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大卫

作品数:88 被引量:1,674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4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3篇接种
  • 61篇预防接种
  • 36篇疫苗
  • 34篇预防接种异常...
  • 34篇接种异常反应
  • 28篇疑似
  • 28篇疑似预防接种...
  • 13篇监测分析
  • 12篇流行性
  • 9篇流行性感冒
  • 9篇感冒
  • 7篇性感
  • 7篇外来儿童
  • 7篇流行性感冒疫...
  • 7篇接种率
  • 7篇甲型
  • 7篇监测数据分析
  • 7篇儿童预防
  • 7篇儿童预防接种
  • 6篇减毒活疫苗

机构

  • 75篇中国疾病预防...
  • 17篇北京市疾病预...
  • 12篇安庆市疾病预...
  • 8篇保定市疾病预...
  • 7篇江苏省疾病预...
  • 6篇广东省疾病预...
  • 5篇河南省疾病预...
  • 4篇浙江省疾病预...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复旦大学
  • 3篇天津市疾病预...
  • 3篇山东省疾病预...
  • 3篇陕西省疾病预...
  • 3篇云南省疾病预...
  • 3篇黑龙江省疾病...
  • 2篇四川省疾病预...
  • 2篇安阳市疾病预...
  • 2篇江西省疾病预...
  • 1篇安徽省疾病预...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87篇刘大卫
  • 44篇王华庆
  • 43篇武文娣
  • 32篇曹玲生
  • 30篇李克莉
  • 29篇许涤沙
  • 27篇曹雷
  • 26篇梁晓峰
  • 16篇郭飚
  • 15篇李黎
  • 15篇郑景山
  • 12篇孙美平
  • 11篇范晨阳
  • 10篇刘东磊
  • 10篇袁平
  • 10篇叶家楷
  • 9篇殷大鹏
  • 9篇曾阳
  • 8篇吴冰冰
  • 7篇岳晨妍

传媒

  • 55篇中国疫苗和免...
  • 21篇中国计划免疫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药物与人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江苏预防医学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国药物评价

年份

  • 3篇2021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12篇2012
  • 6篇2011
  • 6篇2010
  • 8篇2009
  • 7篇2008
  • 11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3
  • 3篇2002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试点效果评估被引量:50
2007年
目的评估国家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试点效果,探讨系统推广的可行性。方法在全国选择6个省的12个市、35个县和519个乡,于2005年8月~2006年6月开展系统试点,采取座谈会、问卷调查、现场调查等方法对系统的适用性、易用性、兼容性、数据采集方式、流动儿童数据交换、数据报告质量等进行评价。结果系统操作简便,可满足各级预防接种服务、信息监测和管理的不同需求;数据的采集和识别以儿童唯一编码为基础,可采用不同识别介质;实现了预防接种信息的共享、不同结构应用系统与国家信息管理平台的数据交换、流动儿童的数据交换;提高了预防接种信息报告质量和预防接种服务的工作效率。结论系统在技术上已具备推广使用的条件;地方各级实施系统的基本要求为1台计算机、1台打印机、宽带网络接入和2名系统操作人员。系统推广应用应统一领导,明确职责,保障投入,兼顾地方需求,并加强培训和技术指导。
刘大卫曹玲生曹雷郭飚戚晓鹏王玉英周脉耕
关键词:预防接种信息系统
EPI Data与SPSS软件在免疫规划接种率统计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索利用计算机统计免疫规划接种率的方法。方法利用EPI Data在CHK文件中建立各种疫苗的接种起始月龄标准和超期接种标准,将各种疫苗的接种日期与相应标准对照,判断合格接种情况,采用SPSS 13.0Custom Tables模块产生接种率汇总报表。结果该方法能准确对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起始月龄、接种间隔和超期接种情况进行判断,可据此判断5种疫苗合格接种和全程合格接种情况,并通过SPSS软件产生接种率汇总表。结论从根本上解决了接种起始月龄计算机判断与人工判断的不一致,可以利用计算机替代手工进行合格接种率的判断。
曹玲生刘大卫郭飚曹雷殷大鹏王华庆梁晓峰
关键词:EPISPSS软件接种率
中国2005年预防接种副反应试点监测数据分析被引量:34
2007年
目的对中国2005年预防接种副反应(AEFI)监测试点系统的运转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中国2005年AEFI监测试点系统共报告AEFI 1 454例,病例来自10个试点省(自治区、直辖市),10个省AEFI报告的县(区、市)总覆盖率为41.3%。可供分析的1 303例AEFI中,疫苗反应占79.7%,偶合症占10.3%,实施差错占0.7%,注射反应占0.8%,不明原因占2.9%,待定占5.6%。在可供分析的全部1 038例疫苗反应中,最常见的分别为发热(29.2%)、注射部位脓肿(25.7%)和不伴过敏性休克的过敏反应(21.8%)。结论自建立AEFI监测试点系统后,监测系统的各项指标正在逐步得到完善。由于采用了统一的AEFI分类及病例定义,报告的数据可以进行汇总分析,以便及时发现疫苗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郭飚刘大卫曹雷曹玲生庄菱尚鹏辉梁晓峰
关键词:预防接种副反应
中国接种甲型H_1N_1流行性感冒疫苗后过敏性休克病例监测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分析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09~2010年接种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甲流)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中,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情况,评价接种甲流疫苗后过敏性休克的发生风险及监测处置情况。方法通过中国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9年9月21日~2010年7月31日开展甲流疫苗接种活动后,截至2010年11月20日,全国甲流疫苗AEFI监测数据中过敏性休克个案信息,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接种甲流疫苗期间,全国报告接种甲流疫苗后AEFI中过敏性休克50例,分类均为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为0.50/100万剂次。其中20~59岁报告发生率为0.86/100万剂次,医务人员中报告发生率为2.87/100万剂次。接种至发生时间间隔中位数为10min(2~120min)。结论目前资料表明,接种甲流疫苗后发生过敏性休克极为罕见,未超过接种疫苗后过敏性休克的基础发生率;无证据表明接种甲流疫苗会增加过敏性休克的发生风险。
李克莉刘大卫许涤沙武文娣王华庆梁晓峰
关键词:预防接种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疫苗过敏性休克
郑州市预防接种人员禁忌证知识现状调查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了解郑州市预防接种人员禁忌证知识掌握情况,为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54家预防接种门诊216名预防接种人员开展问卷调查,对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郑州市预防接种人员禁忌证知识知晓率为56.9%,主要来自疫苗说明书、专业书籍和培训。结论预防接种人员禁忌证知识薄弱,应尽快制定指导预防接种禁忌证的实施细则。
李锋韩同武刘大卫冯子健
关键词:预防接种禁忌证知识
儿童轮状病毒胃肠炎免疫预防专家共识(2020版)被引量:15
2021年
A组轮状病毒(group a rotavirus,RV)是引起中国<5岁儿童重度胃肠炎和死亡的主要病原之一。接种RV疫苗是预防控制儿童轮状病毒胃肠炎(rotavirus gastroenteritis,RVGE)的最有效措施。本共识通过回顾RV相关文献,结合中国RV疾病监测数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RV疫苗立场文件和专家研讨意见编写而成,旨在为中国儿童RV疫苗使用提供相关科学信息,供专业技术人员在相关工作中参考使用,为制定中国儿童RVGE免疫预防策略提供循证依据。
中华预防医学会段招军王华庆刁连东吕华坤刘大卫刘娜孙立梅吴疆汪萱怡张少白张延炀张颖张静夏胜利徐爱强
关键词:轮状病毒胃肠炎轮状病毒疫苗免疫预防
卡介苗预防接种安全性综述被引量:29
2010年
分析2009年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以及2000~2009年国内外文献中关于接种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Guérin,BCG)后的各种临床损害发生情况和发生概率,评价BCG的安全性。同时,对全球范围内BCG的生产、使用状况、免疫功效以及对于控制结核病的意义做了综述。
彭晓雯刘大卫
关键词:卡介苗预防接种安全性
猝死与流行性感冒疫苗接种后死亡综述被引量:5
2010年
为了解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甲流)疫苗的安全性,对国内外猝死的发生情况、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与预防接种可能存在的关系进行综述,尤其关注甲流疫苗接种后发生猝死的情况。目前尚无证据表明接种甲流疫苗与猝死有直接的因果关联。建议按照卫生部的相关接种策略开展甲流疫苗接种,同时做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和应急处置。
李克莉武文娣刘大卫梁晓峰
关键词:猝死流行性感冒疫苗预防接种
芦山地震灾区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初步风险评估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评估四川省芦山地震灾区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传播风险,为灾后预防控制(防控)传染病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方法采集2008—2013年4月20日灾区的传染病报告数据,进行回顾性疫情分析;收集疫苗接种率数据和免疫规划服务体系受损情况,分析地震灾害对灾区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发生、传播可能产生的影响;对甲型肝炎(甲肝)等12种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进行风险评估,并提出防控建议。结果芦山地震灾区2012年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实际接种率可能被高估。震后免疫规划服务体系遭受严重破坏,对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发生、传播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安置点卫生条件差、疫源动物和媒介昆虫活动变化、人群流动性加大以及免疫规划服务可及性下降等。综合评估甲肝、流行性腮腺炎(流腮)在灾区传播的风险较高,其次麻疹、风疹和水痘易发生局部爆发疫情。结论震后灾区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防控,应开展甲肝疫苗和麻疹一流腮-风疹联合疫苗的群体性预防接种,做好水痘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疫苗储备,加强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监测和报告,并尽快恢复常规免疫服务。
解瑞峰张栋梁王鸿殷大鹏郑景山刘青恋郝利新余文周温宁张国民李艺星刘大卫夏伟刘燕敏刘宇漆琪朱锦蓉杨慎宗张琴王华庆崔富强罗会明方刚李黎
关键词:地震灾区风险评估
中国疫苗上市后不良反应监测体系的建立和应用研究
刘大卫李克莉梁晓峰王华庆杨维中武文娣李黎许涤沙冯子健郑景山曹雷曹玲生刘燕敏岳晨妍叶家楷
研究目的: 该项目旨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国疫苗上市后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和评价,确保中国疫苗使用安全。该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AEFI监测技术规范制订、信息管理系统开发、质量管...
关键词:
关键词:疫苗预防接种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