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妙弦

作品数:9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动脉
  • 6篇主动脉
  • 6篇主动脉夹层
  • 6篇夹层
  • 4篇心脏
  • 4篇术后
  • 3篇手术
  • 2篇心脏手术
  • 2篇术后谵妄
  • 2篇谵妄
  • 2篇基因
  • 2篇分子
  • 1篇低龄
  • 1篇低体重
  • 1篇低体重患儿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心房
  • 1篇心房纤颤
  • 1篇心内直视
  • 1篇心脏术

机构

  • 5篇广东省人民医...
  • 3篇广东省心血管...
  • 2篇广东省医学科...

作者

  • 9篇方妙弦
  • 6篇于长江
  • 6篇范瑞新
  • 5篇熊卫萍
  • 4篇曾嵘
  • 4篇李欣
  • 2篇吴怡锦
  • 2篇罗丹东
  • 2篇庄建
  • 2篇杨珏
  • 1篇朱卫中
  • 1篇李欣
  • 1篇陈寄梅
  • 1篇郭惠明
  • 1篇雷黎明

传媒

  • 3篇岭南心血管病...
  • 2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肾损伤的治疗策略
目的总结137例Stanford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外科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治疗策略.方法自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共为1 37例Stanford A型急性夹层动脉瘤患...
曾嵘熊卫萍吴怡锦方妙弦李柳苑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2012-01至2014-12行手术治疗的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335例,其中男280例,女55例,年龄48.5±10.3...
方妙弦熊卫萍曾嵘于长江李欣范瑞新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心脏手术术后谵妄
主动脉夹层致病基因及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7年
主动脉夹层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从基因及分子水平探索其病因,致病基因研究成为探索主动脉夹层病因的重要方面。目前认为主动脉夹层为多基因疾病,是由包括细胞功能障碍、异常的信号转导、蛋白质过度水解以及外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所致。本文就近年来主动脉夹层致病基因及分子机制的研究做简要综述。
于长江方妙弦李欣范瑞新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致病基因分子机制
心内直视术中同期射频消融治疗心房纤颤疗效的危险因素分析
2012年
目的总结心内直视术中同期行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AF)的临床疗效,分析可能影响转复率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483例心内直视术同期行RFA的患者全部纳入研究,以术后3个月内是否为持续性AF进行分组比较,对术前、术中、术后可能影响RFA转复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左心房内径≥55 mm(OR=8.925,95%CI:5.045~15.790,P<0.0001),年龄≥60岁的患者RFA转复率明显降低(OR=2.940,95%CI:1.731~4.992,P<0.0001);接受双心房消融的患者相对于单纯接受左心房消融的患者转复成功率高(OR=0.590,95%CI:0.276~0.961,P=0.0321)。结论左心房≥55 mm、年龄≥60岁是影响RFA手术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双心房消融相对于左心房消融治疗效果更好。
方妙弦熊卫萍郭惠明曾嵘雷黎明罗丹东
关键词:心房纤颤射频消融术心脏直视手术
马方综合征患者原纤维蛋白-1基因新发突变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对17例马方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患者以及其中2例患者的家系成员的原纤维蛋白-1(fibrillin-1,FBN1)等14个基因进行突变筛查,探讨MFS与FBN1等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 提取17例患者以及其他43例家系成员静脉血全基因组DNA。应用PCR技术对样品DNA进行扩增,采用基因芯片捕获目标基因,然后采用高通量测序仪进行测序。本研究的目标基因为ACTA2、CBS、FBN1、FBN2、MYH11、COL3A1、SMAD3、TGFBR1、TGFBR2、MYLK、MSTN、COLA2、TGFB2和SLC2A10等14个基因。将测序结果与数据库(NCBI dbSNP, HapMap, 1000 human genome dataset和database of 100 Chinese healthy adults)进行比对,并对找出的可疑突变进行注释、筛选。最后对发现的基因突变采用Sanger法验证。结果 在17例MFS患者中发现了11例患者携带10种FBN1基因突变和1种激动蛋白α2(actin alpha2,ACTA2)基因突变,其中8种FBN1基因突变和1种ACTA2基因突变为新的基因突变,另外2中突变为已报道突变。对1种FBN1基因新发突变进行了家系验证,结果表明该突变在家系中与MFS疾病共分离。结论 FBN1基因的第59外显子的错义突变c.7280G〉A是MFS新的致病突变。另外8种新发现的基因突变可能是MFS的致病突变。
于长江杨珏方妙弦范瑞新庄建
关键词:马方综合征基因突变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分析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A型主动脉夹层3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80例、女55例,年龄(48.5±10.3)岁。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谵妄,分为谵妄组与对照组,研究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全组发生谵妄共169例,发生率为50.4%。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D二聚体水平(OR=2.480,95%CI 1.347-4.564,P〈0.01)、术中最低平均动脉压(OR=0.667,95%CI 0.612-0.727,P〈0.01),术后机械通气时间(OR=2.771,95%CI 1.506-5.101,P〈0.01),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OR=1.911,95%CI 1.065-3.430,P〈0.05)是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后谵妄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中有较高的发生率。术前D二聚体升高、术中平均动脉压过低、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认识上述危险因素,积极干预可控因素,对减少术后谵妄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方妙弦熊卫萍曾嵘于长江李欣范瑞新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心脏手术术后谵妄
低龄、低体重患儿心脏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低龄、低体重患儿心脏术后急性肾衰竭(ARF)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18例低龄、低体重患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对ARF相关的多种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518例患者术后30d内...
雷黎明庄建陈寄梅熊卫萍朱卫中罗丹东方妙弦彭文英吴怡锦
关键词:急性肾衰竭儿童患者
文献传递
226例中国南方人群散发性主动脉疾病的基因-临床表型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鉴定中国南方人群散发性胸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的致病基因,并分析其与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方法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分析226例无明确家族史的胸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患者的11个主动脉相关基因,并对其近亲属进行一代验证。收集先证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发病年龄、综合征表型、累及主动脉根部、主动脉最大直径、D-二聚体浓度等,利用统计学软件分析临床表型与基因型的相关性。结果在226例先证者中共检测到106个突变位点,基因阳性率44.69%(101/226)。明确致病性突变16个,可能致病性突变18个,意义未明性突变71个。超过一半的突变位点来自非综合征型主动脉人群,其中FBN1基因仍是最常见的致病基因。致病性突变携带者发病年龄较小、女性比例较高、主动脉直径更大,易表现为Stanford B型夹层及重度主动脉瓣反流。意义未明性突变携带者更易出现胸主动脉瘤。具有综合征、夹层伴有动脉瘤表型会增加基因突变携带的可能性,而D-二聚体浓度及累及主动脉根部无明显影响。结论中国南方人群散发性主动脉疾病具有明显的遗传异质性,其临床表型与突变基因、致病等级之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非综合征型患者中尤为显著。发病年龄越早,越易携带FBN1、ACTA2基因,胸主动脉直径越大,越易携带致病性突变。
李莹方妙弦于长江张创文王秋吉杨珏李欣孙图成范瑞新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瘤表型
主动脉夹层的基因遗传学研究进展
2016年
主动脉夹层(aonic dissection,AD)是一种高病死率及致残率的急性大血管疾病。目前认为,遗传性疾病、动脉壁的病理性改变、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改变、原发性高血压及炎症性疾病等为AD的可能致病因素,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在基因及蛋白质水平探索AD的发病机制,并且取得了一些进展。现就AD发病机制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方妙弦于长江李欣范瑞新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发病机制分子生物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