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喻言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肉瘤
  • 2篇生殖
  • 2篇生殖系
  • 2篇生殖系统
  • 2篇女性
  • 2篇女性生殖
  • 2篇女性生殖系
  • 2篇女性生殖系统
  • 2篇临床病理
  • 2篇临床病理分析
  • 2篇免疫
  • 2篇肌肉
  • 2篇肌肉瘤
  • 2篇横纹肌
  • 2篇横纹肌肉瘤
  • 2篇C-MYC
  • 2篇ERK1
  • 2篇病理
  • 2篇病理分析
  • 1篇血管

机构

  • 4篇四川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4篇喻言
  • 3篇徐炼
  • 2篇吴秀丽
  • 2篇叶绿
  • 2篇孙亮
  • 2篇宋波
  • 2篇杨开选
  • 2篇黄芹
  • 2篇何英
  • 2篇杨帆
  • 1篇蒋理海
  • 1篇何跃东
  • 1篇冯敏
  • 1篇李林
  • 1篇王巍
  • 1篇王巍
  • 1篇王梅
  • 1篇黄芹
  • 1篇何英
  • 1篇王梅

传媒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学会病...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1
  • 2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女性生殖系统横纹肌肉瘤中C-myc和ERK1表达特征及相关性的初步探讨
2007年
[目的]研究横纹肌肉瘤组织中ERK1和C-myc的表达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7例女性生殖系统横纹肌肉瘤石蜡标本中ERK1和C-myc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C-myc在横纹肌肉瘤组织中高表达率为70.59%;在组织学分级Ⅲ级的肿瘤中C-myc的高表达率为71.43%,Ⅰ级为33.33%(P﹤0.05)。ERK1在横纹肌肉瘤中呈现低表达,低表达率为29.41%,与正常横纹肌组织低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横纹肌肉瘤中C-myc与ERK1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C-myc在横纹肌肉瘤中普遍高表达,并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和预后相关;在横纹肌肉瘤中,C-myc的表达可能不依赖Ras-MAPK途径调控。
叶绿杨开选吴秀丽黄芹何英杨帆徐炼宋波孙亮喻言
关键词:横纹肌肉瘤C-MYCERK1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7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了解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的组织学来源、临床和病理特点以及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侵袭性血管黏液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患者年龄18~72岁,平均43.14岁,男女比1:6。5例位于外阴,1例阴道壁,1例盆底前列腺旁区。误诊率71%。除1例行外阴广泛切除+双侧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患侧盆腔腹膜后淋巴结切除,6例均行局部肿物切除。随访2+~106月,1例复发,行介入治疗后痊愈。免疫组化阳性结果:波形蛋白(vimentin)3/3,结蛋白(desmin)3/4,平滑肌肌动蛋白(SMA)3/5,人类造血干细胞抗原(CD34)2/2,增殖细胞标记物(Ki67)2/2,染糖原(PAS)1/2,S-100蛋白(S-100)1/3。结论:侵袭性血管黏液瘤是一种罕见的具有高误诊率及局部高复发率的良性间质性肿瘤,免疫组化提示肌纤维母细胞或纤维母细胞来源,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无需强调广泛切除,对复发且手术困难者可以考虑介入治疗。
李林何跃东喻言蒋理海
关键词:侵袭性血管黏液瘤外阴盆底免疫组织化学介入治疗
女性生殖系统横纹肌肉瘤中C-myc和ERK1表达特征及相关性的初步探讨
目的研究横纹肌肉瘤组织中 ERK1和 C-myc 的表达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 SP 法,对17例女性生殖系统横纹肌肉瘤石蜡标本中 ERK1和 C-myc 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C-myc 在横纹肌肉瘤组织中高...
叶绿吴秀丽黄芹何英杨帆徐炼宋波孙亮喻言杨开选
关键词:横纹肌肉瘤C-MYCERK1
文献传递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93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要点及预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根据纳入标准筛选并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93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析其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结果93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患者年龄24~81岁,平均年龄47.1岁。患者多因盆腔包块、阴道不规则流血就诊。术前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检查62例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高于正常值。肿瘤大体多为囊实性包块,囊壁粗糙,囊内为黏稠褐色液,常见实性乳头状组织突向囊腔内,实性区质嫩、朽。HE染色镜下见异位子宫内膜和恶变组织同时存在,正常子宫内膜与恶变组织有移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恶变组织可以向上皮源性肿瘤和间叶源性肿瘤分化,最常见的肿瘤类型为子宫内膜样腺癌及透明细胞腺癌。75例患者术后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2~96月),6例患者死亡,5例患者术后复发,64例患者存活。生存分析显示肿瘤预后与肿瘤临床病理分期及肿瘤类型有关。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常见于围绝经期妇女,术前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查有助于肿瘤的诊断,恶变的肿瘤以子宫内膜样腺癌及透明细胞腺癌为主,肿瘤临床病理分期及肿瘤类型是肿瘤预后相关因素。
徐炼何英何英代洁冯敏黄芹喻言王梅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肿瘤免疫组化临床病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