2、POT1 mRNA的表达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51例初发MDS患者和10名正常对照者端粒保护蛋白TIN2和POT1 mRNA的表达情况。...
叶芳何玉梅李国霞王丽娜贾宁马瑞霞马艳萍
关键词:端粒保护蛋白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分型标准荧光定量PCR方法
急性髓系白血病108例免疫表型特征与临床预后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评价免疫分型在判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108例初发AML患者骨髓进行免疫表型检测。结果①AML患者中髓系抗原表达率以CD33(96.3%)、CD13(88.0%)、髓过氧化物酶(MPO)(88.0%)最常见,造血祖/干细胞抗原表达以CD38最常见,为95.4%;②有52.8%(57/108)AML患者同时伴有淋巴系抗原表达,主要为CD19、CD7、CD4,表达率分别为23.1%、21.3%、17.6%;③高、中、低危3组AML患者淋巴系抗原表达率进行比较,发现CD4、CD7低危组低于中危组和高危组(P均<0.01),而CD19的表达率则相反,低危组高于中、高危组(P均<0.05)。结论免疫分型在诊断AML及判断预后中起重要作用。
马瑞霞叶芳李国霞任方刚王宏伟魏百合何玉梅甄祯周文峰乔振华
关键词:白血病髓样预后免疫分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遗传学特征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4]、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患者的细胞遗传学特征。方法采用骨髓细胞短期培养法,结合R显带技术对100例AML-M4、46例AML-M5与115例MDS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特征分析。结果有26%(26/100)AML—M。患者发生了克隆性细胞遗传学异常,常见的异常为+8、t(8;21)、-7;有26%(12/46)AML.M,患者发生了克隆性细胞遗传学异常,常见的异常为+11;39%(45/115)MDS患者发生了细胞遗传学异常,常见的异常为+8、亚二倍体、-7。结论对MDS和AML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特征的分析对于其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王丽娜叶芳李国霞贾宁何玉梅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髓样急性白血病急性细胞遗传学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P15^(INK4B) FHIT基因甲基化的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P15^(INK4B)基因和FHIT基因甲基化异常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聚合酶链反应(MSP)技术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检测分析50例MDS患者,其中包括低危组3例、中危-1组10例、中危-2组27例和高危组10例骨髓细胞P15^(INK4B)基因与FHIT基因的甲基化情况。结果随着疾病的进展,即由低危组MDS向高危组MDS进展,P15^(INK4B)基因和FHIT基因甲基化阳性率逐渐增高,且P15^(INK4B)基因和FHIT基因甲基化在3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P=0.026),其中低危组/中危-1组P15^(INK4B)基因和FHIT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低于高危组,且2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危组/中危-1组与中危-2组、中危-2组与高危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个基因的甲基化没有关联性。结论 P15^(INK4B)基因和FHIT基因甲基化可能参与MDS的发病机制,并与疾病的恶化程度有关。
叶芳贾宁李国霞何玉梅王丽娜马瑞霞王宏伟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FHIT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