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志华

作品数:22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淋巴
  • 9篇淋巴瘤
  • 7篇预后
  • 7篇肿瘤
  • 6篇细胞
  • 5篇化疗
  • 3篇蛋白
  • 3篇原始神经外胚...
  • 3篇原始神经外胚...
  • 3篇神经外胚层
  • 3篇神经外胚层肿...
  • 3篇胚层
  • 3篇外胚层
  • 3篇外周
  • 3篇细胞淋巴瘤
  • 3篇化疗后
  • 2篇蛋白表达
  • 2篇原发性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机构

  • 19篇河南省肿瘤医...
  • 5篇郑州大学
  • 3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南阳市中心医...
  • 1篇武警河南总队...

作者

  • 22篇姚志华
  • 17篇杨树军
  • 15篇赵燕
  • 15篇刘艳艳
  • 9篇马杰
  • 8篇姚书娜
  • 6篇郭宏强
  • 5篇刘涛
  • 4篇贾彦召
  • 3篇夏庆欣
  • 2篇张明智
  • 2篇宋永平
  • 2篇陈辉
  • 2篇宁静
  • 1篇付晓瑞
  • 1篇张辰
  • 1篇魏旭东
  • 1篇李玉富
  • 1篇赵明
  • 1篇吴广银

传媒

  • 4篇白血病.淋巴...
  • 2篇肿瘤研究与临...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第十次全国淋...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PTEN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PTEN蛋白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情况,探讨PTEN蛋白表达与DLBCL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原发结内DLBCL患者肿瘤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Kaplan—Merle生存分析、Log—Rank差异显著性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TEN蛋白阳性组16例,阴性组24例。PTEN蛋白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的2年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7%比62.5%,P〉0.05),两组患者的生存率随时间的延长均逐渐减低,FFEN阳性组的生存率低于阴性组,但两组的生存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EN蛋白表达与DLBCL分子分型无相关性(P〉0.05)。PTEN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体力状态、病情分期、乳酸脱氢酶(LDH)及结外受侵无相关性(P〉O.05),回归分析表明,DLBCL中PTEN蛋白表达不是疾病的保护因素,国际预后指数(IPI)是疾病的危险因素(OR〉1)。此外,PTEN蛋白细胞核表达占15%(6/40),核表达的例数在PTEN蛋白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结论DLBCL中PTEN蛋白表达高低与预后无相关性,IPI仍是判断其预后的指标。
姚书娜刘艳艳赵燕姚志华贾彦召马杰夏庆欣杨树军
关键词:PTEN磷酸水解酶预后
原发性腮腺淋巴瘤24例临床资料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腮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原发性腮腺淋巴瘤患者的病理类型、分期、治疗,应用Kaplan—Meier法行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法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全组5年无进展生存率为79.2%、总生存率为83.3%;19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L)和Ⅰ、Ⅱ级滤泡型淋巴瘤(FL)的5年无进展生存率为89.5%、总生存率为94.7%,其中接受化疗(9例)与未接受化疗(10例)的两组患者的5年无进展生存率(88.9%与90.0%)和总生存率(100%与9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腮腺淋巴瘤发病率低,分期一般为早期,病理类型多为低度恶性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总体预后较好。早期低度恶性患者可单纯行手术和(或)放疗的局部治疗,而对于侵袭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化放疗联合的综合治疗可能是最佳选择。
姚志华刘艳艳赵燕马杰夏庆欣姚书娜杨树军
关键词:淋巴瘤腮腺药物治疗
R0切除高危Ⅱ~Ⅲ期结直肠癌辅助化疗后生存预测因子的研究
2011年
目的探寻R0切除高危Ⅱ~Ⅲ期结直肠癌辅助化疗后的生存预测因子,旨在指导个体化治疗,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初治的R0切除高危Ⅱ~Ⅲ期结直肠癌辅助化疗后患者76例,随访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应用显微切割联合聚合酶链反应、毛细管电泳的方法检测肿瘤细胞胸苷酸合成酶基因多态性和微卫星不稳定性。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患者临床特征、肿瘤细胞胸苷酸合成酶基因多态性和微卫星不稳定性与预后生存的关系。结果无瘤生存达5年和未达5年两组间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和病理评估的淋巴结数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27、P=0.018和t=9.265、P=0.00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和病理评估的淋巴结数目是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因子(x^2=40.472和39.528,均P=0.000);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低分化腺癌的平均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分别为27.67和43.13个月,均低于中高分化腺癌的61.13和64.21个月(X^2=45.015和35.514,均P=0.000),病理评估的淋巴结数目〈11个的患者分别为45.65和53.10个月,低于≥11个者的68.47和70.18个月(x^2=23.134,P=0.011;X^2=22.896,P:0.013)。结论低分化腺癌和病理评估的淋巴结数目〈11个是R0切除高危Ⅱ/Ⅲ期结直肠癌辅助化疗后的不良预后因子。
刘艳艳贾彦召赵燕姚志华郭宏强杨树军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外科手术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原发性肺淋巴瘤17例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淋巴瘤(PPL)的临床特点、确诊手段、病理及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至2008年12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7例原发性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病理类型、治疗,应用Kaplan-Meier法行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法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0.0软件完成。结果:17例患者中7例女性,10例男性;年龄29~73岁,中位发病年龄56岁;按照WHO 2001淋巴瘤病理分类系统,全组患者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9例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L);PPL占同期收治恶性淋巴瘤病例教的0.81%,占同期收治原发于结外淋巴瘤病例数的4.74%;随访5.2~9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62.5个月。全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62.5%,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L)和非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non-MALTL)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5%和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7)。结论:PPL临床上非常少见,症状及影像学表现不特异,容易误诊,获取足够具有代表性的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关键。PPL的治疗原则尚无统一标准,由于其病理类型大多为低度恶性的MALT,因此预后较好。
姚志华刘艳艳赵燕姚书娜郭宏强马杰夏庆欣杨树军
关键词:淋巴瘤预后
规范化流程管理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ET-CT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规范化流程管理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ET-CT检查中的应用效果,为确保临床非小细胞肺癌的诊疗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10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1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患者均接受PET-CT检查,且检查期间,予以对照组(56例)患者原工作流程操作,予以观察组(56例)患者规范化流程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图像合格率、检查前准备完好率、检查时准备完好率、检测的等待时间和检查时间,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查前准备完好率、检查时准备完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17、1.734,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检测的等待时间和检查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69、4.941,P<0.05)。与干预前比,干预后两组患者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降低,且试验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98、8.414,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0,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ET-CT检查中应用规范化流程管理可缩短患者的检查等待和检查时间,提升诊疗效率,并取得良好的图像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
宁静陈辉姚志华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PET-CT检查图像质量满意度
p63对结直肠癌的预后
目的:探讨p63在结直肠癌中表达情况及其预后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6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p63的表达情况.分析p6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及对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OS)的影响.结果:66例结...
郭宏强刘鸥飞刘艳艳姚志华姚书娜赵燕刘涛杨树军
关键词:直肠癌预后因素蛋白表达P63蛋白
文献传递
9例中枢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中枢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诊断标准及治疗与预后,以提高对本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例中枢性神经外胚层肿瘤的临床资料。光镜下肿瘤细胞呈现形态均一的小圆细胞,被纤维组织分隔成小叶状,部分病例可见典型Homer-Wright菊形团结构;免疫组化CD99、Syn、NSE、GFAP呈高表达状态。结果9例患者中2例因侵犯脑室造成脑积水,术后即出现死亡;5例患者仅采取单纯手术切除,患者均在半年内死亡;1例患者术后1个月出现复发,后应用放射治疗,存活时间10个月;1例发生在椎管内,术后1个月复发,加用化疗5周期,随访2年,至今存活。结论中枢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多发生于儿童,具有一定的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进展迅速,预后极差,采用手术、放疗及化疗的综合治疗能够延长生存期。
赵燕赵明姚志华杨树军马杰
关键词: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18例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临床分析
赵燕姚志华马杰刘涛刘艳艳杨树军
吡柔比星联合COP四周方案治疗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浸润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吡柔比星(THP)联合COP4周方案(CTOP-28)诱导缓解治疗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骨髓浸润的近期疗效和患者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初治侵袭性NHL骨髓浸润患者65例,比较CHOP3周方案(CHOP-21)和CTOP-28方案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CHOP-21方案:环磷酰胺750mg/m^2(第1天)、长春新碱1.4mg/m^2最大量2mg,第1天)、多柔比星50mg/m^2(第1天)、泼尼松100mg(第1天至第5天);CTOP-28方案:环磷酰胺750mg/m^2(第1、15天)、长春新碱1.4mg/m^2(最大量2mg,第1、8、15、22天)、吡柔比星25mg/m^2第1、2、15、16天)、泼尼松40mg/m^2第1天至第28天)。结果CHOP-21方案组30例完全缓解12例(40%),CTOP-28方案组35例完全缓解28例(80%),后者显著高于前者(P〈0.05)。CTOP-28方案Ⅲ、Ⅳ度血液毒性的发生率(100.0%)显著高于CHOP-21方案(50.0%)(P〈0.05);CTOP-28方案心脏毒性发生率(8.57%)与CHOP-21方案相当(10.0%)(P〉0.05),均为Ⅰ、Ⅱ度毒性;胃肠毒性和肝肾脏毒性两种方案相当,均为Ⅰ、Ⅱ度;两种方案均未出现治疗相关死亡。结论THP联合COP4周方案是治疗初始侵袭性NHL骨髓浸润的高效、安全的方法。
刘艳艳杨树军李玉富马杰姚志华杜建伟魏旭东宋永平
关键词:淋巴瘤骨髓浸润吡柔比星
胸腹腔积液沉淀物石蜡包埋切片法联合常规涂片法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评价胸腹腔积液沉淀物石蜡包埋切片法联合常规涂片法在恶性胸腹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胸腹腔积液沉淀物石蜡包埋切片法及常规涂片法分别检测150例胸腹腔积液标本.结果 150例胸腹腔积液中,经手术病理、纤维支气管镜、纵隔镜、胃镜、淋巴结穿刺活检及痰检等确诊为恶性肿瘤120例,常规涂片法检出75例,检出率为62.5%;胸腹腔积液沉淀物石蜡包埋切片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出101例,检出率为84.2%;两法联合检出113例,检出率为94.2%,检出率明显高于前两者的单独应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假阳性结果;同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联合检测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CK)+钙结合素(CAL)+波形蛋白(VIM),能够较好地鉴别腺癌细胞及间皮细胞.结论 两法联合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能够提高恶性胸腹腔积液癌细胞的检出率.
赵燕姚志华马杰刘涛刘艳艳杨树军
关键词:胸腔积液腹水石蜡包埋切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