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震

作品数:9 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耐药
  • 5篇耐药性
  • 2篇单胞菌
  • 2篇亚胺培南
  • 2篇铜绿
  • 2篇铜绿假单胞
  • 2篇铜绿假单胞菌
  • 2篇内酰胺酶
  • 2篇细菌
  • 2篇细菌耐药
  • 2篇细菌耐药性
  • 2篇耐亚胺培南
  • 2篇耐亚胺培南铜...
  • 2篇耐药机制
  • 2篇耐药机制研究
  • 2篇耐药性监测
  • 2篇假单胞菌
  • 2篇埃希菌
  • 2篇CTX-M型
  • 2篇超广谱

机构

  • 9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省细菌耐...
  • 1篇安徽省立友谊...

作者

  • 9篇孙震
  • 7篇李家斌
  • 7篇程君
  • 6篇殷俊
  • 5篇叶英
  • 4篇高伟
  • 2篇王谦
  • 1篇王爱玲
  • 1篇高帆
  • 1篇谢琴秀
  • 1篇孙衡
  • 1篇尹华发
  • 1篇张晓妮
  • 1篇王迎迎
  • 1篇朱玉林
  • 1篇陈燕
  • 1篇潘继华

传媒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了解安徽省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心收集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1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对临床分离的14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亚胺培南机制进行研究。方法安徽省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心收集2006年9月份34所医院住院和门诊患者的各种临床送检标本,无重复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共236株。按美国临床及实验室标准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 Institute,CLSI)推荐标准,采用M-H琼脂倍比稀释法对野生菌进行15种抗菌药物的体外药物敏感试验。针对14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用协同试验筛选产金属酶菌株;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金属酶基因IMP-1、IMP-2、VIM-1、VIM-2、SPM及外膜蛋白OprD基因;氰氯苯腙检测主动外排情况及其对亚胺培南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的影响。结果临床分离的236株铜绿假单胞菌在痰及呼吸道分泌物分布率最高,有155株,占65.7%,提示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是以引起呼吸道感染为主;在体外药敏试验中,敏感率最高的前5种药物分别为美罗培南(90.3%)、亚胺培南(88.6%)、哌拉西林/他唑巴坦(78.0%)、阿米卡星(64.4%)、头孢他啶(64.0%);耐药率最高的前5种分别为头孢呋辛(98.3%)、头孢曲松(77.9%)、头孢噻肟(71.6%)、氨曲南(59.7%)、头孢西丁(59.2%)。4株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同时对其它14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也很高,多重耐药率达100%;其中,5株产VIM-2型金属酶,且与纸片协同试验发现的5株相同,未发现产其它基因型金属酶;11株OprD基因检测阴性;2株在有氰氯苯腙存在时其对亚胺培南最低抑菌浓度(M IC)降低至原先的1/4,表明这2株有主动外排系统参与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结论在体外药敏试验中,对临床常用15种抗菌药物中的大部分耐药率均较高,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氨曲南、头孢西丁都不适宜治疗临床上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
孙震李家斌
关键词: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细菌耐药性临床合理用药临床送检标本耐药情况
2007年安徽省细菌耐药性监测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了解2007年安徽省临床分离菌株的耐药状况。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对从安徽省33家医院分离的1437株临床分离的细菌进行体外药敏试验,测定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CLSI)2007年版标准,计算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S%)、中介率(I%)、耐药率(R%)。结果1437株临床分离株中,革兰阳性菌占25.3%(364/1437),革兰阴性菌占74.7%(1073/1437)。在革兰阳性细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56%(56/100),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检出率为95.8%(69/72),未发现耐糖肽类的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33%(354/1073)和16.8%(180/1073),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菌株检出率分别为47.2%和40%。革兰阴性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明显高于所有头孢类抗菌药物;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革兰阴性菌的抗菌活性最强。结论安徽省临床分离的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临床上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并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以防止细菌耐药性的蔓延。
孙震程君殷俊高伟叶英李家斌
关键词:抗药性细菌
厄贝沙坦联合小剂量利尿剂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血清学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小剂量利尿剂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102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51例与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氢氯噻嗪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厄贝沙坦片。两组疗程均为4 w。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血清炎症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74.51%,P<0.05)。两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降低(均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舒张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ET-1显著降低而NO显著增加(均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ET-1显著低于对照组而NO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sICAM-1和hs-CRP均显著降低(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sICAM-1和h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小剂量利尿剂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疗效明显,可改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
沐露霞王爱玲孙震
关键词:厄贝沙坦利尿剂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安徽省产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和基因型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了解安徽地区产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Is)的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确定其基因型,并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研究。方法纸片法进行表型鉴定;PCR检测产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分析基因型;琼脂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52株肺炎克雷伯菌经通用引物PCR检测证实产CTX-M酶,占所有分离菌株的23.4%(52/222),占产ESBLs菌株的49.5%(52/105);经序列分析显示:15株CTX-M-1组阳性结果有12株表达CTX-M-22,2株表达CTX-M-15,1株表达CTX-M-3;37株CTX-M-9组阳性结果有35株表达CTX-M-14,2株表达CTX-M-24;CTX-M-2组和CTX-M-8组未检测出;其中有2株新基因被检出(序列号分别为EU136031和EU202673);药敏结果显示临床野生菌株对多种β-内酰胺类耐药,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相对较敏感。结论安徽地区CTX-M酶以CTX-M-14型和CTX-M-22型为主,同时存在变异型;药敏结果显示产酶菌株对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氨苄西林高度耐药。
高伟孙震殷俊王谦程君叶英李家斌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研究被引量:20
2009年
目的对临床分离的14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进行研究。方法药敏试验检测对15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协同试验筛选产金属酶菌株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金属酶基因及oprD基因;氰氯苯腙检测主动外排情况及其对亚胺培南最低抑菌浓度(MIC)的影响。结果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其它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也很高,其中,5株产VIM-2型金属酶,11株oprD基因检测阴性。2株在有氰氯苯腙存在时对亚胺培南的MIC降低至原值的1/4,表明这2株有主动外排系统参与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结论OprD2蛋白表达缺失是本研究中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其次为产VIM-2型金属酶和主动外排系统,且至少有4株存在两种以上耐亚胺培南的机制。
孙震殷俊高伟叶英程君李家斌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金属酶主动外排系统
婴儿副伤寒乙并发化脓性脑膜炎一例
2009年
患儿男,34d。人院前1d患儿出现嗜睡,不吃、不哭、不闹,偶有肢体抖动,无发热,无口唇青紫,无呛咳及吐泻症状。患儿系足月顺产儿,出生体质量为3.4kg,出生评分为10分。出生后混合喂养。无传染病患者接触史。体格检查:呈嗜睡状态,精神差,发育一般,体温37.2℃,皮肤未见皮疹,前囟约1.5cm×1.0cm,稍隆,紧张,咽稍红,口咽黏膜光滑,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120次/min,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四肢肌张力稍高。
谢琴秀孙衡程君孙震尹华发
关键词:化脓性脑膜炎副伤寒乙并发婴儿出生体质量传染病患者
三株产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3株产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的大肠埃希菌分子生物学特征的改变及其与该突变位点的关系。方法 3株产CTX-M型ESBLs的大肠埃希菌于2005年收集自安徽省内3家医院。克隆这3株细菌的突变基因后进行序列分析,测定野生株、转移接合子与克隆子的最低抑菌浓度,提取突变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进行等电聚焦电泳和酶动力学检测,并使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这3株细菌的同源性。结果 PCR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与CTX-M-14相比,这3株大肠埃希菌的编码产物各有2处氨基酸突变,1株为第77位丙氨酸(Ala)突变为缬氨酸(Val)、第167位脯氨酸(Pro)突变为亮氨酸(Leu)(等电点为9.1);另2株均为第77位Ala突变为Val、第272位丝氨酸(Ser)突变为精氨酸(Arg)(等电点为9.3)。最低抑菌浓度和酶动力学检测结果表明,这两种酶均可高度水解头孢噻肟。脉冲场电泳结果提示这3株细菌无同源性。结论本研究发现了2种新的分离自大肠埃希菌的CTX-M酶,探讨突变位点与其生物学性状改变的关系,为遏制耐药基因及研究新的抗菌药物作用靶点提供依据,具体机制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殷俊程君孙震张晓妮高帆朱玉林叶英李家斌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性
一株携带新的突变ampC酶基因的弗劳地枸橼酸杆菌的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1株携带新的突变ampC基因的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分子生物学特征的改变及其与该突变位点的关系。方法对该株携带突变ampC基因的细菌克隆其编码基因后进行序列分析,并使用Southern杂交的方法定位该基因。测定其野生株、接合子与重组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s),并对其编码蛋白进行等电聚焦电泳和酶动力学的检测。结果该细菌所产AmpC酶第147位氨基酸发生改变,由赖氨酸变为苏氨酸。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其编码基因位于质粒上。接合子、重组菌及野生株都对头孢西丁的MICs值均较高(>128mg/L)。等电聚焦电泳检测该AmpC酶的等电点为8.4。结论发现一株携带新的质粒介导ACT型ampC突变基因的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其分子生物学特性与以往报道有一定区别。
殷俊王迎迎李家斌王谦陈燕程君孙震叶英
关键词:突变
2007年安徽省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监测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了解2007年安徽省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状况。方法采用国际标准平皿琼脂对倍稀释法,对2007年9月份从安徽33家医院临床分离的354株非重复的大肠埃希菌进行体外药敏实验,测定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2007年版标准,计算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中介率和耐药率。结果354株大肠埃希菌主要分离于痰和呼吸道分泌物,药敏结果显示该细菌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敏感率明显高于其他头孢类抗菌药物;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最强。结论临床上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并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以防止细菌耐药性的蔓延。
潘继华程君殷俊孙震高伟李家斌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抗菌药物耐药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