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
- 作品数:42 被引量:117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科研项目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电气工程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磁芯材料脉冲间叠加复位研究
- 本文介绍了通过反向叠加长脉冲的方法,在双脉冲间隔小于1μs 的情况下对直线感应加速器(LIA)磁芯进行了脉冲间复位实验,复位后波形幅度得到了明显改善。实验表明,在极短时间内,脉冲间叠加复位能有效提高感应加速腔磁芯的利用率...
- 黄子平李欣高峰
- 关键词:磁芯材料直线感应加速器
- 文献传递
- 一种加速器主开关专用检修工具及其在受限空间中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专用机械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加速器主开关专用检修工具,包括盘状座体,座体底面中心设有插接头,插接头可与主开关中电极的紧固件拆卸连接;座体顶面中心转动连接间歇运动机构,间歇运动机构的顶面固接盖板,盖板上设有驱...
- 蒋薇陈思富黄子平吕璐叶毅杨安民陈楠高峰李欣
- 文献传递
- 高压多脉冲硅堆汇流结构被引量:2
- 2018年
- 利用形成线并联的方法产生高压三脉冲,需要在形成线和加速腔负载间串联硅堆隔离网络,以隔离不同形成线间的相互影响,并将不同形成线先后产生的高压脉冲汇流成三脉冲串传输到加速腔。硅堆放置于封闭的油箱中,箱体结构的设计将直接影响汇流后三脉冲的波形品质和硅堆的使用寿命。通过对高压硅堆内部电势分布的模拟分析和实验验证,明确了影响硅堆使用寿命的主要原因;设计实验测量了汇流结构各部分对汇流脉冲前沿的影响程度,综合分析汇流结构对硅堆使用寿命的影响,明确了汇流结构的优化方向,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神龙二号三脉冲直线感应加速器硅堆汇流结构的最终设计。
- 黄子平李欣李远陈思富叶毅
- 关键词:多脉冲
- 闪光-I加速器的预脉冲电压研究被引量:2
- 1999年
- 分析了闪光-I的预脉冲电压和降低预脉冲电压的效果,采用容性电压探测器实现了对阴阳极之间预脉冲电压的测量。在比较实测波形和预计波形后,提出了改进的等效电路模型,并指出了Blumlein中筒与二极管之间耦合电容的影响,提出了进一步降低预脉冲电压的途径。
- 曹文彬李欣
- 关键词:强流脉冲电子束加速器电路模拟
- 一种Blumlein线驱动的直线感应加速器及其电压调整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lumlein线驱动的直线感应加速装置及其电压调整方法,包括高压发生器(1)、主开关(2)、Blumlein线(3)、传输线(4)和感应加速腔(5),所述的Blumlein线(3)的输出端一侧的外筒(3...
- 陈思富李欣黄子平丁亨松叶毅谷占军王莉萍郑容峰
- 文献传递
- 压力水介质脉冲击穿实验研究
- 2003年
- 为了提高水介质脉冲形成线的储能密度和减小大型加速器的脉冲功率系统几何尺寸,实验研究了水在静压力作用下的耐压强度。简要介绍了液体绝缘介质的击穿机理,在设计的水介质耐压实验装置上研究了去离子水介质在压力作用下的脉冲击穿特性。当压力变化由0.1MPa到0.7MPa时,水的击穿场强由380kV/cm增加到700kV/cm。
- 梁川章林文李欣
- 关键词:直线感应加速器水介质击穿场强
- 三脉冲功率系统模块被引量:5
- 2012年
- 采用基于并联Blumlein脉冲形成线的MHz重复频率脉冲功率技术和基于激光触发气体开关的多级触发系统,设计了脉冲功率系统模块,该模块具备6路输出能力,每路均可以MHz重复频率猝发方式输出三脉冲,幅度可达300kV。对模块中的Blumlein装置、脉冲汇流、隔离网络、触发系统等部件参数进行了设计。以多脉冲直线感应加速器感应腔作为负载,对该模块的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模块中每个脉冲的输出时间抖动小于2.3ns(标准差),脉冲间最小时间间隔大于500ns时可在负载上获得高品质波形。
- 李劲李欣李远刘小平陈德彪丁亨松戴光森石金水章林文邓建军
- 关键词:脉冲功率重复频率多脉冲直线感应加速器
- 一种直线感应加速腔结构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线感应加速腔结构,包括铁磁室,铁磁室内设有磁芯组,磁芯组包括铁氧体磁芯和非晶磁芯。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横向阻抗大大降低,不需要像常规非晶磁芯感应腔那样采用增加束管道半径的方式...
- 陈思富黄子平李欣何佳龙叶毅蒋薇吕璐刘尔祥
- 超高压脉冲整流硅堆
- 超高压脉冲整流硅堆,涉及高频整流技术。本发明包括串联的多个二极管层,每个二极管层由多个并联在上下两块金属板之间的二极管构成,每个二极管层还并联有均压电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硅堆能够在100ns以内,对300kV...
- 李欣李劲李远郑容峰
- MHz重复频率脉冲功率技术被引量:9
- 2010年
- 采用串联单传输线、并联Blumlein脉冲形成线和高重复频率固体开关等技术路线开展了MHz重复频率脉冲功率技术研究。利用串联单传输线获得了幅度约200 kV,时间间隔约500 ns的双脉冲。利用并联使用的Blumlein系统和特殊设计的汇流/隔离网络获得了幅度约275 kV,时间间隔约500 ns的三脉冲。利用并联MOSFET和感应叠加原理研制了6 kV/2.5 MHz固体调制器。结果表明:3种方式均可以猝发MHz的方式输出高品质的高压脉冲串,可根据实际的需求选择合适技术路线。
- 李劲李欣刘小平张良赵军平黄子平戴光森石金水章林文邓建军
- 关键词:脉冲功率高压硅堆脉冲形成线MOSFET高重复频率