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
- 作品数:19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唐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氟西汀与奥氮平对改善脑梗死后抑郁状态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探讨氟西汀与奥氮平对脑梗死后抑郁状态的改善程度,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脑梗死后抑郁患者84例,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观察组采用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2周、4周、6周及8周时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M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MMA)评分,比较治疗8周时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以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周、4周、6周及8周时2组患者的HMMD评分、HMMA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并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评分下降趋势越大,同时观察组患者评分下降趋势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的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观察组为9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3.81%,对照组为2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后抑郁状态的患者,可以采用氟西汀联合奥氮平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抑郁焦虑症状,同时用药安全性值得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 王彦李艳琴王洋李斌
- 关键词:氟西汀奥氮平脑梗死后抑郁
- SRM-Ⅳ型前庭功能诊疗系统联合药物治疗耳石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研究SRM-Ⅳ型前庭功能诊疗系统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银杏叶提取物片以及苯海拉明治疗耳石症的临床效果。方法92例研究的对象均为该院神经内科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因耳石症引起眩晕的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把耳石症眩晕的患者划分为手法复位的对照组(45例)和联合治疗的观察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以及其他基础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SRM-Ⅳ型前庭功能诊疗系统诊治并在复位成功后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银杏叶提取物片以及苯海拉明联合治疗。二组经治疗后比较复位的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不同半规管部位的复位效果情况,采用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inventory,DHI)比较二组治疗前后眩晕缓解的情况,比较二组治疗1个月后仍然存在头晕症状发生情况以及半年后复发情况;比较二组治疗期间以及治疗1周内出现不适反应的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不同部位的复位效果明显高于手法复位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眩晕障碍量表评分(DHI)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1个月后仍存在头晕患者的发生率与手法复位的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半年后的复发率与手法复位的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治疗后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出现食欲下降、心慌气短、恶心以及口唇干燥等不良反应的例数与手法复位的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SRM-Ⅳ型前庭功能诊疗系统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银杏叶提取物片以及苯海拉明治疗耳石症引起的眩晕以及复位后残余头晕症状的效果明显,对于延缓复发改善复位后残余头晕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
- 王丹张翠芳秦震新刘泽民李斌左梦露
- 关键词:手法复位药物治疗
- 多巴丝肼对脑卒中患者患侧上肢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多巴丝肼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康复组、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前两组患者均给予运动疗法治疗,其中治疗组患者加用口服多巴丝肼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时采用Fugl-Meyer评分法(FMA)、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对患者上肢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上肢FMA及M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8周后,前两组患者上肢FMA及MA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较康复组改善,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巴丝肼可进一步改善患侧上肢运动功能。
- 马玉强徐士军李斌李英华郝立科朱丽霞
- 关键词:运动疗法多巴丝肼脑卒中
- 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的预防效果及神经功能康复的促进作用观察
- 2017年
- 目的探讨观察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的预防及神经功能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和康复治疗和护理。在此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服用氟西汀分散片,对照组给予茴拉西坦片作为安慰剂行对照治疗。治疗8周后对比两组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表(CSS)评分及Rankin疗效分级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HAMD评分分别为(21.42±3.21)分与(22.34±3.56)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降为(5.36±2.32)分,对照组降为(8.67±2.98)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BI评分分别为(51.74±7.43)分与(52.54±7.38)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I评分升至(89.52±9.34)分,对照组为(62.34±6.24)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SS评分分别为(22.47±3.21)分与(20.54±3.04)分,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SS评分(4.84±1.21)分,对照组为(10.46±2.37)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56.7%,组间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西汀可有效预防脑卒中后抑郁,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肢体运动,疗效确切,且副作用较少,对于提高卒中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王彦王洋李斌张凤莲李艳琴
- 关键词:氟西汀卒中抑郁神经功能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脂联素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脂联素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急性脑梗死组,梗死类型:轻度梗死(梗死直径<3.0 cm)30例,中度梗死(梗死直径3.0~5.0 cm)30例,重度梗死(梗死直径>5.0 cm)2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内膜粗糙28例,稳定斑块36例,不稳定斑块16例;选取80名无脑血管梗死的体检老年人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中HMGB、脂联素和oxLDL的表达水平,并比较不同梗死类型、不同颈动脉粥样硬化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中HMGB、脂联素和oxLDL表达水平,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中HMGB、脂联素和oxLDL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患者的血清中HMGB和oxLDL的表达水平分别为(25.47±5.15)ng/L、(5.22±1.04)mU/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61±1.21)ng/L、(2.61±0.45)mU/L],脂联素的表达水平为(9.52±1.25)mg/L,明显低于对照组[(17.17±2.16)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梗死、中度梗死、重度梗死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中HMGB和oxLDL的表达水平均逐渐升高,脂联素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粗糙、稳定斑块、不稳定斑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中HMGB和oxLDL的表达水平均逐渐升高,脂联素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清中HMGB和oxLDL的表达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0.503、0.532,P<0.05),与脂联素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601,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HMGB和oxLDL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脂联素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血清HMGB、脂联素和oxLDL的表达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情显著相关,将有效依据提供给了临床诊治急性脑梗死。
- 李斌纪茹英陆艳卉郭佳郭君君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高迁移率族蛋白脂联素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 运动疗法联用按压穴位对脑卒中上肢痉挛状态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联用按压穴位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81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运动疗法治疗,其中治疗组患者联用按压穴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时采用改良Ashworth评定肌痉挛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时,两组患者痉挛程度均减轻,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运动疗法联用按压穴位能改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状态,提高康复疗效。
- 马玉强李斌徐士军李英华纪茹英
- 关键词:运动疗法按压穴位脑卒中痉挛康复
- 运动疗法与生物反馈疗法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步态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与生物反馈疗法对急性脑梗死致偏瘫患者步态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144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72例实施生物反馈疗法。观察组72例实施运动疗法。结果随访时,两组步幅、健侧步长、患侧步长、步态周期、双腿支撑期、步速、双腿摆动相、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BS平衡功能评分、Brunnstrom/gi瘫步态评分、Hold步行能力分级均明显增加(P〈0.05),步频、步态不对称指数、双腿支撑相、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各指标及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疗法与生物反馈疗法均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所致偏瘫患者步态,其中运动疗法的治疗效果更佳。
- 王占想毕俊忠徐士军李斌董晓柳
- 关键词:运动疗法生物反馈疗法急性脑梗死偏瘫步态
- 氟西汀对缺血性脑卒早期干预预防卒中后抑郁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在于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应用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的预防情况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促进作用。卒中后抑郁和脑卒中事件紧密相关,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抑郁心境的情感障碍性疾病。卒中后抑郁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加重患者精神痛苦,同时增加了家庭和社会负担。氟西汀对减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和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具有明显的作用,将使患者受益,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
- 李斌王彦
- 关键词:氟西汀
-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感染肺炎链球菌耐药基因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检测肺炎链球菌的耐药基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创口无菌棉拭子及创口周围标本,进行肺炎链球菌的培养、分离及鉴定;采用K-B法分析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采用PCR扩增法检测肺炎链球菌的耐药基因分布情况。结果共分离病原菌377株,主要感染类型为革兰阳性菌(占63.13%),其次为革兰阴性菌(占36.87%)。在238株革兰阳性菌中,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酿脓链球菌、屎肠球菌以及其他革兰阳性菌的分离率分别为23.87%、14.06%、10.08%、6.90%和8.22%;在139株革兰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其他革兰阴性菌的分离率分别为11.94%、9.02%、6.10%、2.92%和6.90%;分析90株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其对红霉素耐药率为100.00%,对青霉素、四环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32.22%、74.44%、16.67%,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0。PCR检测肺炎链球菌耐药基因erm、tetM、mefA、gyrA和pbp2b基因大小分别为616、406、346、382和682bp。各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62.86%、71.88%、30.77%、10.88%和28.91%。结论神经内科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其中又以肺炎链球菌居多。肺炎链球菌的tetM基因和erm基因的检出率较高,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应首选万古霉素。
- 李斌张哲成王彦
- 关键词:神经内科病原菌感染肺炎链球菌耐药基因
- 5种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研究5种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大鼠暂时性左侧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tMCAO)模型,造模成功后实验动物随机分成7组,分别为模型组、注射用丹参多酚酸(11.71 mg/kg)组、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17.86 mg/kg)组、银杏内酯注射液(0.91 mL/kg)组、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0.45mL/kg)组、注射用血塞通(冻干)(18.02 mg/kg)组和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阳性药,9 mL/kg)组。假手术组同法造模,不栓塞大脑中动脉。各组大鼠尾iv给药14 d后,评估神经功能评分;干湿比质量法测定脑含水量;TTC染色法评价脑梗死面积;伊文思蓝法测定血脑屏障通透性;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检测组织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生化分析法测定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HE染色法检测组织病理学变化;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神经细胞及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给药后,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神经功能评分均降低,其中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组和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组差异显著(P<0.01);各给药组脑含水量均不同程度的降低,除注射用血塞通(冻干)和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组外,其他各给药组均差异显著(P<0.01);各给药组脑梗死面积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给药组给药后伊文思蓝渗出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用血塞通(冻干)和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组差异显著(P<0.05、0.01);各给药组IFN-γ、IL-1β、IL-6和TNF-α含量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各给药组均能不同程度抑制SOD的降低,其中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和注射用银杏内酯注射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给药组均能不同程度抑制MDA的升高,其中注射用丹参多酚酸、�
- 王志强李斌穆珊珊张秀清王洋庄伟王正杰
- 关键词: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局灶性脑缺血脑梗死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