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新生儿
  • 2篇新生儿缺氧
  • 2篇新生儿缺氧缺...
  • 2篇新生儿缺氧缺...
  • 2篇新生儿缺氧缺...
  • 2篇血性
  • 2篇窒息
  • 2篇缺血
  • 2篇缺血性脑病
  • 2篇缺氧
  • 2篇缺氧缺血性
  • 2篇缺氧缺血性脑
  • 2篇缺氧缺血性脑...
  • 2篇胃肠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脑病
  • 2篇患儿
  • 2篇病例
  • 1篇胆红素

机构

  • 10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0篇廖忠敬
  • 6篇麦文英
  • 5篇刘艳薇
  • 5篇张巧玲
  • 4篇文序
  • 4篇丘小汕
  • 3篇陈美姬
  • 3篇詹国媛
  • 2篇唐雯
  • 2篇张映川
  • 2篇莫清萍
  • 2篇林苑
  • 2篇韩志东
  • 2篇官晓清
  • 1篇吴宝对
  • 1篇张常然
  • 1篇谭妙莲
  • 1篇梁颖茵
  • 1篇莫恩明
  • 1篇张武军

传媒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普米克令舒加喘乐宁、爱喘乐雾化吸入佐治毛细支气管炎
2003年
【目的】探寻毛细支气管炎(毛支)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70例毛支患儿随机分3组,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普米克组加用普米克令舒及喘乐宁、爱喘乐雾化吸入治疗。泼尼松组加用口服泼尼松及雾化吸入喘乐宁、爱喘乐治疗。对照组加用雾化吸入喘乐宁、爱喘乐治疗。对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持续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在喘息缓解速度,咳嗽消失时间,肺部罗音消退时间,以及治愈率方面,普米克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但与泼尼松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普米克令舒加喘乐宁、爱喘乐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支,操作方便,副作用小,3药联用,强化协调,佐治毛细支气管炎效果较为满意,治愈率为93%。
文序廖忠敬莫恩明麦文英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普米克令舒喘乐宁爱喘乐吸入
79例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与多器官损害的关系分析
2003年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与诱因及多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将新生儿危重症监护室1997年1月至2001年1月收治79例伴有胃肠功能障碍的危重新生儿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79例中新生儿窒息58例,占73%(58/79)。79例有胃肠功能障碍的新生儿除胃肠功能障碍外,全部伴有其他器官损害,伴有多个器官损害51例(65%),单个器官损害28例(35%)。51例轻中度胃肠功能障碍新生儿发生多器官损害28例(55%),单器官损害23例(45%);28例重度胃肠功能障碍新生儿发生多器官损害23例(82%),单器官损害5例(18%)。轻中度胃肠功能障碍与重度胃肠功能障碍的多器官损害发生例数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46例轻中度胃肠功能障碍新生儿死亡2例(0.04%),21例重度胃肠功能障碍的新生儿死亡12例(57%),其病死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多发生于窒息的病理情况。重症胃肠功能障碍发生多器官损害者明显增多,其病死率也显著增加。提高认识,早期诊断,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廖忠敬陈玮琪文序张巧玲麦文英
关键词:胃肠功能障碍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通过病例对照研究了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 HIE 患儿102例,随机选择同期住院的高危非 HIE 新生儿93例作为对照,从母亲、胎儿、分娩3个方面,列出27个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有10个因素为危险因素,分别为胎位不正、脐带异常、羊水污染、私人接生、产程延长、吸引产、钳产、1min Apgar 评分≤7分、5min Apgar 评分≤7分、10min Apgar 评分≤7分;多因素分析结果示1min Apgar 评分≤7分及钳产是 HIE 的危险因素;且生后1min 及5min Apgar 评分与 HIE 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单因素分析所得项是 HIE 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所得项与 HIE 的发生关系尤为密切。防治胎儿宫内窘迫,提高产科技术水平及产儿科医护人员的复苏水平,可有效降低或减轻 HIE 的发生。
张巧玲林菀廖忠敬麦文英
关键词:脑缺氧病例对照研究
27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转归的有关因素。方法对27例新生儿败血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新生儿败血症的定义已扩展,病因感染途径无变化,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仍缺乏特异性及敏感性。结论血培养仍是诊断本病的金标准,抗生素治疗走向规范化。
韩志东吴宝对官晓清莫清萍丘小汕廖忠敬刘艳薇张映川张巧玲麦文英陈美姬董淑红詹国媛林苑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
1893例住院新生儿病例分析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疾病病种及死亡率的变化,为今后确定新生儿疾病的防治重点提供科学依据?》椒ā〔?用回顾性的临床统计,分析了新生儿疾病的构成及死亡原因的临床资料。结果本文统计资料显示6年来我院新生儿疾病谱以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为主要疾病,新生儿败血症发病率1.1%,明显低于国内的有关报道。1893例新生儿中死亡32例(1.7%)。主要死因是新生儿窒息及并发症。早产儿病死率高,出生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结论针对新生儿疾病的特点,应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降低新生儿窒息及早产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文序韩志东麦文英唐雯廖忠敬刘艳薇陈美姬
关键词:新生儿住院新生儿病例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疾病新生儿窒息
幼童误服摇头丸致急性中毒1例
2006年
张巧玲莫清萍廖忠敬丘小汕刘艳薇
关键词:中毒儿童
白血病患儿并急腹症6例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儿童白血病并急腹症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06年3月-2007年12月本院儿科收治的6例白血病并急腹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FAB诊断分型标准确诊为ALL5例,AML1例。化疗不同时期并急腹症,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和肠鸣音改变,根据临床表现并结合腹部X线平片检查诊断为肠梗阻,其中4例并严重全身感染,1例并坏死性肠炎。6例均予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及营养支持疗法等内科保守治疗。结果1例AML患儿急腹症发生在白血病初诊时;5例ALL患儿急腹症发生在化疗中,且均注射过长春新碱。经内科治疗,4例肠梗阻缓解后完成化疗;2例病情加重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白血病患儿并急腹症时临床症状常重于实验室检查,故应以临床表现作为早期诊断依据;早期积极全面的内科保守治疗是挽救患儿生命的重要手段。ALL患儿化疗中发生肠梗阻可能与长春新碱有关。严重感染与急腹症互为因果,相互影响。
官晓清罗学群林苑张映川丘小汕廖忠敬
关键词:白血病急腹症长春新碱内科治疗
1999~2003年广州市黄埔区就诊患儿川崎病调查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了解广州市黄埔区川崎病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及治疗现状。【方法】根据日本川崎病研究课题组“川崎病诊断标准”,按“广东省小儿川崎病研究协作组”制定的调查表,选择1999年1月~2003年12月5年期间在广州市黄埔区二级甲等医院以上设有儿科病床医院的全部门诊和住院患儿进行登记调查。对发病年龄、性别、季节、各系统及心血管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5年间川崎病发病共183例,发病有增多趋势,男性发病占63.39%,其年龄:〈1岁占5.64%,1~4岁占33.88%,以4~6岁占53.55%。以4~6月份为高峰,11月份发病最低,有冠状动脉病变占22.40%。【结论】川崎病在我区春季发病率高于秋季,男性略高于女性,由于川崎病导致心脏病发病率仍较高,作为基层医师,既要重视本病早期诊断和治疗,还要加强对远期并发症的预防。
詹国媛陈美姬梁颖茵麦敏刘艳薇凌坚廖忠敬
关键词:川崎病流行病学患儿
甲型H1N1流感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9
2009年
目的总结甲型H1N1流感和与普通的季节性流感的临床特点,有助于提高对甲型H1N1流感的认识,减少医护人员和住院患者被感染。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医院收治的甲型H1N1流感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并与普通的季节性流感病例的体温变化、血常规及胸片作了对比分析。结果甲型H1N1流感感染患者的症状无特殊性,体温变化、血常规与普通的季节性流感病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胸片均无异常;甲型H1N1流感感染患者的咽拭子标本在发热时检测为阳性,体温正常后检测为阴性,对照组在发热时和退热后均为阴性;两组患者预后均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甲型H1N1流感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普通的季节性流感相似,无特殊的临床表现。
张常然张武军廖忠敬林建聪谭妙莲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病毒流行病学
危重新生儿胃肠喂养方式与胃肠损害发生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5
2008年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早期喂养方式对胃肠功能的影响及与胃肠损害发生的关系。方法2001年6月至2004年6月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收治的56例危重新生儿开展前瞻性研究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将早产儿和足月儿分为按需喂养组和微量喂养组,其中24例早产儿中,按需喂养组和微量喂养组各12例;32例足月儿中,按需喂养组和微量喂养组各16例。所有新生儿在生后6h内开奶,按微量喂养[0.1~4.0mL/(kg·d)]和按需喂养[开始10~20mL/(kg·d),以后每天每次增加10~15mL]分成两组,观察比较两种不同喂养方式新生儿发生胃肠损害的情况。结果(1)无论早产或足月儿,微量喂养儿胃肠损害发生率明显低于按需喂养儿(P〈0、05)。(2)早产儿胃肠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儿(P〈0.05)。(3)生后24h内胃肠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24~48h胃肠损害发生率(P〈0.05)。(4)出生48h内极危重患儿胃肠损害发生率显著高于危重组患儿(P〈0.05)。结论危重新生儿出生后不宜过早全奶按需喂养,生后24h内尤应慎重;提倡出生后6h从1:1稀释奶开始,微量喂养,缓慢加奶,至生后48h才逐渐过渡至全奶,以减少胃肠损害的发生。
廖忠敬丘小汕张巧玲詹国媛唐雯文序麦文英刘艳薇
关键词:危重新生儿胃肠系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