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成龙

作品数:76 被引量:742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3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47篇地震
  • 20篇前兆
  • 17篇地下流体
  • 15篇震前
  • 15篇流体
  • 14篇地震前
  • 12篇地震前兆
  • 10篇地下水
  • 9篇地球化
  • 9篇地球化学
  • 9篇水位
  • 8篇前兆异常
  • 7篇地震预测
  • 6篇地下流体动态
  • 6篇汶川地震
  • 5篇同震响应
  • 5篇井水位
  • 4篇地球化学探测
  • 4篇地球化学特征
  • 4篇地震前兆监测

机构

  • 71篇中国地震局
  • 18篇中国地质大学...
  • 7篇中国地震局工...
  • 5篇北京市地震局
  • 4篇河北省地震局
  • 4篇天津市地震局
  • 4篇北京市地质调...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北京市地质矿...
  • 2篇新疆水利水电...
  • 1篇广东省地震局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核工业北京地...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福建省地震局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云南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四川省地震局

作者

  • 76篇刘成龙
  • 42篇车用太
  • 23篇鱼金子
  • 21篇王广才
  • 9篇刘五洲
  • 9篇张培仁
  • 7篇李万明
  • 6篇王基华
  • 6篇谷元珠
  • 5篇林元武
  • 5篇陶京玲
  • 4篇吕金波
  • 4篇赵文忠
  • 4篇何案华
  • 4篇史浙明
  • 4篇王志敏
  • 3篇杨竹转
  • 3篇宋晓冰
  • 2篇王晓卫
  • 2篇刘春国

传媒

  • 14篇地震地质
  • 12篇地震
  • 8篇国际地震动态
  • 4篇水文地质工程...
  • 4篇地震学报
  • 2篇现代地质
  • 2篇西北地震学报
  • 2篇地震研究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地球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华北地震科学
  • 1篇华南地震
  • 1篇四川地震
  • 1篇地震地磁观测...
  • 1篇地质通报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城市地质
  • 1篇中国地震监测...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4
  • 1篇2013
  • 7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8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 5篇2002
  • 2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发展我国地下流体前兆流动观测问题的建议被引量:10
2002年
介绍了地下流体前兆流动观测及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地下流体前兆流动观测的历史与现状、我国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针对现状与问题 ,提出了建设我国地下流体前兆流动观测系统的建议 ,其中包括指导思想、发展目标、观测网的类型与布设、观测点的建设、观测项目与观测仪器的选择、观测工作的组织与实施、观测数据的产出与共享等科学与技术问题。
车用太王广才刘五洲刘成龙王基华张培仁
关键词:地下流体地震前兆观测网观测仪器观测数据
三峡井网井水位对汶川8.0级地震的同震响应特征研究被引量:28
2009年
系统分析了三峡井网8口井水位对汶川8.0级地震的同震响应及其后效特征,揭示出这些特征因井而异,其差异性在井孔结构相似的条件下主要取决于井点的构造部位、观测含水层的地下水埋藏类型、含水层的导水系数等条件;深入研究了井水位同震后效特征中残留阶升与阶降的力学含义及其地震预测意义,并用仙女山断裂带上近期地震活动验证了残留阶升区可能是未来地震危险区的科学推论.
刘成龙王广才张卫华梅建昌
关键词:井水位同震响应三峡井网汶川地震
某长隧洞环境放射性评价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通过在拟开掘隧道沿线的专门勘探平洞和煤矿巷道中进行的γ辐射剂量率(225组数据)和环境氡浓度(96个数据)测量,评价和研究该区未来隧道放射性辐射环境。这些平洞和巷道均穿越了(或低于)拟开掘隧洞的底部,基本上揭露了比选隧洞可能穿越的地层岩性。结果表明,在该区煤系地层和侏罗系砂岩交接带可能会出现环境γ辐射照射剂量超标现象,在上述交接带以及含土碎石分布区,有可能出现环境氡浓度超标现象。在选线和施工过程中应引起重视。
王广才侯胜利刘成龙王辉王玉宝颜新荣王晓卫
关键词:环境放射性
京津冀地区井水位的数字化观测及其地震前兆监测效能评估被引量:21
2006年
在较为系统地调查北京、天津、河北地区井水位数字化观测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各井水位的年、月、日动态特征,并根据以往的震例评估了地震前兆监测的效能。研究结果表明,约90%井的水位年动态有一定规律性,可在地震中期前兆监测中发挥效能,约50%井的水位日、月动态有一定规律性,无阶变与超3倍均方差的脉冲,可在地震短期和短临前兆监测中发挥一定效能。研究结果还表明,数字化井水位观测中目前较为突出的问题是,约一半的井水位动态中存在较大幅度的脉冲状"异常"变化,严重影响地震前兆监测效能。
车用太赵文忠鱼金子刘成龙
关键词:井水位动态特征
京津冀地区氡的数字化观测及其地震前兆监测效能评估被引量:9
2006年
京津冀地区已建成氡的数字化(气氡)观测井(泉)共12口,目前正在运行8口,其中有1口井观测的数值低于仪器检出限,故实际有效观测井(泉)为7口。文中系统分析2004年7口井(泉)气氡年、月、日动态特征,根据以往的水氡震例评估其地震中期、短期与短临前兆异常的可能性,认为多数井中有可能识别出以破坏年变规律为标志的中期前兆异常,但很难识别出以阶变或脉冲为特征的短期和短临前兆异常。文中还对比分析了同一口井(泉)气氡与水氡动态的差异性,发现气氡的动态稳定性明显不如水氡,这不利于气氡在地震短期或短临前兆异常监测中发挥作用。
刘成龙鱼金子赵文忠车用太
关键词:气氡动态特征
京津冀地区井水温度的数字化观测及其地震前兆监测效能的评估被引量:7
2006年
较为系统的分析了北京、天津、河北地区井水温度观测现状及年、月、日不同层次上的动态特征,及其在相关的地震前兆监测中发挥效能的可能性做了宏观的评估。评估结果表明,74.7%井的水温观测正常运行,58.6%的井在地震中期或中短期的前兆监测发挥效能,67.8%的井在地震短期前兆监测发挥效能,41.2%的井在地震短临前兆监测中有可能发挥一定效能。文中还提出了进一步发挥井水温度观测监测效能的若干建议。
赵文忠车用太刘成龙牟凤香
关键词:动态特征
我国地震地下流体前兆台站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1
2001年
系统介绍了我国地震地下流体前兆台站的产权与管理权关系 ,观测点的井泉类型 ,观测井深度 ,观测层类型与地下水物理化学特征 ,观测项目及其仪器类型与运行现状 ,井房及其供电与通讯条件 ,观测人员的学历与专业结构、年龄与工龄结构等 ,为“十五”
谷元珠刘春国刘成龙鱼金子车用太
关键词:地下流体地震前兆
四川芦山7.0地震的地下水前兆异常
对芦山地震前四川范围内水位观测资料分析结果表明邛崃川22井,石棉川02井、会理川06井和泸沽湖井出现前兆异常现象.川22井为常规水动态异常,其它3口井为水位固体潮畸变异常,异常时间都集中在震前的1-5天,并就上述异常与芦...
刘成龙王广才史浙明赵丹
关键词:地震学地下水
文献传递
金沙江水网及其地震地下水前兆监测能力的讨论被引量:2
2011年
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站水库地震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简称金沙江水网),是中国第2个专门用于水库区地震前兆监测与研究为目的的企业地下水动态监测网。文中简要介绍了该网的布设、观测网的技术构成、观测井与观测含水层的基本特征及试运行的基本结果,从观测井-含水层特征及观测到的水位与水温多月、月、日动态特征,评估了其地震前兆监测能力。
李万明车用太刘成龙鱼金子何案华
关键词:地下水观测网地震前兆监测
新疆吐-哈盆地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作用被引量:23
2016年
新疆吐-哈盆地水资源严重缺乏,地下水是当地主要的水资源,探讨该地区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对区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运用阴阳离子Piper三线图、氢氧稳定同位素、Gibbs图以及离子相关关系分析的方法,探讨了该地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作用。结果表明:吐-哈盆地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以大气降水为主,排泄以蒸发为主;溶滤作用、蒸发浓缩作用对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形成具有主导作用;沿地下水流动方向水化学类型由Cl·SO_4-Na型逐渐演变为Cl-Na型,水化学组分变化规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并且浓缩现象比较明显。
蒋万军赵丹王广才郭永海刘成龙钟涛刘淑芬何琛芝
关键词: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同位素吐-哈盆地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