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庄瑜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心肌
  • 4篇骨髓
  • 4篇干细胞
  • 3篇细胞
  • 2篇单核
  • 2篇单核细胞
  • 2篇心肌缺血
  • 2篇缺血
  • 2篇细胞衍生
  • 2篇细胞移植
  • 2篇基质
  • 2篇基质细胞
  • 2篇基质细胞衍生...
  • 2篇基质细胞衍生...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间质干细胞
  • 2篇梗死
  • 2篇梗死心肌
  • 2篇骨髓间充质

机构

  • 5篇江苏省人民医...

作者

  • 5篇庄瑜
  • 5篇陈鑫
  • 3篇徐明
  • 3篇石开虎
  • 2篇张雷杨
  • 2篇徐顺霖
  • 1篇朱长乐

传媒

  • 2篇江苏医药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年份

  • 5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剂量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与改善缺血心脏功能的量效关系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梗死的心肌与改善缺血心脏功能的量效关系。方法结扎F344大鼠的冠状动脉,制作大鼠心肌梗死模型,于模型建立1周后将32只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8只。将经5-溴脱氧尿苷(BrdU)标记的不同剂量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为1×103个(组1)、1×105个(组2)、1×107个(组3)注入心肌缺血区;对照组注射等量的无血清IMDM。于模型建立前、细胞移植前和细胞移植后4周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射血分数(EF)。细胞移植后4周行BrdU、闰盘连接蛋白(Connexin43)、肌球蛋白重链β(MHC)、平滑肌肌动蛋白α(α-SMA)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数α-SMA着色的功能小血管数量。结果细胞移植后4周,组1E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34±0.16vs.0.36±0.15,P>0.05),组2EF较组1明显增高(0.54±0.20vs.0.34±0.16,P=0.004),组3EF较组2明显增高(0.71±0.24vs.0.54±0.20,P=0.018)。细胞移植后4周,组2BrdU和MHC双阳性的细胞个数明显多于组1(323.20±91.62个/高倍视野vs.51.75±27.58个/高倍视野,P=0.049),组3的细胞个数明显多于组2(409.75±106.65个/高倍视野vs.323.20±91.62个/高倍视野,P<0.001),对照组为0±0个/高倍视野。组1、组2和组3大部分移植细胞MHC、Connexin43染色呈阳性,心肌缺血区内可见大量α-SMA抗体,部分形态不规则。对照组和组1梗死区域有新生血管形成,组2较组1增多(28.38±12.79个/高倍视野vs.22.75±9.07个/高倍视野,P=0.015),组3较组2增多(35.63±13.27个/高倍视野vs.28.38±12.79个/高倍视野,P=0.002)。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明显改善缺血心脏的功能,且心肌细胞新生和心功能改善的程度均呈现移植细胞剂量依赖性。
张雷杨陈鑫徐顺霖庄瑜朱长乐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移植心肌缺血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在骨髓间质干细胞归巢到急性梗死心肌中的作用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在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归巢到急性梗死心肌中的作用。方法以免疫组化检测SDF-1在心肌梗死1、2、4、7、14、28d后的大鼠及非心肌梗死大鼠心肌中的表达差异;于心肌梗死4d后予以SDF-1、抗SDF-1抗体进行干预,同时经尾静脉注射BrdU标记的MSCs,3d后检测梗死区MSCs的归巢量,28d后检测大鼠心功能状况,以及梗死区及其周围的血管密度;另设心肌梗死及非心肌梗死阴性对照组。结果SDF-1在心肌梗死后第1天即升高并达到峰值,以后逐渐下降,第14天恢复至正常水平。心肌梗死组干细胞归巢量明显大于非心肌梗死对照组。SDF-1处理组大鼠心肌梗死区干细胞归巢量、心功能水平及血管密度大于抗SDF-1抗体处理组及心肌梗死对照组(P<0.01)。结论心肌梗死后早期梗死区SDF-1表达水平升高;SDF-1能够促进MSCs归巢并改善心功能,促进毛细血管增生可能为其改善心功能的机制之一。
庄瑜陈鑫石开虎徐明
关键词:骨髓间质干细胞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AMI大鼠心肌组织中SDF-1与MCP-1动态变化及意义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AM I)后心肌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 CP-1)及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以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法检测AM I大鼠发病1、2、4、7、14、28、56 d后梗死心肌及非心肌梗死大鼠心肌中SDF-1、M CP-1的表达情况。结果梗死中心区M CP-1于心肌梗死后第1 d升高,第2天达峰值,至第14天渐降至正常;梗死周围区M CP-1心肌梗死后第1天升高,第7天达峰值,至第28天恢复正常;梗死中心区及周围区SDF-1均于心肌梗死后第1天升高并达峰值,至第14天渐恢复至正常;非梗死心肌M CP-1、SDF-1的表达在正常范围,且不随时间改变而变化。结论AM I后早期梗死中心组织及周围区域SDF-1、M CP-1表达水平升高;根据梗死中心区SDF-1、M CP-1表达情况选择治疗时间窗可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梗死心肌修复。
庄瑜陈鑫石开虎徐明
关键词: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骨髓间质干细胞归巢到大鼠急性梗死心肌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归巢到急性梗死心肌中的作用。方法129只大鼠随机分为检测组(65只)和处理组(64只),检测组分为心肌梗死组(35只)和非心肌梗死组(30只),处理组则分为Ⅰ组、Ⅱ组、Ⅲ组、Ⅳ组4个亚组(各16只)。检测组以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CP-1在2个亚组大鼠心肌中表达的差异。处理组大鼠心肌梗死4天后予以MCP-1、抗MCP-1抗体干预,同时经尾静脉注射BrdU标记的MSCs,7天后检测心肌梗死区MSCs归巢量,28天后检测大鼠心功能状况、心肌梗死区及其周围的血管密度。结果MCP-1于心肌梗死后第1天即升高,第7天到达峰值,28天时恢复至正常水平。心肌梗死组MSCs归巢量大于非心肌梗死组(P=0.000)。Ⅰ组大鼠心肌梗死区MSCs归巢量、心功能水平及血管密度大于Ⅲ组及Ⅱ组(P<0.01)。结论大鼠心肌梗死后早期梗死区MCP-1表达水平升高;MCP-1能够促进MSCs归巢并改善心功能。
庄瑜陈鑫石开虎徐明
关键词: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质1间质干细胞干预性研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改善缺血心脏功能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改善缺血心脏功能的机制。方法以近交系F344大鼠为研究对象,结扎冠状动脉制作大鼠心肌梗死模型,1周后将BrdU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于心梗缺血区,4周后缺血心肌切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BrdU、闰盘连接蛋白(connexin43,Cx43)、肌球蛋白重链β(MHC)、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了解移植细胞的分化情况,并应用超声检测大鼠心脏功能的变化。结果超声检查显示治疗组心功能明显改善,心脏射血分数(EF)值增加了(27.85±4.00)%,而对照组减少了(1.98±2.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肌缺血区内可见到BrdU标记的移植细胞,相当一部分移植细胞已分化为MHC和Cx43染色阳性的心肌样细胞。同时,治疗组功能血管密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于缺血心肌后可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参与改善缺血心脏的功能。
张雷杨陈鑫徐顺霖庄瑜
关键词:骨髓细胞细胞移植心肌缺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