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磊

作品数:11 被引量:90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天津市科委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乙型
  • 6篇肝炎
  • 5篇乙型肝炎
  • 4篇米夫
  • 4篇拉米夫定
  • 4篇肝硬化
  • 3篇乙型肝炎肝
  • 3篇乙型肝炎肝硬...
  • 3篇耐药
  • 3篇恩替卡韦
  • 3篇肝炎肝硬化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预后
  • 2篇衰竭
  • 2篇准种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拉米夫定耐药
  • 2篇呼气
  • 2篇呼气试验

机构

  • 10篇天津市第三中...
  • 6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肝胆疾...
  • 1篇天津市人工细...

作者

  • 11篇刘磊
  • 9篇李莹
  • 9篇韩涛
  • 5篇李岩
  • 5篇肖时湘
  • 4篇景丽
  • 4篇阚志超
  • 4篇高英堂
  • 3篇刘彤
  • 3篇杜智
  • 3篇刘华
  • 2篇吴珍萍
  • 1篇张涛
  • 1篇聂彩云
  • 1篇王毅军
  • 1篇陈英
  • 1篇王凤梅
  • 1篇阎俊卿
  • 1篇李隽
  • 1篇邢晶

传媒

  • 3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华西医学
  • 1篇武警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拉米夫定耐药后序贯治疗中HBV准种的演变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LAM)耐药后序贯治疗中HBV准种的演变特点.方法:收集7例拉米夫定耐药患者序贯治疗中的血清,对HBV聚合酶基因逆转录酶区进行PCR扩增克隆并测序,结合临床用药分析序列突变,探讨其演变特征.结果:患者1、4、5在序贯治疗中LAM耐药变异株一直存在,主要以M204I+L80I、M204I+L80I+L180M、M204V+L180M+G173L、M204V+L180M为主,所占比例在不断发生变化.患者2、3在序贯治疗中检测出野生株,但患者2在后续治疗中又选择出LAM耐药变异株.患者6在ADV联合ETV治疗时、患者7在单用ADV治疗时测时分别测出双重耐药株M204V+L180M+G173L+T184A和M204V+L180M+G173L+236D.结论:拉米夫定耐药后序贯治疗中原耐药突变不易消失,且容易在此基础上筛选出交叉耐药株或多重耐药株,他的出现影响序贯治疗的应答甚至导致序贯治疗的失败.
吴珍萍韩涛高英堂李莹刘彤景丽刘磊杜智
关键词:拉米夫定耐药准种
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48周疗效。方法:6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给予恩替卡韦0·5mg,每天1次口服,持续治疗48周。观察治疗后12周、24周、36周、48周病毒学、生化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及Child-Pugh积分等变化情况。结果:患者血清HBV DNA对数值在治疗前平均为6·76±1·80log拷贝/mL,在接受恩替卡韦治疗后12周、24周、36周、48周时分别下降至3·00±0·66log拷贝/mL(P<0·01)、3·00±0·24log拷贝/mL(P<0·01)3·00±0·11log拷贝/mL(P<0·01)、3·00±0·05log拷贝/mL(P<0·01)。(治疗后HBV DNA检测不到的患者被定为<103拷贝/mL)。在12周、24周36周和48周时分别为75%(45/60),95%(57/60),96·67%(58/60)和98·33%(59/60)。在治疗48周时,44·44%(12/27)的患者出现了HBeAg阴转,22·22%(6/27)的患者出现了HBeAg血清学转换。与治疗前相比在治疗48周时ALT、AST明显下降,Alb、TBil、前白蛋白(PAlb)、胆碱酯酶(CHE)、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Child-Pugh积分等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结论:恩替卡韦对于乙肝肝硬化的患者在48周内即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使HBV DNA水平下降,同时可以改善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及Child-Pugh积分等指标。
刘磊韩涛
关键词:恩替卡韦肝硬化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或其联合阿德福韦酯补救治疗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应答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对拉米夫定(LAM)初治耐药后,LAM联合阿德福韦酯(ADV)应答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采用恩替卡韦(ETV)单药或ETV联合ADV进行补救治疗,比较两种补救方案的疗效。方法对LAM初治耐药后应用LAM联合ADV应答不佳的40例患者,分别应用ETV1.0mg/d(14例)及ETV0.5mg/d联合ADV10mg/d(26例)两种方案进行补救治疗,至少观察48周,定期监测HBVDNA、肝肾功能、HBV标志物等指标。根据资料不同分别采用t检验Wilcoxon检验或,检验。结果两组患者采用补救治疗前的基线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采用两种补救方案治疗后,两组患者HBVDNA水平均有下降,但ETV联合ADV组下降幅度较大。补救治疗24周时,ETV1.0mg组有28.6%(4例)达到HBVDNA转阴,ETV联合ADV组则有80.8%(21例)达到HBVDNA转阴,χ2 =8.469,P=0.0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8周时,ETV1.0mg组仍仅有4例患者HBVDNA转阴,而ETV联合ADV组全部26例患者均达到HBVDNA转阴。补救治疗24周时,ETV1.0mg组有42.9%(6例)患者ALT复常,ETV联合ADV组有92.3%(24例)患者ALT复常,χ2 =9.337,P=0.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8周时,ETV1.0mg组有57.1%(8例)患者ALT复常,而ETV联合ADV组所有患者均达到ALT复常。补救治疗48周时,ETV1.0mg组有1例患者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ETV联合ADV组有4例患者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结论对于LAM耐药后LAM联合ADV应答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ETV联合ADV的补救方案较ETV单药1.0mg的方案更为有效,可以实现更好的病毒学及生物化学应答。
邢晶韩涛刘磊李莹李隽李岩肖时湘
关键词:乙型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
13C-美沙西丁呼气试验在老年肝硬化患者肝储备功能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探讨应用13C-美沙西丁呼气试验(13C-MBT)评估老年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储备的作用. 方法 选取老年肝硬化患者147例,肝功能Chid-Pugh A级53例,Chid-Pugh B级44例,Chid-Pugh C级50例.同时选取老年慢性肝炎患者26例及健康老年志愿者1 5例作为对照.行13C MBT、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检测,计算Chid-Pugh计分,绘制丰度曲线、代谢速率曲线;分析13C MBT的主要参数与常规肝功能指标之间的关系. 结果 老年健康对照组、慢性肝炎组及肝硬化组患者随肝脏疾病的进展,13C MBT的主要参数值逐渐下降,13C-MBT肝功能分级与Child-Pugh分级判定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状况一致率为87.8%(kappa=0.82,P<0.01).肝硬化患者13C MBT参数值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无相关性(P>0.05),与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呈正相关(P<0.01),与血清总胆红素、Child-Pugh计分呈负相关(P<0.01). 结论 13C-MBT是一种能够反映老年肝硬化患者肝细胞储备功能安全、无创的检查方法,是临床肝功能生化检测、Child-Pugh分级评价肝功能的有益补充.
刘磊阚志超李岩肖时湘刘华李莹陈英庄茗
关键词:肝硬化肝功能试验
13C-美沙西丁呼气试验在评价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肝储备功能和预后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 观察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13C-美沙西丁呼气试验(13C-MBT)检测的特点,探讨13C-MBT对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肝储备功能评价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对87例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3个亚组)、36例慢性肝炎(包括轻度和中度)、56例肝硬化患者(代偿性肝硬化Child-Pugh A级)进行研究.行13C-MBT、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检测,计算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值,记录13C-MBT的3个主要参数——前40 min代谢速率峰值与正常值的比值(MVmax40)、前40 min 13CO2累积呼出丰度与正常值的比值(CUM40)、前120 min13CO2累积呼出丰度与正常值的比值(CUM120),计算量化值,绘制丰度(DOB)曲线、代谢速率(MV)曲线.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随访3个月,分为存活组(43例)和病死组(44例),对13C-MBT量化值、TBil、PTA、国际标准化比率(INR)、MELD和Cr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结果 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和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组13C-MBT的MVmax40(0.70±0.14、0.34±0.09、0.14±0.07,F=38.08,P<0.01)、CUM40 (0.75±0.17、0.34±0.09、0.11±0.06,F=18.23,P<0.01)、CUM120(0.74±0.18、0.46±0.13、0.21±0.11,F=21.56,P<0.01)和量化值(0.73±0.15、0.34±0.13、0.21±0.11,F=17.82,P<0.01)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早期、中期、晚期各亚组间MVmax40、CUM40、CUM120和量化值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34、5.53、11.12和10.97,均P<0.05).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组13C-MBT量化值、TBil、PTA、INR、MELD、Cr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0.67、0.80、0.81、0.88和0.87,当13C-MBT量化值为0.14时,对预后判断的敏感度为63.6%,特异度为69.8%.13C-MBT量化值以0.14为界进行3个月预后分析,13C-MBT量化值≥0.14,病死率为22.45% (11/49);13C-MBT量化值<0.14,病死率为86.84%(33/38,x2=4.89,P<0.05).结论 MVmax40 、
刘磊韩涛聂彩云阚志超李岩肖时湘李莹刘华阎俊卿
关键词:乙酰胺类肝功能衰竭预后
拉米夫定耐药后阿德福韦酯治疗应答欠佳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耐药变异模式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LAM)耐药后单用或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应答欠佳患者HBV耐药变异模式. 方法收集15例LAM耐药后采用ADV治疗病毒学应答欠佳患者的血清,对HBV聚合酶逆转录区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克隆、测序,分析与耐药相关的变异模式.组间HBV DNA水平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单用ADV组检测出A181T+N236T、A181V和A181T 等模式的ADV耐药变异,而联合治疗组中主要检测出M204V+L180M、M204V+L180M+L229V、M204I+L80I和M204V+L180M+V207I等LAM耐药变异模式.另外,在联合治疗组的3份血清中,20%的克隆上同时出现对LAM和恩替卡韦耐药的变异,分别为M204I+L80I+T184I(2/10)、M204V+L180M+T184S(2/10)和M204V+L180M+G173L+S202G(2/10).两组中各有1份未检测出已知耐药变异的血清,在它们的测序结果中发现所有克隆均出现1269L变异,且其中单用组中所有克隆均出现P109S变异.联合治疗组和单用ADV组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分别为(3.86±0.85)log10拷贝/ml和(5.71±0.94)log10拷贝/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47,P〈0.01).结论 LAM耐药后ADV治疗病毒学应答欠佳的患者中,单用ADV治疗容易筛选出A181T+N236T和A181V/T等ADV耐药变异模式,而联合ADV治疗组仍以M204V+L180M、M204V+L180M+L229V、M204I+L80I和M204V+L180M+V207I等LAM耐药变异模式为主.联合治疗时由于LAM的持续使用可选择出恩替卡韦耐药变异模式T184I/S和S202G;对于部分患者,1269L和P109S变异可能影响ADV治疗应答.
吴珍萍韩涛高英堂李莹刘彤景丽刘磊杜智
关键词: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耐药
一例YMDD变异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准种的变化
2009年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耐药后续治疗过程中乙型肝炎病毒准种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1例拉米夫定耐药变异后加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无应答、换用替比夫定仍无应答的病例,对其中的两个时间点(拉米夫定耐药后和替比夫定无应答)的血清进行巢式PCR扩增、克隆分析。结果发现了治疗过程中的几种变异模式:L80I+M204I;L80I+L180M+M204I;L80I+A181T+M204I;L80V+M204I。结论随着不同抗病毒药物的应用,乙型肝炎病毒的准种不断演变,拉米夫定耐药相关突变会影响到以后其他核苷类似物的后续治疗。
刘磊韩涛高英堂刘彤景丽李莹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准种耐药
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48周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48周疗效。【方法】6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给予恩替卡韦0.5 mg,1次/d口服,持续治疗48周。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2、24、36、48周病毒学、生化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Child-Pugh积分等变化情况。【结果】患者血清HBV DNA对数值在治疗前为(6.76±1.80)log拷贝/ml,在接受恩替卡韦治疗后12、24、36、48周时分别下降至(3.00±0.66)log拷贝/ml(P<0.01)、(3.00±0.24)log拷贝/ml(P<0.01)、(3.00±0.11)log拷贝/ml(P<0.01)、(3.00±0.05)log拷贝/ml(P<0.01)。(治疗后HBV DNA检测不到的患者被定为999拷贝/ml)。在12、24、36和48周时分别有75%(45/60),95%(57/60),96.67%(58/60)和98.33%(59/60)的患者HBV DNA转阴。在治疗48周时,44.44%(12/27)的患者出现了HBeAg阴转,22.22%(6/27)的患者出现了HBeAg血清学转换。在治疗48周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明显下降,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前白蛋白(PAlb)、胆碱酯酶(CHE)、PTA及Child-Pugh积分等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结论】恩替卡韦对于乙肝肝硬化的患者在48周内即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使HBV DNA水平下降,同时可以改善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及Child-Pugh积分等指标。
刘磊韩涛李莹
关键词:恩替卡韦肝硬化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肝硬变患者外周血和肝组织中HBV cccDNA的定量检测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变患者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在肝组织和外周血中的分布及临床应用.方法:选取60例乙型肝炎肝硬变患者肝组织和外周血样本,外周血样本以不降解质粒的ATP依赖的DNA酶(PSAD)进行酶切,肝组织样本以限制性内切酶MluⅠ联合PSAD酶切而后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60例乙型肝炎肝硬变患者外周血HBVcccDNA均阴性,肝组织HBV cccDNA阳性24例(40.00%),在HBeAg(+)组、HBeAg(-)HBeAb(-组、HBeAb(+)组分布分别为66.67%、52.94%和26.47%,定量结果在3组呈递减趋势,且HBeAg(+)组与HBeAb(+)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HBV cccDNA占总HBVDNA 0%-7.77%,肝组织HBV cccDNA与肝组织总HBV DNA存在相关性(r=0.53,P<0.01)与外周血总HBV DNA无相关性(r=0.18,P=0.18),与ALT、TBIL均无相关性(r=0.15,P=0.25;r=0.01,P=0.94).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变患者外周血检测不到HBV cccDNA,肝组织HBV cccDNA占总HBVDNA比例较低,HBeAg(+)患者病毒复制最为活跃.
李莹韩涛高英堂刘磊王毅军景丽张涛杜智
关键词:肝硬变共价闭合环状DNA实时荧光定量PCR
替比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4
2009年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8周时的疗效。方法8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口服替比夫定600mg/d或拉米夫定100mg/d,持续治疗48周。观察治疗不同时间点患者的病毒学、生物化学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PTA)、Child—Pugh积分及病毒耐药等变化情况。结果替比夫定组患者血清HBVDNA在治疗前为(6.52±1.33)10g10拷贝/ml,在接受替比夫定治疗后2、4、8、12、24、48周时的下降值分别为(2.09士1.30)lOglo拷贝/ml、(2.83±1.22)10g10拷贝/ml、(3.23±1.27)log10拷贝/ml、(3.42±1.32)log10拷贝/ml、(3.65±1.30)log1o拷贝/ml及(3.67±1.43)log10拷贝/ml。在24、48周时均有92.5%(37/40)的患者HBVDNA阴转。在治疗24、48周时,分别有30.0%(6/20)及35.0%(7/20)的患者出现了HBeAg血清学转换。在治疗48周时ALT、AST明显下降,白蛋白、总胆红素、PTA及Child—Pugh积分等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48周时替比夫定组YMDD变异率为5.0%。治疗后24、48周HBVDNA水平下降值、HBVDNA阴转率替比夫定组高于拉米夫定组(P〈0.05)。结论替比夫定能快速有效抑制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病毒复制,使HBVDNA水平下降,同时可以改善肝功能,且具有较低耐药率。
梁静韩涛肖时湘李岩阚志超刘磊
关键词:肝硬化肝炎乙型慢性拉米夫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