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澎
- 作品数:8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TLA-4Ig体外处理血液透析患者单个核细胞对Th1/Th2、Treg/Th17免疫平衡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CTLA-4Ig体外处理血液透析患者单个核细胞对Th1/Th2、Treg/Th17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2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2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离获得的单个核细胞以RPMI 1640培养基调配细胞浓度为2×106个·m L-1,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加入CTLA-4Ig 0.4μL(终浓度为1μg·m L-1),空白组加入等体积的细胞培养液。各组细胞经佛波酯、离子霉素和莫能新共同刺激5h后,收集细胞,用ELISA法检测两组细胞上清IFN-γ、IL-4、IL-17的水平,并用RT-PCR检测单个核细胞的Foxp3和视黄酸相关的孤核受体γt(RORγt)的mRNA表达。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加入CTLA-4Ig前细胞上清IFN-γ、IL-4和IL-17水平明显升高(P<0.05),RORγτmRNA表达量明显增高,而Foxp3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CTLA-4Ig处理后两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TLA-4Ig处理后IFN-γ、IL-4和IL-17水平均降低(P<0.05或<0.01);Foxp3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而RORγτ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相关分析显示:IFN-γ、IL-4、IL-17与RORγτ/β-actin相关系数分别为0.985、0.846、0.912(P均<0.01),IFN-γ、IL-4、IL-17与Foxp3/β-actin相关系数分别为-0.983、-0.879、-0.922(P均<0.01)。结论终末期肾病患者微炎症状态下存在Th1/Th2、Treg/Th17失衡,且两者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CTLA-4Ig处理可改善微炎症状态下Th1/Th2、Treg/Th17的失衡。
- 陈丽君杨园园张锋姚青张澎
- 关键词:CTLA-4IG
- 医学活性碳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短期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观察医学活性碳爱西特片对慢性肾衰竭 (CRF)失代偿期的短期治疗结果。方法 4 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 (失代偿 )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Ⅰ组 2 3例 (爱西特治疗组 )爱西特保留灌肠 ;Ⅱ组 18例 (对照组 )常规治疗。观察临床表现、检测治疗前后尿素氮 (BUN)及血清肌酐 (SCr)的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对比BUN及SCr均有明显差异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爱西特保留灌肠效果优于常规治疗。
- 李彬张澎马秀琴
-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爱西特灌肠
- 骨化三醇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治疗慢性肾脏病的非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根据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选择尚未进入替代治疗的慢性肾脏病(CKD4,5)患者32例,根据血iIPTH的水平确定骨化三醇〔1,25(OH)2D3〕的治疗剂量,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4、8周的iPTH、血钙及磷的变化及临床症状的缓解程度。结果(1)32例患者治疗前血清iPTH为(517.28±275.24)pg/m l,经治疗8周后iPTH总达标率93.8%;(2)治疗中患者的血钙及磷的水平均有升高,高钙血症发生率18.8%;(3)临床症状有不同改善,症状缓解较明显者占68.7%。结论1,25(OH)2D3口服治疗慢性肾脏病(CKD4,5期)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非透析患者疗效显著,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 张澎郭秋花李彬
- 关键词:1,25(OH)2D3慢性肾脏病肾性骨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激素
- 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NT-pro BNP)的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方法采用高度特异性的抗原抗体反应及胶体金干式免疫层析技术,对27例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27例心力衰竭,24例慢性肾衰竭及29例体检健康者测定血浆NT-pro BNP的含量。同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107例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Ds)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1慢性肾衰竭合并心衰组、慢性肾衰组和心衰组患者血浆NT-pro BNP的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并且慢性肾衰竭合并心衰组患者血浆NT-pro BNP的浓度明显高于慢性肾衰组和心衰组(P<0.05)。2相关性分析显示,NT-pro BNP与BUN和Cr呈正相关(r=0.73,P<0.05;r=0.71,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41,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NT-pro BNP水平明显增高,检测NTpro BNP水平对患者病情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 张澎张艳郝蕊
- 关键词:左室射血分数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胆囊收缩功能不良6例临床分析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胆囊收缩功能不良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胆囊收缩功能不良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调查。结果其中4例患者胆囊收缩功能差、2例较差。6例患者经治疗后,上腹部或右上腹痛均明显缓解,食欲改善。3个月后复查B超,胆囊收缩功能正常。随访6~24个月,无上腹部或右上腹痛发生。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胆囊收缩功能不良临床上发生率低,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张澎马小萍李彬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
- 左旋卡尼汀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应用左旋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每次血液透析结束后给予左旋卡尼汀1.0g静脉注射,另40例为对照组,治疗12周比较组间差异。结果治疗组体力、精神状态、食欲、恶心、呕吐、透析耐受性、透析中肌痉挛或低血压等症状和血浆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明显改善。结论左旋卡尼汀能明显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
- 郝蕊张澎李彬
- 关键词:左旋卡尼汀维持性血液透析营养状况
- 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衰竭49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观察急性肾衰竭(ARF)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49例ARF患者病因、治疗及预后。结果药物相关性是ARF的主要原因,占57.14%。49例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治愈37例占75.51%,转为慢性5例占10.2%,死亡5例占10.2%,2例自动出院占4.08%。结论 ARF应在积极去除诱因、预防并发症的基础上,早期行血液透析治疗,促进肾功能的恢复,以减少病死率。
- 张锋张澎李彬
- 关键词:血液透析急性肾衰竭疗效
-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并发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通过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HD)急慢性并发症分析,从而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率。方法从终末期肾衰患者中选择糖尿病肾病39例(DN组),同时选择同期相同年龄段终末期非糖尿病肾病患者39例(NDN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病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DN组的急性并发症中低血压、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NDN组(P<0.05);慢性并发症中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动静内瘘闭塞、感染明显高于NDN组(P<0.05)。结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HD的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应提早进行HD,及时有效地控制血压、血糖、干体重等,能提高DN透析患者的生存率。
- 张澎郝蕊李彬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