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淑雯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混合营养
  • 3篇甲藻
  • 2篇营养
  • 2篇营养行为
  • 2篇营养盐
  • 2篇荧光
  • 2篇荧光标记
  • 2篇赤潮
  • 2篇赤潮甲藻
  • 1篇东海原甲藻
  • 1篇东南亚华人
  • 1篇有机磷
  • 1篇原甲藻
  • 1篇藻类
  • 1篇植物
  • 1篇制度主义
  • 1篇中华文化
  • 1篇上升流
  • 1篇身份
  • 1篇身份认同

机构

  • 6篇暨南大学

作者

  • 6篇张淑雯
  • 4篇吕颂辉
  • 4篇欧林坚
  • 2篇张云
  • 1篇庞勇
  • 1篇齐雨藻
  • 1篇陈菊芳

传媒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海洋科学
  • 1篇东南亚研究
  • 1篇深圳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不同有机磷源对米氏凯伦藻和海洋卡盾藻的生长研究
磷是海区浮游植物生长的重要的营养因子。本文研究了不同磷源【三磷酸腺苷二钠盐(Adenosine disodium triphosphate,ATP)、甘油磷酸钠(sodium glycerophosphate,G-P)、...
庞勇张淑雯欧林坚吕颂辉
关键词:米氏凯伦藻有机磷碱性磷酸酶
文献传递
东南亚华人身份认同的路径依赖与路径突破——基于制度主义视角的考察被引量:3
2022年
文章基于制度主义下的路径依赖和制度变迁理论,探析了东南亚华人身份认同从华侨向华人转变的路径锁定,以及在住在国排华环境下族群认同强化的路径依赖,揭示了其中国家政策、社会环境、偶然性事件等各种历史因素的作用机理。同时,结合制度变迁理论,根据制度供给主体的不同,就增强东南亚华人的中华文化认同提出路径突破的方法,以期对东南亚华人身份认同的建构和演进有所启示。
张淑雯
关键词:华侨华人身份认同制度主义中华文化
光照及营养盐对3种赤潮甲藻吞噬营养行为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通过在室内批量培养实验中添加活体藻类及荧光标记藻类(Fluorescent Labled Algae,FLA)的方式,研究不同光照及营养盐条件下3种赤潮甲藻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catenella)及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的吞噬营养行为;通过现场船基围隔实验,研究2010年春季,东海原甲藻赤潮发生时其对荧光标记的球等鞭金藻(Fluorescent Labled Isochrysis galbana,FLIg)和骨条藻(Fluorescent Labled Skeletonema sp.,FLS)的摄食行为。结果表明,米氏凯伦藻、链状亚历山大藻和东海原甲藻均具有吞噬营养行为,属混合营养甲藻。米氏凯伦藻能摄食活体球等鞭金藻;链状亚历山大藻摄食荧光标记的旋转海链藻(Fluorescent Labled Thalassiosira curvis-eriata,FLTc)。在围隔实验前期,东海原甲藻可对FLIg、FLS进行摄食,但该摄食行为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近乎消失。无论是在黑暗或是在营养盐胁迫的条件下,仅发现极个别目标甲藻存在摄食行为,发生摄食的概率极低;在围隔现场,东海原甲藻对FLA的摄食概率仅为0.4%~1.4%,表明吞噬营养并非3种目标甲藻的主要营养方式,它们属于主要依赖光合自养获取营养的种类。
张淑雯欧林坚吕颂辉陈菊芳
关键词:甲藻混合营养
6种赤潮甲藻对荧光标记藻类的吞噬行为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选取6种在中国沿海广泛分布的赤潮甲藻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catenella)、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微小原甲藻(Prorocentrum minimum)和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采用经5-(4,6-二氯三嗪基)氨基荧光素(DTAF)标记灭活的荧光饵料藻进行投喂,观察目标甲藻是否存在吞噬行为,研究光照、营养盐条件对目标甲藻的吞噬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链状亚历山大藻能吞噬旋转海链藻(Thalassiosira curviseriata),东海原甲藻能摄食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但其摄食概率非常低,且不受光照和营养盐条件的影响。实验中,未观测到米氏凯伦藻、海洋原甲藻、微小原甲藻和锥状斯氏藻的吞噬行为。在黑暗中培养48-72h后,目标甲藻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死亡,尤其是东海原甲藻和链状亚历山大藻。虽然东海原甲藻和链状亚历山大藻具吞噬行为属于混合营养生物,但光合自养是目标甲藻获取营养、维持生长最主要的方式。
张淑雯张云欧林坚齐雨藻吕颂辉
关键词:甲藻混合营养
台湾海峡南部上升流区浮游植物对磷的响应被引量:2
2012年
取台湾海峡南部近岸上升流区表层海水,开展现场船基围隔实验.按照上升流区底层无机形态氮、磷和硅的浓度及比例,设置围隔袋中营养盐浓度,研究上升流输入的营养盐可能对海区表层浮游植物生物量及群落结构的影响,结合群体方法与单细胞酶标记荧光技术,检测浮游植物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指示海区浮游植物的磷营养生理状态.结果表明,营养盐的补充导致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角毛藻(Chaetoceros spp.)、冰河拟星杆藻(Asterionellopsis glacialis)、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和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hcia pungens)等硅藻成为优势种,并形成藻华.随环境中营养盐的耗尽,硅藻藻华迅速消退.上升流的形成及其减弱、消失,造成表层海水营养盐水平的改变,是导致此次硅藻藻华生消的主因.通过上升流补充的磷源不足以满足浮游植物的生长需求,海区浮游植物的生长遭受磷胁迫,磷成为该海区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营养盐限制因子.
欧林坚张云张淑雯吕颂辉
关键词:环境海洋学浮游植物上升流台湾海峡
光照、营养盐对甲藻吞噬营养行为的调控机制研究
本论文结合传统光镜实时检测与荧光杂交标记等手段,通过室内批量培养方法,研究中国沿海6种典型赤潮甲藻: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catenella)、东海原甲...
张淑雯
关键词:甲藻东海原甲藻混合营养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