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书娜

作品数:11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预后
  • 4篇细胞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瘤
  • 3篇蛋白
  • 2篇蛋白表达
  • 2篇原发性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水解酶
  • 2篇肿瘤
  • 2篇疗法
  • 2篇弥漫
  • 2篇弥漫型
  • 2篇结直肠
  • 2篇结直肠癌
  • 2篇化疗
  • 2篇基因
  • 2篇PTEN磷酸...
  • 2篇肠癌

机构

  • 8篇河南省肿瘤医...
  • 2篇郑州大学
  • 2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武警河南总队...

作者

  • 11篇姚书娜
  • 10篇杨树军
  • 9篇刘艳艳
  • 8篇赵燕
  • 8篇姚志华
  • 4篇夏庆欣
  • 4篇郭宏强
  • 3篇贾彦召
  • 3篇马杰
  • 1篇刘涛
  • 1篇周敏
  • 1篇张艳玲
  • 1篇苑亚东
  • 1篇王海英

传媒

  • 3篇白血病.淋巴...
  • 2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结直肠癌细胞与正常腺上皮细胞中胸苷酸合成酶基因多态性差异表达意义的研究
胸苷酸合成酶增强子区基因多态性与胸苷酸合成酶(ts)的表达相关,TS作为DNA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及氟尿嘧啶体内作用的初始靶点而备受关注.本研究通过比较胸普酸合成酶基因多态性在正常腺上皮细胞与肿瘤细胞中的不同表达情况,为结...
姚书娜夏庆欣贾彦召杨树军刘艳艳
关键词:结直肠癌病理机制基因多态性腺上皮细胞胸苷酸合成酶
文献传递
阿瑞匹坦联合帕洛诺司琼及地塞米松三联止吐方案治疗中-重度致吐化疗方案导致呕吐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瑞匹坦联合帕洛诺司琼及地塞米松三联止吐方案治疗中-重度致吐化疗方案导致呕吐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共收集我科2017.8-2018.7 应用该三联止吐方案治疗病例35 例,男性25 例,女性10 例;非小细胞肺...
赵燕张小三姚书娜杨树军
关键词:帕洛诺司琼地塞米松
p63对结直肠癌的预后
目的:探讨p63在结直肠癌中表达情况及其预后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6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p63的表达情况.分析p6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及对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OS)的影响.结果:66例结...
郭宏强刘鸥飞刘艳艳姚志华姚书娜赵燕刘涛杨树军
关键词:直肠癌预后因素蛋白表达P63蛋白
文献传递
氧化苦参碱体内外抗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 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病原微生物、抗过敏、抗心律失常、抗肿瘤等药理活性.文中探讨氧化苦参碱在体内和体外抗血管生成的作用. 方法 实验分3组,氧化苦参碱溶于无菌蒸馏水中设氧化苦参碱组,分5个浓度梯度,分别为0.1、0.2、0.3、0.4、0.5mg/mL;0.2 mg/mL沙利度胺为阳性对照组,另设空白对照组.以不同浓度氧化苦参碱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分别采用MTT法、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观察氧化苦参碱对HUVEC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hick ehorio-allantoic membrane,CAM)模型,观察氧化苦参碱在体内的抗血管生成作用. 结果 0.1 mg/mL、0.2 mg/mL氧化苦参碱作用时小血管生成条数分别为(78.31±11.63)和(54.85±9.76)条,较空白对照组减少(P<0.05);当浓度为0.3 mg/mL以上时,氧化苦参碱作用时大血管条数分别为(3.28 ±0.72)、(2.95±0.69)和(2.26±0.47)条,小血管生成的条数为(51.25 ±9.13)、(46.33±8.28)和(42.78 ±9.25)条,较空白对照组减少(P<0.05).0.1 ~0.5 mg/mL浓度的氧化苦参碱较空白对照组对HUVEC细胞增殖和迁移均具有明显抑制效应,抑制率分别为23.2%、32.2%、46.7%、49.4%和50.6%,细胞迁移率分别为99.7%、82.3%、78.4%、65.3%和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氧化苦参碱在体内、体外均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
姚志华苑亚东郭宏强赵燕姚书娜杨树军刘艳艳
关键词:氧化苦参碱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PTEN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PTEN蛋白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情况,探讨PTEN蛋白表达与DLBCL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原发结内DLBCL患者肿瘤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Kaplan—Merle生存分析、Log—Rank差异显著性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TEN蛋白阳性组16例,阴性组24例。PTEN蛋白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的2年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7%比62.5%,P〉0.05),两组患者的生存率随时间的延长均逐渐减低,FFEN阳性组的生存率低于阴性组,但两组的生存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EN蛋白表达与DLBCL分子分型无相关性(P〉0.05)。PTEN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体力状态、病情分期、乳酸脱氢酶(LDH)及结外受侵无相关性(P〉O.05),回归分析表明,DLBCL中PTEN蛋白表达不是疾病的保护因素,国际预后指数(IPI)是疾病的危险因素(OR〉1)。此外,PTEN蛋白细胞核表达占15%(6/40),核表达的例数在PTEN蛋白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结论DLBCL中PTEN蛋白表达高低与预后无相关性,IPI仍是判断其预后的指标。
姚书娜刘艳艳赵燕姚志华贾彦召马杰夏庆欣杨树军
关键词:PTEN磷酸水解酶预后
原发性肺淋巴瘤17例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淋巴瘤(PPL)的临床特点、确诊手段、病理及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至2008年12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7例原发性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病理类型、治疗,应用Kaplan-Meier法行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法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0.0软件完成。结果:17例患者中7例女性,10例男性;年龄29~73岁,中位发病年龄56岁;按照WHO 2001淋巴瘤病理分类系统,全组患者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9例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L);PPL占同期收治恶性淋巴瘤病例教的0.81%,占同期收治原发于结外淋巴瘤病例数的4.74%;随访5.2~9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62.5个月。全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62.5%,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L)和非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non-MALTL)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5%和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7)。结论:PPL临床上非常少见,症状及影像学表现不特异,容易误诊,获取足够具有代表性的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关键。PPL的治疗原则尚无统一标准,由于其病理类型大多为低度恶性的MALT,因此预后较好。
姚志华刘艳艳赵燕姚书娜郭宏强马杰夏庆欣杨树军
关键词:淋巴瘤预后
原发性腮腺淋巴瘤24例临床资料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腮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原发性腮腺淋巴瘤患者的病理类型、分期、治疗,应用Kaplan—Meier法行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法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全组5年无进展生存率为79.2%、总生存率为83.3%;19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L)和Ⅰ、Ⅱ级滤泡型淋巴瘤(FL)的5年无进展生存率为89.5%、总生存率为94.7%,其中接受化疗(9例)与未接受化疗(10例)的两组患者的5年无进展生存率(88.9%与90.0%)和总生存率(100%与9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腮腺淋巴瘤发病率低,分期一般为早期,病理类型多为低度恶性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总体预后较好。早期低度恶性患者可单纯行手术和(或)放疗的局部治疗,而对于侵袭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化放疗联合的综合治疗可能是最佳选择。
姚志华刘艳艳赵燕马杰夏庆欣姚书娜杨树军
关键词:淋巴瘤腮腺药物治疗
P53突变蛋白表达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的预测作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p53突变蛋白表达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预后的预测作用,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法随机选择初治DLBCL患者62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53突变蛋白和CD。bel-6、MUM1的表达,分析p53突变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分子分型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48.4%(30/62)的患者表达p53突变蛋白。p53突变蛋白表达与初始治疗反应有关(X^2=20.365,P=0.040),阳性组的完全缓解率为33.3%(10/30),阴性组为59.4%(19/21);与分子分型有关(X^2=31.023,P=0.021),阳性组非生发中心型比例显著高于阴性组,分别为83.3%和56.2%;与其他临床特征无关。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p53突变蛋白表达是独立的预后预测因子,阳性组的无进展生存期和中位生存期均短于阴性组(X^2=36.784,P=0.005和X^2=35.276,P=0.006)。结论p53突变蛋白表达是DLBCL独立的不良预后因子,能够用来指导个体化治疗。
刘艳艳姚书娜姚志华郭宏强赵燕贾彦召杨树军
关键词:淋巴瘤大细胞弥漫型肿瘤抑制蛋白质P53预后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伊立替康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紫杉醇脂质体联合伊立替康在复发/转移性晚期胃癌患者中的疗效以及毒副作用,探索该类患者的个体化化疗方案 方法 收集于2010.1.1-2016.1.1 期间在我科接受抗肿瘤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68例...
姚书娜赵燕姚志华王海英褚俊峰严正刘艳艳杨树军
关键词:紫杉醇脂质体伊立替康化疗晚期胃癌
PTEN抑癌基因异常与肿瘤靶向治疗
2009年
PTEN在肿瘤中存在基因组、基因转录、翻译和翻译后等多个水平的异常,从而导致P13K/Akt通路的过度激活。这不仅是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也与某些靶向治疗后的耐药相关。克服PTEN异常所致耐药的方法包括直接应用作用于P13K/Akt通路的新型靶向药物以及重新恢复PTEN基因的表达和功能。
姚书娜刘艳艳杨树军
关键词:药物疗法PTEN磷酸水解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