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面罩固定技术应用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面罩固定技术如何应用。方法:运用面罩适形技术所需要的器材以及进行必要时治疗前检查,然后进行面罩制作及模拟定位,随机抽取100例(每例选一个照射野)头部肿瘤患者进行戴面罩与不戴面罩时两种摆位方法(各50例)的对比分析。结果:采用面罩固定加适形挡铅技术治疗头部肿瘤后,临床效果良好。结论:采用面罩固定加适形挡铅技术治疗头部肿瘤效果明显,优点颇多,但也发现一些弊端,建议在缩野时或放疗期间重新制作面罩,以确保疗效。
- 李忠王冰延玲
-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
-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加速部分乳腺照射对比全乳腺照射瘤床推量照射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8
- 2018年
- 目的 对比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加速部分乳腺照射(ABPI)和全乳腺照射瘤床同步推量照射(WBI-SIB)两种放射治疗模式的临床疗效,从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为术后辅助放疗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355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患者。其中177例患者接受ABPI,178例患者接受WBI-SIB。计算生存率,放疗不良反应采用NCI-CTC 3.0评估,美容评价依据Harris美容级别标准,并进行成本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42个月(5.8~92.7个月)。ABPI组和WBI-SIB组的3年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LRFS)分别为98.2%和97.6%,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MFS)分别为94.3%和93.7%,无疾病进展生存率(DFS)分别为93.1%和91.6%,总生存率分别为95.5%和94.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WBI-SIB组相比,ABPI组的2级以上急性不良反应发生率由5.6%降至3.4%(χ2=6.044,P〈0.05),2级以上晚期不良反应由5.6%降至2.3%(χ2=6.149,P〈0.05),美容效果优良率由88.8%提高到93.8%(χ2=5.22,P〈0.05),且平均治疗时间由36.2 d缩短了26.5 d(χ2=40.76,P〈0.05)。结论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ABPI和WBI-SIB的临床疗效相似,前者的急性和晚期不良反应更低,美容效果更佳,经济成本更低,可作为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治疗模式的良好选择。
- 岳丹杨永净赵玲卜明伟李忠刘士新吴洪芬
- 关键词:乳腺癌保乳术
- 盆腔肿瘤术后复发98例三维适形放疗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张矛李忠刘博宇
- 关键词:肿瘤复发放射疗法适形
- 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联合手术和化疗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IMRT)联合手术和化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14例头颈部肿瘤调患者,114例患者全部实施全程调强放疗(IMRT)联合手术和化疗。其中,根治性放疗的剂量在56.9~78Gy(平均剂量69.01Gy)。对所有患者进行18个月的随访调查。结果对114例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联合手术和化疗患者进行18个月的随访调查,患者的区域控制率、三年局控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瘤生存虑、总生存率分别为94.4%、84.1%、76.0%、66.5%、67.9%。对患者进行多因素分析,可知患者放疗前是否贫血、临床分期、治疗模式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因素。0、1、2、3、4级黏膜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3%、21.9%、56.9%、14.2%、0.8%;急性0、1、2、3级皮肤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71.9%、26.9%、0.6%。治疗结束12个月后1、2、3级口干发生率分别为20.3%、14.9%、0.5%。效果良好。结论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IMRT)联合手术和化疗,能够很好的获得区域控制率和局部控制率,不良反应可以耐受,降低了口干等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李忠延玲毕虹宇
-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手术化疗
- 放射治疗对宫颈癌卵巢移位术后卵巢功能及内分泌功能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分析宫颈癌卵巢移位术后采用放射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66例宫颈癌患者,奇偶法分为对照组(宫颈癌根治术和淋巴结清扫)和观察组(宫颈癌根治术、淋巴清扫和卵巢移位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Kupperman评分、血清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高于观察组,雌二醇低于观察组,P<0.05。睾酮水平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宫颈癌卵巢移位术后采用放射治疗可以改善患者卵巢功能和内分泌指标,利于患者预后。
- 欧健孟凡旭李忠王智勇张祺杨祝春孙宝胜
- 关键词:卵巢功能内分泌功能
- 喉癌自发性与放射诱发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
- 2011年
- 目的通过对细胞凋亡情况进行检测,对比探讨喉癌自发性及放射诱发凋亡情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分析喉癌的最佳放射治疗剂量。通过研究喉癌自发性与放射诱发细胞凋亡关系及其临床应用。观察喉癌放疗前及放疗中细胞凋亡的变化及其意义,从细胞凋亡的角度重新认识喉癌,从而指导临床喉癌放疗剂量与水准,对于早期喉癌患者在保存其各种生理功能的前提下治疗甚至治愈肿瘤。
- 李忠
- 关键词:喉癌患者细胞凋亡放射治疗剂量诱发凋亡放疗剂量
- 鸦胆子油乳诱导宫颈癌SiHa细胞的凋亡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乳(Brucea javanica)对体外培养人宫颈鳞癌细胞株(SiHa细胞,HPV16阳性)的变化,阐明其诱导SiHa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鸦胆子油乳对SiHa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鸦胆子油乳对SiHa细胞凋亡率的作用。结果鸦胆子油乳可明显抑制SiHa细胞的生长,且与时间和浓度有关(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10、30、50μg/ml鸦胆子油乳组作用48 h后凋亡率分别为(15.06±4.45)%、(46.42±6.21)%、(82.03±8.94)%,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鸦胆子油乳可诱导体外宫颈癌SiHa细胞凋亡,能够抑制其增殖。
- 刘博宇金海国李忠
- 关键词:鸦胆子油乳宫颈癌SIHA细胞
- 鼻咽癌调强放疗中解剖及剂量学改变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观察鼻咽癌调强放疗过程根据患者解剖结构的改变及其导致的剂量分布结果的变化而重新实施治疗计划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2例于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进行调强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5周后分别行CT扫描,并重新勾画靶区和危及器官,计算初始治疗计划在新CT图像上的剂量分布情况,分析两套CT图像上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变化及体积变化,并重新优化和设计治疗计划。治疗结束后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嘱患者定期复查。结果治疗结束后3个月复查评价近期疗效,完全缓解者31例(59.62%),部分缓解者16例(30.77%),稳定者4例(7.69%),进展者1例(1.92%),总有效率为90.38%。观察患者1年和2年的生存率进行远期疗效评价,1年和2年患者生存率分别为100%和96.15%。结论鼻咽癌调强放疗过程中由于患者解剖结构的变化会导致实际剂量分布与初始计划产生偏差,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重新进行CT扫描,重新勾画靶区和危及器官,重新设计和优化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 延玲李忠王博宇
- 关键词:鼻咽癌调强放疗
- 以颈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的鼻咽癌误诊154例分析被引量:6
- 2008年
- 张矛李忠刘博宇
- 关键词:误诊
- 老年胰腺癌3种放射治疗的疗效对比被引量:1
- 2014年
- 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仅为5%,是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之一〔1,2〕。老年胰腺癌患者体质较差治疗局限性较多,传统疗法多不适用。以往认为该病是对放疗抗拒的肿瘤,而且由于胰腺周围存在放射耐受性差的正常组织(肝脏、肾脏、脊髓、胃等),并不选择放疗。但随着放疗设备的不断改进及精确放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放疗已成为胰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3〕。对于老年胰腺癌患者,治疗肿瘤的同时,最大限度减轻不良反应尤为重要。三维适形放疗(3DCRT)、静态调强放射治疗(IMRT)等技术已普及。容积旋转调强治疗( VMAT )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尖端放疗技术,已在各种肿瘤治疗上获得了良好的效益〔4〕,但国内尚无其在胰腺癌治疗上应用的报道。本文拟比较3DCRT、IMRT、VMAT 3种治疗计划对老年胰腺癌患者的效果。
- 金海国李忠张晶张矛
- 关键词:胰腺癌IMRTV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