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丕楠

作品数:133 被引量:817H指数:1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电子电信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1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7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电子电信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2篇手术
  • 39篇外科
  • 32篇内镜
  • 23篇纤维瘤
  • 22篇神经纤维
  • 22篇神经纤维瘤
  • 22篇神经纤维瘤病
  • 22篇纤维瘤病
  • 21篇肿瘤
  • 21篇外科手术
  • 18篇神经内镜
  • 16篇2型神经纤维...
  • 15篇外科治疗
  • 13篇细胞
  • 12篇脑脊液
  • 11篇神经鞘瘤
  • 11篇神经外科
  • 10篇入路
  • 10篇脑脊液鼻漏
  • 10篇鼻漏

机构

  • 118篇首都医科大学...
  • 30篇首都医科大学
  • 17篇北京市神经外...
  • 4篇北京市神经外...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协和医科...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33篇刘丕楠
  • 39篇赵赋
  • 38篇杨智君
  • 38篇王博
  • 29篇王振民
  • 25篇李朋
  • 23篇王兴朝
  • 17篇李智
  • 16篇高鲜红
  • 16篇张晶
  • 13篇吴胜田
  • 13篇倪富强
  • 12篇张亚卓
  • 12篇伊海金
  • 12篇王忠诚
  • 11篇李仕维
  • 8篇李永华
  • 8篇渠沛然
  • 8篇王春红
  • 6篇汪颖

传媒

  • 44篇中华神经外科...
  • 7篇中国耳鼻咽喉...
  • 5篇中国耳鼻咽喉...
  • 5篇中国微侵袭神...
  • 5篇临床耳鼻咽喉...
  • 4篇中国现代神经...
  • 3篇中华病理学杂...
  • 3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国医院管理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医学

年份

  • 3篇2024
  • 4篇2023
  • 8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7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13篇2016
  • 8篇2015
  • 6篇2014
  • 9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8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1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olecular subgroups of adult medulloblastoma:a long-term single-institution study
赵赋刘丕楠李春德
超微结构电镜在垂体腺瘤诊断中的意义
2017年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超微结构电镜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5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垂体腺瘤电镜切片的标本112例,对比分析超微结构电镜结果与按传统分类的异同。结果本组112例垂体腺瘤样本,47例传统标准诊断的无功能垂体腺瘤(电镜结果修正为:20例无功能垂体腺瘤,21例垂体瘤样细胞瘤,3例垂体干细胞瘤,2例促性腺激素腺瘤,1例混合性垂体瘤),65例功能性垂体腺瘤(电镜结果:泌乳素腺瘤10例,生长激素腺瘤15例,促甲状腺激素腺瘤2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5例,促性腺激素腺瘤2例,垂体干细胞瘤1例及混合性垂体瘤30例)。结论超微结构电镜在垂体腺瘤的诊断中,能够提供更多的生物学信息,在临床中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杨智君周强意王振民李朋王博刘丕楠
关键词:垂体腺瘤免疫组化电镜
经鼻内镜治疗蝶窦骨化纤维瘤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累及蝶鞍、斜坡、视神经管和颈内动脉的蝶窦骨化纤维瘤的微创外科治疗。方法总结2003年6月~2007年7月鼻内镜下切除累及蝶鞍、斜坡、视神经管和颈内动脉的蝶窦骨化纤维瘤8例。结果6例肿瘤全切,2例大部分切除。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全切除病例无一例复发,大部分切除病例残留肿瘤无明显增大。术后症状改善明显。未发生颅内感染。3例颅底缺损脑膜暴露者行人工脑膜加固,2例视神经暴露者用鼻腔黏膜覆盖,1例术中发生脑脊液漏者用大腿外侧肌肉筋膜修补,术后恢复良好。结论经鼻内镜治疗蝶窦骨化纤维瘤是一种损伤小、病变切除较为彻底的有效方法。但是要有良好的鼻内镜系统以及必要手术器械,术者要有颅底显微解剖知识和处理颅内外沟通性病变经验,同时具有熟练的内镜操作技术。
倪富强李红艳伊海金周晖刘丕楠
关键词:蝶窦内窥镜检查
七年制神经外科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探讨被引量:1
2010年
结合神经外科学的特点,从完善教学基地建设,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科研能力,注重临床基本技能的培养等几方面对如何培养高质量的七年制神经外科学硕士研究生进行了总结和讨论。
刘丕楠王博
关键词:神经外科教学研究
一种神经内镜手术用无遮挡托盘
本发明涉及手术托盘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神经内镜手术用无遮挡托盘,包括底架,所述底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竖筒,所述竖筒内活动伸缩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托盘,所述第一托盘的左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第二托盘,...
李朋刘丕楠
2型神经纤维瘤病多发血管周围间隙增大
目的血管周围间隙又称为Virchow-Robin间隙,是脑内血管壁与脑实质之间的潜在间隙。据报道约3.93%的儿童存在血管周围间隙的轻微增大。血管周围间隙增大可发生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中,如1型神经纤维瘤病。这里我们报道了...
李朋赵赋刘丕楠
文献传递
侧颅底疾病的外科治疗及颅底重建(附20例报告)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侧颅底疾变的外科治疗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侧颅底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颞骨占位性病变破坏内听道、颈静脉孔区等占位病变与颅内沟通者1 1例,采取经迷路、乳突腔引流以及经乳突切除肿瘤手术;中耳炎性疾病破坏鼓室、鼓窦天盖与颅内沟通者2例,采取扩大乳突根治手术;外伤与畸形造成侧颅底骨质破坏,脑脊液耳漏、鼻漏7例,采取经迷路、乳突修补手术。结果其中颞骨占位性听神经瘤3例、面神经肿瘤3例、静脉孔区胆固醇肉芽肿1例、原发于颞骨的胆脂瘤4例,肿瘤均完全切除;中耳胆脂瘤2例,乳突根治术后无复发;Mondini畸形合并内听道底骨质缺损导致耳漏2例、颞骨骨折致耳漏5例,术后脑脊液漏消失。重要的神经、血管、位听器官以及颅底和颅脑组织得到保护或重建。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侧颅底疾病的主要方法,术中应注意保护重要的血管、神经、位听器官以及颅底、颅脑组织。
伊海金郭泓李福雷刘丕楠王春红倪富强杨仕明
关键词:颞骨侧颅底外科治疗颅底重建
YTHDC1基因在小鼠小脑发育及人髓母细胞瘤组织中的动态表达
2019年
目的探讨RNA m^6A甲基化结合蛋白(YTH结构域包含蛋白1,YTHDC1)在小脑发育和髓母细胞瘤中的表达模式及其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分别以小鼠小脑、人髓母细胞瘤和细胞系为研究对象,在转录组测序结果的基础上,分析RNA水平表达模式;用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检测YTHDC1蛋白的表达;在Daoy细胞中敲低甲基转移酶METTL3并通过m^6A-IP-qPCR方法检测YTHDC1 RNA甲基化水平及对YTHDC1蛋白丰度的影响。结果小鼠小脑发育过程中YTHDC1 RNA水平未见明显改变,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YTHDC1在P7的小脑内颗粒神经元高表达,而在P60小脑中表达降低。与正常或癌旁组织相比,YTHDC1在肿瘤组织中RNA水平未见明显改变,蛋白水平总体偏低(P<0.05)。YTHDC1在髓母细胞瘤中RNA m^6A甲基化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METTL3敲低引起YTHDC1 m^6A甲基化水平下降以及蛋白表达上调。结论小鼠小脑发育及人髓母细胞瘤中YTHDC1蛋白表达变化显著,这一过程受到m^6A甲基化介导的转录后调控作用,进而影响小脑发育及髓母细胞瘤的发生。
吴高锒赵赋张晶李春德牛亚梅刘丕楠佟伟民
关键词:RNA小脑发育髓母细胞瘤
颅底沟通性肿瘤的外科治疗被引量:31
2006年
目的探讨颅底沟通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手术入路以及术后重建的方法。方法将颅底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按照肿瘤主体累及的部位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手术入路。采用显微手术,部分辅以内镜切除肿瘤,应用钛板修复颅底骨缺损,近手术区域筋膜、骨膜瓣翻转和背阔肌游离肌皮瓣移植血管吻合修复术后颅底和颅颌面的脑膜缺损和软组织缺损。结果本组43例,肿瘤全切除32 例,近全切除7例,部分切除4例,术后40例临床症状改善,并发症主要为颅神经损伤6例。术后门诊随访30例,随访时间5-20个月,平均9个月,复发3例,无脑脊液漏、颅内感染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颅底沟通肿瘤的外科治疗较复杂,选用个性化的手术入路,精细的显微操作,配合使用内镜,加之可靠的颅底修复与重建,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刘丕楠王忠诚吴胜田李智张智勇
关键词:颅底肿瘤手术入路颅底重建显微外科
神经内镜下颅底重建的分析与探讨
刘丕楠杨智君王振民李朋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