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郁美

作品数:25 被引量:174H指数:7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1篇配合物
  • 14篇吡唑
  • 14篇吡唑啉
  • 14篇吡唑啉酮
  • 14篇唑啉
  • 14篇啉酮
  • 12篇酰基
  • 12篇酰基吡唑啉酮
  • 11篇席夫碱
  • 9篇稀土
  • 6篇呋喃
  • 6篇呋喃甲酰基
  • 6篇呋喃甲酰基吡...
  • 6篇混配配合物
  • 6篇甲酰基
  • 5篇生物活性
  • 5篇稀土配合物
  • 5篇活性
  • 5篇光谱
  • 5篇氨基

机构

  • 25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牡丹江大学

作者

  • 25篇安郁美
  • 22篇李锦州
  • 16篇于文锦
  • 5篇沙靖全
  • 4篇崔凌飞
  • 2篇蒋礼
  • 2篇俞志刚
  • 1篇杨昱
  • 1篇王天赤
  • 1篇关良智
  • 1篇杜华
  • 1篇张桂芳
  • 1篇王栗
  • 1篇姜淑芳
  • 1篇王璐
  • 1篇周百斌
  • 1篇郑晓霞
  • 1篇单永奎
  • 1篇李桂芝
  • 1篇周宏立

传媒

  • 10篇哈尔滨师范大...
  • 4篇光谱学与光谱...
  • 3篇稀土
  • 2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分子科学学报
  • 1篇化学与粘合
  • 1篇化学试剂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应用化学
  • 1篇第八届全国稀...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2
  • 1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3
  • 2篇1992
  • 2篇1991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脂质自动氧化反应机理新探被引量:2
1993年
脂质自动氧化反应是一个复杂的有机化学反应,同时给人带来潜在的危害。为了减少这种危害,造福于人类,本文以教学研究为基础运用系统观点,从各反应阶段及各物质之间的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和互相制约的关系上,进一步研究,探讨脂质自动氧化反应机理,以便进行抗氧化反应研究。
姜淑芳张桂芳安郁美
关键词:脂质
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Schiff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首次合成了双1-苯基-3-甲基-4-(a-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5缩乙二胺Schiff碱(H2PMaFPen),并用此试剂与过渡金属离子反应,合成了四种Schiff碱配合物M(PMaFPen),其中M2+为Cu2+、Zn2+、Co2+、Cd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磁化率和摩尔电导测定等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该试剂及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李锦州安郁美于文锦李新富
关键词: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席夫碱配合物
过渡元素杂多配合物的合成的稳定性的研究
1997年
本文首次报道了具有Keggin结构过渡元素钼钨硅四元杂多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利用TG-DTA、变温IR光谱、X一射线粉末衍射和水溶性实验对配合物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用酸碱滴定研究新配合物水溶液稳定性表明: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稳定存在的PH值范围为2.4-8.4,且随配合物中钨的含量增加,稳定存在的PH值增高。
安郁美马慧媛周百滨关良智吴成鉴周宏立
关键词:杂多配合物稳定性
稀土(Ⅲ)与噻吩甲酰基吡唑啉酮及2,2′-联吡啶混配配合物的研究被引量:3
1997年
在溶剂中,合成了8种稀土(Ⅲ)与1-苯基-3-甲基-4-(2-噻吩甲酰基)吡唑啉酮-5(HPMTHP)及2,2′-联吡啶(bipy)形成的混配配合物,经测定其组成为RE(PMTHP)3bipy,其中RE为Nd、Sm、Eu、Gd、Tb、Dy、Ho、Er。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差热-热重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和摩尔电导分析,初步研究了这些配合物的结构及性质。
李锦州于文锦安郁美李新富
关键词:联吡啶混配配合物稀土配合物
酰基吡唑啉酮双席夫碱硼配合物的合成与光谱表征被引量:5
2004年
合成了 3种 [B(PMαFP) 2 en]Ac ,[B(PMαFP) 2 pen]Ac ,[B(PMTHP) 2 en]Ac型硼配合物 (其中(HPMαFP) 2 en为N ,N′ 双 [( 1 苯基 3 甲基 5 氧 4 吡唑啉基 )α 呋喃次甲基 ]乙二亚胺、(HPMαFP) 2 pen为N ,N′ 双 [( 1 苯基 3 甲基 5 氧 4 吡唑啉基 )α 呋喃次甲基 ]邻苯二亚胺、(HPMTHP) 2 en为N ,N′ 双 [( 1 苯基 3 甲基 5 氧 4 吡唑啉基 ) 2 噻吩次甲基 ]乙二亚胺 )。通过元素分析 ,红外光谱 ,电子光谱 ,核磁共振谱 ,摩尔电导等对新配合物的组成。
李锦州安郁美王璐于文锦
关键词:酰基吡唑啉酮双席夫碱硼配合物光谱
Sn(Ⅳ),Ti(Ⅳ)与HPMαFP及含氮配体混配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质
1993年
本文首次合成了六种Sn(Ⅳ)、Ti(Ⅳ)与HPMαFP及含氮配体A形成的混配配合物,其中HPMαFP1-苯基-3-甲基-4-(α-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5简称HL;A为1.10一二氮杂菲(phen),2.2′-联吡喧(bipy)和8-羟基喹啉(HOX)。通过无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和摩尔电导分析等分析测试方法,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MLAcl_3(M=Sn,Ti,A=phen,bipy)及MLAcl_3(A=OX),并研究了它们的性质。
李锦州崔凌飞安郁美于文锦
关键词:混配络合物
Ce(Ⅳ)的含4-酰基吡唑啉酮混配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质
1992年
首次合成了八种CeL_4A型混配配合物,其中HL为1-苯基式-3-甲基-4-(α-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5(HL′)和1-苯基-3-甲基-4-(p-氯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HL″),A为1,10-二氮杂菲(phen)、2,2′-联吡啶(Dpy)、二苯亚砜(DPSD)和三辛基氧化膦(TOPO)。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和摩尔电导测定等分析测试手段,初步研究了这些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及性质。
李锦州安郁美崔凌飞于文锦
关键词:混配配合物
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缩氨基硫脲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
合成了含硫席夫碱试剂1-苯基-3-甲基-4-((-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5缩氨基硫脲(L)及其10种稀土配合物.元素分析及摩尔电导值表明新配合物的组成为[REL<,2>(NO<,3>)<,2>]NO<,3>(RE=La,...
李锦州沙靖全安郁美于文锦
关键词:稀土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氨基硫脲配合物生物活性
文献传递
噻吩甲酰基吡唑啉酮缩氨基酸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被引量:19
2004年
A new amino-acid Schiff base, 1-phenyl-3-methyl-4-(2-thenoyl) pyrazolone-5-β-alanine (HL) and its ten rare earth complex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On the basis of elemental analysis and molar conductance, the general formula of the complexes, ·nH2O (RE=La, Nd, Eu, Tb, Y, n=2; RE= Pr, Sm, n=1; RE= Dy, Er, Yb, n=3), is given. They were characterized by IR, UV-visible, 1H NMR, 13C NMR and fluoresce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re earth ions exhibit coordination of eight in the complexes.The antibacterial experiments indicate that they have high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against S. Aureus, B. Subtillis, E. Coli, E. Carotovora and C. Flaccumfaciens.
李锦州安郁美王天赤俞志刚
关键词:稀土配合物生物活性席夫碱
吡唑啉酮双席夫碱La(Ⅲ)、Ce(Ⅲ)、Sm(Ⅲ)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被引量:3
1998年
合成了三种吡唑啉酮双席夫碱双核稀土配合物。确定其组成为Ln2[(PMαFP)2en]3,其中(HPMαFP)2en为N′,N′-双[(1-苯基-3-甲基-5-氧-4-吡唑啉基)α-呋喃次甲基]乙二亚胺,Ln为La、Ce、Sm。通过红外光谱、电子光谱、核磁共振谱、热重分析和摩尔电导分析对这些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研究。
李锦州安郁美于文锦
关键词:吡唑啉酮双席夫碱配合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