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洁美
- 作品数:37 被引量:93H指数:5
- 供职机构:贵港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贵港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无创气道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呼吸衰竭的机理。方法100例AECOPD呼吸衰竭病人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医疗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NIPPV治疗,并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进行膈肌肌电图检查,测定膈神经传导时间(PNCT)及动作电位幅度,并同时检测肺功能和血气分析,分别记录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最大呼气流速(PEF)和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FVC、FEV1%、PEF、pH值、PaO2、PaCO2、PNCT及动作电位幅度的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PEF、PNCT显著升高(P<0.01),PaO2升高,PaCO2降低(P<0.05),而FVC、pH值、动作电位幅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PPV治疗能改善AECOPD呼吸衰竭病人的膈神经传导速度,而常规医疗干预只能提高膈肌的动作电位幅度。
- 陈昌枝梁勇叶少武冯洁美邹艺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动作电位
- 电子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水平的影响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观察电子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61例)与观察组(6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抗感染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取电子支气管镜进行BAL。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指标水平、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及细菌清除率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炎症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炎性指标水平明显降低,而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水平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血气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水平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患者细菌清除率为93.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90%;且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治疗中,采取电子支气管镜进行BAL治疗,相对于常规抗感染治疗,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炎性指标水平,改善血气指标与肺功能水平,提升细菌清除率与临床治疗效果。
- 陈书平冯洁美陈昌枝
- 关键词: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重症肺部感染炎症
- 重叠综合征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肺功能变化差异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重叠综合征(OS)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肺功能的变化差异。方法随机选择OS和OSAHS患者56例,将其分为OS组32例和OSAHS组2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比、年龄和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进行夜间多导睡眠图、静态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检查,并对各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睡眠监测指标:OS组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LSaO2)低于OSAHS组(P<0.05),最长呼吸暂停时间(Lat)、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高于OSAHS组(P<0.05)。血气分析指标:OS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OASHS组(P<0.05),而氧分压(PaO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低于OSAHS组(P<0.05)。静态肺功能指标:OS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FVC均低于OSAHS组(P<0.05)。结论 OS患者较OSAHS患者夜间缺氧更明显,日间肺功能损害更严重。
- 覃家盟陈昌枝冯洁美朱贵朝黄进代韦英婷
- 关键词:重叠综合征呼吸功能试验
-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观察持续气道正压(CPAP)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方法将30例中或重度OSAS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另选15例健康者作为正常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试验组给予CPAP通气和一般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时测定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D-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与正常组上述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GMP-140、vWF、D-D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上述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浆AT-Ⅲ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或重度OSAS患者存在血栓的状态的血液学异常,CPAP通气对OSAS患者的血栓前状态有显著治疗作用。
- 冯洁美梁勇马吉联梁仕兰陈昌枝叶少武朱贵朝
-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血栓前状态
- 支气管镜下肺癌冻切术致肿瘤种植1例
- 2013年
- 1病例报告女性患者,78岁,因"咳嗽、咳痰4个月"于2010年12月30日入院。患者4个月前开始出现咳嗽,咳少许白色粘液痰,无咯血,无鼻塞、鼻衄。既往无鼻咽癌史。入院查体:两肺呼吸音粗,两肺可闻及少许干性啰音及水泡音。余未发现阳性体征。辅助检查:血常规正常。肺部CT提示左肺下叶中央型肺癌,并阻塞性肺不张,肺门及纵膈淋巴结无肿大。2011年1月4日行第1次支气管镜检查,镜下见左主支气管开口处新生物,表面附较多白色坏死物(图1)。钳检新生物病理报告:坏死组织及纤维素性渗出,
- 冯洁美覃家盟邵有和覃淑娟
- 关键词:支气管镜冷冻肿瘤种植
- 渗出性胸腔积液内科胸腔镜检查术后两种引流方法的比较被引量:7
- 2017年
- 渗出性胸腔积液可通过胸水化验、胸水细胞学检查、盲法胸膜活检等常规技术手段明确诊断,但仍有部分(约20%-30%)难以明确诊断。内科胸腔镜是一种新型软硬结合的胸腔镜,能够在直视下观察胸膜腔的病变并可进行病变处胸膜活检,使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率提高到96.8%。内科胸腔镜检查术后因胸腔内残留有液体及气体,需常规行胸腔闭式引流排出,一般需置管时间为4-5 d,
- 黄进代陈昌枝冯洁美朱贵朝
- 关键词:渗出性胸腔积液内科胸腔镜引流
-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血脂、血糖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S)患者血脂、血糖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60例中重度OSA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另选1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CPAP,连续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时测定两组患者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与正常组上述各项指标差异。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TG、TC、LDL、hsCRP、空腹血糖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实验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TG和hsCRP明显下降(P<0.01),HDL明显升高(P<0.01),TC、LDL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重度OSAS患者存在血脂、血糖代谢紊乱,CPAP治疗可以降低TG、空腹血糖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提高HDL水平,对降低TG及LDL无明显作用。
- 冯洁美梁勇马吉联梁仕兰陈昌枝叶少武朱贵朝
-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血脂血糖
- 支气管结石症1例被引量:2
- 2008年
- 支气管结石症为少见疾病,其诊断比较困难,常被误诊为肺结核、肺炎、支气管扩张、肺癌等疾病。我们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支气管结石并取石成功,报道如下。
- 徐则兰冯洁美
- 关键词:支气管结石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少见疾病支气管扩张肺结核
- “病房-门诊-家庭”全程督导模式综合干预治疗COPD合并代谢综合征的
- 2017年
- 探讨“病房-门诊-家庭” 全程督导模式综合干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pulmonary obstructive disease,COPD)合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呼吸科符合COPD合并MS患者144例,分为“病房-门诊-家庭“全程督导模式综合干预组(n=72例)及对照组(n=72例)。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腰围、腹围、体重指数、BODE指数、炎性因子、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胰岛素抵抗、6分钟步行试验、肺功能、生存质量量表等情况,疗程为6月。结果:综合干预组患者炎性因子、体重指数、血脂、空腹血糖、BODE指数等都明显下降,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干预组6分钟步行试验、肺功能、生存质量量表有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病房-门诊-家庭” 全程督导模式能有效地控制COPD合并MS患者病情,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全新模式。
- 临床观察吴文彬陈昌枝冯洁美覃家盟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
- 合并1型糖尿病的难治性气管狭窄1例报告
- 2014年
- 1病例资料
患者,男,27岁,因“喉鸣、活动后气促3d”于2013年12月6日步行人院。患者于2013年11月因“1型糖尿病并高渗性昏迷”在外院住院,抢救过程曾气管插管了3d。出院后一直有轻度咳嗽,给予抗感染及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每天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44U,长效胰岛素6U,血糖控制不稳定。该次入院前3d患者出现喉鸣、轻微活动即感到气促,咳少许白色黏痰,无发热、胸痛、咯血等。
- 冯洁美朱贵朝谭泰英
- 关键词:气管狭窄冷冻治疗氩气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