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希麟

作品数:9 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市级医院新兴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腰椎
  • 3篇骨质
  • 3篇骨质疏松
  • 2篇融合术
  • 2篇螺钉
  • 2篇内固定
  • 2篇老年
  • 2篇脊柱
  • 2篇脊柱融合
  • 2篇脊柱融合术
  • 2篇骨折
  • 2篇白细胞介素
  • 2篇白细胞介素1...
  • 1篇大转子
  • 1篇电纺
  • 1篇电纺丝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炎
  • 1篇循环血
  • 1篇腰背

机构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成都军区总医...
  • 1篇上海长征医院

作者

  • 9篇刘希麟
  • 4篇谢庆云
  • 4篇叶晓健
  • 4篇康夏
  • 4篇张波
  • 3篇席焱海
  • 3篇潘显明
  • 3篇权毅
  • 2篇刘金标
  • 2篇何海龙
  • 2篇谢宁
  • 1篇余将明
  • 1篇魏萌
  • 1篇马泽辉
  • 1篇马俊
  • 1篇王洋
  • 1篇薛敏涛
  • 1篇徐宁
  • 1篇李坤

传媒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西部医学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应用皮质骨轨迹螺钉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6
2016年
目的观察在腰椎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中应用皮质骨轨迹(CBT)螺钉联合椎弓根螺钉技术进行内固定操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32例进行腰椎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其中20例采用单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方式(A组),12例采用CBT螺钉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B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手术前后VAS评分、JOA评分等。结果所有患者症状均得到改善,术后JOA评分较术前提高,VAS评分降低。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JOA评分和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有2例患者术中一侧因骨质疏松明显,椎弓根螺钉置入后把持力不足并出现钉道切割导致置钉失败,仅行对侧固定,其余患者置钉顺利。B组患者手术置钉过程未出现螺钉把持力不佳、置钉失败、皮质骨钉道骨折断裂等情况,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置钉引起的血管、神经损伤。全部32例患者术后影像学随访未见螺钉松动、脱落、塌陷等,螺钉、连接棒、融合器均在位,位置佳。所有病例无不良事件产生。结论应用CBT螺钉联合椎弓根螺钉技术进行腰椎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具有肌肉和软组织损伤小、螺钉把持力强等优势,早期疗效满意。
席焱海王洋余将明刘希麟谢宁叶晓健
关键词:骨质疏松脊柱融合术腰椎退变
腰椎间盘造影术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5年
腰椎间盘造影术是诊断椎间盘源性腰背痛、椎间盘内破裂等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近年来在临床上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其安全性及症状与影像学相关性问题,腰椎间盘造影术自诞生就一直存在争议。随着近年相关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对腰椎间盘造影术有了许多新的认识。该文就椎间盘源性腰背痛及腰椎间盘造影术诱发机制、腰椎间盘造影术操作规范化与评价标准化及临床应用等作一综述。
刘希麟叶晓健
关键词:椎间盘造影腰椎融合
阶梯缓释抗结核纳米人工骨复合体的生物安全性研究
2014年
目的研究阶梯缓释抗结核纳米人工骨复合体(β-TCP/INH-RFP-PCL/SM-SA)的生物安全性。方法对β-TCP/INH-RFP-PCL/SM-SA复合体进行体外噻唑蓝(MTT)细胞毒性实验,动物体内急性全身毒性实验、原发性皮肤刺激实验、皮内刺激实验和致敏实验,并设置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β-TCP/INH-RFP-PCL/SM-SA复合体MTT细胞毒性实验显示人工骨材料组细胞存活率在95%以上,细胞毒性1级。人工骨复合材料浸取液不引起豚鼠过敏。原发性皮肤刺激实验和皮内刺激实验均提示复合材料对兔皮肤、皮内无刺激反应。小鼠尾静脉注射后未出现明显全身毒性反应。结论β-TCP/INH-RFP-PCL/SM-SA无明显细胞毒性,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在应用过程中能够降低直接使用抗结核药物所带来的生物毒性。动物全身毒性反应、皮肤/内刺激反应和急性过敏反应提示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席焱海何海龙李坤刘希麟薛敏涛徐宁叶晓健
关键词:结核药物缓释生物安全性
静电纺丝载洛伐他汀抗骨质疏松复合支架“eLTPS”的制备和体内外性能研究
骨质疏松症是在脊柱外科领域最常见和最具挑战的合并症之一。由于骨量减少与结构异常,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发生椎间融合器沉降、椎体切割、螺钉拔出、(假关节形成导致)钉棒断裂等内固定失败的例子并不罕见。由各种因素造成的成骨细胞增...
刘希麟
关键词:静电纺丝骨支架材料骨缺损修复
文献传递
外周血炎性细胞因子与类风湿关节炎被引量:14
2012年
背景:由滑膜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以及淋巴细胞等产生的炎性细胞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白细胞介素17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炎性细胞因子,与很多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辅助性T细胞17相关的白细胞介素17水平及其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就诊的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9例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同时期性别、年龄与病例组相匹配的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根据28处关节疾病活动性评分指数将病例组分为活动组49例和稳定组30例。结果与结论:ELISA检测结果显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活动期患者的白细胞介素17水平高于稳定期患者(P<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水平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28处关节疾病活动性评分指数均呈正相关(r=0.459,0.379,0.455;P<0.05)。说明白细胞介素17参与了类风湿关节炎的炎症反应,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28处关节疾病活动性评分指数等同样能反映病情的活动性。
谢庆云魏萌张波康夏刘希麟刘金标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白细胞介素17红细胞沉降率病情活动性慢性滑膜炎血管炎
微创极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初步应用和早期疗效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研究微创极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extrem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XLIF)治疗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早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3年10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14例,均在微创通道下采用XLIF治疗。分别测量并分析术前、末次随访时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椎间高度,椎间孔高度,椎间孔面积和盘黄间隙(关节下间隙),并通过X线片、CT、MRI等影像学资料进行整体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随访6~13个月,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5例患者术后出现短暂的右大腿外侧皮肤感觉异常和轻度髂腰肌肌力下降,均在术后2个月内恢复;1例大体重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出现持续性腰痛,给予延长卧床休息时间后症状改善。术后影像学显示所有患者椎管及神经根管减压效果满意,滑脱得到一定程度的复位。腰、腿痛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测量椎间高度增加109.2%;椎间孔高度增加33.8%,症状侧椎间孔面积扩大41.4%,盘黄间隙平均增加2.3 mm。多项影像学评价指标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创XLIF应用于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治疗,可以使患者早期得到良好的症状缓解和满意的影像学改善,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但其远期疗效还需经过大样本长期的随访和研究。
刘希麟席焱海马俊何海龙谢宁叶晓健
关键词:腰椎椎管狭窄脊柱融合术
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中大转子不同固定方法的比较被引量:5
2011年
背景:钢丝捆绑固定大小转子间骨折在髋关节置换过程中被广泛采用,但对于严重粉碎的骨质疏松骨折可能会加重骨折或无法固定所有骨折块。目的:对比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转子间骨折中不同固定方法的效果。方法:在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34例骨质疏松性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中,采用钢丝捆绑固定大转子骨折块19例,采用爱惜邦聚丁酯带针缝线固定大转子骨折块15例。结果与结论:所有大转子骨折均愈合,无骨折移位、关节脱位、假体下沉、断裂、松动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日常生活能自理,无严重疼痛、功能障碍,疗效满意。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及Hari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1)。爱惜帮捆绑固定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较钢丝捆绑组少(P<0.01)。表明在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伴大转子粉碎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过程中,采用爱惜帮缝合线固定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谢庆云张波权毅潘显明马泽辉康夏刘希麟
关键词:老年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
Acutrak空心无头加压螺钉治疗Hoffa骨折早期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评价采用Acutrak空心无头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Hoffa骨折早期疗效。方法 7例Hoffa骨折按Letenneur分型,行切开复位Acutrak空心无头加压螺钉内固定方法治疗,术后复查随访。结果平均随访16.5个月,骨折均获得愈合,采用Letenneur术后功能恢复评估标准:优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5.7%。结论 Acu-trak空心无头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Hoffa骨折疗效确切,能实现骨折复位和稳固固定的作用。
谢庆云张波康夏刘希麟刘金标权毅潘显明
关键词:HOFFA骨折内固定
全髋关节置换后早期创伤局部引流血和循环血中的相关细胞因子水平
2011年
背景:对于全髋关节置换后创伤早期的应激阶段,创伤局部和全身细胞因子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还鲜见报道。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后早期无菌性炎症阶段创伤局部引流血和全身循环血中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9例,分别在关闭伤口时、置换后1,4和24h采集静脉血样本以及创伤局部引流血液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17水平。结果与结论:全髋关节置换后早期创伤局部引流血和循环血中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明显升高,并且在各个时间点上创伤局部引流血中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高于循环血(P<0.05);置换后早期循环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升高,创伤局部引流血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无明显变化,但仍高于循环血中的水平(P<0.05);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17的水平在置换后无显著改变,且在创伤局部和循环中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结果提示在全髋关节置换后急性无菌性炎症阶段,循环血中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不会直接反映局部的炎症反应。
谢庆云魏萌张波权毅潘显明康夏刘希麟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7引流血循环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