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光明

作品数:831 被引量:4,555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46篇期刊文章
  • 99篇会议论文
  • 69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24篇医药卫生
  • 11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生物学
  • 6篇化学工程
  • 5篇机械工程
  • 4篇哲学宗教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电子电信
  • 2篇建筑科学
  • 2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87篇成像
  • 236篇磁共振
  • 168篇磁共振成像
  • 124篇血管
  • 109篇动脉
  • 108篇肿瘤
  • 91篇影像
  • 82篇癫痫
  • 76篇功能磁共振
  • 61篇造影
  • 61篇细胞
  • 52篇X线
  • 51篇血管造影
  • 51篇功能磁共振成...
  • 51篇灌注
  • 49篇影像学
  • 49篇冠状
  • 48篇冠状动脉
  • 44篇X线计算
  • 41篇双能量

机构

  • 751篇南京军区南京...
  • 62篇南京大学
  • 62篇南京航空航天...
  • 24篇徐州医学院
  • 18篇南方医科大学
  • 14篇江苏省人民医...
  • 14篇中国人民解放...
  • 12篇东南大学
  • 11篇南京医科大学...
  • 9篇南京军区总医...
  • 8篇第二军医大学
  • 6篇南京师范大学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中南大学湘雅...
  • 6篇北京协和医院
  • 5篇泰山医学院
  • 5篇天津市第一中...
  • 5篇惠州市中心人...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817篇卢光明
  • 206篇张龙江
  • 170篇张志强
  • 111篇周长圣
  • 75篇张宗军
  • 71篇赵艳娥
  • 69篇黄伟
  • 62篇郑玲
  • 60篇许健
  • 58篇王中秋
  • 54篇曹建民
  • 44篇钟元
  • 41篇罗松
  • 41篇许强
  • 36篇季学满
  • 30篇陈君坤
  • 29篇李林
  • 29篇戚荣丰
  • 25篇孔伟东
  • 20篇陈波

传媒

  • 84篇医学研究生学...
  • 80篇临床放射学杂...
  • 71篇中华放射学杂...
  • 63篇放射学实践
  • 42篇中国医学影像...
  • 35篇中国临床医学...
  • 34篇医学影像学杂...
  • 22篇生物物理学报
  • 16篇中华医学杂志
  • 16篇国际医学放射...
  • 12篇介入放射学杂...
  • 1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0篇医疗卫生装备
  • 9篇中华医学会第...
  • 7篇生物医学工程...
  • 6篇临床肿瘤学杂...
  • 6篇实用老年医学
  • 6篇中国现代神经...
  • 6篇中国介入影像...
  • 6篇磁共振成像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6篇2020
  • 9篇2019
  • 10篇2018
  • 29篇2017
  • 40篇2016
  • 36篇2015
  • 72篇2014
  • 55篇2013
  • 68篇2012
  • 58篇2011
  • 66篇2010
  • 101篇2009
  • 88篇2008
  • 42篇2007
  • 39篇2006
  • 21篇2005
  • 22篇2004
  • 6篇2003
8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间期脑血流量改变的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应用MRI脉冲式动脉自旋标记(PASL)技术,研究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患者发作间期局部脑血流最改变,阐述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可能的神经病理生理学机制。方法选择29例诊断明确、病程>1年且发作>3次的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年龄、性别、利手性相匹配并例数相当的正常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通过Siemens 3.OT MRI扫描仪采集全脑PASL数据,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患者发作间期相对正常人脑血流量改变的脑区。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患者发作间期脑血流量的改变以降低为主(P<0.05),主要包括双侧丘脑、脑于和小脑,以及右侧楔前叶部分皮质区域;而且发作间期双侧丘脑局部脑血流量改变与发作时间(r=-0.090,p=0.643)及发作频率(r=-0.115,p=0.551)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患者在发作间期以丘脑、脑干和小脑等脑区血流灌注降低为主,支持特发性全面性癫癎的"中脑癫癎理论"。这些脑区可能与特发性全面性癫癎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密切相关。
王茂雪张志强卢光明袁翠平王正阁沈连芳
关键词:强直阵挛性血液灌注脑血管循环
双能量CT肺动脉成像在儿科肾病综合征病人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评价双能量CT肺动脉成像(DE-CTPA)在儿科肾病病人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由2名放射科医师复习了2010年4月—2011年6月共52例年龄≤18岁的肾病病人的DE-CTPA影像和CTPA影像,记录灌注缺损或充盈缺损的有无,确立肺栓塞的诊断;在双能量CT灌注影像上记录肺栓塞区域的CT强化值。结果 52例患儿中,11例(21.2%,11/52)病人有肺栓塞。其中9例在CTPA上表现为叶(n=3)、段(n=5)和亚段(n=1)肺动脉内充盈缺损,其余2例CTPA上未见异常征象,而DE-CTPA上表现为亚段和亚亚段灌注缺损。11例病人中有8例在DE-CTPA上表现为叶(n=3)、段(n=5)分布的栓子,即以肺叶和肺段分布的灌注缺损区,另3例非闭塞性亚段肺栓塞未出现典型灌注缺损。双能量CT自动化分区所测得肺栓塞区域的CT强化值[(37.8±15.6)HU和(49.5±14.1)HU,t=-2.663,P=0.014]和手工所测得的肺栓塞区域的CT强化值[(19.1±11.2)HU和(49.6±12.7)HU,t=-8.841,P<0.001]均低于非栓塞区域所测得的CT强化值。结论本组儿科肾病综合征病人肺栓塞检出率为21.2%,DE-CTPA能显示儿童肺栓塞所致的灌注缺损,具有提高儿科病人肺栓塞检出率的潜力。
张龙江罗松王梅唐春香周长圣赵艳娥卢光明
关键词:双能量肺栓塞肾病综合征
肝性脑病动物模型研究及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肝性脑病是肝功能严重障碍和(或)门体分流术后发生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其基础和临床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动物模型的建立在其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的研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检测、治疗技术的提高,肝性脑病动物模型的制作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改进。文中就肝性脑病动物模型制作方法、动物和方法的选择及其研究进展等作一综述。
罗松张龙江卢光明
关键词:肝功能障碍肝性脑病动物模型肝硬化
磁共振成像对胎儿异常及妊娠并发症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探讨MRI对胎儿发育异常、畸形及妊娠并发症的显示 ,研究MRI对该异常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 44例中、晚期孕妇行MRI检查 ,观察和分析胎儿各脏器及母体附属结构的形态、信号变化。结果 胎儿的大多数脏器及母体的附属结构 (如胎脑、胎心、胎肺、胎肝、胎盘、子宫等 )显示良好。发现 2例前置胎盘、12例脐带绕颈、1例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及 1例葡萄胎等异常。结论 MRI能较好地显示胎儿的发育异常、畸形及妊娠并发症 ,较超声优越 。
王中秋卢光明陈自谦施增儒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胎儿异常妊娠并发症
双源CT心肌桥的检出率、解剖病理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利用双源CT观察心肌桥(MB)的出现率和解剖病理学特征,探讨其检出的临床意义。 材料与方法:2006年12月~2007年3月,共有272例患者因怀疑冠状动脉疾病或体检而进行了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DS...
张龙江卢光明郭华陈鹏孙志远王俊鹏李林黄伟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体层摄影术心肌桥
文献传递
脊髓栓系综合征的MR表现和评价
2002年
王秀玲张宗军陈君坤卢光明
关键词:脊髓栓系综合征MR
肾脏恶性横纹肌样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影像诊断
1992年
肾脏恶性横纹肌样瘤(malignant rhabdoid tumorof the kidney,MRTK)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罕见肿瘤,好发于婴幼儿,占儿童肾脏恶性肿瘤的2%。其临床、病理和影像表现特殊,现综述如下: 一、MRTK的命名和起源MRTK过去泛诊为Wilms瘤。1973年Jereb和Sandstedt报道112例Wilms瘤,分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三型。
卢光明沈复兴
关键词:肾脏恶性肿瘤影像诊断分化型软组织肿物
一种基坑监测中深层水平位移的测斜管导槽扭转修正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坑监测中深层水平位移的测斜管导槽扭转修正方法,利用两正交导槽的同日测试结果,以桩底处初始扭转角和桩顶处最终扭转角为自变量,采用最小二乘法方法构建两正交导槽修正后偏差的目标函数,建立最优化模型,通过求解最优...
邓智平王玺王磊卢光明李立国武煜郑欣豪徐莱杜俊黎李捷
文献传递
丹酚酸A在制备治疗肿瘤多药耐药性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天然药物领域,公开了丹酚酸A在制备治疗肿瘤多药耐药性药物中的应用。丹酚酸A具有较丹参酮类的丹参提取物水溶性好的优点,因此具有更好的生物利用度。本发明公开了丹酚酸A对耐药肿瘤细胞具有的显著抑制作用,其机制为通过上...
王昕王春艳卢光明孟庆欣朱飞鹏张龙江张志强牛红梅黄嘉逸奚海燕盛会雪
文献传递
一种多孔羟基磷灰石花状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羟基磷灰石花状微球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将CaO加入80℃蒸馏水中消化成质量浓度为1%~10%的Ca(OH)<Sub>2</Sub>浆液,在室温下机械搅拌中向浆液通入CO<Sub>2</Sub>/N<Su...
刘莹唐玉霞卢光明滕兆刚朱飞鹏杨楠楠
文献传递
共8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