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富林
- 作品数:6 被引量:150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酚酸物质对黄瓜幼苗及枯萎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被引量:47
- 2007年
- 研究了不同连作年限大棚土壤中酚酸物质的种类、含量及其对黄瓜幼苗和枯萎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香草酸、对羟基苯甲酸及阿魏酸随黄瓜连作年限增加而呈现积累趋势;在连作7年的大棚土壤中3种酚酸类物质总量达29.8mg.kg-1干土,显著高于连作1年和3年土壤中的含量;酚酸物质可使黄瓜幼苗根长及茎粗显著降低,使株高及干物质量略有下降。与对照相比,酚酸物质使黄瓜幼苗体内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短期内升高,5d后又呈下降趋势;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也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高浓度酚酸使黄瓜幼苗丙二醛(MDA)含量持续升高。枯萎病菌菌丝生长测定表明:42h内,低浓度(≤50mg.L-1)酚酸对枯萎病菌丝生长有刺激作用;酚酸浓度高于50mg.L-1时,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随酚酸处理时间延长,枯萎病菌对酚酸物质的耐受性增强,对高浓度酚酸的生长抑制作用表现不明显。
- 胡元森吴坤李翠香孙富林贾新成
- 关键词:黄瓜连作幼苗黄瓜枯萎病
- 地黄连作后土壤微生物变化分析
- 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块根入药,怀地黄因为梓醇及其他有效成分含量高一直被视为地黄药材的上品,且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怀地黄每茬收获后继续种植会出现严重的...
- 王明道孙富林吴坤张重义贾新成
- 关键词:怀地黄主要有效成分土壤微生物微生物种群
- 文献传递
- 地黄连作障碍主要因子关系分析
- 本文以地黄为研究对象,运用传统平板培养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地黄根际非根际微生物种群随连作茬次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又以HPLC检测头茬与重茬地黄叶片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同时还考察了头茬重茬地黄块根重量以及植株保护酶的...
- 孙富林
- 关键词:地黄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内源激素
- 文献传递
- 地黄根区土壤潜在化感物质的GC-MS分析被引量:36
- 2007年
- 采用GC-MS分析法,研究吸附树脂提取的地黄根区土壤浸提液中化感物质的种类.结果表明,在地黄根区土壤中存在有机酸、醇、酚、醛、酚酸等有机化合物,其中很多被报道是化感物质,地黄根区土壤化感物质种类远多于对照土壤.
- 朱广军王明道吴宗伟孙富林贾新成
- 关键词:地黄连作障碍化感物质GC-MS
- 黄瓜连作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Ⅰ——基于可培养微生物种群的数量分析被引量:42
- 2006年
- 利用平板培养法对黄瓜连作根系微生物种群连续性变化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表明,黄瓜连作导致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减少,其中细菌数量降低最为明显,对连作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根际根外细菌数目减幅分别在第三、四茬时达显著水平。放线菌数量对黄瓜连作反应较小,根际到第四茬减幅才达到了显著水平,而根外在连作四茬过程中均未达显著水平。黄瓜连作致使少数真菌种群富集,同时多种真菌类群数量减少,种群变化呈现单一化趋势。根际土壤微生物主要生理群分析表明,连作导致根际自生固氮菌与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数目明显下降,硝化细菌数量大幅增加,而氨化细菌数量变化不大。土壤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土壤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活性随连作茬次增加而降低,脲酶活性稍有上升。
- 刘亚锋孙富林周毅贾新成
- 关键词:黄瓜连作可培养微生物土壤酶活性
- 不同培养基组合提高土壤细菌可培养性的研究被引量:28
- 2007年
- 为选择性采用多培养基组合以提高土壤细菌可培养性,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研究了贫营养、富营养和自然营养培养基在3种培养方式下获得细菌种群的差异。结果表明:平板培养条件下,细菌在贫营养培养基上生长较慢,菌落连续稳定形成。培养5d后,富营养的LB培养基和贫营养的R2A培养基获得菌落数最多,分别是贫营养的0.1×LB培养基获得菌落数的5.1倍和5.3倍。7种培养基中,LB培养基获得细菌种群数目最多,营养成分适当稀释后,培养物中有新的种群出现。贫营养培养基和富营养培养基培养物DGGE图谱相似性低,条带互补性强。三角瓶静置培养时,R2A和LB培养基获得细菌种群数目较多,其它几种培养基获得的细菌类群都能在这2种培养基中找到。试管静置培养条件下,LB培养基获得细菌种群数目最多,某些种群也只出现在R2A培养基和TSB培养基上,R2A及LB培养基与TSB培养基获得的细菌种群差异较为明显。研究结果为特殊培养基设计及选用合适培养基分离土壤细菌提供参考。
- 胡元森李翠香孙富林吴坤贾新成
- 关键词:细菌培养基变性梯度凝胶电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