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志刚

作品数:118 被引量:467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期刊文章
  • 27篇会议论文
  • 15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9篇天文地球
  • 23篇电子电信
  • 14篇航空宇航科学...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机械工程
  • 4篇电气工程
  • 3篇理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8篇卫星
  • 17篇定轨
  • 16篇子午环
  • 14篇导航
  • 14篇时间同步
  • 11篇水平子午环
  • 10篇电离层
  • 10篇时延
  • 9篇钟差
  • 8篇台站
  • 7篇数据采集
  • 7篇天体
  • 7篇转发器
  • 7篇卫星导航
  • 7篇GEO卫星
  • 6篇天体测量
  • 6篇同步卫星
  • 6篇卫星轨道
  • 5篇原子钟
  • 5篇精密定轨

机构

  • 86篇中国科学院国...
  • 47篇中国科学院
  • 16篇中国科学院上...
  • 15篇中国科学院研...
  • 14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中国科学院国...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西安邮电学院
  • 1篇湖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力...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航天科技...
  • 1篇北京航天飞行...
  • 1篇北京市交通委...
  • 1篇中国科学院国...
  • 1篇中国科学院南...
  • 1篇北京卫星导航...

作者

  • 118篇李志刚
  • 59篇杨旭海
  • 31篇李伟超
  • 25篇李焕信
  • 20篇雷辉
  • 13篇冯初刚
  • 12篇张虹
  • 11篇孙保琪
  • 10篇胡永辉
  • 9篇马浪明
  • 9篇弓剑军
  • 9篇陈亮
  • 8篇许林生
  • 7篇程宗颐
  • 7篇吴风雷
  • 7篇乔荣川
  • 6篇武文俊
  • 6篇朱紫
  • 6篇何战科
  • 6篇曹芬

传媒

  • 26篇陕西天文台台...
  • 12篇时间频率学报
  • 4篇天文学报
  • 4篇2007全国...
  • 4篇全国时间频率...
  • 3篇宇航计测技术
  • 3篇宇航学报
  • 3篇科学通报
  • 3篇电子测量与仪...
  • 3篇中国科学(G...
  • 2篇仪器仪表学报
  • 2篇第十九届全国...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测绘通报
  • 1篇测绘学报
  • 1篇电子测量技术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计量学报
  • 1篇计算力学学报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年份

  • 4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4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9篇2008
  • 9篇2007
  • 8篇2006
  • 9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1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于血液病毒核酸检测的微流控PCR温度控制技术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针对血液中病毒核酸快速检测的需求,研制用于微流控PCR扩增的温度控制系统。为了满足PCR反应所需的快速升降温和控温精确的要求,采用PT1000温度传感器和ADS1220高精度模数转换器,选用STM32F429作为主控芯片,提出Bang-Bang算法结合PID算法的复合算法,经过实验测试升降温速率分别为7.15℃/S和4.96℃/S,温控精度≤±0.1℃,温控系统完全满足HBV病毒核酸检测PCR扩增的需求。
李志刚李志刚汪磊吴晓松汪磊
关键词:温度控制复合控制算法
VSAT数据采集处理系统中的时间同步技术
本文介绍了在Windows 2000平台下,VSAT数据采集处理系统中相关的时间同步技术.结合GPS和原子钟实现系统级的时间同步和装置级时钟的同步,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时戳的同步处理及线程的时间同步.
李伟超李志刚杨旭海
关键词:时间同步数据采集原子钟
文献传递
IGS电离层产品在双向时间频率传递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2年
利用IGS组织提供的全球电离层资料对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中的电离层误差进行修正。IGS提供特定时刻、固定经纬度网格点上的电离层总电子含量。对该电离层资料首先进行空间四点网格内插,然后利用双线性内插得到电离层穿刺点所需时刻的总电子含量,最后将得到电离层数据经过处理用于双向时间频率传递修正。结果表明:电离层对C波段的影响在(0~0.5)ns范围内,这对亚纳秒量级的时间比对是必须考虑的。IGS提供的电离层产品适合应用于双向时间频率传递,具有方法简单、准确度高和价格低廉等特点。
武文俊李志刚李孝辉杨旭海孔垚雷辉
关键词:电离层
利用同步卫星进行中日双向时间传递
同步是高精度授时不可缺少的环节。利用同步卫星进行双向时间传递可最大限度地消除路径因素对时间同步的影响,并且可准确,适时地得到高精度的比对结果。国际计量局(BIPM)为改善世界范围内时间同步,提出了全球双向卫星时间传递(T...
李焕信宋金安李志刚梁双朋
关键词:同步卫星时间同步
利用转发测距值和伪距值确定GEO导航卫星钟差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转发测距值和伪距值确定GEO导航卫星上原子钟的钟差的方法,技术特征在于:通过激光测量或定轨计算得到GEO导航卫星转发器时延值、转发测距值、伪距测距值和同步转发测距值,将同步转发测距值转换成原始星地距离值...
陈亮杨旭海李志刚雷辉孙宝琪李伟超孙乐马浪明胡珍源
文献传递
中国与丹麦合作的水平子午环在建立惯性坐标系中的作用
1990年
预计Hipparcos测定星位的精度要远好于地面仪器的结果。对于从事地面仪器测量的天体测量学家来说,必须回答:地面仪器还能发挥什么作用?我们认为,地面仪器在未来建立惯性坐标系中仍起着重大作用。因为:1.地面经典仪器有相当长的观测历史,因此,在自行方面,有较好地面仪器观测历史的天体其精度并不亚于Hipparcos的结果。2.地面仪器观测可研究与地球物理有关的问题.3.空间卫星不可能包罗全部课题,仍有大量的课题需要地面仪器去观测。4.地面仪器研究课题的运转周期短。一般来说,空间观测的课题要10年以上的周期。5.地面仪器的改造,使得效率和精度有相当大的提高,特别是CCD探测器在天体测量上的应用。中国与丹麦合作的水平子午环,其有效口径为240mm,可观测到13~m.5的天体,因此我们的仪器将在惯性坐标的建立中发挥作用。根据本仪器的特点,可在下列课题发挥其作用:1.观测射电星,作参考系联结的工作。2.观测较暗的小行星,进行坐标系分点改正的工作。3.进行IRS星的绝对测定。4.观测射电源周围的天体,作为观测射电源的定标垦。5.改进FK5星的位置精度。本文发表于IAU141讨论会,1989年10月,列宁格勒。
李志刚漆贯荣
关键词:子午环水平子午环
一种基于CLEAN方法的小图像恢复快速算法被引量:3
1999年
针对小分辨率图像恢复 ,分析了小分辨率图像中使用CLEAN技术的特殊性 ,并根据H¨ogbom的CLEAN技术核心思想 ,提出了对CLEAN技术的改进 ,并将改进后的CLEAN方法与其它图像恢复方法进行了比较 ,在小图像恢复的效果和算法执行速度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效果。
杨旭海李志刚马红皎
关键词:点扩散函数图像恢复
转发式测轨系统地面设备时延测量方法被引量:2
2019年
受地面设备时延误差的影响,转发式测轨系统的卫星定轨精度受到严重制约。为实现卫星精密定轨,地面设备时延误差的精确补偿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对地面设备时延进行精确测量。采用一种外环设备时延测量方法,实现对转发式测轨系统地面设备时延的实时测量。经过试验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地面设备时延测量稳定度优于0.3ns,修正地面设备时延误差后的卫星重叠弧段的轨道差RMS值优于2m。
黄承强杨旭海成璇成璇李志刚李伟超
关键词:卫星定轨
卫星双向法时间比对的归算
卫星双向法即双方观测台站的时间信号(几乎)同时通过相同的传递路径.可消除传递路径引起的误差,如:卫星位置引起的误差,电离层改正的误差,对流层改正的误差,卫星转发器误差以及部分仪器误差.原理上这种子方式比对精度高.根据国际...
李志刚李焕信张虹
关键词:授时
文献传递
一种站间钟差辅助的导航卫星精密定轨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站间钟差辅助的导航卫星精密定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区域网各站配备原子钟和纳秒级时间同步系统,区域网各站接收导航卫星的测距信号,得到各站的载波相位数据,采用Blewitt方法探测载波相位数据的周跳发生时刻,同...
杨旭海李志刚雷辉胡小工贾小林弓剑军李伟超吴风雷
文献传递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