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富强

作品数:199 被引量:2,852H指数:3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6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47篇肝炎
  • 124篇乙型
  • 110篇乙型肝炎
  • 103篇疫苗
  • 79篇病毒
  • 70篇乙型肝炎疫苗
  • 57篇接种
  • 35篇毒性肝炎
  • 35篇肝炎病毒
  • 35篇病毒性
  • 35篇病毒性肝炎
  • 34篇乙型肝炎病毒
  • 32篇免疫
  • 27篇流行病
  • 27篇流行病学
  • 21篇乙型病毒
  • 21篇乙型病毒性肝...
  • 19篇新生儿
  • 19篇预防接种
  • 15篇接种率

机构

  • 157篇中国疾病预防...
  • 46篇北京大学
  • 23篇山东省疾病预...
  • 21篇甘肃省疾病预...
  • 21篇青海省疾病预...
  • 17篇北京市疾病预...
  • 15篇中国医学科学...
  • 13篇浙江省疾病预...
  • 13篇章丘市疾病预...
  • 10篇宁波市疾病预...
  • 10篇深圳市疾病预...
  • 9篇四川省疾病预...
  • 7篇陕西省疾病预...
  • 7篇世界卫生组织
  • 6篇广东省疾病预...
  • 6篇宁波大学
  • 6篇新疆维吾尔自...
  • 5篇广西壮族自治...
  • 5篇湖南省疾病预...
  • 5篇江苏省疾病预...

作者

  • 198篇崔富强
  • 94篇王富珍
  • 88篇梁晓峰
  • 70篇郑徽
  • 49篇龚晓红
  • 45篇陈园生
  • 40篇张国民
  • 39篇缪宁
  • 35篇吴振华
  • 32篇孙校金
  • 22篇李黎
  • 22篇张丽
  • 21篇徐爱强
  • 20篇颜丙玉
  • 17篇胡苑笙
  • 17篇吕静静
  • 17篇刘甲野
  • 16篇冯艺
  • 15篇王华庆
  • 13篇罗会明

传媒

  • 81篇中国疫苗和免...
  • 31篇中华流行病学...
  • 24篇中国计划免疫
  • 19篇中华预防医学...
  • 8篇中国预防医学...
  • 5篇中国病毒病杂...
  • 3篇临床肝胆病杂...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江苏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健康教育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疾病监测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国卫生经济
  • 1篇大众医学
  • 1篇肝脏
  • 1篇卫生软科学
  • 1篇病毒学报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2
  • 11篇2021
  • 9篇2020
  • 10篇2019
  • 3篇2018
  • 14篇2017
  • 18篇2016
  • 7篇2015
  • 19篇2014
  • 14篇2013
  • 18篇2012
  • 15篇2011
  • 9篇2010
  • 8篇2009
  • 8篇2008
  • 13篇2007
  • 7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1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国1~14岁人群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5
2012年
目的探讨全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1~14岁人群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HBV)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6年全国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中,1~14岁人群HBsAg阳性者的相关因素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国1~14岁人群中,男性HBsAg阳性的风险是女性的1.31倍;5~14岁人群HBsAg阳性的风险是1~4岁人群的1.42倍;农村人群HBsAg阳性的风险是城市人群的1.61倍;家庭内有HBsAg阳性人群的HBsAg阳性的风险是家庭内无HBsAg阳性人群的4.10倍;未接种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人群HBsAg阳性的风险是接种HepB人群的3.06倍。结论坚持以新生儿接种HepB为主的预防控制策略,加强预防控制乙肝的健康教育,减少HBV传播风险。
王富珍龚晓红崔富强陈园生郑徽吴振华李黎罗会明梁晓峰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疫苗人体挑战试验的发展与展望
2021年
人体挑战试验是指让人类志愿者有意感染病原体的试验,作为测试候选预防或治疗药物效果的方法。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大流行期间,疫苗人体挑战试验因其较临床试验显著的优势而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介绍了人体挑战试验的概念、发展、应用,人体挑战试验进行疫苗评估的优势和局限性,以及在中国未来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人体挑战试验的考虑。
韩冰峰黄宁华陈林一赵天朔刘翰谕张思慧王宇郑徽郑徽王超王超刘雅琼卢庆彬
关键词:疫苗
甘肃省2003年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进展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 为全面评价甘肃省 2 0 0 3年消灭脊髓灰质炎 (脊灰 )工作 ,保持无脊灰状态。方法 对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和口服脊灰疫苗 (OPV)免疫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 0 0 3年共报告AFP病例 1 2 8例 ,<1 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 1.94/1 0万 ,其它监测指标均达到卫生部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AFP病例中格林 巴利综合征占 54 %。从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出脊灰病毒 (PV)疫苗株 6株 ,其它肠道病毒 1 1株 ,病毒分离率为 1 4.1 7% ,所有PV阳性株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鉴定为疫苗株。OPV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 >95% ,估算接种率 71 %。 2 0 0 3/2 0 0 4年部分地区强化免疫活动共免疫 0~ 3岁儿童 4944 98人次 ,两轮报告接种率均 >98% ,估算接种率均 >90 %。结论 自 1 993年至今已连续 1 1年未发生脊灰野病毒引起的病例 ,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 ,但部分地区存在着监测和免疫薄弱区域 。
李慧李凤琴甄晓荣吴照唐宇崔富强张宁静刘建锋付鸿王晓玲高丽张晓曙李晓波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流行病学免疫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主动告知配偶的可行性研究
2013年
目的开展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HBV)Surface Antigen,HBsAg]携带者主动告知配偶的可行性调查,为消除乙肝歧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6年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的20~45岁HBsAg携带者159例,对其及配偶开展问卷调查并系统分析。结果在159例HBsAg携带者中,93.7%能主动告知配偶,且92.6%第一时间告知配偶实情,45.91%相信对方能理解,43.40%认为不会导致感情破裂。HBsAg携带者主动告知配偶后,35.57%的配偶鼓励对方积极治疗,15.44%的配偶积极查询资料和寻求科学预防,36.24%的配偶及时接种乙肝疫苗或采取安全性生活;但57.05%的配偶无所谓、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HBsAg携带者在结婚后主动告知配偶所占比例(60.38%)明显高于结婚前告知比例(29.56%)。从HBsAg阳性者配偶获知,若HBsAg阳性者结婚前告知,62.89%的配偶能理解对方,并采取有效的保护性措施;22.64%会鼓励对方积极治疗,将不会导致感情破裂。结论 HBsAg携带者主动告知配偶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有利于保护对方避免HBV感染,减少配偶间HBV传播概率。还应加强乙肝防治知识的正确宣传,逐渐消除社会对HBsAg携带者的偏见。
孙爱武王锋王富珍张爽涂秋风邵晓萍郑徽孙校金龚晓红缪宁崔富强毕胜利陈园生
关键词:配偶
中国18~59岁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策略探讨被引量:114
2013年
目的分析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18~59岁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接种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的现状,以及感染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风险,探讨HepB的免疫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7~2012年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乙肝病例的年龄别发病情况,以及1979年、1992年和2006年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库。结果中国18~59岁人群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居高不下,易感人群的HepB接种率较低,感染风险较高。结论中国在成功实施新生儿HepB接种和儿童HepB查漏补种后,应适时开展18~59岁重点人群的HepB接种,进一步降低HBV感染率。
张国民孙校金王富珍郑徽龚晓红缪宁贾元熙吴振华崔富强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策略
西藏部分地区12株藏族人群C/D重组型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为了解藏族人群中流行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及基因重组状况,收集藏族人群HBsAg阳性样本,提取HBV DNA并用巢氏PCR的方法扩增HBV全长序列,测序后用DNAstar软件拼接全基因序列,进一步利用MEGA6和Simplot软件进行序列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应用该方法获得12株藏族人群HBV全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12株样本为C/D重组型,其中9株样本的重组位点位于nt750,3株样本的重组位点位于nt 1526,以此可分为两种重组方式,分别命名为C/Da和C/Db;从总体序列同源性来分析12株样本均属于C基因型,且与现有的C1-C15亚型的核苷酸差异均大于4%,与C1亚型最为接近。从地理分布来看,C/Da来自西藏中部和北部的拉萨市、阿里和林芝地区,C/Db均来自西藏南部的山南地区,提示两种重组型C/Da和C/Db在西藏地区的地理分布具有一定规律。研究结果可为西藏地区特殊HBV基因重组、基因特征分析、病毒进化研究以及当地乙肝防控提供参考。
刘铁柱沈立萍尹文娇王锋王富珍张国民郑徽顿珠多吉张爽毕胜利崔富强
关键词:藏族人群乙肝病毒全基因序列
糖尿病患者感染HBV风险的Meta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 通过Meta分析了解糖尿病与HB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检索数据库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Cochrane和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数据库。时间限定为1997年1月至2017年5月,语种限为中文和英文。英文检索词包括:diabetes、Diabetes Mellitus、hepatitis B和risk;中文检索词包括:糖尿病、乙肝、乙型肝炎、风险和危险。纳入所有研究糖尿病和HBV感染的观察性研究文献。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和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推荐的横断面研究标准对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异质性检验,使用亚组分析随机效应模型Mantel-Haenszel法计算合并后的OR值,使用Stata 14.0软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的检测,使用Begg秩相关法对发表偏倚进行检测。结果 12篇纳入的文献中,包括6篇横断面研究和6篇病例-对照研究,12篇文献结果具有异质性(χ^2=42.10,P〈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横断面研究亚组文献结果仍具有异质性(χ^2=28.21,P〈0.001),合并OR(95%CI)值为1.36(1.03~1.80),病例-对照研究亚组文献结果异质性无统计学意义(χ^2=10.32,P=0.070),合并OR(95%CI)值为1.55(1.10~2.17)。敏感性分析显示,逐一剔除5篇文献质量评分低和研究例数较少的文献后,剩余7篇文献的合并OR值波动较小,且95%CI值的下限均≥1.07;横断面研究亚组(Z=1.35,P=0.176)和病例对照研究亚组(Z=1.69,P=0.091)均未检测到发表偏倚。结论 糖尿病患者感染HBV的可能性比非糖尿病患者高,糖尿病可能与HBV感染有相关性。
韩冰峰袁千里刘姜崔富强
关键词:糖尿病META分析
定西市2005年出生儿童乙型肝炎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及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寻找影响定西市新生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首针(HepB1)及时接种的因素,探索提高贫困山区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的方法。[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入户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相关资料。[结果]共调查2005年出生新生儿840名,住院分娩率48.93%,HepB1及时接种率61.31%,其中住院分娩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88.56%,在家分娩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35.20%。未住院分娩的原因主要是住院费用太高、离医院太远和认为住院分娩没有必要(占87.18%)。村级接种工作仍以入户接种(占82.16%)为主,从所在村到乡镇卫生院领取疫苗和入户接种主要通过步行(分别占43.11%和68.58%)完成。[结论]定西市2005年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处于较低水平。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文化落后、新生儿住院分娩率较低、免疫规划宣传不够、对辖区内的孕产妇和新生儿摸底不清等。今后要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开展孕产妇和新生儿入户调查摸底、加强与妇幼机构和妇检机构的合作等措施,进一步提高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
漆可发李慧高丽张晓曙崔富强Yoshihiro Takashima倪大新彭博识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影响因素
乙型肝炎疫苗初次免疫成年正常应答和高应答者3年抗体持久性观察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疫苗(HepB)初次免疫成年正常应答和高应答者3年的抗体持久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09年9月,选择山东省章丘市北部相邻的3个人口流动性较小的乡镇,在其全部79个村中选择既往无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史和/或HepB免疫史、居住6个月以上、健康状况良好的18~49岁人群,共24237名。采集静脉血3~5 ml,采用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经检测,以上3项指标均为阴性者11590名,按照以村为单位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将其分为4组,按照0-1-6免疫程序分别接种3剂次20μg重组酵母HepB(HepB-SC)、20μg重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HepB-CHO)、10μg HepB-SC和10μg重组汉逊酵母HepB(HepB-HP)进行初次免疫,对其中的6386名正常应答(2869名)和高应答(3517名)者进行随访(调查基本情况、HBV感染史、HepB免疫史、吸烟史、饮酒史、慢性病史等),共随访4677名,随访率为73.24%。于初次免疫后1个月(T1)和3年(初免后3年)采集血标本,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定量检测抗-HBs、HBsAg和抗-HBc。分别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和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抗-HBs阳性和抗-HBs几何平均浓度(GMC)的影响因素。结果4677名随访对象中,男性占43.06%(2014名),女性占56.94%(2663名)。T1时抗-HBs阳性率为100%,初免后3年为80.99%(3788例);T1时抗-HBs的GMC为1413.48(95%CI:1358.86~1470.30)mU/ml,初免后3年为60.33(95%CI:56.97~63.90)mU/ml。与初次免疫接种20μg HepB-CHO者相比,接种20μg HepB-SC、10μg HepB-SC和10μg HepB-HP者初免后3年抗-HBs阳性率较低,OR(95%CI)值分别为0.65(0.50~0.84)、0.52(0.41~0.67)和0.31(0.28~0.45),其抗-HBs的GMC亦较低,b(95%CI)值分别为-0.33(-0.47~-0.20)、-0.41(-0.55~-0.
吕静静张丽颜丙玉刘甲野冯艺宋立志陈士玉周立波梁晓峰崔富强王富珍徐爱强
关键词:成年人免疫抗体持久性
中国12个地区乙型肝炎相关疾病住院患者经济负担调查被引量:44
2017年
目的中国缺少全国性乙型肝炎(乙肝)相关疾病经济负担研究,本病的社会经济危害未能阐明,乙肝防治经济学评价缺乏关键参数;本研究旨在获得我国不同地区乙肝相关疾病患者住院期间及年均直接、间接和无形费用。方法选取中国12个地区的传染病专科医院和综合性医院,采用时间阶段连续病例整群抽样法,对住院治疗的乙肝相关疾病患者进行调查。直接费用包括直接医疗和直接非医疗费用;间接费用采用人力资本法,分地区按城镇和农村人口计算患者和陪护人误工费;无形费用采用支付意愿法。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直接和间接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全国12个地区共调查医院27所,有效调查样本4718例,总应答率为77.7%。按住院期间计算,平均住院29.2(27~34)d,例均费用16832.80元,药费(10365.10元)占比(61.2%)最高;直接和间接费用分别为18336.10元和4759.60元,二者之比3.85:1,直接和间接费用高低与乙肝严重程度相一致。直接医疗费用为17434.70元,高于直接非医疗费用(901.40元);直接医疗费用中,住院费高于门诊费和自购药费;直接非医疗费用中,旅费最高。间接费用中,患者误工费(3832.50元)高于陪护人误工费(927.20元)。直接和间接费用合计高低依次为肝移植、重型乙肝、原发性肝癌和失代偿期肝硬化,而急性乙肝、代偿期肝硬化和慢性乙肝(CHB)较低。直接和间接费用共同影响因素为医院级别高、乙肝相关疾病严重、城市户籍、使用抗病毒治疗、住院天数多、家庭收入高。按1年计算,年均门诊和住院3.74次和1.51次,年均直接、间接和无形费用分别为30135.30元、6253.80元和44729.90元,合计总费用为81119.00元;直接、间接和无形费用的构成比分别为37.3%、7.7%和55.0%。年均直接费用�
马起山梁森肖和卫张顺祥庄贵华邹宇华谭红专刘近春张毓洪徐爱强张丽冯向先胡东生王富珍崔富强梁晓峰
关键词:乙型肝炎住院患者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