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旭海

作品数:185 被引量:34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3篇期刊文章
  • 48篇专利
  • 30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0篇天文地球
  • 39篇电子电信
  • 2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3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电气工程
  • 5篇机械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82篇卫星
  • 34篇导航
  • 30篇钟差
  • 27篇定轨
  • 19篇北斗
  • 18篇卫星导航
  • 18篇GEO卫星
  • 16篇时延
  • 13篇授时
  • 12篇单点定位
  • 12篇电离层
  • 12篇时间同步
  • 11篇导航卫星
  • 11篇导航系统
  • 10篇低轨
  • 10篇低轨卫星
  • 10篇地球
  • 9篇地球自转
  • 9篇星历
  • 8篇天线

机构

  • 176篇中国科学院国...
  • 67篇中国科学院
  • 67篇中国科学院大...
  • 2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2篇中国科学院上...
  • 6篇西安电子科技...
  • 3篇山东理工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唐山学院
  • 2篇西北工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国...
  • 1篇长安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西安邮电学院
  • 1篇湖北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国家测绘地理...
  • 1篇西安邮电大学
  • 1篇中华女子学院
  • 1篇中国东方红卫...

作者

  • 185篇杨旭海
  • 59篇李志刚
  • 57篇孙保琪
  • 34篇李伟超
  • 24篇雷辉
  • 24篇钦伟瑾
  • 18篇张喆
  • 18篇陈亮
  • 17篇马浪明
  • 17篇弓剑军
  • 17篇武美芳
  • 16篇杨海彦
  • 14篇胡永辉
  • 12篇何战科
  • 12篇曹芬
  • 12篇苏行
  • 11篇冯初刚
  • 10篇孔垚
  • 10篇武文俊
  • 9篇李孝辉

传媒

  • 38篇时间频率学报
  • 7篇天文学报
  • 7篇陕西天文台台...
  • 6篇导航定位与授...
  • 4篇宇航计测技术
  • 4篇宇航学报
  • 4篇仪器仪表学报
  • 4篇2007全国...
  • 3篇武汉大学学报...
  • 3篇科学通报
  • 3篇测绘通报
  • 3篇电子测量与仪...
  • 3篇西安电子科技...
  • 3篇测绘科学
  • 2篇中国空间科学...
  • 2篇中国科学(G...
  • 2篇第三届全国虚...
  • 2篇第十九届全国...
  • 2篇全国时间频率...
  • 2篇中国全球定位...

年份

  • 2篇2024
  • 21篇2023
  • 20篇2022
  • 13篇2021
  • 6篇2020
  • 11篇2019
  • 12篇2018
  • 8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8篇2014
  • 7篇2013
  • 7篇2012
  • 5篇2011
  • 7篇2010
  • 7篇2009
  • 5篇2008
  • 8篇2007
  • 7篇2006
  • 3篇2005
1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我国全球连续监测与评估系统的ERP测定的精度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利用GPS观测资料解算地球自转参数,用全球均匀分布的22个IGS跟踪站(IGS05)的连续观测资料估计地球自转参数(ERP),并与IERS C04(UTC 0时)的结果相比较,二者相差很小,均在IERS的ERP估计精度范围之内。基于即将建成的COMPASS全球连续监测与评估系统跟踪站,选择其网的8个IGS跟踪站的资料进行了解算并进行了分析和比对。
何战科李志刚杨旭海程宗颐
关键词:地球自转参数IERS
两种全球电离层TEC预报模型的比较和分析
本文介绍了IRI和ARMA(p,q)电离层TEC预报模型的基本原理。任取一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上利用IRI和ARMA(p,q)模型计算TEC,并把它们的结果IGS提供的综合(Final)电离层TEC文件中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武文俊程宗颐杨旭海李志刚
关键词:电离层探测电离层预报电离层模型
文献传递
天文CCD观测的星象定心算法被引量:1
2000年
针对目前常见的地面光学观测系统 (天文望远镜和CCD系统 ) ,提出了一种快速确定恒星星象中心的算法———逐次逼近法。该算法采用逐次逼近的思想 ,可快速准确地确定恒星星象的中心。并采取了一些措施 ,较好地削弱了大气湍流的影响。该算法从整个系统的角度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很适应于计算机自动处理 ,具有实用性强 ,速度快的特点。还利用VC + +开发了一套基于Windows
杨旭海马红皎胡永辉
关键词:天体测量大气湍流逐次逼近法恒星
守时实验室iGMAS站接收机钟差分析与时延相对校准被引量:2
2020年
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接收机时延的稳定性及准确度对基于国际GNSS监测评估系统(iGMAS)跟踪站的授时性能评估、时间传递等具有重要影响。iGMAS永久跟踪站BRCH和测试跟踪站XIA3与XIA5,分别位于两个国际重要守时实验室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PTB)和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NTSC)。以参与UTC国际时间比对的接收机PTBB和NTP1为参考,基于GPS观测数据,采用PPP时间传递的方法,对BRCH,XIA3和XIA53台iGMAS接收机的钟差长期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作为对照,同时分析了并址的PT11,XIA4和XIA6等3台商用授时型接收机。结果表明:①3台iGMAS接收机的时延均具有较好的长期稳定性,不存在大幅度的系统性变化;②BRCH接收机时延300 d稳定度优于0.3 ns,与PT11相当;③XIA3与XIA5接收机时延存在2 ns左右的单天起伏,可通过并址且共天线的XIA4、XIA6进行校准。基于BIPM TAIPPP结果,对BRCH,XIA3和XIA5接收机的总时延进行了相对校准。论文相关结果可为后续基于iGMAS跟踪站的授时监测、时间传递及其他时间频率服务提供参考。
王然王然杨旭海杨海彦孙保琪
关键词:精密单点定位
ECS-DBMS中的更新传播技术及其测试与分析
2000年
在标准的Client/Server结构中 ,数据库处理由Server来承担 ,Client运行用户接口程序 ,直接和用户交互 ,并向Server发送数据库请求。而在增强型Client/Server结构的DBMS(简写为ECS DBMS)中 ,充分利用了可以利用的Client资源 ,包括长久存储器。对于数据库中经常使用数据 ,客户机可以将这些数据拷贝并存储到自己的磁盘中 ,以免下次使用这些数据时再去访问Server。另外 ,客户机的磁盘中 ,还可以存储该客户自己的专用数据 ,这样便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由于公共数据都存放在Server中 ,数据一致性的维护也由Server来承担。当Server中出现更新时 ,Server要将更新的内容传递给需要该更新的Clients,以替换客户机磁盘中的旧数据。针对ECS DBMS ,介绍并提出几种Server更新传播策略 。
杨旭海马红皎徐学洲
关键词:多处理机数据库服务器客户机
Motorola VP OnCore接收机的GPS数据接收软件被引量:1
2001年
总结了MotorolaVPOnComm接收机的几种数据格式。采用MAX2 32作为计算机串口和接收机输出口之间的电平转换接口器件 ,在MicrosoftVisualC + +6 .0平台上 ,利用MSComm控件开发了MotorolaVPOnCoreGPS接收机的数据接收软件。最后给出了数据接收的实例。该软件是利用多通道共视实现纳秒量级时间传递系统的基础性工作 ,对于研制该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另外 ,该软件通用性较强 。
杨旭海胡永辉李志刚张志武
关键词:全球定位系统接收机数据格式
TWSTFT站间钟差残差与测站环境温度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为了对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TWSTFT)站间钟差残差与测站环境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利用2005年6月的C波段TWSTFT的观测数据,对TWSTFT站间钟差残差与上海站、西安站的环境温度的相关系数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联结TWSTFT站间钟差残差与测站环境温度的拟合函数。分析结果表明:测站环境温度对TWSTFT站问钟差残差的影响是明显的。对站间钟差残差进行温度拟合修正后,站间钟差残差RMS降低25%~50%。测站应该保持观测设备恒温,这对于C波段TWSTFT的站间时间同步具有特殊意义。
曹芬杨旭海李志刚杨颖孙保琪冯初刚
关键词:环境温度相关系数
星双向时间传递及其在卫星测轨中的应用
<正>介绍了双向卫星时间频率传递(Two-Way Satellite Time and Frequency Transfer,缩写为TWSTFT)原理,以及在国际权度局(BIPM)组织的国际时间比对计算协调世界时(UTC...
杨旭海
文献传递
Multi-GNSS多路径效应与观测噪声综合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在GPS,BDS,GLONASS,Galileo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提供高精度导航、定位、授时服务的情况下,进行卫星导航系统各频率的多路径效应与观测噪声分析与评估,对用户进行观测频率选择、多路径效应修正、随机模型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IGS MGEX跟踪网47个多系统跟踪站2.4年的观测数据对四大卫星导航系统所有频率观测量的多路径效应与观测噪声进行综合评估与分析。码伪距多路径效应与观测噪声分析结论显示,Galileo E1/E5a/E5b/E5小于0.35 m,GLONASS G1/G2和BDS B1大于0.4 m,BDS B2/B3和GPS L1/L2/L5约在0.35~0.39 m之间。载波相位多路径效应与观测噪声分析结论显示,Galileo卫星略小于BDS IGSO/MEO卫星,GPS BLOCK IIF卫星约为BDS MEO与Galileo卫星的2~3倍,其均值达到5.2 mm,主要是由于不同频率信号传播硬件时延的变化差异较大。
杨海彦孙保琪杨旭海苏行姚当
关键词:GNSS
基于多台并址接收机的北斗导航卫星区域定轨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台并址接收机的北斗导航卫星区域定轨方法,针对中国区域网跟踪站,每个站点选取多台接收机数据,根据共视观测量最多原则生成中长基线和超短基线;基于上述中长基线和超短基线的单差数据,生成双差数据进行初步的卫...
孔垚孙保琪杨旭海
文献传递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