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立魁

作品数:25 被引量:107H指数:7
供职机构:辽宁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动脉
  • 10篇腔内
  • 10篇腔内治疗
  • 8篇血管
  • 7篇静脉
  • 6篇血栓
  • 5篇性疾病
  • 5篇下肢
  • 4篇动脉闭塞
  • 4篇外科
  • 4篇疗效
  • 4篇静脉血
  • 4篇静脉血栓
  • 4篇疾病
  • 4篇并发
  • 4篇并发症
  • 3篇血管成形
  • 3篇血管成形术
  • 3篇血管腔
  • 3篇血管腔内

机构

  • 25篇辽宁省人民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5篇张立魁
  • 23篇吴丹明
  • 14篇王成刚
  • 8篇沈世凯
  • 8篇贾琪
  • 8篇周玉斌
  • 6篇孙雨莘
  • 5篇易巍
  • 1篇熊江
  • 1篇易威
  • 1篇郭伟
  • 1篇汤海涛
  • 1篇张敏宏
  • 1篇吴晔

传媒

  • 4篇中国血管外科...
  • 3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乐活老年
  • 1篇中华血管外科...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 1篇第五届北京五...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系统评价旁路移植术和腔内治疗严重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疗效
沈世凯吴丹明王成刚张立魁刚清伟
近肾主髂动脉闭塞病变腔内治疗的疗效评价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近肾主髂动脉闭塞病变(AIOD)患者腔内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辽宁省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15年6月17例接受腔内治疗的近肾AIO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Rutherford分级:4级5例,5级9例,6级3例。患者均采用腔内治疗,经股动脉和肱动脉入路,采用球囊扩张、支架植入及保护伞保护内脏动脉,开通病变血管后行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结果手术成功率为88.23%。7例患者肾动脉造影后出现狭窄或夹层,其中5例患者植入覆膜支架、1例植入金属裸支架及1例行主髂动脉开窗技术后显影通畅。15例(88.23%)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术后平均踝肱指数为0.92±0.22,明显高于术前(0.35±0.08),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5~5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5.6±12.4)个月,术后1年、3年一期通畅率分别为88.2%及82.4%,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4.1%及82.4%,二期通畅率为100%。2例患者随访期间出现肾动脉再狭窄,经肾动脉球囊扩张后血流通畅。结论对于开放手术高危的近肾AIOD病变患者,腔内治疗不失为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和早中期通畅率。
王成刚沈世凯吴丹明张立魁
关键词:主髂动脉闭塞血管腔内治疗球囊扩张
经皮肱动脉穿刺技巧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探讨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总结经皮肱动脉穿刺的临床经验,并探讨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其预防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因行血管腔内诊疗接受超声引导下肱动脉穿刺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7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肱动脉穿刺均成功,成功率为100%,其中超声引导下一次穿刺成功有53例(61%),经多次穿刺成功有35例(39%)。16例(19例次)患者发生了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8.4%,其中导丝进入血管周围间隙4例(4.6%);穿刺局部发生血肿11例(12.6%),其中3例合并局部神经损伤(1例为迟发型神经损伤);假性动脉瘤1例(1.2%)。结论熟悉肱动脉穿刺部位的解剖特点,掌握相应的操作技巧、对其并发症有足够的认识和处理对策的充分准备可以减少并发症及其不良后果的发生。
吴丹明周玉斌张立魁
关键词:穿刺术并发症肱动脉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治的现代观念
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致残、致死率较高的严重疾患之一,在社区人群发生率约7人/10万人。本文介绍了下肢DVT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提出了治疗方案。
吴丹明周玉斌张立魁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
文献传递
严重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旁路移植术和腔内治疗技术的荟萃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 评价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BSX)和下肢动脉腔内治疗技术(EVT)治疗严重下肢动脉闭塞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按系统评价的要求,检索MEDLINE (1980至2014年)、Embase (1980至2014年)、Journals@Ovid Full Text(1980至2014年)数据库,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应用STATA11.2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共纳入17项研究(3项随机对照研究,14项非随机研究),共统计患者5 515例,BSX组2 454例,EVT组2 769例.荟萃分析结果表明,两组术后30 d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110, P=0.523).BSX组患者术后总体并发症(OR=2.456, P=0.003)、感染(OR=3.163, P〈0.001)、血栓形成(OR=3.069, P=0.002)的发生率明显高于EVT组,但夹层、假性动脉瘤发生率较低(OR=0.537, P=0.012).BSX组中远期结局明显优于EVT组.BSX术后1年、3年的一期及二期通畅率优于EVT组(一期通畅率:1年, OR=1.415, P=0.008; 3年, OR=1.619, P〈0.001; 二期通畅率:1年, OR=2.156, P〈0.001; 3年, OR=2.547, P〈0.001) ,5年总体生存率也高于EVT组(OR=1.243, P=0.007).结论 EVT在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早期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等方面具有潜在优势.BSX在降低患者中远期死亡率、提高远期通畅率上要明显优于EVT组.
沈世凯吴丹明王成刚张立魁刚清伟
关键词:缺血血管成形术外科手术
TASCC、D级髂动脉病变的腔内治疗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腔内技术治疗TASCC、D级髂动脉病变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77例TASCC、D级(共89条髂动脉)行腔内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TASCC级病变63例,TASCD级病变14例。结果 3条髂动脉未能开通闭塞段,开通率为96.6%。23条髂动脉行单纯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其余63条髂动脉置入支架。共置入支架104枚。踝肱指数由术前0.20±0.14增至术后7天的0.71±0.21(P=0.02)。主要并发症发生率3.9%。64例(78条髂动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率83.1%;平均随访时间23(6~53)个月,其1、2、4年肢体通畅率分别为88%、84%和70%。结论腔内治疗TASCC、D级髂动脉病变安全微创,其短期效果较好。
吴丹明张立魁
关键词:腔内治疗血管成形术血管支架
脚肿腿痛是否与静脉血栓有关
2019年
我今年78岁,平时走路不太方便,在家里比较少走动,上个月底发现左脚肿了起来,走路时小腿还会胀痛,贴了膏药也无效,有人说这可能是静脉血栓的表现,是这样吗?如何治疗?辽宁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张立魁: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静脉血管中异常凝结的情况,可发生于全身各个部位,尤以下肢多见。下肢静脉血栓可导致血液回流受阻,从而出现下肢肿胀。
张立魁
关键词:血栓腿痛血管外科下肢
股腘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腔内治疗
张立魁吴丹明王成刚沈世凯
浅谈旁路移植术和腔内技术治疗严重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被引量:2
2016年
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 BSX)和下肢动脉腔内治疗( EVT)是目前治疗严重下肢动脉闭塞症的核心治疗手段。 EVT在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早期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等方面具有潜在优势;BSX在降低患者中远期病死率、提高远期通畅率方面明显优于EVT。合理把握适应证,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避免腔内治疗的“滥用”,对下肢动脉闭塞症的患者更为有意义。
沈世凯吴丹明王成刚张立魁刚清伟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下肢旁路移植术腔内治疗
髂动脉闭塞性病变腔内开通的技术体会和中远期疗效分析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探讨髂动脉闭塞性病变腔内开通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抓捕导丝、预创建抓捕空间等技术经腔内开通后置入血管内支架治疗髂动脉闭塞性病变34例,并回顾分析其髂动脉闭塞患者的技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中远期通畅率。结果技术成功率100%,除髂动脉破裂1例(2.94%)外,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踝肱指数(ABI)由术前的0.40±0.14增至术后7d的0.81±0.13(t=2.67,P=0.02)。随访3~42个月,平均(19.32±2.22)个月;7例发生再狭窄,3例闭塞,经PTA和/或置入内支架解除。患者术后6个月,1,2,3年一期通畅率和辅助一期通畅率按随访顺序依次为86.27%,74.40%,61.81%,52.98%和96.43%,92.57%,85.96%,85.96%。二期通畅率4个随访期均为100%。术后6个月,1,2,3年的肢体一期通畅率及辅助一期通畅率依次为88.41%,77.53%,65.79%,57.56%和96.97%,93.51%,87.27%和87.27%。二期通畅率均为100%。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抓捕导丝、预创建抓捕空间等技术的综合运用可提高髂动脉闭塞段开通的成功率;腔内治疗中远期通畅性的维持需要严密随访和对再狭窄、闭塞的及时处理。
周玉斌吴丹明王成刚易威贾琪孙雨莘张立魁
关键词:髂动脉血管成形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