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少珊

作品数:10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梭菌
  • 6篇荚膜
  • 6篇产气荚膜梭菌
  • 4篇荧光
  • 4篇荧光定量
  • 4篇小鼠
  • 4篇坏疽
  • 3篇血清
  • 3篇荧光定量PC...
  • 3篇气性坏疽
  • 2篇动物
  • 2篇动物模型
  • 2篇毒力
  • 2篇A型产气荚膜...
  • 1篇单纯疱疹
  • 1篇单纯疱疹病毒
  • 1篇单纯疱疹病毒...
  • 1篇蛋白
  • 1篇毒力试验
  • 1篇血清GP73

机构

  • 9篇广州军区广州...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

作者

  • 10篇徐少珊
  • 8篇石玉玲
  • 7篇孙朝晖
  • 4篇唐玲玲
  • 3篇陈丽丹
  • 3篇杨永泉
  • 2篇李林海
  • 1篇杨慧兰
  • 1篇张亚松
  • 1篇陈荣誉
  • 1篇陈晓东
  • 1篇刘坚
  • 1篇张伟
  • 1篇胡塔
  • 1篇陈炳旭
  • 1篇王露霞
  • 1篇危敏
  • 1篇徐博宁

传媒

  • 2篇生物技术通讯
  • 2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12
  • 7篇2011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产气荚膜梭菌qPCR法在动物模型和临床病例中的应用
2011年
目的 利用产气荚膜梭菌qPCR法检测A型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 type A)感染小鼠的后肢的气性坏疽动物模型和一例阳性病例,以验证此法在早期诊断优势.方法 小鼠随机分成4组,10只/组分别肌肉注射3.5×109、3.5×108和3.5×107cfu/ml浓度的A型产气荚膜梭菌(ATCC13124)菌液0.1 ml,空白对照组肌肉注射生理盐水0.1 ml,建立小鼠感染的动物模型,利用产气荚膜梭菌qPCR方法 对动物模型及一例病例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不同浓度菌液组(3.5×109、3.5×108、3.5×107cfu/ml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肌肉注射72 h内的死亡率为:90%、70%、10%和0;各组平均存活时间(hh:mm)依次为:20∶43±11∶12、37∶24±25∶39、68∶36±10∶45和72∶00±0∶00,各组荧光定量Ct值均值为:21.21±2.69、28.45±2.74、32.49±2.87和0.00±0.0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该法检测病者两处分泌物,Ct值为30.67、30.44.结论 利用产气荚膜梭菌qPCR法成功检测出未发病的小鼠中的产气荚膜梭菌,并成功的应用于一例病例中.
石玉玲徐少珊孙朝晖陈丽丹唐玲玲
A型产气荚膜梭菌经小鼠传代的毒力变化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A型产气荚膜梭菌经小鼠腹腔传代后的毒力变化。方法:选择10只小鼠,腹腔注射浓度为5.0×108 cfu/mL的A型产气荚膜梭菌菌液1 mL,记录第一代小鼠存活时间;收集第一代死亡最早的小鼠腹腔内的细菌,经血平板厌氧培养24 h后配制5.0×108 cfu/mL浓度的菌液,并腹腔注射10只小鼠,每只1 mL,记录第二代小鼠存活时间;重复实验并记录第三代、第四代小鼠的存活时间;死亡小鼠腹腔收集的细菌以革兰染色涂片镜检,血平板培养,用API 20A试剂条进行生化鉴定;用SPSS 13.0软件分析每代小鼠的存活时间组间差异。结果:小鼠腹腔收集的标本经革兰染色后均可见两端钝圆棒状的革兰阳性杆菌,血平板厌氧培养均为边缘呈锯齿状有双溶血环的较大菌落,API 20A的结果为产气荚膜梭菌;小鼠存活时间随小鼠腹腔传代数不断延长,第一代与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之间的存活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二代、第三代与第四代两两之间的存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结论:A型产气荚膜梭菌经小鼠腹腔第一次传代后毒力显著减弱,随后传代中毒力基本不变,与传统的细菌经动物腹腔培养后毒力增强的观点不一致。
孙朝晖徐少珊石玉玲唐玲玲
关键词:A型产气荚膜梭菌毒力传代存活时间
小鼠气性坏疽模型的建立与产气荚膜梭菌实时荧光PCR法的应用
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perfringens,C.perfringens)为革兰氏阳性杆菌,普遍存在于人类和动物的胃肠道或土壤,能广泛地导致人类和动物发病,如气性坏疽、食物中毒、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坏死性肠炎...
徐少珊
关键词:产气荚膜梭菌气性坏疽动物模型实时荧光PCR法毒力试验
文献传递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肠道中产气荚膜梭菌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建立一系列浓度梯度的A型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C.perfringens)感染小鼠肠道的动物模型,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肠道中C.perfringens的检测。方法小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依次腹腔注射浓度为5.7×1095、.7×1085、.7×1075、.7×106和5.7×105 cfu/mL的A型C.perfringens菌液1 mL,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L。连续观察72 h,统计小鼠死亡数量、存活时间及腹腔取样做细菌革兰染色涂片镜检、细菌厌氧血平板厌氧培养、测序鉴定和荧光定量PCR定量检测。结果细菌镜检结果为5.7×109、5.7×108和5.7×107 cfu/mL浓度组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两头钝圆棒状的革兰阳性杆菌,细菌厌氧培养能培养出大量边缘粗糙的菌落;在5.7×1065、.7×105 cfu/mL浓度组和空白对照组不能发现革兰阳性杆菌,利用细菌培养法,5.7×106 cfu/mL组平均能培养出7个菌落,在5.7×105 cfu/mL组和空白对照组不能培养出任何菌落,克隆目的片段测序结果与GeneBank中C.perfringens16S rRNA[AB566417]完全一致。荧光定量PCR法在各浓度组为阳性,空白对照组为阴性。结论荧光定量PCR法在检测C.perfringens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检验时间短的优点。
徐少珊孙朝晖陈荣誉杨永泉唐玲玲石玉玲
关键词:A型产气荚膜梭菌荧光定量PCR法
坏疽病原体快速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
2010年
目的: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建立一种快速、敏感、特异的检测产气荚膜梭菌的方法,及时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以产气荚膜梭菌16srRNA基因作为靶序列,设计一对特异引物和探针,以伤口分泌物和脓液提取的核酸作为模板,利用已经优化的引物和探针进行PCR反应;同时与细菌培养作比较,验证此方法的快速性、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建立的反应体系在上游引物浓度为0.45μmol/L,下游引物浓度为0.15μmol/L,探针浓度为0.3μmol/L时,具有很好的敏感性,与21种其他细菌均无交叉反应,其敏感性为9cfu/反应体系。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与细菌培养结果完全一致。结论:所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特异、灵敏、快速,能对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做出准确的检测报告,具有对战时高发疾病气性坏疽进行快速和定量检测潜质。
唐玲玲石玉玲王露霞李林海孙朝晖陈丽丹徐少珊
关键词:坏疽产气荚膜梭菌荧光定量PCR伤口分泌物
单纯疱疹病毒2型潜伏感染激活模型的建立及潜伏相关转录子开放读码框架抑制后对潜伏相关转录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2011年
目的 研究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潜伏感染激活中潜伏相关转录子(LAT)开放读码框架(ORF)抑制后对LAT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HSV-2潜伏感染复发的神经细胞(SHSY5Y)模型。运用相差显微镜观察HSV-2潜伏及激活后SH-SY5Y细胞形态的变化。对病毒在细胞中的潜伏及激发进行PCR验证并测序。设计3对siRNA,激活诱导后转染SH-SYSY细胞,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RT-PCR半定量检测转染前后LAT ORF表达的改变。结果在存在60 μmol/L阿昔洛韦(ACV)的环境,HSV-2在SH-SY5Y细胞中建立潜伏状态。病毒在SH-SY5Y细胞中最长可潜伏14d。43℃ 1.5 h诱导病毒潜伏激发,而相差显微镜观察发现,病毒激发后细胞病变从24h到72 h,细胞变性、坏死的程度、数量随感染时间延长而增加。HSV-2 LAT、糖蛋白G(gG)基因PCR扩增及电泳结果证实病毒在细胞中的潜伏及激活。LAT ORF-siRNA转染细胞后,LAT ORF mRNA的表达水平在转染后24、36和48 h分别减少了39%、51%和60%。结论 抑制LAT ORF后能够抑制HSV-2 LAT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LAT ORF在病毒潜伏感染复发中的作用提供了依据。
孙朝晖徐少珊危敏杨慧兰
关键词:开放读码框架疱疹病毒2型RNA干扰SH-SY5Y细胞
小鼠气性坏疽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建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小鼠的后肢的气性坏疽动物模型,为早期诊断、了解气性坏疽的致病机理及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三个实验组分别肌肉注射3.5×109、3.5×108和3.5×107cfu/ml浓度的产气荚膜梭菌(ATCC13124)菌液0.1ml,空白对照组肌肉注射生理盐水0.1ml,72h后观察小鼠感染情况,取伤口分泌物作革兰氏染色涂片,细菌血平板厌氧培养和荧光定量PCR方法定量检测。结果 3.5×109、3.5×108、3.5×107cfu/ml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肌肉注射72h内的死亡率为90%、70%、10%和0%。各组平均存活时间依次为(20:43±11:12)h、(37:24±25:39)h、(68:36±10:45)h和(72:00±0:00)h,死亡小鼠出现了气性坏疽的症状,分泌物培养和镜检出产气荚膜梭菌;未死亡小鼠康复;空白对照组无任何症状。各组Ct值均值为21.21±2.69、28.45±2.74、32.49±2.87和0.00±0.00,组间P值均<0.05。结论成功建立了不同浓度的产气荚膜梭菌在不同时间段内感染小鼠的后肢气性坏疽的动物模型,为了解气性坏疽的致病机理及治疗方法奠定基础。
石玉玲徐少珊孙朝晖陈丽丹刘坚
关键词:产气荚膜梭菌气性坏疽动物模型荧光定量PCR
血清降钙素原对重症颅脑损伤继发感染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重症颅脑损伤继发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重症颅脑损伤继发感染31例(感染组),未继发感染的重症颅脑损伤30例(未感染组),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观察三组间血清PCT、白细胞计数(WBC)及C-反应蛋白水平(CRP)。另观察6例重症感染者PCT水平的动态变化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入院第1天感染组PCT水平高于未感染组和对照组(P<0.001);感染组C-反应蛋白水平与未感染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感染组与未感染组的WB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都高于对照组(P<0.001)。重症感染的6例中3例PCT水平持续>7.3ng/ml者死亡,3例存活患者随着临床症状的改善PCT水平呈下降趋势。结论 PCT水平与临床感染症状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诊断重症颅脑损伤继发感染有重要的意义,也可作为判断其预后的参考指标。
胡塔石玉玲杨永泉徐少珊
关键词: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重症颅脑损伤
血清GP73作为原发性肝癌肿瘤标志物的来源探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究血清GP73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肿瘤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采用SYBR Green qPCR法对103例原发性肝癌(PHC)、13例肝硬化、49例肝炎和50例健康人群外周血单核细胞GP73 mRNA的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同时检测分析8份正常肝组织和8份肝癌组织的GP73 mRNA相对表达水平。对7例病理确诊为PHC的肝组织和1例正常肝组织、1例肝硬化肝组织中GP73的表达进行免疫组化分析。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GP73水平和利用电化学发光法血清中AFP水平。结果外周血有核细胞GP73 mRNA含量四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013,P=0.055)。肝癌组织GP73mRNA表达量(12.64)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1.00)。GP7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肝组织中GP73少量在肝实质细胞胆小管处表达。肝硬化组织中GP73在肝细胞胞浆中弱阳性表达,但在肝细胞胞浆的两侧靠近胆小管位置呈颗粒状浓集;胆管柱状上皮也呈强阳性着色。PHC患者肝组织GP73在肿瘤细胞胞浆呈强阳性着色,且在胆管上皮细胞靠近腔缘一侧呈深棕色颗粒状分布。肝癌组中血清GP73水平显著高于肝炎组及健康对照组(χ2=62.541,P=0.000)。通过ROC曲线确定诊断肝癌的GP73临界值为113.2μg/L,和AFP的临界值为13.3μg/L时,GP73和AFP单项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68.0%和56.3%,特异度分别为94.8%和91.8%。结论 PHC患者血清高表达的GP73可能是在癌变的肝细胞胞浆中合成随后分泌入血。血清GP73在诊断PHC时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AFP,且ROC曲线提示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优于AFP。
徐少珊石玉玲张亚松孙朝晖李林海张伟陈晓东陈炳旭
关键词:高尔基体蛋白73荧光定量PCR甲胎蛋白
化学发光法在梅毒实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在梅毒实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RPR法、TPPA法分别检测150例梅毒患者及125例非梅毒患者血清。结果:化学发光法、RPR法、TPPA法对150例梅毒血清标本和125例非梅毒血清标本对照组的敏感性分别为98.0%、75.3%和97.3%,特异性分别为98.3%、81.6%和97.5%。化学发光法、TPPA法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高于RPR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学发光法和TPPA法相比,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别不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3种方法检测,梅毒诊断阳性率可提高到100%。结论:梅毒的化学发光检测法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一种自动化、定量检测方法,能够用于梅毒的准确诊断和疗效观察,与传统方法联检可防止误诊、漏诊,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杨永泉石玉玲徐少珊徐博宁
关键词:梅毒血清学诊断化学发光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