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丽媛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学

主题

  • 3篇中间偃麦草
  • 3篇偃麦草
  • 3篇基因
  • 2篇锈病
  • 2篇条锈病
  • 2篇抗性
  • 2篇分子定位
  • 1篇性基因
  • 1篇艺术特征
  • 1篇意识形态
  • 1篇隐形
  • 1篇社会
  • 1篇社会意识
  • 1篇社会意识形态
  • 1篇小麦
  • 1篇小偃麦
  • 1篇抗白粉病
  • 1篇抗白粉病基因
  • 1篇抗病
  • 1篇抗病基因

机构

  • 4篇山西大学
  • 2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侯丽媛
  • 2篇詹海仙
  • 2篇李欣
  • 2篇张晓军
  • 2篇畅志坚
  • 1篇乔麟轶
  • 1篇孙翠花
  • 1篇郭慧娟
  • 1篇贾举庆

传媒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小麦–中间偃麦草隐形渗入系抗白粉病基因pmCH83分子定位被引量:8
2013年
小麦新种质CH09W83为八倍体小偃麦TAI7047与高感小麦品种晋太170杂交、回交后代衍生而来的高代选系,在苗期免疫或高抗我国白粉病菌株E09、E20、E21、E23、E26、Bg1和Bg2。为定位CH09W83中的抗病基因,将CH09W83与感病亲本杂交和回交,通过对F1、F2、F2:3和BC1代的接种鉴定和遗传分析,证实CH09W83成株期对E09的抗性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暂命名为pmCH83。采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以658对SSR标记对台长29(感病)×CH09W83的F2群体分析发现,抗性基因pmCH83与SSR标记Xgpw7272、Xwmc652、Xgwm251、Xgwm193连锁,与两翼邻近标记Xwmc652和Xgwm251的遗传距离分别为3.8 cM和4.3 cM。利用中国春缺体–四体、双端体将pmCH83及其连锁标记定位在4BL染色体上。原位杂交、染色体配对及连锁标记分析结果表明,CH09W83可能是一个小麦与中间偃麦草的隐形异源渗入系。系谱和图谱位置分析表明,pmCH83很可能是来自中间偃麦草一个新的抗白粉病基因。
孙翠花侯丽媛郭慧娟张晓军贾举庆李欣詹海仙畅志坚
关键词:白粉病抗性GISH
小偃麦渗入系对小麦真菌病害的抗性基因定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全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它的生产和供给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小麦生产过程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小麦真菌病害一直以来都是严重制约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因素。小麦真菌...
侯丽媛
关键词:长穗偃麦草中间偃麦草条锈病抗病基因定位
文献传递
抗条锈病基因YrCH5026的遗传分析及分子定位被引量:6
2015年
CH5026是携带中间偃麦草抗病基因的渗入系。为了更好地利用CH5026,拓宽小麦抗性育种资源,对其抗条锈性来源和遗传模式进行了分析,对抗性基因进行了染色体定位并构建了遗传连锁图谱。在苗期和成株期对CH5026及其亲本分别接种条锈菌流行小种CYR31、CYR32和CYR33。结果表明,CH5026在苗期和成株期对这3个条锈菌小种均表现出免疫或近免疫,且与其抗性供体TAI7045及其野生亲本中间偃麦草抗病侵染型相似。对其与感病品种(系)的杂交后代F1、F2、F2:3和BC1群体接种CYR32进行成株期抗性遗传机制分析,证实CH5026对CYR32的抗性由1对显性核基因控制。基因组原位杂交未检测到外源DNA杂交信号。用569对SSR引物对CH5026/台长29的192个F2群体进行分析,发现3个与抗性基因连锁的SSR标记:Xgwm210、Xwmc382和Xgpw7101,抗性基因位点与两翼邻近连锁标记Xwmc382和Xgpw7101的遗传距离分别为6.0,4.7 c M。利用中国春缺四体、双端体材料将该基因及其连锁标记定位在染色体2AS上。通过基因来源及连锁分子标记多态性比较,这个抗条锈病基因与已知定位于染色体2AS上的抗性基因不同,很可能是一个新的抗条锈病新基因,暂将其命名为Yr CH5026。
侯丽媛乔麟轶张晓军李欣詹海仙畅志坚
关键词:小麦中间偃麦草条锈病分子定位
张功升的新故事创作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建构
1958年,为配合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新故事运动。经过党组织的培训,在基层群众中诞生了新中国的第一批故事员。运动结束之后,部分故事员在与故事刊物长期合作的过程中,走上了口头讲述与书面创作相结合的新路子。20...
侯丽媛
关键词:社会意识形态故事创作艺术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