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琨

作品数:34 被引量:169H指数:8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卫生局临床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儿童
  • 12篇心肌
  • 11篇患儿
  • 7篇动脉
  • 7篇心肌病
  • 7篇心脏
  • 7篇肌病
  • 6篇心脏病
  • 6篇型心
  • 6篇血清
  • 6篇先天
  • 6篇先天性
  • 6篇先天性心脏
  • 6篇先天性心脏病
  • 6篇扩张型
  • 6篇扩张型心肌
  • 6篇扩张型心肌病
  • 6篇川崎
  • 6篇川崎病
  • 5篇蛋白

机构

  • 14篇武汉市妇女儿...
  • 12篇武汉市儿童医...
  • 8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作者

  • 34篇夏琨
  • 22篇王瑞耕
  • 13篇尹薇
  • 12篇孙东明
  • 12篇刘玲
  • 9篇孙东明
  • 9篇彭静
  • 7篇刘玲
  • 7篇张勇
  • 7篇孙东明
  • 6篇邓淑珍
  • 5篇丁艳
  • 4篇付佳
  • 3篇王丹丹
  • 3篇蔡珊珊
  • 2篇邓淑珍
  • 2篇龙元
  • 2篇彭静
  • 2篇许渝
  • 2篇张勇

传媒

  • 6篇临床心血管病...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3篇实用儿科临床...
  • 3篇中华实用儿科...
  • 2篇中国当代儿科...
  • 2篇临床儿科杂志
  • 2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国实用儿科...
  • 2篇国际儿科学杂...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河南中医
  • 1篇贵州医药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8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儿血清IGF-1和IGFBP-3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心衰)患儿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2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20例无心脏基础疾病的心衰患儿(心衰组),20例无心衰的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患儿(先心组),30例伴心衰的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患儿(先心+心衰组)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组别的血清IGF-1及IGFBP-3进行比较;并对先心+心衰组患儿按心功能Ⅱ、Ⅲ、Ⅳ级分为3个亚组,对其血清IGF-1、IGFBP-3及cTnI水平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先心组血清IGF-1及IGFBP-3水平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先心+心衰组血清IGF-1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及先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1,P<0.05)。心衰组血清IGF-1及IGFBP-3水平明显增高,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先心+心衰组患儿按心功能分级比较的各亚组间随心功能下降血清IGF-1水平依次降低(P<0.01),且该组患儿血清IGF-1、IGFBP-3水平与血清cTnI水平呈负相关(分别r=-0.692、-0.530,P<0.05)。结论血清IGF-1水平可作为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病情评估的客观指标及合并心衰的危险因素,这也为该类患儿使用外源性IGF-1治疗心衰提供了临床依据。
彭静付佳邓淑珍王瑞耕刘玲孙东明夏琨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美托洛尔治疗扩张性心肌病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儿血浆中N端钠尿肽前体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与常规疗法联合治疗儿童扩张型心肌病(DCM)的疗效及其对患儿血浆中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5例扩张型心肌病患儿进行随机分组,A组为常规治疗组,共38例;B组为为常规治疗+美托洛尔治疗组,共37例。比较两组各组治疗前后左室内径缩短率(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及患者血浆中N端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A组与B组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6个月后两组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的改善(P<0.05);治疗后B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在儿童DCM的临床治疗中,口服美托洛尔结合常规治疗手段的联合疗法更具有优势,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夏琨梅勇
关键词:儿童扩张型心肌病
小儿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心功能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扩张型心肌病(DCM)并发心力衰竭患儿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与常用心功能评价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并发心力衰竭的DCM患儿68例,按改良Ross评分法,将其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心力衰竭组,选取健康体检儿童5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RDW水平的差异,并将DCM患儿RDW与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DCM合并心力衰竭组RDW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力衰竭轻度、中度、重度患儿间NT-pro BNP水平逐级升高,LVEF逐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心力衰竭各组间RDW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DW与NT-pro BNP、LVEF均无显著相关性(r分别为0.144、-0.158,P均>0.05)。结论 RDW升高有助于小儿DCM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断,但其能否作为小儿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判断指标尚不能明确。
孙东明夏琨刘玲王瑞耕尹薇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红细胞分布宽度N-端脑利钠肽前体左室射血分数
多关节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活动期血管内皮功能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多关节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活动期血管内皮功能变化,氧化应激水平及血脂代谢等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住院的多关节型JIA活动期患儿42例分为类风湿因子(RF)阳性及RF阴性组,同期23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扩张反应(FMD)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血脂、氧化应激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组肱动脉FMD均明显下降,RF阳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 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F阳性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三酰甘油(TG)水平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8-异前列腺素F2a(8-iso-PGF2α)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F阴性组与对照组比较,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8-iso-PGF2α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F阳性组与RF阴性组比较,血清8-iso-PGF2α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关节型JIA肱动脉FMD与血清8-iso-PGF2α呈负相关(r=-0.54,P<0.01)。结论多关节型JIA活动期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RF阳性者更明显,其可能与氧化应激水平升高有关,尚不能确定与血脂紊乱有关。
孙东明高峻丁艳尹薇张勇夏琨王瑞耕
关键词: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内皮功能血脂8-异前列腺素F2A
美托洛尔对急性心律失常患儿的疗效及对血清心肌酶和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分析美托洛尔对急性心律失常患儿的疗效及对血清心肌酶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律失常患儿105例,分为予心肌营养治疗的对照组(51例)和给予美托洛尔治疗的观察组(54例),两组均治疗8周。记录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炎症因子、心率变异指标、早搏改善情况,并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观察组血清心肌酶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明显降低(均P <0.05),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SDNN)、5 min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均值(SDNNI)、5 min窦性心搏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窦性心搏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及相邻窦性心搏RR间期差值4 h> 50 ms所占比例(PNN50)明显增加(均P <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对照组早搏改善人数和临床疗效的总有效人数较观察组多(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观察组不良反应有降低趋势。结论: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患儿疗效确切,其作用与降低血清心肌酶和炎症因子有关。
夏琨孙东明张勇蔡珊珊
关键词:美托洛尔心律失常疗效心肌酶炎症因子
17例儿童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总结儿童暴发性心肌炎(FM)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收治的17例FM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并发症及预后等。结果:17例FM患儿中,男性8例,女性9例,年龄1~12岁4月,中位数年龄5.9岁;病程初期患儿常表现为消化道和呼吸道症状,就诊时10例发生心原性休克,9例发生心力衰竭,3例发生阿斯综合征,3例发生室性心动过速。17例患儿中,入院第1天15例(88.2%)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升高,12例(70.6%)血清超敏肌钙蛋白T(hs-cTnT)水平升高,11例(64.7%)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NT-proBNP)水平升高。17例患儿中5例置入临时起搏器,1例予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14例患儿予静脉免疫球蛋白,其中13例患儿予以足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本组共治愈9例,治疗好转后要求出院3例,2例患儿于入院当天要求出院并且外院继续治疗(1例在外院心脏移植,1例在外院治疗痊愈),死亡3例。结论:FM患儿治愈率及好转率均较成人FM患者低,常以消化道和呼吸道症状为首发表现,表现形式多样,漏诊及误诊率较高,早期识别、积极治疗FM患儿极为重要。
张敏夏琨孙东明龙元张勇
关键词:暴发性心肌炎儿童静脉免疫球蛋白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川崎病患儿血清YKL-40的变化及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YKL-40在川崎病(KD)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KD冠状动脉病变(CAL)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06-2016-06在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住院的KD患儿86例,将其分为KD无CAL组72例、KD伴CAL组14例,并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热患儿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YKL-40、白细胞(WBC)、血小板(PLT)、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差异。结果:KD无CAL组YKL-40、WBC、PLT、CRP、ESR、FIB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D伴CAL组血清YKL-40水平较KD无CAL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WBC、PLT、CRP、ESR、FIB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YKL-40可能参与了KD的发病,可作为KD冠状动脉损伤的一种新的预测指标。
孙东明许渝张丽萍张勇刘玲夏琨彭静王丹丹
关键词: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YKL-40
抗心肌抗体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价值及意义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分析病毒性心肌炎(VMC)患儿抗心肌抗体(AHA)的检测结果,明确AHA在小儿VMC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分析方法,入选62例VMC患儿为VMC组,同期46例疑似VMC患儿为疑似VMC组,20名健康儿童设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各组4种AHA[抗心肌线粒体ADP/ATP载体蛋白(ANT)抗体、抗β1-受体抗体、抗M2胆碱能(M2)受体抗体、抗肌球蛋白重链(MHC)抗体]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VMC组4种AHA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疑似VMC组4种AHA的阳性率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MC组与疑似VM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ANT抗体、抗β1-受体抗体、抗M2受体抗体、抗MHC抗体在VMC患儿中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91.9%、93.5%、90.3%、93.5%,特异度分别为85%、80%、85%、85%。11例暴发性心肌炎患儿4种AHA的阳性率分别为81.8%、90.9%、81.8%、81.8%。结论:AHA对小儿VMC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高度一致,临床上可为VMC的诊断及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彭静张勇王瑞耕孙东明刘玲夏琨龙元王丹丹蔡珊珊刘宁付佳
关键词:抗心肌抗体病毒性心肌炎自身免疫小儿
先天性心脏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儿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心功能的关系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儿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12月在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住院的并慢性心衰及肺炎的先心病患儿84例,按改良Ross评分法,将其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心衰组。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肺炎患儿4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RDW、血浆NT-proBNP水平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先心病并慢性心衰组RDW、血浆NT-proBNP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6±2.2)%比(13.7±1.5)%,(3252.9±1061.5)ng/L比(67.4±17.9)ng/L,t=5.518、7.838,P均〈0.01]。心衰轻度、中度、重度患儿间NT—proBNP水平逐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18.3±456.2)ng/L比(3371.4±834.2)ng/L比(4681.2±1214.8)ng/L,F=15.961,P〈0.01],RDW水平亦逐级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2±1.5)%比(15.7±2.0)%比(16.0±2.8)%,F=2.246,P〉0.05]。先心病并慢性心衰患儿RDW与NT.proBNP水平无显著相关性(r=0.134,P〉0.05)。结论RDW、血浆NT-proBNP水平的升高有助于先心病并慢性心衰的诊断。NT-proBNP水平对先心病并慢性心衰的病情评估有重要价值,但RDW能否作为先心病并慢性心衰严重程度的判断指标尚不能明确。
孙东明夏琨刘玲王瑞耕尹薇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红细胞分布宽度N-端脑利钠肽前体
儿童扩张型心肌病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儿童扩张型心肌病(DCM)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历调查方法,总结分析2007年5月至2011年11月武汉市儿童医院45例DCM患儿的临床资料。男27例,女18例;发病年龄为(19.20±18.98)个月。心功能Ⅰ-Ⅱ级(Ⅰ~Ⅱ级组)8例(17.8%),心功能Ⅲ~Ⅳ级(Ⅲ-Ⅳ级组)37例(82.2%)。将随访6个月-2年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缩短分数(LVFS)较治疗前提高10%-15%的患儿设为好转组,LVEF及LVFS持续下降及死亡的患儿设为恶化组。好转组34例;恶化组8例,其中5例死亡。分析2组确诊年龄、异常Q波发生情况、心功能分级、LVEF和LVFS的差异。结果心功能Ⅲ~Ⅳ级组患儿心肌钙蛋白、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明显高于Ⅰ~Ⅱ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确诊时有11例患儿心电图提示有异常Q波。LVEF、LVFS在心功能Ⅰ-Ⅱ级组明显高于心功能Ⅲ~Ⅳ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好转组与恶化组在发病确诊年龄、初诊年龄≤1岁比例、异常Q波发生情况、心功能Ⅲ-Ⅳ级发生例数、LVEF、LVFS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儿童DCM确诊时≤1岁最多,心功能多为Ⅲ~Ⅳ级。异常Q波发生情况、心功能级数、LVEF及LVFS值可作为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夏琨尹薇王瑞耕孙东明刘玲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异常Q波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